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榆林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榆林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3:16:25
榆林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07 03:16:25     小编:

摘要:本文基于榆林市工业结构体量大但结构单一低级这一现状,提出榆林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五大路径,并分别从工业结构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逆高度化”;结构“倒逼”;自主创新;产业集群;接替产业

一、榆林市工业结构的现状

榆林市存在着工业门类相对单一,工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结构超重化、低级化等一系列问题,在煤价下跌的情况下,榆林陷入了“富饶的贫困”。因此,解决当前榆林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结构问题,对榆林市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榆林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1.结构“倒逼”化

榆林在目前的增长模式的惯性下是难以形成自发式的技术创新、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因此只有通过结构“倒逼”机制,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2.自主创新化

自主创新化发展是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加快建立、健全以创新技术为主要驱动的发展机制。

3.产业集群化

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中心、各个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产业集群。

4.产能“减法”化

榆林产能问题最突出的一点是结构性过剩。与此同时还大量存在违法违规生产、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的产能,加剧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做好产能“减法”,控制产能释放节奏,将是煤炭产业实现脱困的关键一步。

5.政策倾斜化

政府政策包括三方面: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环境政策,具体表现为政策导向与财税政策、人才培养与储备、创新的法制环境建设等。

三、榆林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

1.工业结构层面

(1)发展接替化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榆林旧的经营模式着重于在资源采集和初加工环节反复投资建设,因此,在工业结构层面实现接替化、多元化结构发展。一方面,能源资源从上游向下游辐射,减少以单一资源开发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加快能源为主的资源后续加工转化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资源加工行业向外辐射,加快发展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接替产业。

(2)发展配套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整合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在延长的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上,发展配套产业,集聚大批衍生产品的企业,形成在产业链各个节点上的次产业集群,减少对衍生产品的浪费,并提高其利用率。

(3)发展高技术工业,实现结构转型。一是通过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尤其是采掘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采掘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以及产品质量水平,并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及设备;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三是强化信息及信息技术向产业渗透,加强工业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开发,充分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拉动作用。

2.企业层面

(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自主创新形式发展。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必须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特别是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

(2)优化企业生产条线,实现高质产品生产能力。优化企业生产条线,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夯实“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迎接下一轮经济增长。

(3)探索新型产品路径,实现多元化绿色化产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实现产品绿色化。以兰炭为例,兰炭是榆林的基础工业,是延伸化工业循环发展的主要原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固体碳素材料,当地企业通过深度转化煤炭兰炭,一是发展煤焦油深加工,二是发展兰炭型煤、兰炭活性炭、兰炭气化等。通过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寻找市场新出路。

3.政府层面

(1)整改采掘业行业,建立改革机制新体制。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榆林市生产要素的流动,影响到榆林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要实现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一方面对采掘业的整合整改,严格控制小型煤矿的滥采乱挖现象,另一方面,必须坚决改革过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能够适合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

(2)培育工业化园区,导向性形成产业集群。专业化园区是对工业结构合理布局进行的整体细化。培育工业专业化园区,才能合理的进行招商引资的增量项目,同时合理的搬迁、调整现有存量企业,正确的引导各企业理性合理的选择进入专业化园区,从而促进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

(3)发展新兴型产业,政府层面政策性倾斜。政府围绕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创造创新服务平台,对新兴型产业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形成核心企业与相关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客户之间协同创新的合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