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咖啡馆,也可以是修理店

咖啡馆,也可以是修理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01:16:59
咖啡馆,也可以是修理店
时间:2023-03-01 01:16:59     小编:

如果仔细翻翻,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大堆因损坏不能使用的东西:无法开机的智能手机、不能通电的电饭煲、磨破了底的靴子、不能启动的手提电脑……这些东西,要么直接丢到垃圾箱,要么积压在抽屉里,等待着哪一天集中处理或者花大价钱维修。

但是随着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形态咖啡馆的出现,这些坏掉的东西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拿到“修理咖啡馆”,有一帮喝咖啡的人免费帮你修,当然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职业技能,互助维修,帮别人修一两样的东西。

原来,咖啡馆除了聊天、上网、谈创业,现在又多了一个功能:修东西。在修理咖啡馆,顾客们一边修家电家具,一边喝咖啡交流,修复东西也修复了都市里冷漠的人际关系。

在咖啡馆里重拾惜物精神

2014年6月,来自台湾的小伙吴俊毅去美国旅行。第一站是加州,他在那儿偶遇一个中学时代的朋友,两人聊得兴起,就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并不大,靠近社区而不是繁华的商业大街,所以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好。但让吴俊毅感到奇怪的是,咖啡馆里人来人往,生意很好。再仔细一打量,呵,这咖啡馆还真有点与众不同,除了占着一张桌子喝咖啡的,还有人桌上铺着缝纫机、万能表、电笔等工具,吴俊毅看着有点疑惑:难道走错地方了,这儿是修理店?

只见一个母亲带着儿子走进咖啡馆,他们手里抱着坏掉了的电动玩具,走到维修的桌子前等着。维修的师傅也不急不忙,喝了一口咖啡,一边拿着尖嘴钳、万用表、电笔等工具认真地修补着,一边和小男孩聊着天。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维修师傅的动作,快要修好的时候,他提议由自己来组装玩具,师傅点了点头。小男孩于是把电池装上去、扣上盖子、拧开开关,电动玩具车由风驰电掣地奔跑起来,她母亲在旁边喝着咖啡,看到儿子动手之后愉快的表情,也开心地笑了。

这对母子离开的时候,并没有给维修师傅付钱,只是说了一声谢谢。同样的,后面拿着破掉的牛仔裤、磨损的靴子、坏掉的电饭煲进来维修的人,都没有给维修师傅付钱。

看到吴俊毅满头雾水的样子,朋友笑了。他介绍说:“这种咖啡馆是风行欧美的一种新形态咖啡馆――修理咖啡馆。大部分咖啡馆采取一个礼拜修一次的模式,也有一个月修一次、一季修一次的。今天正好让我们碰上了维修的日子,所以看见来修理旧东西的人特别多。”

在修理咖啡馆,有一群被邀请驻店的志愿者师傅,包括裁缝师、木匠、电子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免费为民众修理各种物品,让旧物拥有第二生命。从灯、衣服、相机、手机、电脑、除草机、行李箱、自行车到微波炉、面包机、CD播放机,基本上几乎所有你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带来修。客人从家里带坏掉的东西过来交给店里的人修理,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旁边跟着学习或是帮忙一起修理。这是一种互助修理的模式,每一个来店里的客人只要有某一方面的技能,都可以成为义务修理的师傅。甚至,有心的人在这里互换技能,学到一些修理东西的小手艺,愿意当志愿者师傅的大多是愿意分享的人。

这也是一种共赢的模式。对于店家来说,既为顾客提供了增值服务,又能通过这种服务,增加咖啡馆的人气,一举两得;对于社区里的顾客来说,他们也乐意光顾这样的咖啡馆。在家中 ,有些电器或家具 ,出现了损坏或故障 ,有些人以为不可能修好,会把旧物直接丢弃或闲置,再买新品,造成浪费。修理咖啡馆的出现,让他们重拾惜物精神,让旧物重新利用,减少地球废弃资源的压力。

很多来这儿的志愿者师傅都是有惜物情怀的人。吴俊毅从现场了解到,有一个叫安德鲁?谢尔顿的维修师傅,他在一个叫GreenWaste的旧物处理公司工作,平时一般的工作就是告诉别人怎么妥善处理废弃的东西,比如是不是可以回收、是不是可以进入GreenWaste的库房。谢尔顿几乎随身带着工具,他想要成为一个“零废品者”。他说:“修理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把故障的东西扔掉或送进回收站,让每一件器具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虽然修理是一门‘消失的艺术’,但是我的祖父和父辈的习惯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喜欢修理东西。”

更重要的是好玩

吴俊毅在美国停留的期间,在硅谷又遇到了一次修理咖啡店的活动。不过这次不是在咖啡店里,而是在硅谷里的一个展会上,组织者摆了一个小摊,旁边有形形色色的修理工具,当然也有咖啡机。原来“咖啡店”不一定非要有店面,它可以是工作室、社区中心,或者只是展会上的一个小摊子。

当天,来这儿当志愿者的不少是硅谷的技术牛人。菲利普在思科工作了21年了,平常做一些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的工作,对他来说,问题从来不会给他带来沮丧,而是挑战的快乐。这次来义务维修,有人送来了一台很古老的录像机,那还是菲利普小时候才能见到的古董玩意儿。他一下子就激发起兴趣来了,那些旧时代的玩意儿设计得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了修好这个古董级电器,他特意打电话请教了老爸几个问题,终于顺利地将这台录像机重新启动起来。那时候的心情,不亚于修好了一台高精尖科技产品的激动。

在硅谷,什么样的神奇事儿都能发生。有人送来一台上世纪80年代的苹果电脑,菲利普这下可搞不定了。但没关系,因为一名苹果的早期员工恰好路过,他看到了这台电脑,便迈不开腿了。他对菲利普说:“来给我吧,我保证修好它。要是主人愿意转让这台电脑,我愿意出高价收购。”看,这就是硅谷!

菲利普迷恋上了“修理咖啡店”的这种氛围。每个到访的客人,来到这儿就能感觉到随意和舒适。许多孩子也喜欢跟随父母来这里,向技术志愿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维修咖啡馆”也成为了社区的教育基地。

大家边喝咖啡,边切磋技艺,聊聊各种身边发生的事情。修理并不仅仅是帮人修东西,还满足了内心种种需求,例如摆弄复古旧玩意的新奇感,和身边的修理师傅交流技艺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好玩。

这次志愿活动结束的时候,菲利普和一起参加活动的几个志愿者商量好了,他们准备建一个共享的工具仓库,除了修复旧物,还能创造新的东西。

台湾“城市维修馆”,修复社区凝聚力

吴俊毅也被“修理咖啡店”那种轻松愉快的互助、交流氛围感染了,回到台湾后,他一直在思索着,这种模式可不可以移植到台湾?

他在观察中发现,维修观念在台湾有世代落差。50岁以上的民众生于贫困年代,童年有修纱窗、电风扇等的记忆与技艺;而三四十岁的民众成长在物质繁华爆发的时代,认为“东西坏了就要丢”,没有惜物意识;但到了今天20多岁的新一代,薪水无法负担“坏了即丢”的消费习惯,加上环保意识回归,许多人想学会自己动手维修家电家具的创造快乐,修理咖啡馆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现代都市,老中青三代小区居民借助修东西这样一件日常的事情,坐下来一起聊天,无疑可以修复代际间的裂痕,让社区重新有了凝聚力。

在吴俊毅的策划下,2014年10月中旬,台湾首家修理咖啡馆成立。吴俊毅组建的“城市维修馆”团队与位于台北市中山区的浮士德啤酒花园合作,在咖啡馆内定时提供维修服务与课程。团队开设了各种维修课程,并从小区找来多位修理达人,邀他们定时驻站传授维修技艺。

这些修理达人未必是职业师傅。他们有的出身传统产业如制鞋,对修鞋有特殊感情与技能;有的热爱修东西。他们的人生故事往往可以跟台湾产业变迁连结,城市维修馆也记录他们的维修故事,制成影片与手册。这是吴俊毅和团队琢磨出来的创新点,台湾“城市维修馆”将会像社会企业一样有自身的造血功能。除了帮社区邻里修复旧物,年轻人在咖啡馆这个轻松愉快的场所学习到师傅的修理技艺,以后甚至可以将废旧物回收过来,修复好后上网拍卖,提供修理咖啡馆永续经营的资金。

目前,台湾“城市维修馆”的这种模式吸引了不少内地的社工参观学习,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崭新面貌的修理咖啡馆将会很快出现在你我的身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