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台湾教科书编审历程与出版

台湾教科书编审历程与出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5:33:04
台湾教科书编审历程与出版
时间:2023-08-05 05:33:04     小编:

摘 要: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此研究探讨台湾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胪列近70年来台湾教科书统编与审定制度演进,提出课程规划、编辑审查、市场机制、使用与评鉴等五阶段的教科书发展历程,分析台湾现行教科书审定规范,以及审查运作程序与沟通机制,阐述教科书产业的特质,提出“教育归教育、市场归市场”之基本原则,并建议推动教科书学术研究发展、理性探究教科书意识形态与改进教科书计价议价制度等策略。

关键词:台湾;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一、前 言

教科书在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就教育功能言,教育是社会化的历程,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教科书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是政治社会化的工具。

教育自由化是当前世界重要的教育思潮,更是现代社会变迁发展的趋势。政府课程多元化政策形成开放的教科书编审制度,并影响教科书市场之出版营销。教科书编辑、审查,以及彼此交互作用的历程,决定教科书的内容与质量,并影响教科书内容中的意识形态。

教科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教科书内容中的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必然会随着社会变迁及政经发展而适时调整。所以,“教科书是政治的产品,也是经济的产品;教科书制度不仅是一种文化政策,更是一种政治政策,一种经济政策”(欧用生,1996)。

二、台湾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演进

在1968年之前,台湾实施六年义务教育,学校一般学科教科书由“国立编译馆”编辑;音乐、美术两科教科书由各书局编印,送“国立编译馆”审查;中学则实施部分学科统编,部分学科审定制。1968年配合实施九年公民教育,中小学教科书一律实施统编制。1989年以后,随着社会多元化与教育自由化,逐步开放中小学教科书为审定本。演进过程如表1所示。

三、教科书发展历程

教科书是发展出来的,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为课程规划、教科书编审、市场机制、使用及评鉴五个阶段(见图1)。

1. 课程规划阶段

课程设计规划是教科书发展的起点,课程架构和内容是教科书编审的依据;课程实施程序,则影响教科书编审、选用及学校教学。

2. 教科书编审历程

分为编辑和审查两部分,出版业者依据政府颁布的课程纲要编辑教科书,政府单位对送审的教科书进行审查作业,二者的运作过程彼此重叠交错,共同完成教科书编审工作。

3. 教科书市场机制

包括教科书发行和选用两部分,出版业者将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在市场上发行销售,学校就通过审定的各版本教科书进行评选作业,两者交互作用,共同完成教科书选用程序。

4. 教科书使用

学校教师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并以之作为教学评量的依据;同时,各科教科书的内容,亦成为升学考试命题的取材来源。

5. 教科书评鉴

教科书在教学使用后,应针对其内容及实际教学之使用情况,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评鉴,作为改进教科书质量的重要参考。

四、教科书审查作业程序

中小学教科书开放民间编辑后,教育主管部门为进行审查,乃于高级中等教育法及“国民教育法”,分别订有审定之法令依据,“国家教育研究院”(原“国立编译馆”)(以下简称“国教院”)则依此立法授权,分别制定小学及中学教科图书审定办法、高级中等学校教科用书审定办法,作为审查中小学教科书之准则。

依审定办法规范,凡是依法登记经营图书出版之公司,均可成为教科书申请审定者。教科书审查之决议分为通过、修正或重编三种(审查流程如图2),修正稿申请续审,最多以三次为限;审查(初审)、续审及出版业者修正书稿之时间,均订有一定期限。

“国教院”为办理教科书审查,依阶段、学科组成“审定委员会”,审定委员包括学科专家、教育学者及现职教师,聘期两年,委员不得兼任申请者之教科用书编辑、总订正、顾问或其他相关职务。

五、教科书编审运作历程分析

1. 组织与人员

教科书编审运作历程,包括出版业者、编辑团队、审查单位和审查委员会四个组织,各有其不同性质、权力结构及运作型态。编审过程的参与者,包括编辑行政人员、编辑人员、审查行政人员和审查人员四类,各有其专业经验、背景和不同的立场。

2. 运作历程

从出版业者邀请编者开始,编辑团队依据课程纲要之规范,完成教科书书稿后交给业者(编辑行政人员)(a),业者依程序送审(b),审查单位(行政人员)依序交给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然后提出审查意见交回审查单位(c),审查单位将审查结果及审查意见通知业者(b),业者请编辑团队进行修正(a),然后再送续审(b),……如此循环重复,直到通过审查,业者将教科书出版发行,或是停止送审。

3. 沟通机制

5. 互动型态

6. 结构网络

教科书编审运作历程中,各编审相关单位(人员)共同构成结构网络,而各相关单位(人员)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则决定教科书的内容与质量。

六、教科书出版之产业特质

教科书出版是“知识密集”、“资本密集”、“高成本”、“高竞争门槛”的产业,教科书市场是一个“以量取胜”、“寡占”的市场。教科书出版业者强调市场占有率,讲求长期性、高销售量,并重视附属产品的利润。实证研究显示,教科书业者惯采非价格竞争,营销方式和售后服务为决定占有率的重要因素;教育政策决定教科书市场规模和运作机制,也影响业者经营和营销策略。

七、台湾教科书编审与出版之重要议题

从1996年小学教科书全面开放为审定本以来,台湾教科书编审与出版之发展已近二十年,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政策”、“选用”、“价格”等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列举如下:

一是课程与教科书政策变动频繁,造成教科书内容更迭及市场动荡;二是九年一贯课程跳跃的实施方式及时程,影响教科书编审期程及质量;三是编审各具专业,角色对立,互信不足,彼此形成意识形态的争议;四是中小学联合计价、议价制度稳定书价,也间接影响教科书质量及服务;五是课本与参考书、数位教材等附属产品之间,出现交叉补贴的迹象。

八、改进教科书相关议题的因应策略

一是确立“教育归教育、市场归市场”的基本原则;二是确实推动“中小学课程长期研究发展计划”;三是积极鼓励课程与教科书学术研究发展;四是厘清教科书本质,理性探究意识形态的内容;五是检讨改进中小学教科书计价、议价制度。

九、结 语

自从中小学教科书全面审定以来,虽然仍有部分人士对“一纲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存有疑虑,偶而还有检讨的声音,但事实上,教科书多元化已经成为教育自由化的大潮流中,一股不可违逆的趋势。

在这段变动的时期,“国教院”一直扮演积极推动教科书研究的重要角色,包括成立教科书图书馆、创办《教科书研究》学术期刊、办理教科书研究博硕士论文奖助,及推动教科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高质量的教科书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另一个关键,惟有促进教师专业知能不断成长,方能真正有效使用教科书,以增进教学效能,达成学校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欧用生.芳兰铎声:迈向师资培育的新纪元[M].台北:康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2]蓝顺德.九年一贯课程教科书审定政策执行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2002.

[3]蓝顺德.教科书政策与制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4]蓝顺德.教科书意识形态:历史回顾与实证分析[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