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建设思考及尝试

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建设思考及尝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5 00:34:57
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建设思考及尝试
时间:2023-03-05 00:34:57     小编:

摘 要:教材是一定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工具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现有的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大多是基于过去专业化知识教育编写的,已不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编新教材是现实所需。我们针对新需求,按照新理念,尝试编写了以原典研读为主旨的《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和以“创新学习、自主学习”为导向的《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中文教材;素质教育;心智教育;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原典研读

一、老专业遇到新问题

现代的中文专业导源于我国古代教育,萌芽于近代学堂,成长于现代大学。经由文史哲一体,到以专门课程形式独立,再进而形成贯通古今、兼容中外的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它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两方面影响:一是中国的教育传统,二是前苏联的专业化教育模式。前者主要来源于经学教育,特别注重知识传承。后者是职业导向,致力于专才培养。两者固然都各有其优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相应的时代需要,但如果片面化,尤其是两者叠加,就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上述大背景下的中文本科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者叠加,实施的是“专业化的知识传承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中国语言文学“专才”――专门的传承者和研究者。

因此,中文本科专业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基本上都是按照上述培养理念和目标进行的。课程构成上,多为通论性、概论性、通史性课程,主要为学生介绍学科基本知识。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材的主旨和面貌――服务于专业知识传授的“知识集成”。例如文学主干课程,一般分别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而不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教材也就自然而然地叫“XX文学史”。这表明,文学主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文学史”知识,而非文学的主体――作品。学生获得的主要是关于“史”的记忆,而对鲜活的文学作品研读品鉴不多。语言课也主要注重语言学知识的讲解,而不大重视应用。

客观地说,现有的铺天盖地的中文本科基础课教材,大多是适应过去时代需要编撰的,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和贡献,其中也不乏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之作。但是,时移世易,从总体上看,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少教材存在如下几点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

(1)立足知识传授、专业教育,而忽视心智启迪和基础素质及普适能力的培养,教材近乎专业知识集,大多除了设有少量的练习题之外,基本上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研讨和训练的设计及相关内容,主要满足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需要。这恰恰顺应了学生从中学沿袭下来的应试性学习的习惯,重温教师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老套式,从而导致学生只关注教材中有限的专业知识,满足于知识要点的记忆(主要以备考试之需),而缺乏能动思考、深入探究和自我训练,不注重消化吸收、内化为素质和能力。这容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思路僵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习惯于“定于一”,兼收并蓄不够。少有启发学生思辨、质疑和进行思想碰撞的设计,缺乏不同学术视角、不同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内容。启发性、研讨性、学术性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封闭,功能单一,较少为学生课外自主研习、实践训练、拓展提高给予引导,提供学习资料,更未能对具有较大学术潜能、更多学识追求以及浓厚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即使学生有进一步阅读、训练、思考、探索的愿望,但由于教材较少提供相关的内容和引导,学生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或盲目行事。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4)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新成果不多,缺乏时代气息。例如信息化和全球化对语言文学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很多教材中没有得到反映。

显而易见,过去那些单纯服务于专业知识传授的教材已经不合时宜。

当今,中文专业教育面临很多新情况乃至严峻挑战,需要积极应对:其一,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期待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欢迎只会死记硬背的书生。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及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其二,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语言文学现象,例如网络语言、大量的字母词、语言信息技术、网络文学等,并促使语言文学的表达手段、表现形式和语言观、文学观,以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这为中文专业提出了很多新的命题、需求和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我们及时跟进。其三,网络及各种新技术带来了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形态的巨大变化,教材编写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其四,社会的复杂化、科学发展的综合化,使得任何个人,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参与社会竞争,都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也应纳入培养目标的考量。其五,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理念、模式、方法乃至课程体系及课时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需要中文专业做相应调整。这些都表明,中文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着眼时代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吸收新的教学成果、学术成果和现有教材的经验,进行教材编写的新探索,已是现实之急需。

二、新需求呼唤新理念

先进的教材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当今社会呼唤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眼光的人才,这就决定了中文专业教育必须由过去的专业化知识教育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为重点的全人教育。着力发展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广泛适应能力。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并在逐步推进的“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大体上体现了当今国内外教育发展的主流走势。它着眼人的发展,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等。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改变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扭转高校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一状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的素质教育主要着力点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还没有在相关各个层面充分贯彻,尤其在专业教育环节体现不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高校实施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主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基本需要,而对全体学生开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理念和做法,无疑都对我们新的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很多大学实施的心智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译作“通识教育”)也很具有借鉴价值。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对心智教育的界定是:“一种能够增强并培养个体应对复杂性、多样性和变革的能力。它既强调有关更宽广范围的渊博知识(例如包括:科学、文化、社会在内的知识),又强调在某一特殊领域内取得专业的成就。这一教育理念不仅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同样帮助他们获得宽广知识和相关知识领域所需的智能和技能(例如:交际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智能与技能的运用能力。”显然,心智教育不是针对某一职业而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是致力于发展学生深层次的心智和能力,即学生未来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可以发挥作用的素质和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拥有良好素质和多种能力,并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中加以灵活运用的人,才是面向未来做最佳准备的学生。因此,教育者仅将学校看作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培养好奇心、发现新兴趣和形成良好能力的地方,而非预先确定学生的兴趣并对其进行专业培养的地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宽广的准备、多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多样的形式对其加以训练[1]。这对于我们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很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综观当今世界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潮流,我们深切感到,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中文人才的新要求,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知识传授型的专业教育,探索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为重点的全人教育。与此相应,我们的专业教材应充分体现如下理念: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拓展,强化学生训练,指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创新,着力将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启发心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

三、新尝试初获好成效

正是为了应对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自2002年起,笔者便与武汉大学中文系时任主任龙泉明教授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试点,开展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为核心的全面的教学改革,并启动了相应的教材建设。

我们首先针对当时存在的如下突出问题开展改革:在课程设置上,通论性、概论性、通史性课程多,原典性课程少。从教学模式看,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生被动听得多,主动读得少,积极思考和自觉动笔更少。这便导致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因而,学生阅读量小,读写说能力弱,理论知识较空泛,专业基础欠扎实,视野较狭窄,更缺乏勤于思索的习惯、勇于质疑的意识、大胆批判和积极创新的精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便从调整课程体系入手,大刀阔斧地压缩通论性、概论性、通史性课程,增加原典阅读和实践性课程。减少教师讲授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的比重。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开设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课程(并把部分纳入必修课)和开展一系列的相关研习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了保障这些改革的落实,2007年我们正式成立了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中心,直接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软硬件支持和管理服务。

改革中我们深切感到,新的理念和做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教材才能得以体现和落实,因此,我们把教材更新作为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组织编写了两个系列的配套教材。

首先,为了加大原典阅读的力度,配合新开设的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课程,我们于2003年组编了《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精选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的语言文学名作。编写原则是:突出原著,扼要导读,体现特色,适宜教学。与一般选本不同的是,我们的主旨是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精选。因而,我们的工夫主要在于“选”。力图尽我们所能选出真正能够反映学科轮廓、代表学科精粹的精品来。“导读”部分,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和有助于阅读理解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摘选代表不同观点的评点材料),提出一些引导性的意见,尽量多给一些启发,少给一点成说。其目的是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读,自己咀嚼,自己品味,自己感悟,从而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锻炼、知识的积累、感情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而后,我们又酝酿编写一套适应新需要、体现上述新理念的主干基础课教材。多年来潜心其事,在进行实践探索和广泛调研的同时,也注重相关理论研究,不断优化思路。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于2007年正式组建了编委会,约请本院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知名教授担任各书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讨,不断深化认识、完善思路、优化设计。进而确立了以倡导“创新学习、自主学习”为主导、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旨归的编写方针和特色追求,命名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涵盖了中文专业全部基础主干课(11门)。 这套教材是配合我们的教学改革,针对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设计编写的。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自主学习,养成勤于思辨的习惯,强化不断探索的意识,增添勇于质疑的胆略,培育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这也是我们把这套教材命名为“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的用意所在。这套教材的编写,主要致力于体现如下特色:

(1)注重基础与拓展的有机结合。即在浓缩现行教材重要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性的内容,给学生提供进一步拓展提高的空间、路径和条件。

(2)体现将知识传授与素质提高、能力培养、心智启迪融为一体的理念。在教材中增加探究性内容和训练性环节,以促使学生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钻研,注重训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3)贯彻课内外一体的精神,将课堂内外整体设计,注重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衔接,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和训练的指导。除了提供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内容之外,还增加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自我研讨和训练的内容,将教学延伸至课外,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

(4)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简单记忆的惯性,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内容组织和写法上,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启发性引导,少给一点成说和定论,把较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体悟、思辨和训练。

(5)强化原著研读。即浓缩概述性、通史性内容,加大经典原著阅读阐释比重,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原典,把学习落到实处,从而夯实专业基础,汲取各方面的营养,获得全面提高。

(6)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除了纸质教材之外,我们还以实践教学中心为平台,投入数十万元,先后设立三批资源建设项目,发动教师研制和搜集成了与之配套的辅助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如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电子文献库、专题资料数据库、习题与训练项目库、自我检测系统、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师生互动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全方位的学习服务。

这套教材在基本结构上,各章一般都由以下四个板块组成:

(1)基础知识。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颁布的以及现在通行的各门课程要求,参照全国有影响的各种教材的做法,精选基础教学内容。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去粗取精,提纲挈领,注重点面结合。一方面重视知识的系统性、普适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另一面突出重点问题,深入讲解,并努力吸收新学术成果。此外,对于中学讲授过的和其他相关课程有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只作简要归纳和适当拓展与深化,不作重复性铺陈。

(2)导学训练。就本章的课内外学习和训练提出指导性意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掌握方法,自主研习,创新学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导学。对本章的学习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也对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对疑难问题和关键点进行阐释。其二,思考题。着重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本章的内容进行爬梳、归纳、提炼和发挥,或就一些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其三,实践训练。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性、研讨性项目,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训练、研讨、演绎、发挥。

(3)研讨平台。就本章涉及的若干重要内容或有争议的问题、热点问题提出讨论,旨在强化、深化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概述,就要研讨的问题做引导性的简单概述,包括适当介绍相关的学术史尤其是最新进展,为学生思考提供背景知识,指点方向和路径。二是资料选辑,围绕要研讨的问题选辑一些重要著作和论文中的重要片段,包括立场、观点、视角、方法各不相同的材料和最新学术前沿信息,供学生学习、思考,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

(4)拓展指南。介绍有助于本章学习理解的文献资料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提高或开展专题研究的文献资料。不仅包括纸本文献,也包括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等,以引导学生广泛而有效地利用各种相关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重点文献资料介绍。选择与本章内容有关的若干种重要文献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二,其他重要文献资料目录与线索。

以上四个板块中,“基础知识”和“导学训练”是基础部分,主要提供本科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知识,培养本科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研讨平台”和“拓展指南”两个板块是提高部分,一方面是对基础部分的提高和深化,另一方面也是对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做好铺垫、指点路径和方法,在程度上注意了与研究生阶段的区别与衔接。主旨是从各科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简而言之,提高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据各方面反馈,上述板块的设计及内容受到学生欢迎。

《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和《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保证了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也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当然,教材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的常青事业,探索创新是永恒的。我们的尝试,与其他同仁一样,无非是应时代之需,在责任和义务的驱使下,为这项永恒的事业做一份努力而已。毋庸讳言,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肯定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2] 龙泉明等总主编. 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总序[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3] 赵世举等总主编. 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系列教材・总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