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现状及改进

试析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现状及改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49:13
试析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现状及改进
时间:2013-12-18 16:49:13     小编:

"

论文摘要:具有综合性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将是未来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宠儿。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与表现一般的学生的“实力”较量,实质折射的是“思维”的较量。文章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角度分析了当前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对如何培育财会专业人才、提高培养质量、可持续改进思维提出了几点思路。

论文关键词:思维方式;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问题提出

地方性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基本定位于应用型,主要是由会计这一职业特性决定的,会计职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在会计人才招聘市场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基本上能找到饭碗。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手工核算的业务已被计算机软件所替代,其核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已不是简单地做账,具有综合性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也是未来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前地方性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思维方式和质量。

进入21世纪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记住他所学过知识是不可能的,况且有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与他所学专业毫无相关的工作,而且有些知识本身更新得较快。因此,地方性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重心应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之以渔”。本文认为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与表现一般的学生的“实力”较量,实质折射的是“思维”的较量。

二、当前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一般指的是理性认识及其过程,即经过感性阶段获得的大量材料,通过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反映事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方式科学与否决定着认识的对与错、实践的成与败。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参与主体,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能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1.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分析

地方性高校均存在这样的现象:会计学专业学生一入学即固定在专业内,专业课划分较细,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特殊企业会计等。会计学专业课程讲授顺序基本是基于概念—理论—会计要素核算这三个部分展开,这意味学生学习思维训练主要还是以演绎推理为主,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许多教师授课思维基本上是演绎法,这一学习思维方式的优势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但不足是将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思维单一,综合性分析能力、适应能力不强。据用人单位反映,地方性高校毕业学生工作初期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但不足是工作后劲不足,自身提升空间有限,工作思维不能走得更远,更高。这就意味着“演绎推理”思维方式培养的学生在未来中长期工作中会产生瓶颈,创新能力不足。

2.对教师教学思维的分析

大学生早期学习思维并不是形成于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是学生心智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但大学教育还是对学生学习、生活思维的改变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的因素较多,在各种因素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大学的教学环节,大学教师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副教授以上教师年龄多数在40-50岁之间,其中有部分教师在没有外界干扰、约束的情况下,并不打算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教学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性思维”的特征,其思维的逻辑是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要适应老师,而不是老师要适应学生。这就导致教学过程是一种单边交流,而不是双边交流,学生总是处于“学会”而不是“会学”状态中,这也是“填鸭式”教学方法至今普遍存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只在少数优秀教师中采用的缘由之一。这一教学思维的结果是教师对讲课不以为然,对整体“学生”不够尊重。导致学生学习是为了“学分”,教师教书是为了“完成课时工作量”,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面临较大的思维阻力。

当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自我性思维、习惯性思维”占主流时,教学效果难以出现好的状态,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就难以有所提高。这种自我角色还具有传导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历较浅的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和表达,而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形成往往依赖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模仿和探究。

3.对教学管理者思维的分析

教学管理目的是保证教学正常秩序,监控和教学质量。目前,教学管理思维是一种“事务性思维”方式,该思维逻辑是以事为主,完成就好,重结果轻过程。如一些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采取了期中的网上评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但教师对学生评价并不服气,学生也认为对老师改进教学方式并有什么实质的影响,评价不好的老师照样教学教书。这一“事务性思维”使教学管理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督促。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基本上秉承国家对本科教育的总体要求,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的要求制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按“基础平台+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的方式构建。基础平台课程完成时间一般设计在大学四年前2年,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为后2年完成。从2008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不容易,为提升就业砝码,部分学生将大学四年时间分成了两个阶段,前2年学习,后2年为考证年、考研年。且学生普遍反映大学前2年学习较松,后2年紧,而后2年恰恰是就业、考研、考证繁忙阶段,与考证、考研有关的课程上课出勤率高,无关的课程采取逃课、请假等方式。显然,我们辛辛苦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而学生并不领情,这也就说明不转变制订计划思维观念,将大学专业课程向前移,会计人才培养将达不到预想的基本要求。 "

三、培育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持续改进思维的几点思路

1.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教学培训中心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90年发表的第1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这就意味会计教育方式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信息传递上,教师应该在讲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让自己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间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掌握新知识学习能力,比如通过主题活动、制作活动、演示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创造、思考过程的机会。

由于会计教育是一种专业化、职业化教育,其专任教师主要来自于非师范院校,不可避免地缺乏示范教育正规的培训,而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所需要的时间少则3年,多则5年,或更长的时间。目前,地方性高校的多数会计学专业青年教师成长往往依赖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摸索以及教师自主和自觉行为。对于新进老师,高校普遍都会办师资培训班,初来者要通过相关考试并拿到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才能走向讲台。从最初工作流程看,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合理的,但遗憾的是地方性院校普遍缺乏后续教学培训、后续进修培训的制度安排。

当缺乏某种常态化、有效的制度安排时,通过以专家督导团听课、检查日常教学文档、学生评教等等措施来督促教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年复一年这种状态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本文认为要转变会计教育的教师的教学思维、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就必须从制度、机制入手。如同企业培训员工一样,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教学培训中心,所谓常态化是指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所谓制度化是指制订一套考核教师培训、考核教师教学改进的工作流程,并附带一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教学培训中心的实质不仅是为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打造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的老教师开设讲座、发挥“传帮带”作用搭建一座桥梁,不仅为离退休教师提供传授宝贵教学经验施展表现的舞台,而且对那些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方式的教师提供改进、提升的机会。

教学培训中心培训师应是“双师型”的,不仅有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型教师,还有来自校外的实务性的讲师,使那些一直没有机会去企业的青年教师受益,自然学生也会受益。

2.搭建教学质量信息化平台,实施教学过程行为管理

大学教师与学生不是单独“教”与“学”的关系,应是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的合作关系。因此,地方性高校有必要搭建教学质量信息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将本学期教学任务所需要教学文档(课件、教案、教学日历、作业)上传信息平台,不仅学生能实时了解所学课程基本内容、老师授课方法,而且也帮助教学管理者随时抽检任何一位教师岗前、岗中情况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表达对课程的诉求,督促教师不断改进。

大学办学本应是开放的、继往开来的,搭建教学质量信息平台目标应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这个平台不能仅仅反馈教学过程信息,反馈教师教学进程、状态水平,还要与教师业绩考评机制挂钩,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

如今在互联网中文世界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微博的力量。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地方性高校是否可以借助微博这一平台,使改进教学质量信息普及化、透明化、真实化,值得期待。

3.制订会计教师输送企业实习计划,构建学习型、能力型的教师队伍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外实习;二是校内实习,其中校内实习主要是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实践环节操作方式是指导教师编写实验材料或征订实验教材,学生按实验材料中业务内容模拟会计核算,手工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部分指导教师对实际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变化欠缺了解,不及学生了解多,影响了实践环节的指导质量,且在实验过程中缺少相关分析和职业判断业务训练。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成为未来职业会计师做一些准备,但目前会计模拟实验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实现目标的其关键是什么?其关键还是指导教师。作为指导实践环节的关键人物,教师不了解现实中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变化,就不可能有意识转变指导方式,改进实验内容。也就是说未来会计教师发展方向应是“学习型”和“能力型”,会计专业教师自身能力没有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也不会提高,只有本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才能使其所拥有专业品牌具有可持续型。

那么要如何做?可借鉴学生毕业实习的模式,制订会计专业教师输送企业实习计划:利用寒暑假期间,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自行寻找实习的企业,撰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出具鉴定书。

为保证教师企业实习有效性,不搞形式主义,作为教学管理者要有一套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对实习教师发放实习补贴,举办实习的教师交流恳谈会,使每一位教师分享当今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好做法、好思想,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中,并促使自己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