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武警院校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武警院校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2-29 13:34:38
武警院校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6-12-29 13:34:38     小编:阮俊杰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武警院校初级任职教育的学员经过四年的学历教育本身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针对目前学员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探索和尝试。

一、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首先不能把学员看作是消极的被管理对象,也不能把学员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要把每个学员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院校要重视学员的个性差异,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院校的各项管理不能太死板。否则,各个环境管理过于死板,学员就会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就谈不上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因此,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例如:实行学习过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允许学员学习规定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其走出去进行考察实践,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等。其次要从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要从对教育平等的错误理解中摆脱出来,承认差异,发展差异,鼓励竞争,鼓励冒尖,不求全才,允许偏才、奇才、怪才的生存与发展。第三要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员要善于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鼓励学员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二、浓厚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院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要把院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院校工作的重要地位,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出版学员论文集,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以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员大胆创新,可以让他们参加教员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员自拟题目,选派教员指导,并对学员的科研课题进行定期的指导。这样可以培养学员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员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员,应有相关的规定给予多方照顾或优待。

三、构建合理课程体系,设立专门的创新课程

武警院校初级任职岗位课程,是以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目的,面向部队基层岗位所开设的课程。它具有课程内容实用、指向性强的特征,是初级任职教育院校的主干类课程。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初级任职院校岗位课程教学结构,是搞好初级任职教育的关键之一。在当前形势下,以指挥与技术的融合、军事素养和信息素质的融合以及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等三融合为重点,构建交叉渗透的教学结构,是构建岗位课程教学结构的有效途径。围绕当前武警部队任务形势及信息化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政治合格、懂指挥、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初级任职教育院校课程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要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重点教给学员基本的创新思路与方法。如:选题,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提炼论点、观点,谋篇布局、安排论文结构,论证阐述,修改文稿等。同时有意识的给学员布置一些综合性小论文。对学员进行一些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教员再加以必要的指导,使学员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

四、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员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因此,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员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是教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需要教员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要把过去教员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学员对知识的主动追求上来。积极实践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员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在自主的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合理运用各种方式使教学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有效培养学员获取、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

五、改进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学员大多靠平时死记硬背才能顺利通过考试。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不利于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新的考核方式不仅要考察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察学员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考试方式上,可以进行适量的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学员带课本、笔记等资料,允许学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那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要给予鼓励,力争把学员的精力引导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有些课程也可以用综合性大作业和专题小论文的方式取代传统的闭卷考试,放宽考试时间,以便于学员搜集资料,对相关问题做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考试内容方面,要尽量减少试卷中一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的安排一些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探讨性问题,需要学员经过充分地思考才能做出解答;或是安排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需要学员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反复、仔细地分析思考才能做出回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对学员起到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