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2 03:37:44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3-01-22 03:37:44     小编:

"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踏青节。清明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唯一俗演为节日的节气。清明节有三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历经千百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传统社会中,这个盛大的节日,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清明节的节期比较长,清明日只是该节日的标志性时间,而其习俗活动往往持续

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不等)。壮族清明祭祖大多是在清明节这天或清明节前后,具体时日各地却有所不同,大多数是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但无论如何都要在谷雨之前祭拜完。因为壮族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谷雨过后,所有的坟墓都要“关门”了,祭拜在隆重祖先也不能出来“吃”了。那坡县的壮族祭拜祖先都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而靖西县则有点不太“统一”,北部乡镇是一成不变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南部乡镇以及县城则选择在清明节之前(或之后)的双休日。

自古以来,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边境地区的靖西、那坡两县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清明节,老师不走学生!”因此,一到清明节,学校都会调整课程,然后给师生员工放假回家扫墓,这已经是多年的“约定俗成”。参加扫墓的人员一般都是同族的人,往往倾家出动,外嫁的妇女也要回娘家,大家聚在一起,按坟墓的远近,由远而近或由近到远逐一祭拜,不得分散。如今,参加祭祖的人员已经不局限于本家族人员,好多祭祖的时都喜欢呼朋唤友,大家一起祭拜,以增添热闹和乐趣。这样清明节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成员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由此可见,壮族清明祭祖是很好的、可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

但是,壮族清明祭祖作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如何呢?据本人了解,在靖西、那坡两个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教师将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学校年年都调整课程,然后给师生员工放假回家扫墓,但是就没有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题或者一个作文题。为什么出现这种不会充分利用周围存在着的丰富而又极其珍贵的课程资源呢?究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在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方面,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误区,一是总认为现成配发的或学校购买的就是课程职员。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设备简陋,图书资料缺乏,教学资源十分匮乏。二是缺乏收集课程资源的意识与方法。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成了教师长期自足教书的形象。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并不是他们职业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由于缺少必要的心理和经验准备,缺少时间和财力的支持,甚至缺少合作和沟通所必需的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交流技术,甚至能够表达自己实践经验的语言,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挑战”的成分恐怕大雨“机遇”的成分。

第二,对仅有的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管理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借用手续繁杂,缺乏使用培训,对学校的仪器、设备不爱惜,缺乏应有的保养措施,使仅有的资源损坏严重,或有了不会用,只好束之高阁。

教师利用意识不强,怕麻烦,图省事,使仅有的教学资源造成浪费。

可见,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困难与局限在农村初中尤为突出。如何开发壮族清明祭祖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要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教师们要认识到:教学资源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除了上面配发和学校购买的之外,还可以由教师自己用废旧物品做教具,可以由学生自己做 学具;还可以利用家庭、社区等现有资料来帮助教学。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壮族清明祭祖就是很好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教师要大胆尝试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壮族清明祭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使之成为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我做了如下尝试:

我开展了“壮族清明祭祖探究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壮族清明祭祖的情况,增进学生对本民族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自信心,提高语文素养。

2、过对壮族清明祭祖的探究,让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3、通过对壮族清明祭祖的探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习过程

(一)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

⑴ 说明学习的目标与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壮族清明祭祖的探究。

⑵ 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络资源

⑶ 为学生推荐文化书刊(如《可爱的那坡》等)

2、 学生准备

按照学习内容,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共同确定探究内容、目标,设计方案,拟出草案并交给老师审核指导。各族在组长的带领下,发挥个人特长,进行组内分工。确定研究的方式:网络搜索、书包杂志等资料搜集、实地考察、亲友访谈谈等。

(二) 研究学习建议

1、 壮族清明祭祖趣事

2、 壮族清明祭祖的变化

3、 壮族清明祭祖的建议

(三) 活动设计

1、 搜集资料

指导学生分头查找资料,尤其是在清明祭祖活动中注意向父母或其他亲人了解本家族祭祖的情况。

2、 整理资料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鉴别、筛选,选择有家伙子的信息。

3、 启发思考

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思考:在壮族清明祭祖活动中,有哪些做法是该肯定的?那些做法是该改进的?你丛冢获得什么启发?

4、 选题写作

指导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有关壮族清明祭祖的信息,自拟一个文题,写一篇关于壮族清明祭祖的文章(可以是独立撰写,也可以合作撰写)。

(四) 学习成果展示

利用课堂时间,在同学间互相交流有关壮族清明祭祖的文章,有学生自己挑选其中的优秀文章在全班交流。

(五)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有关壮族清明祭祖的信息,自拟一个文题,写一篇关于壮族清明祭祖的文章(可以是独立撰写,也可以合作撰写)。

(六) 评价

1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在本次活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下进行考核评价,重点查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成果展示情况。

2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互评,小组长做记录。

3把学习成果和互评的结果记入学生的平日成绩中,作为期评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学生的成果展示中,体现出该活动对学生的口语、写作有促进作用,表现在多数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他们说的话,写的文章内容不空洞,有真情实感;同时也促使学生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从而训练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覃东雷他的《祭祖的思考》中写道:再不要让死人与活人争地了!据调查,建一座墓一般都在

5、6平方米,有的甚至达几十多平方米。在百色市的靖西、那坡两县的一些石山区,本来就人多地少,愈演愈烈的为死人早墓的攀比之风使得耕地少上加少。而有些人为了图方便和省钱,干脆就将坟墓安放在住宅附近的耕地上,坟墓和住宅仅咫尺之遥,常常 是推门见坟,开窗有墓,一些被认为是风水宝地的地方,更是坟挨,挨墓,有的家族墓已经相连成片,其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又比如,赵纳在《祭祖的思考》中写道:今年祭祖,我的伯父给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下乡,恰逢那里有一户人家为已入土一年的老人操办迁坟仪式。老人的儿女们大摆宴席,还请来了道公做法事,场面很是“热闹”,但是,村里人都知道,这位故去的老人生前“享受”到的 却是另一种生活: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被子女们当“足球”踢来踢去,各自成家的儿女们对老人的生活基本不闻不问不管,寡居多年的老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现在用丰厚的祭品来祭奠父母,还不如父母在世时用普通的衣食奉养他们。其实,生身父母健在之时,只要儿女们有点孝心,就是养之薄,他们也会感到无限慰籍。倘若对他们生前不给养、不孝敬,等到他们死后再哀戚,那又有什么用呢?这种厚葬之风,如不加以引导和破除,势必造成沉重的负担,成为农民返贫的一大原因。” 伯父的这一席话让我深受教育。

还有,覃文贵在《为壮族清明祭祖提建议》中写道:为了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我建议:从我们这辈人开始,死后不实行葬,而实行树葬,这样就不占用很多的耕地了。因为我们那坡县目前还没有火葬场,群众根本没有火葬的想法,他们的心目中,“尘归尘,土归土”、“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的传统情结和观念占满头脑,有些人甚至认为死后火化是极其“痛苦”的事,因而有不少老人生了 病重不愿到医院治疗,生怕在医院去世而被火化。我们屯里有一个人在广东打工,由于事故死了,被火化了,骨灰云到老家后又重新造坟墓。这样太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了。我国每年死亡认输约800万人,如果以每具尸体重50公斤计,如果实行土葬,每年就有40万吨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环境;若每具棺材用0.5平方米木材,每年丧葬耗木材就达400万立方米;以每个坟墓占地4平方米,对周围破坏4平方米计,每年全国有近10万亩土地被死人占用或破坏。如果实行“骨灰树”等一些旨在不保存骨灰的全新殡葬方式则是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我认为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

第一, 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

比如,课堂上阅读了有关写景状物的文章后,可以布置学生去观察我们周围有哪些美景,我们可以如何去观察它们,如何借鉴教材上写景的方法把我们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写下来。

第二,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比如,学习《狼》这篇文章后,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者典故,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狼的故事。

第三, 与口语训练、写作训练相结合

比如,要学习说明文的写作,事先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者学校的一个建筑物,参观前交代学生注意的事项,参观后让学生讲述参观的过程,全班交流后让学生用笔把参观的见闻写下来。

第四,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比如,结合三月三壮族祭祖的习惯开展“壮族祭祖探究综合性学习”;那坡县的黑衣壮是那坡县的特色,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开展“那坡黑衣壮文化探究综合性学习”等等。

参考文献资料:

1、《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傅道春 齐晓东 编著)P100—1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