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职业实用牲为视角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试析职业实用牲为视角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0:06:43
试析职业实用牲为视角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3-05-24 00:06:43     小编:

"

[论文摘要]当前,中职学校强调技能培养与职业的实用性,本文以职业实用性为视角,分析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开发具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形成专业和体育一体化的特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并阐述在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教学中应处理好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形成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为中职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职业实用性体育 体育课教学

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背景下,我国的中职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现实状况却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究其原因为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及学生文化素质的急剧下降。因此,中职学校体育课程要寻求突破,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发必将进入改革的视野。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均都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没有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缺乏职业实用性体育内容。因此,我国中职教育可以借鉴欧美中职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职业实用性身体素质的培养,并把它列人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将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当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突显职业实用性的培养,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开发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教学作探讨。

1、职业实用性体育的相关界定

所谓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把学校通过对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青少年学生选择体育锻炼时,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方面,在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基础上,教师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方案。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思想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指以“准职业人”(学生)所学专业,在今后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工作综合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笔者通过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概念的分析可见,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为理念,让课程真正地适应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的多样性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技术的高智能性、高强度性的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行职业的专业技术,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具体的中职学校场境中,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内涵不仅指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的体能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教育,而且延伸到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或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而自主开发的、学校特有的体育课程内容。

2、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2.1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中职教育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元化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主动适应新兴工业、行业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快速成才和获得各项技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日。因此,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则是确保教育目的得到实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已初步形成了“2+1”的职业教育模式,据跟踪调查,一年的“顶岗实习”中,学生们普遍认为企业的劳动强度让他(她)们在身心上感到比较吃力。可见,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职业特点的需要,要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体能的需求更大或更直接。这说明一些企业的劳动强度对学生的职业体能、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中职学校在校生的职业工作综合能力现状令人担忧。因此,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职业体能、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2形成专业和体育一体化的特色教育

中职体育课应当以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因此,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就是根据这种情况,将学校特点和专业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对运动技术的规范化要求部分进行改造,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了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2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时,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它是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提高的关键。因此,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就必须立足于对学生完善之个性的培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能力,结合学校和当地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发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这也正是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灵魂。"

2.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中职学校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体育教师就能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体育教师要完成这个角色转换,就必须具有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这就迫使体育教师不但要加强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当然,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应当在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帮助下,根据国家、地方课程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满足职业需要的教材内容,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手段,把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科研成果重新整合。

3、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3.1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

国家、地方课程是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核心课程,是目前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课程,是课程体系基础性、统一性和发展性的宏观指导。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具有鲜明学校特色,是对国家、地方课程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从培养学生职业特殊身心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出发,是“主体性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可以这样说,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一种互补的课程模式,国家、地方课程突显于当前职业教育的整体性,课程开发则更为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因此,我们在开发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时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3-2通过体育教学,渗透职业技能的培养

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在保证体育教育基本目标的同时,积极挖掘体育的职业功能,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养,如钳工专业可安排些提高上肢力量、腰背力量等方面练习;保安专业可多安排些武术、耐力、体操等方面训练;电子电工专业可安排些爬杆、登高、登山等方面体能活动;计算机专业可安排增强手指、手腕灵活性方面的练习。只要注重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开发与研究,进行职业所必须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更好地保障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3_3注重师德建设,加强教师培训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反思能力和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中职体育课程开发建设的成败。课程开发的实施是要使教师从“教书匠”这一单一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向多元的角色转化,分享一定的课程决策权,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专项进修、学历教育、在职研修、专家指导、自学自练、教研活动等方式,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的师资培育工作。其中以自学自练、教研活动为主要培训方式,以实现教师体育特长为基础,培养教师真正成为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

3.4形成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开发的课程是在校内实施并进行校内评价,具有鲜明的本校特色。目前,自上而下对课程开发尚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育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普遍缺乏动力。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策没有形成课程开发的激励机制,体育教师参与编制的课程教材不能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依据。因此,作为课程开发基地——学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开发中来。一方面,学校课程的决策者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处于教学与科研第一线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他们考虑的是“我们应该开什么课,哪些教师可以上这些课”,而不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当形成教学团队,群策群力共同开发与整合出有特色的课程,对传统教材进行整合,重新编写教材,使教材内容表现出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能够满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与启发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求知欲望的需要,最终有利于帮助学生自我确定教学目标、掌握自学方法、自觉完成教学过程、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