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高职院校就业导向拉动机制探索

浅谈高职院校就业导向拉动机制探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9:22:34
浅谈高职院校就业导向拉动机制探索
时间:2013-12-18 19:22:34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职 就业导向 拉动 机制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外在显性因素分析入手,深入政治、系统论、竞争力三个层面论述就业导向的重要意义,并最终从就业导向对人才培养各个主要环节的作用,探索拉动机制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进入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压力是:总量338万,增量58万,增幅20.71%的毕业生就业大潮。就业大潮是不能忽视也不能抵御的,忽视或抵御将导致高教整体发展的崩盘。教育部领导用了最严肃的语言表达了就业工作的极重要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大学的立足之本,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系,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甚至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死存亡,影响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学校、用人单位所组成的应对、解决就业联盟,肯定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应对今年的就业大潮。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将焦点凝聚在高职院校毕业生这一群体上。

一、聚焦就业的显性理由

聚焦理由源于就业市场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负面反响:

其一,量的因素。高职院校是近年来高校发展最明显的增长点,在短短的五年中,迅速占据了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半壁江山。比如浙江省有高职院校48所,在校生26.6万,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6.2%,年均增幅5万人以上。如此巨大增量的投入,不得不引起就业市场的巨大震撼;

其二、质的因素。高职教育,从其本意而言,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但由于我国社会意识对应用型人才的轻视以及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化状态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结构,与高技能的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受到冷遇是必然的结果。

量的震撼与质的冷遇,使我们对2005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心存忧虑,也使高职办学的就业导向的重要性更加凸现。以就业导向拉动高职办学的各个环节,也自然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就业导向拉动作用的深层认识

(一)政治层面的认识我国的社会政治格局,应该是在稳定基础上的改革与发展,稳定是社会的政治基础。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经济建设的国家发展大计,也直接关乎每一个毕业生及其家庭的生存大事与前途命运。就业工作,既属于国家发展层面,也属于社会稳定层面。新一届政府的为民亲民宗旨,必须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和亲和力,达到毕业生报效祖国和报效父母的完美统一,此间隐含的政治意味是十分明确的。

(二)系统论层面的认识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整体是一种力的系统、结构或综合体,是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的;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高职院校办学体系而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其最终目的,它代表了整体的目标导向。而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环节。必须服从办学的整体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这是作为组织的系统观点和任务。"

(三)竞争与发展层面的认识高职院校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其规模基本定局。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质量的竞争,内涵的竞争。就业的导向,就是社会需求的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就是通行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出能为国家、为社会、也为家庭有相衡回报的,能造福于己于民的合格毕业生,才能得到大众的支持而真正成为大众的教育。从这个角度看,高职院校毕业生竞争力的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治本之招。3个层面,从社会政治的、学校组织的、毕业生个体的不同角度,得出一个共同的认识:就业导向。必须真正成为拉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性动源和动能。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们探索具体的拉动形式才有意义。

三、就业导向拉动的多种形式

从管理学角度讲,就业导向拉动属于一种目标拉动,或称为点状拉动。即从组织目标这个点出发,拉动一个串联或并联的其他组织要素,全面推进组织工作。

(一)更新高职理念的转折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目标,至今仍停留于号召层面,还未在高职院校中成为普遍的办学理念。究其根源,仍是受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形成的以学历为终极办学目标的传统理念的桎梏。视就业教育为低层次教育,视就业职能为非教育职能等模糊认识,在高职院校仍有不少市场。这种错误的办学理念小市场,阻碍了高职教育进入市场经济的大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志,不仅仅是入学率,更深程度上讲,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它反应的是学校被社会接受或认可的程度。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考生与家长认为“好大学的首要条件中,第一位是教学质量,第二位是学校知名度,第三位是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院校(包括多数的普通本科院校)的产品——毕业生,必须在严格意义上进人人才市场,接受用人单位严格的检验和挑选。就业率,在这种意义上看,就成了学校办学的合格率。2004年高职毕业生60%的就业率,意味着高职办学刚刚进入合格线——事实上,从其他角度评价也是如此。因此,进一步认识就业导向的重要意义,应该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以就业导向对老观念转而折之,高职教育才能健康发展,蔚然成壮观之势。我们把就业导向视为更新高职理念的转折点,强调的是办学理念上的根本性的转折作用。

(二)调整专业设置的制约点就业导向对专业设置的制约作用,是十分显性的。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专业的类型,二是专业培养的规格。我们这里先讨论第一层面的社会需求,即广泛意义上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非常明显地从毕业生就业环节反映出来,甚至最为直接地从毕业生“双选会”上表现出来——人头攒动的就业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动向甚至表情,都演绎着就业市场的矛盾,都提示着高职院校决策者对本校专业设置的重新审视。

应该说,多数高职院校已从原先计划时代的专业设置中脱身,从本校教学条件的束缚中抬头,着眼于社会需求的动向。但是,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其实并非象上述所说的那么直观,其难度在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深层认识和整体把握是困难的。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而且人们看到的有时往往是表象甚至是假象。这就导致在专业设置问题上。一些学校不能真正实现初衷,反映在对需求准确性把握的偏移和教育滞后性估计的不足等方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还是没有紧随就业导向,密切关注、深入分析就业市场的动向,导致专业设置的决策失误。因此,我们把就业导向视为专业设置的制约点,强调的是一种直接的专业设置的制约作用。"

(三)引导教学改革的指示点这一点实质是讨论社会需求的第二个层面——专业培养的规格问题。这是特定意义上的社会需求一一是内涵需求而非表象需求。高职院校,并非市场经济的新生儿,而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中专、成人高校的延续体。改换校名绝非脱胎换骨的改造,进入普通高校行列的变化往往只停留在地位提高的欣喜心情上。于是,向本科看齐的作派使高职院校呈现出不伦不类的教学特点——教者俨然,学者不逮。这种本科压缩型的“伪高职”虽然正在逐渐销声匿迹,但在专业培养规格上。还未能真正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求,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还是令用人单位大嚼“鸡肋”。

“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因素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重要性,已为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所证明”专业培养规格的改革其实是一场革命。它既要革钟情于传统高校管理的高职院校领导的命,也要革习惯于以知识灌输为纲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命。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将理论实践的比例严格规定,但实际上各院校只要将半年的毕业实习加平时的实验、调研甚至作业、复习的时间凑拢,达到40%也是不难的。如此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在就业环节肯定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拒绝。市场经济环境中逐渐理性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在接受高职毕业生时的态度,是对高职院校教学的最简洁最直接的评估。因此,我们把就业导向视为教学改革的指示点,强调的是一种间接的教学改革的指示作用。

(四)强化校企联动的结合点与就业导

向同样作为高职办学准则的,是产学结合原则。产学结合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校企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双元模式的中国式表述。作为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职业教育成功模式,目前在我国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学校埋怨企业不愿合作,企业认为学校不值得合作;学校要求企业先提供实习设备、场地,企业要求学校先培养出所需人才——几乎陷入一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争论之中。事实上,单从就业角度看,毕业生不能掌握企业的相关信息是自然的,如果校方也提供不了更多的企业信息,那么,根据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在职业搜寻时间到达最优点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就是理性的选择”。

所以,作为教育方,我们理应把校企合作的主要和主动的责任承担起来,用我们接近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最有价值的合作结合点展示在校企合作的谈判桌上,开始这场双赢的合作谈判。因为,高职院校目前没有本科院校那样强大的科研能力,所拥有的,就是针对企业需要的毕业生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就业合作可能就是校企合作的全部。上文说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理性的。它的设备、技术人员与资金一样,都必须用于提高企业效益。如果学校没有企业所需的毕业生,那么,这种单相思式的校企合作不会在现实中存在。因此,我们把就业导向视为校企联动的结合点,强调的是现实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从对就业压力聚焦后的理论认识,从认识后的实践探索,我们对高职院校就业导向问题有了初步的系统认识。作为高职教育本身,在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就业大联盟中,理应起到积极的骨干作用——通过就业在办学中的导向作用,拉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系统推进,满足社会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百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