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歌谣与现代文学研究

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歌谣与现代文学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5 01:15:49
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歌谣与现代文学研究
时间:2023-02-15 01:15:49     小编:

中国文学是多元文学,包括民族多元、地域多元等。作为一个远离中原的多民族文化区域,西南边地及其文学也一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边地主要指西南地区多民族共存的区域。据《史记》、《华阳国志》等记载,西南地区在古代就生活着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古“西南夷”区域。“西南夷”文化区域大致包括今天云南、贵州两省及四川省大渡河以西(原民国时期西康省),并向南延展至中南半岛北部、向东延展至湘西地区(雪峰山以西)。这个区域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国的边疆,也是大西南地区的外围部分,被视为“西南边地”。西南边地有悠久和独特的文学传统。在现代文学语境中,西南边地传统文学与新文学之间的对话、互动使双方都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使中国文学的内涵显得更为丰富。西南边地传统文学主要包括(口传与书面的)神话、传说、歌谣等。其中,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歌谣具有独特的文学和文化价值。近现代以来,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歌谣逐渐被主流学界注意,如20世纪20年代的“歌谣运动”就特地收集与整理了不少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歌谣。据统计,在“歌谣运动”前期,《歌谣周刊》收录的一万多首歌谣中,仅云贵两省就贡献了两千多首[1]。至抗战及战后,西南边地歌谣更是得到多方关注,不少边地歌谣被搜集成册并公开出版,如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陈国钧的《贵州苗夷歌谣》等。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现代西南边地民间歌谣、少数民族歌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它不仅是西南边地地域文化、文学传统的结晶,还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与现代“中心、主流”文学之间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边地文学传统、少数民族文学传统为主流文学话语所感知,并对主流文学产生某种反作用力,从而进一步充实了现代文学。

参考文献:

[1]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385.

[2]光未然.阿细的先鸡解题(代序)[M]//光未然.阿细的先鸡.昆明:北门出版社,1944:16.

[3]赵银棠.玉龙旧话新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4]沈从文.凤子:在栗林中[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4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359.

[5]马子华.月琴[M]//马子华.他的子民们.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7

[6]吴重阳.边地民族生活的绚丽画卷:论马子华的小说创作[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2).

[7]刘兆吉.西南采风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110.

[8]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M].贵阳:文通书局,1942:222.

[9]张镜秋.云南僰民唱词集[M].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164.

[10]王国祥.傣族长篇叙事诗与佛教[J].华夏地理,1981

(3).

[11]朱自清.中国歌谣[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9.

[12]沈从文.乡间的夏(镇筸土话):话后之话[J].国语周刊,1925

(5).

[13]寿生.莫把活人抬在死人坑[M]//寿生.寿生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51-52.

[14]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M].贵阳:文通书局,1942:78.

[15]张景华.论《西南采风录》的情歌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4).

[16]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M].成都:巴蜀书社,2006:40.

[17]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76.

[18]黄钰生.序[M]//刘兆吉.西南采风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2.

[19]薛汕.序[M]//薛汕.金沙江上情歌.昆明:春草社,1947:5.

[20]林同济.千山万岭我归来[J].战国策,1940

(1

3).

[21]刘兆吉.西南采风录的经过[M]//刘兆吉.西南采风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2.

[22]胡适.复刊词[J].歌谣周刊,1936

(1).

[23]马学良.苗族史诗[M].今旦,译注.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247-248.

[24]杨剑龙.神话传说故事与少数民族文化:读沈从文作品[J].民族文学研究,2012

(1).

[25]毛宅三.销国货歌[M]//尹伯生.贵州新文学大系(1919-19

8

9)现代文学卷(下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84.

[26]陈思和.民间的浮沉[M]//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7-208.

[27]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03

(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