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6 00:54:22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时间:2023-08-26 00:54:22     小编:

摘 要:《元西域人华化考》是陈垣先生为复兴民族史学的一次努力。他通过元代西域人来华后“舍弓马而事诗书”,学习并接受儒家文化,以至逐步“华化”,来展示传统中国民族融合与文化魅力,可谓是对古代中国的一次致敬,以及对当时西化风气的一次警醒。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他强调了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这既避免了走向国粹论的保守和狭隘, 又反击了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关键词:《元西域人华化考》 西域 中华文化 民族认同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汉代《毛诗序》的解释是“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即身逢乱世,人们往往更加思念品德高尚的君子。人们用“风雨如晦”比喻社会黑暗、前途艰难,用“鸡鸣不已”则比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君子仍不改气节,为光明而斗争。如果以此诗句来形容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再适合不过了。

从上述追忆陈垣先生的讲话中可明显看出,陈垣先生著述此书的目的,并非简单的学术考证,而是在中国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时期,用史学经世立言,警诫国人。如陈寅恪所言:“是书之重刊流布,关系吾国学术风气之转移者至大,岂仅局于元代西域人华化一事而已哉。”??

《全唐文》卷767记载陈黯《华心》一文,旨在辩证如何区分华夷,强调不能简单地以地理位置来区分华夷,而应考察其行为是否符合华夏礼义;以礼义为判断标准,这是关于民族同化问题的最早记载。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所谓“华化”,即关于元西域人之“同化中国”,“至于华化之意义,则以后天所获,华人所独者为断。故忠义孝友政治事功之属,或出于先天所赋,或本为人类所同,均不得谓之华化。”在陈垣先生看来,“华化”的含义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中华”这个内涵就是不断丰富的。如“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 这是因为汉族是从“华夏”或“诸夏”发展过来的。但是随着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疆域不断扩大, 中华的概念也随之变化。特别是近代以来, 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 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抗击侵略,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五族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华”的概念逐渐发展为多民族的含义,中华民族于是成了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因此,“华化”的概念即使在元朝时已不能完全等同于“汉化”,陈垣用“华化”而不用“汉化”,也是其高明之处。

由于《元西域人华化考》的主旨是证明元代“西域人之同化中国”,所以开篇作者首先就“西域”与“华化”做了解释。对于“西域”一词的界定,书中讲到,“西域”一词始见于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人们熟知的史实。时代不同,西域的范围也有变化,元代开疆辟土,西域的范围较之前扩大许多。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们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元代的色目人与历史上的西域人范围不完全相同。《元西域人华化考》所论者是色目人。为什么作者不用“色目人”而用“西域人”,他是这样解释的:“西域人者色目人也。不曰色目而用西域者,以元时所治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色,公牍上称色目,普通著述上多称西域也。”??对于“ 华化”的解释,他说:“帷畏吾儿、突厥、波斯、大食等国, 本有文字, 本有宗教, 畏吾儿外, 西亚诸国去中国尤远, 非东南诸国比, 然一旦入居华地, 亦改从华俗, 且于文章学术有声焉。是真前此所未闻, 而为元所独也。”??这里所说的“华化” 均指“ 以后天所获, 华人所独者为断”, 并非仅仅指西域人永居汉地而归化中国,也不是仅指这些在华之西域人 “娴习华言, 博综汉典” 。所谓“华化”, 一定是指“改从华俗, 且于文章学术有声焉”。

陈垣还进一步探讨了西域人“华化”的原因, 他说:“元军先定西域, 后下中原, 西域人之从军者、被掳者、贸易者, 接踵而至, 平昔所想望之声明文物,尽触于目前, 元制色目人又自由杂居, 故一传再传,遂多敦诗书而说礼乐。”由此可见,“华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因为元代西域人大批东来, 在中土定居后, 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汉文化。西域人来华的第

一、二代多以武功取得高官厚禄, 但随着战争的结束, 其第

三、四代“遂多敦诗书而说礼乐” , 甚至通过科举而取得功名, 于是不少西域人在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用汉文字从事创作, 涌现出了高克恭、马九皋、萨都刺、丁鹤年等这样优秀的文学艺术家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对“西域”和“华化”做定义后,再从几个大的方面论证元时色目人之华化,其考证也极为详实。首先是儒学,其次为佛道两教、文学、美术、礼俗等等方面,由此可见作者考虑之周全和规模之宏阔。通过考证元代西域人来华后“舍弓马而事诗书”,学习儒家文化,以至逐步“华化”,展示了传统中国民族融合与文化魅力,陈垣先生虽于考证之外只字未提中华文化的优越,但其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史观却有目共睹。

当然,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也在其以后的其他著述中同样得到体现,如1941年抗战处在艰苦阶段,陈垣先生撰《南宋河北新道教考》,论证“夷狄无百年之运”,只要民族文化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著书教书,保留读书种子,等待民族复兴时机。1944年抗战后期,他又撰《通鉴胡注表微》,结合自己一生的治学心得体会,总结升华其“有意义的史学”,通过表发胡三省《通鉴注》的微言大义,阐述了国家与民族至上之理。??这些都是陈垣先生民族文化史观的集中体现,目的就是要唤醒国人,振兴中华文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他强调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这既避免了走向国粹论的保守和狭隘, 又反击了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这即陈垣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先生以学术兴国的志向令后辈学人敬佩不已,其研究方法博览群书、考证巨细靡遗的治学态度,也给我们的史学研究诸多启迪。

??????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1页,第1页,第3页。

?? 朱文长:《北大与北大人》,《东方杂志》1944年第40卷7号。

???? 陈寅恪:《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陈寅恪先生论文集》,九思出版社1977年版,第683页,第684页。

??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