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政治之外 2014年1期

政治之外 2014年1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1 11:20:41
政治之外 2014年1期
时间:2015-08-21 11:20:41     小编:

摘要 除了宣扬作者的政治理念外,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分别从不同层面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政治、社会和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值得认真研究和解读。

关键词:本杰明・狄思累利 《康宁思比》 《西比尔》 《坦克雷德》

对于研究英国历史或政治的人,本杰明・狄思累利(Benjamin Disraeli)应该算得上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政治家曾三次出任财政大臣,并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然而对于研究英国文学的人来讲,本杰明・狄思累利多少显得有些籍籍无名,绝大多少学者都将他列入二流或次重要作家之列,然而能够在英国维多利亚这一小说的黄金时代里占得一席之地,其文学成就也绝对不容小觑。

国内对于狄思累利小说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90年代萨义德后殖民主义扛鼎之作《东方学》被引介到中国,该书的扉页上引用了狄思累利“青年英格兰三部曲”之一《坦克雷德》中的一句话“东方是一种职业(The east is a career)”,引起了学术届对狄思累利作品的关注。2003年,浙江大学殷企平教授发表了《一段“进步”的历史――浅谈狄思累利的小说》,开创了国内以现代文学批评话语审视狄思累利小说的先河。此后,虽偶有研究论文见诸于世,但即使以一个次重要作家的标准而言,其数量和质量也难以令人满意。

一 《康宁思比》――呼唤新的贵族

小说一开始就表达了对平庸而无所作为的贵族阶级以及政坛中甚嚣尘上的功利主义的不满。而主人公康宁思比,这个有着高贵血统,同时又受过伊顿公学良好教育的贵族的出现,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那么英国社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康宁思比的各种经历将最终给出答案。在暑假的一次旅行中,康宁思比见识了白郎克公爵的宽厚仁慈,以及贵族阶级真正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感。然而中世纪已经一去不复返,工业革命的洪流早已势不可挡。新兴工业城市曼切斯特之行,让主人公切身体会了物质文明的巨大飞跃,但是诚如作者所言:“英国的物质文明在迅速地发展,可是我们道德文明的发展却与其不成正比。”犹太人西多尼亚,这样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清晰的历史视野的人物的出现,让大家认识到要解决英国社会功利主义盛行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就必须出现伟大的英雄,即康宁思比这样的青年贵族,他们将肩负消除社会对立,重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职责。

《康宁思比》是“青年英格兰三部曲”中政治色彩最浓厚的一部,作品中多次出现大段大段的政论,凸显作者对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忧虑和不满。在狄思累利的眼中,只有依靠受过良好教育,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兴贵族的出现,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调和各阶层的矛盾,恢复英国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虽然,狄思累利在小说中极力构建的顶层设计与历史发展的潮流南辕北辙,但是他对当时英国政治中各个阶层的状况和政治生态的洞见依然值得肯定。

二 《西比尔》――社会的礼崩乐坏

如果说《康宁思比》是作者对英国政治生态的全面反思和理想上层建筑的构建,《西比尔》(Sybil)则是作者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全面反思和鞭挞。小说主人公艾格里蒙特,化名富兰克林,游历了北方新兴的工业城镇,体验了工业化对英国社会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巨大破坏。

小说的副标题是“两个民族”,狄思累利在小说中解释到:“两个民族。两者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同情;彼此不了解对方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就好象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区域,甚至居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小说中充盈着英国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画面,而对穷人悲惨境遇的描写,作者更是毫不吝惜笔墨。小说中描绘马奈镇普通家庭居住情况是:“不管人口多少,不管男女老少,也不管是否有人生病,全家人都得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不仅如此,这些房屋的顶上还开着口子,墙上到处都是裂缝;更糟糕的是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粪便和垃圾,腐烂并散发着病菌。”通过艾格里蒙特,狄思累利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英国社会的顽疾所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给成百万劳苦人民带来了什么变化?他们的统治者确实在进步。这种进步为少数人的积极积累了满世界的财富,使这些财富的拥有者踌躇满志,自诩为各民族之最……可是劳苦大众的进步跟这些统治者的进步是否相称呢?”

狄思累利在小说中对英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描写让人触目惊心,然而作者对于整个英国社会道德谱系崩坏的反思,同样值得关注。赛马会中的声色犬马,全民炒股的狂热,马奈爵爷伪善的表现,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思想已经渗透到了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而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芒特彻斯尼夫妇,更是英国社会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的真实体现。而主人公艾格里蒙特与“人民的女儿”西比尔的结合,再一次呼应了《康宁思比》中调和贵族与新兴阶级矛盾这一主题。 《西比尔》中,狄思累利描绘了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英国社会,其中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丝毫不亚于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和《雾都孤儿》等传世名著。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的历史局限性,虽然狄思累利充分同情劳苦大众,不过他却依然相信贵族才是真正能够带领英国社会走出困局的关键所在。而在“青年英格兰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坦克雷德》中,狄思累利试图给出自己拯救英国的答案。

三 《坦克雷德》――精神的救赎

如果说《康宁思比》和《西比尔》已经足以奠定狄思累利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坦克雷德》(Tancred)的出现或许有画蛇添足之嫌,小说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更为重要的是,一向以文明而自居的英国,居然要前往东方寻找精神的救赎。因此,这部作品不但对狄思累利的文学英名无所裨益,反而还给作者带来了许多非议,甚至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与前两部小说风马牛不相及,并称为“青年英格兰三部曲”有点牵强附会。然而,从《康宁思比》探讨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到《西比尔》反思社会和道德,最后到《坦克雷德》寻找精神家园,我们看到的是狄思累利一以贯之的对英国现状的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三部小说构成了狄思累利完整的政治,历史和思想谱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小说的主人公坦克雷德,因为对现实的精神状况不满,不顾家人和教会的阻扰,毅然放弃了进入议会的机会,沿着十字军足迹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希望能在圣墓前完成自我的精神救赎,更为重要的是恢复英国社会即将倾覆的精神和信仰之厦。

狄思累利的政治理念,民族观念和宗教信仰交织混杂在这部具有浓郁东方色彩的作品中。考虑狄思累利犹太裔背景,小说的主人公一路向东寻找精神家园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坦克雷德一路跋涉,来到西奈山,回到希伯来文明这个基督教起点寻找神谕,在那里,在那个远离喧嚣的文明发源之地,一切都是那样秩序井然,一切都是那样和谐天然。小说中还提到了西方文明的另一个起源即希腊文明,坦克雷德在叙利亚北方群山中发现了安赛雷王国(Ansarey),见到了“长着一张典型的希腊脸”安赛雷女王。在这里希腊文明展现了人间各种美的极致,满足了人性的欲望,但同时也释放了人性的破坏力。当最终坦克雷德发现所有的奇幻经历都是一场“仲夏夜之梦”时,小说也戛然画上了句号。原来坦克雷德的经历只是一场幻梦,但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正试图在代表西方文明的两大源泉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中寻找调和世俗和信仰,进步和保守之间的矛盾。虽然,小说的结局多少有点突兀,但却真实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信仰危机,而作者一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先贤们一般,从西方文明的发源以降逐本溯源,探寻信仰和真理,这一尝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坦克雷德》在许多方面与约翰・班杨的《天路历程》有相似之处,借用了寓言和梦境的形式,描写了一个虔诚的朝圣故事。虽然,由于作者的种种局限性,小说中并未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然而,作为一部小说,狄思累利不可能在其中加入《圣经》一般的教谕。小说主人公的迷茫和无助,正是英国社会中各行各色人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信仰不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所以从这个意思上讲,《坦克雷德》又是一部真实再现英国社会精神状况图景的现实主义小说。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2] 侯维瑞、李维屏等:《英国小说史》,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 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殷企平:《一段“进步”的历史――浅谈狄思累利的小说》,《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6] 朱虹:《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1813-187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