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文物回流开通“绿色通道”

文物回流开通“绿色通道”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41:30
文物回流开通“绿色通道”
时间:2023-08-18 00:41:30     小编:

《中国收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建立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昱东:这与整个中国经济形势为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变化有关。眼下打击文物艺术品走私的力度愈来愈大,而近年来海外文物回流仍然是一大潮流,其中不仅指中国文物从海外回流,也包括外国文物向中国的流入。

海外回流文物的市场形式无非是外国卖、中国买。像王中军、刘益谦等都是国际市场上的高调买家,其实大部分的回流文物买家都是公众视野中未见的。这个口岸建立后,国外经营者可以直接将他们的文物商品放入保税区,我们也会请外商来此谈判,这样国内的买家就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在国门购藏这些文物商品。

《中国收藏》:一直以来,国内海外文物回流的渠道不算畅通,此次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的建立被誉为“绿色通道”,它将如何促进海外文物回流?

王昱东:事实上国内文物回流渠道的不畅通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国际文物经营机构对中国《文物法》和相关海关管理规定不够熟悉,造成其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回流不畅。

其次是中国收藏机构对国际文物收藏领域不够熟悉,造成信息不对称。国外的文物买卖都是现货对现金,而不是普通的贸易,其现场性很强,过程包括鉴定、估值、谈判等等。而国内的交易过程则复杂得多,既要通过涉及外汇的相关法律,又要有合同,经外管局批准才能进行,可以说时间紧、任务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不对称就更导致了回流渠道的不畅通。经过我们了解,像博物馆、文物商店这些文物回流的“国家队”,其实对国际文物收藏的详细情况也不熟悉。

最后就是国内个体买家怕上当。“上当”一方面是指遭遇“高估价”,一方面就是买到赃物。在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赃物是最危险的,也相当常见。中国已经参与到了犯罪艺术品追索的国际组织当中,如果一位中国藏家买到了赃物,那么不论其花费了多高的价钱,在有关部门发现后,藏家都要无偿上交,谁也不愿意碰到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情况。

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的建立,首先会公开地给回流文物以正常的商业通道,实现公平交易、阳光化交易。其次,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将替买方代理复杂的回流手续,实现一站式服务,简化海外回流文物交易的过程。同时,我们将建立鉴定设施,保证价格合理以及来源可信。

《中国收藏》:据报道,今年11月底将举办“博览会”以正式启动运行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形式?

王昱东:目前博览会还在筹办中,选择这一形式启动口岸主要是出于市场活跃度的考虑。我们都知道每年的11月是北京的一个拍卖季,届时国内外的收藏机构和藏家都将来到北京,使其成为市场中心地,举办博览会将方便各方来此看文物商品。

第一届博览会以展览方式进行,期间将组织文物商店进行推介、代理、销售洽谈等工作,帮助购买者进口海外文物。成交后,出于投资目的的买家可以选择保税存储,暂不交税。

《中国收藏》: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面向的群体是谁?又会给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便利?

王昱东:首先对于国内的博物馆,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征集平台,馆方可以在此发布其征集藏品的愿望。对于卖家来说,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面向全球开放,海内外的文物机构均可合法委托展出、交易,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将是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招商的重点引进对象。对于中间交易商,如文物商店和拍卖机构,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将提供代理经营,个人收藏者可以观看文物商品,但购买需要通过文物商店来进行。此外该市场将提供物流、保税存储等一站式商务服务,并通过提供宣传推广、收藏服务、经营工具,帮助海外供应商打造其所需的市场氛围。

《中国收藏》:鉴定问题向来是“老大难”,在这方面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会采取哪些举措解决这一难题?

王昱东:其实我们一直在说鉴定是个难题,但事实上如今鉴定对业界来说不是很难。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与文物局系统的鉴定部门进行合作,建设了文保实验室,让专家的“眼力”与科学检测及精确数据相结合,增加文物艺术品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还和国际著名鉴定机构建立了联系,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即引入了对海外文物进行鉴定的功能,这是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具备的独特优势。

《中国收藏》: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建立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他们在肯定这一举措的同时,也表示阻碍文物回流的高税收问题依旧存在,在这方面,交易市场的建立会有缓解作用吗?

王昱东:在税收问题上,我们认为还是乐观的。口岸型回流文物市场和国家文管机构联合办公,提供日常化的服务平台,公益性收藏机构可享受免税,而个人收藏者可选取保税方式。目前,我们也在和业界谈讨调整文物税收的问题。国际上的进口增值税标准为5%至6%,而国内是17%,对于北京市来说,税收仍有调整的空间。我们会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市场,向有关部门申请参照国际标准对关税做出调整。

一种积极的探索

全世界共有几千个自贸区,中国已经开始加速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也在其列。此次文物回流口岸交易市场的建成,对于规范海外流失文物交易模式、积累交易经验、实现海外流失文物合法回归渠道,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中国文化报》

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进一步解决了回流文物的高税费问题,海外人士持有的文物可以回流到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当然只能在区内进行……在艺术品回流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想要为其搭建真正的“绿色通道”,恐怕还需政策、市场、藏家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新金融观察报》

扭转文物流通不畅的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使大量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艺术品无法进入正常市场流通渠道,归国无门。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扭转目前文物流通不畅的现状,为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打通一条绿色回家之路。 《北京青年报》

处于进出两难的境地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首次尝试成立的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能为部分文物回归提供绿色通道。但是艺术品市场庞大的体量需要更多文物回流、展示、交易的渠道……现行的政策令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进出两难的境地。 《北京商报》

加快文物保护与利用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市场的建立,是首都文化对外开放的一项新举措,将极大地扩展首都文化中心的影响力,进一步活跃首都的文物市场。同时,也必将极大地丰富博物馆的藏品与展品,进一步加快历史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步伐。 《美术报》

目前国内最开放的体制

这个交易市场,在解决回流文物的高税费问题上将进行探索,海外人士持有文物可以回流到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尽管只能在区内进行,但这里已经是目前国内最开放的体制了,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高税率问题。 《安徽日报》

借鉴其他国家有效的办法

文物能顺利回流到祖国,离不开国家强大的实力支撑,也离不开民间有识之士的出手。如何让政府与民间力量形成合力,还需要更多类似北京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这样的“绿色通道”。许多国家为了鼓励文物艺术品在本国留存、促进本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实行进出口文物零关税。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有效的办法,在法规政策上支持把海外国宝接回家。同时,也别忘了尽早对流失海外文物进行大摸底,建立流失海外文物档案,做好鉴别真伪,把住“绿色通道”大门,不给赝品进门可乘之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