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

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4-01-09 14:47:26
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
时间:2014-01-09 14:47:26     小编:
1、首页2、激发创作积极性

【摘要】新闻传播论文:新闻学热点研究之风光微博引路媒介生存之道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关键词:新闻学;媒体格局;报纸媒体;手机媒体;媒体融合;

所谓媒体格局,指的是媒体间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的发展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几个阶段。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媒体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而随着时代的脚步,媒体格局中几强相争,也逐渐需要从竞争中寻找合作,寻找新的重生契机。

一、传统平媒朝“短注意力”求生存

报纸在时代潮流中的脚步愈走愈慢,这恐怕是现代人共通的感受。随着以ipad、kinkle为代表的新型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以及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得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改变:读者更倾向短文阅读。这就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可寻求的新出路。报纸作为平面媒体,虽然本质和电子媒体有区别,也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但不可否认,这种“短注意力”倾向,也在逐渐改造着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这一背景下,“消息”作为传统平面媒体,尤其是日报的“看家本领”,如果写得好,不仅事关记者的水平,更关系到报纸读者的“粘度”,以至于影响一张报纸的未来。

从最初的新闻邮件组,到后来的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资讯内容的长度越来越短,正当红的微博,长度不过140个汉字。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兴起,又让人们越来越倾向阅读“短文章”。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通过手机、电脑屏幕上网浏览文章时,对单篇文章的停留时间到底该多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现代的阅读者而言,把注意力停留在单篇文章上的时间,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短得多。这种效应,在电子阅读终端上最明显,同时这也是整个时代所共有的特征。那么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受众,也同样作为时代大潮中最普通的阅读者,他们对于报纸的阅读时间也在缩短。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作为内容提供方,也可从中寻找自身改变。

报纸等传统媒体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一大批短小精悍、信息量大的消息报道,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遗憾的是,消息作为最经典的新闻写作手法之一,在这些年中要么走形式,要么等同于“二栏体”,更有报纸为了应付,甚至出现了没有任何信息内容的“伪消息”;又或者干巴巴地照抄统发稿。这个短注意力时代,消息应该更吃香,好的消息也理应有更广阔的空间。

新闻媒体从业者都知道消息的5W要素,也知道“倒金字塔”结构,但具体到每一篇消息的写作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很多时候,以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而言,匆忙的写作,往往让记者没有时间去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信息,从这篇消息中读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例举了不少新闻学院学生所写的报道,并指出了其中的缺陷。其中学生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梅尔文?门彻评价说:“读者必须费劲地读完几个段落后才见到关键内容。”

令人感慨的是,在每天各类报纸上的大量消息中,同样不乏带有此类缺陷的稿件——篇幅冗长,核心内容“捂”在其中。如果说,新闻学院学生因为没有实战经验,那么工作一段时间的专业记者又因何会犯此类低级错误?

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和记者本人不愿意思考有关。记者没有在写消息前先精加工一番,没有对新闻事件的各个层面进行梳理、筛选,只是抱着“消息就是抄统发稿的思维定势,对统发稿稍加编写和改造。而所谓统发稿,往往都是以四平八稳,没有高度浓缩信息量的“导语”开始的。在“短注意力时代”,这样的消息铁定吸引不了读者们的注意力。

一直以来,关于“消息”和“通讯”有一种约定俗称的区分方式:比较硬的,数据、政策类的信息,适合写消息;观点、案例、人物特写适合写通讯。但若仔细研究,这种方法似乎也有失偏颇。

从读者兴趣来说,人物、案例,显然比数据政策更易读,也更有感染力。那么如果某个人物、案例能够体现一种新的趋势、新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不能用消息去展现?尤其在这个“短注意力”时代,通讯所代表的细节的铺陈和讲述固然是一种写新闻的方式,但如果能用更精练的消息讲清楚人物和故事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读得更省心,何乐而不为呢?

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当下,传统消息范畴内的数据、政策等内容,已经不再是平面媒体写消息的强项内容,原因很简单,这些直接浅显的信息,网络媒体早在第一时间就会对外公布。相较而言,新的观点、新的趋势、新的事例,很可能是报纸消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类“新消息”,离不开记者对特定专业领域多年的观察积累、离不开记者独到的专业判断眼光。而这些,恰恰又是传统平面媒体记者的优势所在。

二、风光微博给手机新媒体的启示

自2011年年初,网络微博短短140字掀起一阵全民记者的热潮。上文也已引述多方数据证明,微博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甚至发布信息的第一重要途径,无疑,微博的风光时代已经来临。

那么,微博本身很新吗?早在五、六年前,手机报兴起的年月里,运营方就已经开始不断鼓励读者进行转发、评论和创作——这其实就是现在的微博最主要的三大功能。但为何微博能够如此风行?原因是,微博的基因是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此前手机报虽然借助了手机媒体的技术和渠道,但其基因依旧是报纸。而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分享和互动的互联网精神得以发扬和彰显。

转发、评论和创作,这些被人津津乐道的功能优势,手机报也早已试验。微博在手机上的爆发,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必然。两者的合作一旦有了机会,立马产生珠联璧合的效应。微博有着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免费、开放、平等、分享,使之借助无线互联网的运作和传播而如虎添翼。这些基因,令微博在手机媒体的发展中优势独具。

彩信转发难,微博转发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互联网的免费分享模式,不管手机上网包月还是家庭宽带,消耗的都是固定成本,不因多转发而增加费用。而彩信转发则需要0.3元一条,优惠力度无法做到与物联网相提并论。

其二则是开放的互动平台鼓励转发积极性。除了转发,微博的评论和@功能(提醒指定人阅读)则体现了极强的互动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互联网论坛,是特定群和外围听众间的传播和交流。

虽然i-news上海手机的互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与微博相比,还真是“量上微薄”。究其原因是,手机报的互动还是相对封闭,读者上传评论后,只有编辑人员才能查阅,在被编辑选中后才有机会刊登在手机报中,并被其他用户“广为所知”,而这一成功率仅占据所有评论的1/10。而微博的评论则是完全开放,不管参与互动与否都可以被阅读,哪怕评论本身也是一种引起“围观”的内容,“观众”的存在更加鼓动了互动的活跃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