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歌词创作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

谈歌词创作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1-07 10:24:28
谈歌词创作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
时间:2017-01-07 10:24:28     小编:郭忠来

艺术的意义是使人的心灵感受到鼓舞和力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艺术是人类最早诞生的艺术,人类在没有使用语言交流之前,是利用发音的高低强弱来传达意思和情感,声乐的产生,就是人类在劳动发展中,发出统一动作节奏的号子和传递信息的呼喊,这是声乐艺术的雏形。无论从原始声乐的实用性,还是到当今多层次的精神审美需求,一直以来,声乐是人们生活中陶冶性情的清泉,是人们必不可少,最受欢迎的艺术追求之一。如何让声乐作品使人们心灵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享受,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创作上不可不重视声乐美学的主导性。声乐美学对歌词创作的意义声乐美学是研究艺术美在声乐构成中的基本规律和艺术形态体现的科学,它为艺术实践提供着审美导向的作用。声乐美学对声乐艺术美的研究主要分为歌词的词章美,曲作的旋律美和演唱的声腔美,通过对具体感性的美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透视艺术美在构成中的规律。

对当代声乐发展来说,多样化的声乐表现,需要我们运用声乐美学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其发展的规律,以期找到更好的发展契合点。随着经济社会变迁,人们价值观、审美观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当代声乐发展也随之呈现出更多状态的表现。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艺术共鸣产生不同风格、不同层次、不同情感的需求,同时声乐创作者自身也处于这样的价值观多元化态势下,顺应或自主创作出多样化的作品,当代声乐由此表现出五彩缤纷的特色。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声乐人,怎样去看待、思考声乐的表现和发展,如何在声乐创作中把握和体现声乐的艺术意义,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而作为声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歌词,是声乐的主要艺术内涵,声乐艺术美,离不开歌词诗化语言美的文学基础。歌词的艺术表现力,与旋律与演唱相互映彰,构成声乐的艺术生命力。运用声乐美学,研究当代歌词的创作发展和趋向,对创作更多更好的声乐作品,其意义不可估量。声乐美学在歌词创作中的主导性声乐美学在创作中的主导性,其实质就是在创作时要注意和重视声乐美学对于艺术美的创造规律的法则,在声乐美学的导向下进行创作,以得到作品艺术美的形成和表现。

2014 年10 月,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我国文艺继续向前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对我们的声乐创作也提出了优秀创作也就是有艺术性的创作要求。主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创作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是,也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不能迷失方向,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并强调了低俗的创作并不是通俗,单纯感官娱乐并不是艺术的精神快乐。习主席还指出,精品之所以精,是因为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艺术创作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表现出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习主席的这次讲话,很精确地指出了当前声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艺术创作在经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态势下要坚持的原则,尤其是关于抵制低俗的讲话精神,契合着艺术对应生活进行升华的意义,为歌词创作的方向,拨开冗雾,点明了清晰的创作方向。

习主席的讲话,其实质上还指出了声乐美学对于声乐创作的主导性,也就是指出,文艺创作应该含有正确价值观的艺术__美,遵循艺术美的原则,否则,将失去其艺术生命力和意义。这段讲话,与声乐美学的科学观是相吻合的,我们应该肯定及重视歌词创作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声乐美学主导性的具象表现声乐艺术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包含着多方面的塑造手段和环节,蕴含着美的各种因素,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态势下,声乐的表现受到多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代歌词创作如何通过声乐美学的主导性的指导,创作出符合美学观的作品,实现声乐的艺术价值,在歌词的声乐因素构成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字词美。歌词作为可唱的诗,与诗一样具有文学共性,它的字词应该具有凝练美,同时,歌词具有可唱的有声性,还应该具有口语美和韵律美,口语美与歌词的文学性并不冲突,而是形成口语诗化的音乐表现。其次是意境美。声乐的意境主要在于声乐传达的情感,这种情感包含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情绪。在歌词构成中,情感意境是通过文字构成来体现的,但它是整个创作的灵魂,歌词创作的用字、用词,是围绕意境而进行的。所以歌词创作应该先立意,也有一些作品是因为某些字词触发意境而出,也是以意为主,只有词藻而没有意境的歌词是没有灵魂和生命力的。声乐歌词作品的意境美,美在于健康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共鸣,在于生活中喜怒哀乐的真情表达和发挥,在于歌词表现的真善美的艺术境界。还有是形象美。形象是一切艺术的构成要素,歌词的艺术形象主要有人像,景象和物象,它通过具象的形象表达抽象和意象的情境,歌词的音乐文学形象,应该具有生动美,感性美和激情美。这种表达对于创作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来说,要求创作者去考虑选材美,以引发受众的想象美。在这个问题上,80 年代的经典歌曲《金梭和银梭》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时光这样难以表达的形象,作者比金梭为太阳,银梭为月亮,用金梭银梭的梭织来表现时光的把握,可谓精彩。

声乐美学主导性在当代歌词创作中的体现我国当代声乐歌词创作大致经历了歌颂新中国新生活阶段,经历了80 年代后的校园民谣系列,民族风格系列,与人民生活更贴近的亲民风格,及至现在从各种角度和细节吟唱人们情感和生活的个性风格,呈现出我国经济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取向。同时也看到,现今的歌词创作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如同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的,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分化,近年声乐作品良莠不齐,经典流传的优秀作品较少,一些作品审美观有着价值观取向的偏差,当代歌词创作的艺术生命处于半凝滞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追索和引导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创作上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歌词创作者难以把握的难题。在众多拨旧索新的探寻中,词作者们进行着各种尝试,在各种尝试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在这些创作上有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前几年声乐创作上流行的复古潮,其实就是词作者们为寻求歌词的美,转往经过沉淀、得到广泛认同的古典诗歌的古典美中寻求当代声乐创作美的共鸣的一种表现,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周杰伦的《菊花台》,还有最近龚琳娜的新专辑《唐宋东西》等等。这种情况在欧洲的音乐发展史中也曾很普遍,作曲家们曾经很重视用经典诗歌作为歌词进行谱曲创作。更多的歌词创作是从寻求立意美而来,《十五的月亮》词作者石祥曾笑对记者说,歌词创作只用了不到10 分钟,但其实在这之前2 年,石老师在军旅生活中就开始对这个主题的创作进行立意和酝酿了。许多优秀的歌词都是作者在对意境有所领悟和追求后,有了主观的主导性后进行的,如《春天的故事》来源于作者在感受到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大变化,韩红《天亮了》来源于一个关于父爱和母爱的凄美故事以及韩红与这个故事的交集。

在形象美的追求上,对艺术美的想象是创作的主导性手段。例如《传奇》的创作是作者李建在看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对这名女性产生了想象,虽然歌词没有具体的描绘,却令听众对这名女性之美和作者传达的爱情信念产生了深深的认同和向往。由于声乐艺术美的综合性,很多优秀作品的创作并非出于单一方面的艺术美追求,但在其创作背景中,声乐美学的主导性都有着或明或隐的体现。可见,声乐美学在歌词创作中的主导性,是我们想要在创作中得到优秀作品不可不重视的创作原则。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