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研究

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5 01:56:53
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2-15 01:56:53     小编:

摘要:单位档案为单位文化建设提供查考凭据、提供可靠资料、提供生动素材,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思想库”,是单位文化发展的“活资料”。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良好机制,探索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的途径,提高服务能力等,更好地建设好单位文化。

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途径

一个单位的档案,是在该单位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是各个时期单位发展的缩影,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中规定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1],这一权威认定,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充分说明了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是有深远意义的。但档案的这一服务功能往往在单位文化建设过程中被档案人员所忽略,服务途径也少有发现和挖掘。

一、转变思想观念,突出公信力服务途径。

单位文化建设不是照搬前人的成功案例,满足于前人的成就,而是以前人的创造为基础的再创造、新发展。前人的创造成为历史,就是档案,现在人的创造具体体现在从档案中吸取档案文化精髓,产生新的价值判断,形成新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发展观。这就是档案的公信力,是档案存在的自然属性,任汉中先生就肯定了这一属性:“为使人的文化创造不至于因个体自然消失而消亡,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之广泛传播和永久流传。”[2]

一方面,档案文化是单位文化创新的基础。档案本身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成果。“以档案为基础,围绕档案活动为中心所产生的一切物资的和非物质的东西都是档案文化”[3]。包括围绕着档案进行的工作、开展的活动、形成的一切思想、观念、技术、方法、以及档案盒档案工作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于产生的影响等,都是档案文化现象[4]。可惜,大量的档案,一般是处于闲置状态,难以发挥作用。档案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认为单位文化建设就是领导的事,是现行社会文化的改造,而要意识到单位档案不仅储存文化,记录了前辈的丰功伟绩,也保存了单位发展的坎坷足迹,而且可以传播文化,是单位职工的精神食粮,是单位建设的生产资料,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智力资源。单位档案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活动成果,都是单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单位先进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石。

另一方面,档案文化的创新是单位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利用档案直接进行文化创新活动。档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动载体。坚持档案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单位档案人员的职责所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5]档案人员的创新精神,是档案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档案人员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努力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档案工作新观念,促进档案文化新发展。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在大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服务单位文化发展,服务社会文化建设。如利用好、宣传好档案史料,单位的档案馆(室)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内激发全体职工的奋斗热情,是凝聚人心的大舞台;对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阵地。

二、加强自身建设,挖掘原生态服务途径。

单位档案是单位历史的原始记录,是单位文化原汁原味的体现,它不是随意收集,不是事后编撰,不是以谁的意识而存在,后人是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去修改和补充的,否则,就不是档案,这是档案的文化属性,是与其他记录、资料之间的本质区别。这一区别表明,档案在实践层面为查考、研究、争辩和处理单位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理论层面,单位档案的大量事实、知识和经验,为培养、教育职工,打造文化团队,深化单位文化内涵夯实了理论根基。因此,在单位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人员应从档案的属性出发,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单位档案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原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一是强化自我的文化意识,挖掘档案的文化元素,促使档案文化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得到有效传承和延伸。档案人员的文化意识,决定了档案的文化力量。以文件、图纸、照片等形式存在的档案都是单位的文化元素,能为单位文化发展导向,是服务单位文化建设过程中可直接查阅、展示和复制的最直观、最真实的素材。

二是强化自身的业务建设,挖掘档案的信息属性,促使档案信息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得到扩充和传递,体现其价值。档案中包含了许多单位文化建设所需的信息,如单位发展足迹、艰苦创业历程,职工的先进事迹等,都是单位发展的“活资料”、“活教材”,需要档案人员以过硬的业务能力让这些信息更规范、更系统,才能更好实现档案参与单位文化建设的价值。

三、适应时代发展,探索信息化服务途径。

这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档案数据库,提升档案信息在单位事业发展中的影响,实现档案文化服务单位文化建设的价值。

从档案工作实际出发,网络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其内容是通过添置高性能的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以自主承担或者外包等形式对单位综合档案室所藏档案及时进行目录和全文等数据库建设。其本质上不仅能够实现档案编目等检索工具的自动生成,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保护档案原件和便于档案开放,促使档案管理更为科学。其效果,在档案界目前普遍认为通过关键词的检索,能快速调阅有关的档案目录,通过目录键接到档案全文,大大缩短了档案信息查询的时间,也就缩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周期。在计算机网络没有普及前,人们发布信息是依赖于印刷品。如果将档案信息都制作成印刷品发布,其成本无疑是巨大的,并且时间滞后。

应该说,档案信息化给档案工作推向了新的里程,给档案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虽然到目前为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存在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环节薄弱,总体上仍比较孤立和分散,档案管理系统难以共享、兼容,可扩展性不强问题;也存在档案信息的安全难于保障等。但档案信息化是促使多渠道、多载体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是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的捷径。因此,需要档案人员适应时代发展,重视资源整合策略,积极探索档案信息化服务途径。

一是以点带面,协调发展。结合单位的中心工作,找准档案服务工作的着力点,重点建设,促使其早出成绩,出好成绩,为单位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和资源整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带动单位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发展。

二是强化安全,质量先行。在网络环境下,提供及时、可靠、真实和高质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服务单位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高质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才能吸引利用者访问,才能为利用者提供准确无误、权威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因此,应在确保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各种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收集工作,建立强大数据库。首先是在档案信息资源收集工作中不光针对纸质档案,还要对电子文件及其他载体的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以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时效性等。其次是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将已开放的所有档案信息资源根据用户需求逐渐进行开发利用,将纸质、磁盘、光盘、缩微、胶卷等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对文字、照片、影像和声像等重要档案信息进行相应编研和开发,用最形象最容易让用户所接受的方式展示[6]。

总之,档案是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发展是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人员要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出发,把握档案工作的特点,促进档案全面为单位文化建设服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