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马太效应”看教育公平

从“马太效应”看教育公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2 01:07:33
从“马太效应”看教育公平
时间:2023-07-12 01:07:33     小编:

【摘 要】从古至今,教育一直备受重视。它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石,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教育层面的众多话题中,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教育活动中仍存在这许多不公正现象。

【关键词】教育;公平;“马太效应”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和一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由于教育在社会进步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一项人权,更是人人都应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然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层面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由此伴随而来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一、教育公平的历史追溯

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其历史由来已久。《论语.卫灵公》中曾记载到“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类:类别。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慧,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亦可将此看作是对教育公平的提倡和追求。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明确将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人权,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这种权利“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由此可见教育公平之一观念由来已久,同时历史实践也已证明,教育公平对于促进人类平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二、“马太效应”的来源及涵义

在《圣经》“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给他,是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指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弱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是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存在,它同样也普遍存在于教育领域内。

三、“马太效应”在教育公平中的表现

(一)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过去的三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东部沿海一带,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政策的支持帮扶,其经济发展已在全国范围之内处于领先的地位。飞速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使其具有了领先的经济地位,也使其获得了更多更好的资源。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促进了经济发达地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更拥有了对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这些投入在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精尖人才的涌入,长此以往形成一种积累优势。相较于东部“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地区因为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改革步伐的不一致,在经济上西部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的薄弱和发展的滞后,使得教育事业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投入少,教育资源差,人才匮乏等诸多因素,更加导致了东西部地区在教育公平上的问题凸显。

(二)城乡发展的不理想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远远快于农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极大发展促使教育受重视程度加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地优化和集中。在相对落后或更加偏远的农村,因其经济的不发达,导致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使得教育资源落后。并最终导致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停滞不前。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如选择在城市就读,因高昂的择校费或户籍等诸多问题,教育公平权往往得不到保证,因而不能挑选自己满意的学校。

(三)阶层分配的不公平

阶层分配的不公平是教育公平中存在的又一大问题,即根据学校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和升学率等因素,对学校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了各种实验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校等。在这一划分的过程中,各级重点学校,因其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优良的教学环境,在带来更多更好的升学率的同时不仅促进了学校的良好建设和发展,也更加会带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导致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各个重点学校,造成优秀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反观其它非重点学校,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升学率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学校的建设速度慢、发展滞后,有的学校甚至会面临招生难等问题。以上诸多因素的叠加,最终必然导致教育公平问题更加呈现两极分化,教育公平问题愈加凸显。

(四)校内教育的欠公平

校内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这一最关键的环节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现象。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因招生利益的推动,处于对升学率的考虑,学校通常按照学生考试成绩排位的先后顺序作为标准,将学生所在班级划分出所谓的“实验班”,“尖子班”,“平行班”等各层次不一的班级,从而根据不同的班级层次配置不同的任课老师。一般情况下,好的师资,好的教育资源必然也会更加倾向各“实验班”,“尖子班”,这些所谓的“实验班”,“尖子班”也将受到更多的青睐和重视。然而“平行班”的学生,因自身学习能力等因素,无法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各“实验班”,“尖子班”。出于对学校招生量的考虑,以及学校之间升学率的比较,这种班级层次的划分趋势愈演愈烈,好的资源越来越集中,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校内教育的失公,是“马太效应”在教育公平问题上的又一凸出体现。

四、消除教育公平问题中的“马太效应”

(一)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提高教育资源投入

经济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是一切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变迁历来都与经济息息相关。教育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政策和战略。经济的巨大发展在带动国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亦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目前教育不公存在的问题看来,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欠发达。改善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较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资源的投入亦离不开经费的支撑。因此,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途径。

(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素质提高。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必然是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壮大。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等存在的差异,教育师资的配置不合理。改善地区间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的途径中,对教师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需要国家政策与经济的支持和倾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方式。通过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更能加速消除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三)取消校际班际间“重点”划分

学校班级内的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学校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的教育公正问题。其中以对“重点学校”,“实验班”的划分尤为突出。对于各类“重点”的设置会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以及教师个人情感的倾斜,进而影响学生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取缔对校际班级内各类“重点”的划分,保证每个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消除教育公平问题中“马太效应”的又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2] 张书娟.从十七大人力资源强国谈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

[3] 张英杰.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内涵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2011

(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