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风云变幻――解读美国战略调整

风云变幻――解读美国战略调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2:40:54
风云变幻――解读美国战略调整
时间:2023-08-05 12:40:54     小编:

按法律要求,白宫必须每年出台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但从现在情况看未能实现,奥巴马的两份战略报告时隔长达四年多。而且,由于奥巴马任期只剩一年多,故这份报告不但是其任期内最后一份,也是一份离任前的“权宜之计”,新总统上任后必有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变化。

新安全战略报告中的战略变化

新报告继续将“安全、繁荣、价值观及国际秩序”作为大战略目标。对外政策上,奥巴马依然延续所谓的“多边主义”政策,主张加强“与盟友协同合作”。但是,相比第一份报告,内容仍是做了重大调整:

重大威胁对象发生变化。相比2010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新报告中除老调重弹地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核威胁、极端暴力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和大规模疫情等对美国造成国家威胁外,最大的变化在于新报告多次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这被美国认为是对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与此同时,新报告弱化了“中国的威胁”。

实现战略目标更加依赖盟友。小布什时期,美国是单边主义,入侵一个国家完全不顾世界各国反对,甚至都不通过联合国安理会。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实力大幅度下降。由此,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即称要“倾听世界”。2010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出台,奥巴马“倾听世界”后,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适合领导全球化的时代”。那时,美国还认为自己可以一己之力统治世界,故在制定军事战略时,总体仍是单边政策。针对中国,它制定了强势的“空海一体战”遏制战略,试图将中国遏制在第一岛链内。然而,4年多的实践证明,美国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于是,美国准备调整原来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改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

在新报告中,已不再认为美国领导地位无可替代,而是认为美国领导地位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报告还认为,美国应加强领导地位(奥巴马说,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一百年),最佳选择是坚守战略目标、加强自身经济、树立民主法治榜样、构筑强有力的国际联盟、综合运用美国各项实力、秉持长远战略视角等。

实力的下降,使得美国在报告中提到与盟友协作的内容大幅增加。新报告中,提及日本的次数由2010年的5次增加到最新的10次,而且连续表示要加强美日两国在导弹防御系统、朝核问题、“亚太再平衡”等议题上的合作。

这些都充分表明,美国已开始侧重对盟友的依赖,并准备在后续战略目标的实现中,让盟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日本,就是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盟友,未来必然会被赋予更多战略任务,美国也会为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松绑。譬如,2015年初美国高官连续呼吁日本巡航中国南海,就是赋予日本的新任务,而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安倍政府的推动修宪。

美国进行战略调整的动因

美国为何在5年后进行战略调整呢?主要原因有六点:

实力下降所致自苏联解体,美国即成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开始进入“任性”时代。“任性”在小布什时期达到极致,布什的智囊们认为,美国通过控制能源、货币和经济规则,就能依托自己的军事能力,掌控整个世界。正是基于这种逻辑,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才告诉小布什,美国政府借的债务是不用还的。但是,单边主义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好果子,美国陷入了穷兵黩武的恶性循环,21世纪的头10年,美国实力因此严重受损,美国政府所借债务也必须偿还。

战略失误所致2001年,美国借“9・11”恐怖袭击事件展开对中东侵略,先入阿富汗,再侵伊拉克。如果说入侵阿富汗是对“9・11”事件的报复还有情可原,而入侵伊拉克则是赤裸裸的侵略。美国入侵伊拉克,不但世界各国大都反对,甚至其所说的开战理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未找到,已成历史笑柄。正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美国最终毫无悬念地跌入穷兵黩武的陷阱,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中东战略失误使美国最终陷入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并最终发展为全球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给美国国家信誉和实力都造成严重打击,美国实力快速下滑。然而,穷兵黩武的美国并未真正吸取教训,在调整战略试图从中东战争泥潭抽身时,它又看到中国的崛起,于是又错误地针对中国搞起“亚太再平衡”,并为此配套“空海一体战”军事战略。中美实力此消彼长,与中国在西太平洋博弈4年有余,美国已深深感受到与中国直接对抗的系统性风险和极高的成本。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不得不调整有可能与中国发生全面冲突的国家战略。

逆潮流而动所致21世纪的人类社会,和平发展是大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应充分发扬和平共处与合作共赢,充分调动各国和各国人民的积极性,投入到新时代的经济文化发展大潮中来。未来的世界,将由过去国家间的竞合模式,升级为地区集团化的竞合模式,正在形成的国家集团包括欧盟、东盟、东盟10+

1、东盟10+

3、上合组织等等。总体而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世界人民的普世价值。但是,美国却试图建立一个以自身为塔尖的金字塔国际秩序结构,构建一个一统地球的“地球帝国”,这显然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事实上,美国遏制中国会因小失大,不但逆人类发展大势,还会忽略自家后院―拉美。事实是,拉美现在的确正在离美国而去。时至今日,美国不得不对战略加以调整,是迫于现实压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它并未从根本上调整,稍有调整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原战略风险和成本太高所致在2010年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将中国列为最重要的威胁和对手,针对中国制定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并辅以“空海一体战”军事战略。经过4年实践发现,和中国展开全面对抗是不可想象的,和中国进行全面战争更是美国所无法承受的,甚至和中国关系恶化都会导致美国全球领导力的大损,美国离开中国的配合在全球基本寸步难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才不得不调整战略。

美国新版国家战略侧重点及对世界影响

东欧未来两年特别是2015年,东欧特别是乌克兰,将是美国战略重点。美国试图借乌克兰局势,在东欧挑起欧盟和俄罗斯的直接对抗,并推动俄罗斯和西方进入新冷战。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困住俄罗斯这个绊脚石,然后再在中东方向和西太平洋方向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

据最新消息,美国已开始向乌克兰政府军援助军备,并准备在3月到10月派至少300名美军进入乌克兰,还要在俄罗斯周边部署3000名美军。其目的是想乌克兰政府军打内战,打败东乌民间武装,从而进一步激发整个西方对俄罗斯的敌视,并进一步形成欧俄新冷战格局。

中东美国在中东的目的是要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转而瞄准伊朗。最终在中东“一统江湖”,拿到国际原油的绝对定价权,从而构建以美国为塔尖的金字塔帝国秩序结构。虽然美国制定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并未真正放弃小布什时期曾大力推动的中东战略。正是因为俄罗斯是美国解决叙利亚和伊朗的最大障碍,美国才必须用乌克兰拖死俄罗斯,然后才能顺利解决叙利亚巴沙尔政权。

美国在中东准备投入5亿美元,利用北约盟友培训1.5万名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名义上是打击“伊斯兰国”,本质上却是通过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从而将“伊斯兰国”武装吸收到叙利亚亲西方反对派武装那里,并利用用这股力量打击并最终推翻巴沙尔政权。

西太平洋虽然美国在未来一两年会将更多精力放在中东和东欧,为解决中东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投入更多资源,但在西太平洋美国也不会放松。可以预见,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军事部署必会加强,特别是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会在未来一两年明显加强。另外,会进一步巩固第二岛链,进一步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部署。

美国最新国家战略对中国影响及中国应对建议

美国最新的国家战略暂时放弃了以一己之力遏制中国的想法,但却不遗余力地挑拨中国周边局势。

在朝鲜半岛,美国对朝鲜示好态度视而不见,继续推动美日韩联盟及在韩部署反导系统,试图将半岛局势推向军事对抗以恶化东北亚局势。与此同时,在美国的默许和支持下,日本安倍政府已开启修改和平宪法进程,未来美日针对中国的行动会更多。

在台海方向,从美国允许台湾驻美办事处在美国升青天白日旗,允许台湾驻美办事处汽车挂外交牌照等动作看,美国正试探性地打台湾牌。一年多后,民进党一旦上台,美国必推动民进党台独进程,从而给中国在台海制造麻烦。不仅如此,美国还会推动美台军事合作,甚至会推动台湾加入美日军事信息共享机制。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的布局呢?个人认为,中国应作出如下几方面应对措施:

继续扩大深化对俄罗斯经济、战略合作,提升俄美博弈的能力和决心。中国这么做,一方面可从与俄罗斯经济、战略合作中获利,同时还能在战略上降低自身压力。对于挺俄罗斯,我们要有充分的大局意识,这不仅仅是中俄合作下的经济利益问题,更是战略利益问题。同时,我们更要侧重于“一带一路”战略,让中俄深化合作并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得益彰,取得更多协调,形成更多合力。 继续扩大与中东国家合作,战略上更加深入中东。中东,依然是大国博弈中心。伊核问题,是中美欧俄博弈焦点,巴以问题是美国中东博弈支点,叙利亚则是攻守前沿。近些年,中国和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等国关系发展顺利,进一步深化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有助于中国在中东发挥更大影响力和建设性作用,对中国在大国博弈格局中有积极影响,对世界维系和平稳定也有积极作用。

扩大深化与欧盟合作。美国所推动的欧俄新冷战,本质上是在为推全球新冷战作预热。一旦欧俄新冷战格局铺开确立,美国必针对中国进行新的冷战式布局和挑衅,并加速推动中国和西方关系的恶化。一旦中西方陷入意识形态对立,进而会形成东西方政治军事对立的格局。到那时,美国会将在俄罗斯身上试验来的制裁、挑拨战争等手段,全部倾倒到中国身上。

在外交、军事上继续抑制日本。日本作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桥头堡,中国要给予足够大的外交和军事压力,同时要做好准备,迎接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所带来的挑战。根据安倍政府当下表现,其推动修宪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定要加强在道义制高点、外交、军事等方面对其的压力。否则,以日本人的性格,会在短期内进行冒险挑衅以给中国制造更多麻烦。

在半岛推动中韩合作深化,并划红线。半岛稳定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美韩在半岛问题上看法差异巨大,故中国应继续打好韩国牌,在加强对韩深化合作基础上,给韩国划出红线。这根红线,本质上也是韩国自己的红线,因为一旦突破即意味着半岛可能爆发局部冲突,这是韩国经济所不能承受的。

在南海保持强势的同时,在态度和原则上要有足够包容性和弹性。在美国不断扩大南海周边军事部署的背景下,中国应对及时、快速,符合战略利益布局。对南海局势,中国在军事上要强势,外交手段上要有弹性,经济合作上要深化。

对台独势力警告,与反台独势力合作。我们一方面尽量继续推动和国民党及马英九政府的合作,同时,应加强对台独势力警告,要扩大对台民众宣传,提升台湾同胞对台独的警惕和反感。只有这样,在民进党上台后,他们才不敢推向急独。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台湾的经济状况,民众必会对民进党进一步失去信心,民进党推进台独的动力也就会因此失去根基。

对南亚及中亚要加大维稳合作。南亚方向,缅甸政局和缅北局势稳定是一个问题,印巴局势是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缅甸问题复杂,印巴问题重大。前者,一时半会儿不会酿成大麻烦,但剪不断、理还乱;后者,整体较稳定,一旦爆发却会地动山摇。

对于缅甸问题,中国仍应与缅政府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缅甸作为中国进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地缘意义非凡。但是,对中国来说,既不能允许缅政府军消灭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也不能任由少数民族武装与美国合作搅乱缅北。

若缅北少数民族武装被缅军消灭,缅甸未来一旦被“颜色革命”,则会成为美国遏华工具,中国到时则无牌可打;若缅北少数民族武装引导美国插手缅北,则缅北局势将更复杂,对中国“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战略将是重大打击,对中国由缅入印度洋也会有很大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仍要以劝和促谈为基本原则,实际操作时则可据需调整。

至于印巴关系,中国一方面要加强与印度的经济合作及政治互信,同时也要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还要给予巴基斯坦足够的军事与政治支持,促使印度求合作而不是故意找对抗。以现在印巴局势情况看,这么做最合适,不但有利于南亚稳定,更有利于“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两个走廊的发展,可将“一带一路”两个战略线路在陆地上经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中亚连接起来。“一带一路”战略一个方向由海上联通,一个方向从陆上联通,双保险更有利于形成战略合力和地缘合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