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开展语文教学

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开展语文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5 02:53:30
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开展语文教学
时间:2023-02-05 02:53:30     小编:

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授课对象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一个全国性共同研究的课题。语文教学要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工具性并重,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中职学段的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仍然是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首要任务,但其应试教学的要求有所弱化,在知识性基础上更加强调工具性。

所以,我们中职的语文课,仍然要求学生能说会写会运用,能准确表达学生的情感。为了中职学生的未来需求,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此为目标,努力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知识的识记不同,能力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促进效果的提升。

1 明确专业的需求与语文的工具性意义,提出学习语文的必要性

中职阶段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社会有文化、有劳动技能的有用人才。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要与人沟通,要应聘,要在企业群体中生存,也要学会为他人服务。所以,适当的语言表述能力、准确的理解他人语言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专业需求方面的文字与口头表达、日常生活中语文的工具功能都要从语文学习当中获得。中职语文教材的设计当中很好地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很好的教材范本活起来,走进学生的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专业需求方面,针对文秘专业设计的公文写作,如果只是一面黑板一支粉笔地讲起来,一定枯燥无比。如果给学生设计一个上下级行文的情境,就某件事情,下级单位打个报告,上级单位给个批复,让学生讨论题目怎么写、行文中如何措辞、格式如何安排、应当用怎样的语气,看似简单的问题,一一落实起来,又不容易。这其实是生活当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有一定的感性印象,但具体要求又不明确,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七嘴八舌的发言中逐渐明晰,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再将关键知识点给以正面的强化,学生自己学来的知识要比老师灌输的知识印象深得多。

体现语文工具性意义方面,比如,口语交际中有拜访与接待的部分,要求学生具有“拜”与“访”的知识,理解社交语言就很关键,否则就出笑话。要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可以设计真人演示的小品,也可以借助影视网络媒体,给学生直观的展示。生动的场景会让学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与体会。在模拟应聘实践活动中需要正确理解面试者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求职述求。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表现得非常具体和实用,必须指出得体的表达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的运用与理解就是实用性必要性的知识与能力,必须引起学生的重视。

2 设计课前口语训练,给予恰当的评价与引导,结合生活学语文,让学生明确语文在实践运用中的重要性

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前口语训练,可以设计朗读、讲演、会话、表演、辩论等项目,它涉及到主持人的开场白、串讲词等应用写作样式,涉及到演讲者语言组织能力、表达水平,听众的分析、提炼等多方面的能力,是指导教师、发言同学、听众同学三方面的互动,这一活动用时不长,但效果显著,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形式多样的训练还会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争先恐后地表演,来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受赞赏的机会。针对学生的表演,指导教师作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给予正面的鼓励,恰到好处地指出不足,让学生体会到被欣赏与有进步。欣赏会让一个人增强自信,奋发努力,让学生能够逐步改变自己不良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语文教学还要结合课下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从而将语文教学丰富和立体起来。文言文教学的体验是,学生通常能记住文章所讲的故事,但是对汉语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难度比较大,但是一些贴近生活的体验却能让部分学生有触类旁通的感觉。比如古汉语当中的异体字、通假字常常让学生一头雾水,但是读过鲁迅的《孔乙己》之后,那一句“茴字有四种写法……”却能让一部分学生在笑过之后,对汉字的发展、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产生兴趣,虽说对于提高语文成绩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于促进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有些许帮助的。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实践项目,通过一些较为轻松的、充满乐趣的实践任务的布置,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实践,给予学生充分的语文运用的环境和条件,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也将语文真正结合到实际中,从实践中出真知。

3 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前口语训练中学生喜欢上语文了之后,在导入新课时再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情境氛围,运用或开门见山的导入,或歌曲激情导入,或故事导入,或诗词导入……种种方法皆为给学生一个轻松,一个神往,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即会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更透彻,更主动。语文教学还应该是要结合最新的发展事物特征的,从而不断赋予语文教学以最新的时代精神。

网络是一种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方式,将网络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呼应了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丰富,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且网络上的一些最新流行语或者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利用学生喜欢的媒介,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感知和事物分辨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设置精当的提问,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语文,是引导主动性学习的前提。巧设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创新,才会让学生眼睛发亮。比如全文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设计,其他皆由此生发开去,让学生自主去探讨问题,会让学生更有求知欲和满足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网络普及的今天,网络搜索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也是获取知识最便捷的手段,设置稍有难度的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去帮助思考,即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教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无需老师多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学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5 与学生有效沟通,师生和谐相处,让学生喜爱学语文,乐于学习

职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多沟通,和谐相处,拉近思想的距离,便于了解学生状态。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代职业教育中,为师者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发现者、支持者的角色。所谓“引导”即教师在学生学业之初给予领路,指引方向。“发现”即待到学生入门之后教师所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赞扬,使其能够勇敢地去发现新的知识领域。“支持”就是在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他们有最好的支持,精神上的和学术上的。无论学生最终的发现是否有用,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资源,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课堂中师生的平等关系,教师的和蔼都会给学生亲和力,给学生创造融洽的氛围,使学生喜欢语文学科。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成长的“关切”,对“人”的未来命运的关切,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这种“关切”将激励教师百折不挠地去寻求“人”的成长规律,唤醒教师心中正在被激烈的升学竞争所窒息的创造激情,鼓舞教师去努力当一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艺术家。

教学是一种艺术,语文是文学与道德的统一,在人生不断成长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学习,他们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宝贵,青春的宝贵。时间是最无情的见证者,与其让学生追悔过去,不如让他们现在觉醒,努力学习。从不重视学习,到有兴趣学习,再到主动学习,或许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职业教育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也领悟到为专业服务的真谛。付出会有收获,教育的花朵迟早会盛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