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之法律属性探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之法律属性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09 01:53:2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之法律属性探析
时间:2022-10-09 01:53:27     小编: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刑罚的教育感化功能,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司法指导方针。若要使该制度发挥其优越的法律和社会效果,关键是明晰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只有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相分离,以独立的量刑程序为研究视角,结合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之内容,才能准确界定其属于量刑证据材料。

关键词:社会调查;量刑程序;证据材料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4)01―0001―06

一、问题之提出

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这样就使得原本活跃于各地少年司法实践中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以下简称“社会调查”)正式被立法机关采纳,也正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融入到少年司法制度之中。从原本散落于各处的法律法规到如今法律层面上的正式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在我国的少年司法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适用经验,这对推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新刑诉法对社会调查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仅仅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社会调查的主体和社会调查的内容,但对于社会调查报告所应具有的法律属性却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能明确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就会使各地司法机关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制定出不同的实施细则。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破坏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削弱此项制度所应该具有的实用性。例如,有的司法机关将其视为证据,可以在审理阶段进行质证;而有的司法机关只将其视为量刑参考意见,由法官自由裁量。不同的属性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因此如何在现有法律规制的条件下界定社会调查报告属性,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需要首先突破的难题。

二、社会调查报告属性之不同界定及评析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源于实践,其在施行初期并无普遍性法律的规制,所以各地司法机关对其法律属性的认定并不相同。例如河南省兰考县法院将调查报告作为证据使用,允许诉讼参与人提出质疑,然后由社会调查员进行解答。而江苏省的部分法院将社会调查员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对待,赋予其类似鉴定人的诉讼地位。随着社会调查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在少年司法中所扮演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理论界对其研究也越发深入,总结各地的司法实践经验,学界大体上将社会调查报告界定为三种不同属性:即品格证据说、鉴定意见说、量刑参考说。

(一)品格证据说

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较为普遍,其认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也就是指未成年人的人格调查或是品格调查,而调查的主要内容便是未成年人的“人格”或是其“品格”,所以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为品格证据。之所以认为社会调查就是品格调查,主要是从人身危险性的角度来进行考量的。因为品格是人身危险性的重要表征,“通过考察行为人的人格特点并加以科学分析,才能使人身危险性的评估更加准确、可靠”。那么为何要考虑人身危险性这一要素呢?这主要是和社会调查的目的有关。因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点在于刑罚的教育感化功能。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往往不够稳定,而且自制能力差,加之受外界的不良影响,所以其大多是出于偶然原因走上犯罪道路,比如因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等,他们所实施的犯罪并不一定都是有预谋和有计划的,因此大多数未成年人罪犯并非“罪大恶极”者。少年司法方针主要是考虑如何教育并改造未成年罪犯,这里就要放弃刑罚传统上的报应和威慑功能,转而找到案件处理方式和教育改造的最佳“结合点”。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找出犯罪原因,了解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将对其未来的教育改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格调查制度对于量刑具有重大影响,其充分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通过审判前调查所获得的犯罪人的人格特征正是其人身危险性的表症。”因此,社会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便具有品格证据的性质。

笔者认为,产生于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其报告的法律属性并不能简单地纳入“品格证据”的范畴。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也不能单纯地等同于人格调查或品格调查制度。一是因为“品格证据”属于“舶来”的法律词语,其并没有反映在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中。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范来看,其法定证据种类中并不包含“品格证据”。如果将其纳入现有的证据种类中,就会破坏证据适用的法定性。二是从《刑事诉讼法》第268条的规定来看,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虽然“等”字属于列举未完,但从上述三个要素来看,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向不仅包括犯罪主体情况的调查,也包括犯罪原因的调查。所以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品格”即人身危险性只是社会调查的一个调查选项,将其统称为“人格调查”不免会以偏概全。虽然社会调查以行为人为核心而展开,目的在于全方位掌握行为人的个体情况,但是其最终目的是并不只是对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分析和预测,它还包括行为人社会危险性方面的分析,而这其中显然又会考虑众多的社会因素。再者,因为个人生活经历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人格或品格的内涵具有复杂性,决定人格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人格调查实际上就是追踪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轨迹,其并不能脱离社会属性。三是要对“品格证据”作出正确的理解。虽然对其概念的表面含义不难理解,但作为英美证据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则,它的适用却十分复杂。“英美法上使用未成年被告人品格证据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案件的某些争议事实或附随事实,二是攻击未成年被告人的可信性。”另外,它还会对被告人的定罪过程产生影响。因为未成年人品格证据的提出会给未成年人本身和案件的审理带来风险,所以它的提出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它的调查内容并不是查明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而是犯罪原因的归纳,所以并不对定罪产生任何影响,主要作用是在刑罚个别化原则下对量刑和未来帮教上的考量。再者刑诉法268条对社会调查的启动并没有附加任何限制性条件。综上所述,英美法下的“品格证据”与我国少年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不可相提并论。

(二)鉴定意见说

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一种特殊的鉴定意见,是近来不少学者的主张。“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形成的过程来看,社会调查报告的类型视为鉴定意见都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规定。国外立法也有类似的规定。例如,《日本少年法》第9条规定:进行前款规定的调查,务必调查少年、监护人或者相关人员的人格、经历、素质、环境,特别要有效运用少年鉴别所提供的关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其他专门知识的鉴定结论。美国也是采用类似的做法,由鉴别中心或鉴别所负责社会调查工作。”在部分地区的司法实践中,也将社会调查员的地位等同于鉴定人,独立于控辩双方之外。

笔者不赞同上述说法,社会调查报告不能等同为一种特殊的鉴定意见。虽然在司法实践中,部分地区社会调查工作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承担,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对调查中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和判断形成一份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从某些方面看和传统的司法鉴定者的工作相同。但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下规定的鉴定意见并不具有包含社会调查报告的可能性。第一,因为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决定》的要求,我国对于鉴定机构的资格和条件有着原则性的要求。鉴定机构的设立和鉴定业务的开展必须要经过相关机构的登记和公告,鉴定人的资格和要求也有法律规定。而且从现有规定看,我国鉴定工作根据鉴定对象可分为“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和“声像资料类鉴定”。将社会调查强行纳入鉴定意见,与现有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不能直接套用外国的规定在我国使用。第二,鉴定意见为“鉴定人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后所作出的判断”。可以看出,案件事实也包含了定罪事实,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鉴定等同于事实调查,也就是对与定罪事实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但是社会调查不涉及对被告人定罪情况的考虑,并不调查与犯罪构成有关的行为和结果事实。第三,从法律责任的角度考虑,如果鉴定人故意作出虚假鉴定或不实鉴定,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在第268条也没有规定虚假调查报告的法律后果,因此不能贸然认为其属于鉴定意见,也不能将国外的制度不加辨别地适用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将社会调查报告等同于鉴定意见,其在形式上是想将社会调查报告纳入法定的证据种类,但实质上是将由专业性工作人员作出的调查报告等同于“专家意见书”,这样也是不妥的,同证据能力法定化和证据形式法定化原则相悖。虽然其中会包含专家事实意见,但对案件事实却不是亲身感受的,也并不是对案件事实的陈述。

(三)量刑参考说

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不涉及案件事实本身的调查,因为“调查报告的内容与犯罪事实是否存在、是否有罪、罪责轻重等均无关联,不能称之为刑事证据,只能作为法庭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量刑时的一种参考。”该种观点立论的主要依据便是证据的基本特征。根据通说,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社会调查报告之所以不是证据,就是在于其并不具有关联性。因为证据的关联性是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因为证据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它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和客观的联系,对证明案情十分重要。而这里的案件事实正如上所述,主要是关于行为和结果的事实,是定罪事实。而社会调查所反映的内容却同案件事实没有必然和客观的联系,例如社会调查中关于犯罪原因的探查,其同案件事实的发生虽然有某种联系,但却不是必然联系,只是偶然或间接联系。而且社会调查中必然会涉及到第三人对未成年人的评价,这些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案件事实并没有客观的联系。

将社会调查报告视同量刑参考的观点避免了前两种观点的“违法”嫌疑,从现有的法律规范上来说,确实没有突破证据的法定种类的限制。但这并不表明将调查报告视为量刑参考是没有问题的。笔者认为,从社会调查报告本应具有的“应然法律效果”和“应然社会效果”来看,还是有很大问题存在的。如果将其视为一般的量刑参考意见,则难以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终使社会调查的适用效果“大幅缩水”。因为量刑参考意见只是在量刑阶段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材料提交法官,其所反映的内容只能依据法官的自由心证予以采纳。但是依据刑事诉讼的证明原则,一项诉讼材料在取得证据能力之后才可以对它的证明力运用自由心证进行综合评判。而证据能力的获得要经过法定的调查程序。那么量刑参考能否获得证据能力?另外,控辩双方如果对其真实性产生异议,能否适用质证程序?这都是深入研究后留存的疑问。因此笔者认为,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量刑参考意见仍然不妥,因为不能对其内容的真实性经过法定程序的检验。如果只是提交法官单纯的量刑建议,势必会使社会调查的内容形式化和单一化,使其无法真实反映未成年人的各项情况,以至于法官无法把握刑罚的裁量和后期的帮教矫治,削弱社会调查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社会调查报告属性之重新认识

上述几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界定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这就需要以另一种视角来解析其法律属性。可以说上述对社会调查报告属性的认识都是在我国刑事诉讼传统的定罪量刑相混合模式下进行的。能否以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社会调查报告的属性?笔者认为这是可行的。在这里首先要重新认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之重新认识――定罪与量刑的分离

之所以要重新认识社会调查制度,是从定罪和量刑程序的角度出发的。一般来说我国刑事诉讼是定罪和量刑程序相混合,量刑事实的认定并不需要经过独立的诉讼程序。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量刑前社会调查的发展和成熟已经使少年刑事诉讼体现出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的分离。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一是因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作用便在于使量刑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推进量刑程序相对独立化。从社会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其并不反映案件事实,而是围绕未成年人的个人家庭情况、社会环境和犯罪原因等因素来展开,这些因素都是量刑过程中法官所应考虑的酌定情节。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过程中或大或小的影响,加之对其未来人生发展的考量,法官必须在量刑时慎之又慎。继续延续传统的定罪量刑相混合的模式,法官可能无法掌握大量的酌定情节等材料,所以有必要将量刑从定罪程序中分离。二是因为定罪与量刑相分离的诉讼模式有法可依。根据《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法院在审理活动中应当保证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或者辩护人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应当在法庭上宣读,并接受质证。从上述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对影响量刑的社会调查报告可以经过质证程序,说明社会调查报告的适用便是在定罪与量刑相分离的模式下生成的。

(二)社会调查报告属性在定罪一量刑分离模式下之重新认识

上述已经阐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报告是在定罪一量刑分离模式下生成的。社会调查报告适用于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所以其法律属性便是量刑证据材料,即用来证明量刑事实的载体。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调查不是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案事实的调查,与案件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因而,显而易见,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不是证据的属性”。许多学者也认为社会调查并不反映案件事实,所以其缺少证据所应该具有的关联性。但笔者认为,上述结论都是在定罪量刑一体化的角度下得出的,即在不区分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的基础上作出的论断。诚然,证据的关联性必须要求证据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但是,在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下,在量刑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影响量刑的客观事实,即量刑事实。“案件事实”完全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可以分为定罪事实和量刑事实,这两个因素合起来就影响了一个案件的定罪量刑。这里所作出的扩大解释是有法可依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64条的规定,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即包括了“被告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又包括“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其他事实”。这也就是说,影响量刑的事实完全属于案件事实,而社会调查所记载的事实同定罪无关,但却影响量刑事实的认定。

既然社会调查报告同量刑息息相关,那么接下来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即社会调查报告是否就是量刑证据?笔者将其认定为量刑阶段的证据材料,而不是量刑证据。此处关于证据和证据材料的区分,一方面会涉及到二者属性的认定,另一方面也同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的事项有关。

对证据和证据材料的区分关键是要明晰证据的定义。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证据定义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这里的“材料”不是指证据材料,而是指同案件事实有关联性的材料,并且经过各种证据规则查证属实。那些同案件事实无关联,或者未经证据规则查证的材料,则是证据材料,它只是案件证据的“来源”,并不是证据本身。证据材料只有经过各种证明规则查证属实才能取得证据资格,才能具有证明能力。因此,证据资料和证据之间应该有证明规则的链接。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规定社会调查报告可以接受质证,表明报告所记载的事项需要经过法定的证明规则来查证属实,进而也表明了其只是证据材料,并不是证据本身。因为证据材料只有经过法定的证据调查程序之后才能取得证明能力,接下来才能对有关事实进行认定,才能纳入法官自由心证的范围并成为裁决的依据,而那些未查证属实的事项则被排除在证据之外。所以说,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的事项只有经过法庭的质证程序后,才能取得证据资格,法官才会根据自己的自由心证对调查内容进行采纳,那些被采纳的内容才会对量刑事实的认定产生影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罪和量刑程序的分离,定罪程序在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下必须要对定罪事实坚持严格证明原则,对证据种类和取证方法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即证据资料必须为法定证据种类,获取这些证据资料的手段符合法律规定。而量刑程序是一个独立的阶段,是在认定行为人有罪的前提下而启动的,所以其证据材料的认定不必坚持“无罪推定”原则,以自由证明即可,证据种类和取证方式不受法定证据方法的限制,但其若要认定为量刑证据也要遵循一定的证明规则。

另一方面,从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其也只是证据材料。因为社会调查报告需要反映未成年人人身情况的多方面内容,包括成长经历、监护教育、犯罪原因等许多情况,而这些内容又多具有社会属性,其是通过调查员多方走访而来的,其中必然掺杂着主观的成分,加之调查报告一般都附有调查员的事实分析和法律建议,这其中也都包含众多主观因素。而证明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客观性要求排除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且其来源必须保证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则要求其同案件事实必须要有某种联系;合法性则要求证据必须要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就现阶段来说,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其并没有规定详细的调查程序,且其调查内容并不都具有客观性,其中必然掺杂着被调查对象或调查员的主观判断。因此,现在就贸然承认其为“证据”则操之过急,其只是由众多材料堆砌而成的证据材料。

在现阶段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规定详细的调查程序之前,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量刑证据材料,则可以尽量避免其法律属性分歧而使该制度所本应具有的法律和社会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为证据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都可以统称为证据材料。而我国现实语境下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起源于各地实践,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更是种类繁多,各地社会调查报告的制作形式也不尽相同,将其视为证据材料,可以使各种不同形式的调查报告所记载的事项经过法定的证据规则取得证据资格和证明能力,进而对行为人的量刑产生影响。

将社会调查报告视为量刑证据材料,还会促使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进一步建立。因为社会调查报告记载的许多事项涉及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尤其是关于行为人品格方面的证据材料,如果在定罪阶段便予以出示,势必干扰法官的自由心证,造成审判者对事实认定的偏见。然而将庭审进行两步式划分,量刑阶段的启动是在证明被告有罪的前提下进行的,许多在定罪阶段必须排除的证据材料便会在量刑阶段出示并予以质证和采纳,既可以充分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又将特殊预防的理念融入到被告人的量刑程序中,有利于被告人未来的改造和再社会化进程,这就间接上促进了定罪一量刑程序分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璞荣,司明灯.我国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1):42.

[2]沈利,陈亚鸣.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与司法实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

(2):55.

[3]何家弘.用品格证明人身危险性的探索――评刘立霞博士的新著《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J].河北法学,2009

(2):199.

[4]陈兴良.人格调查的法理考察[N].法制日报,2003-06-03.

[5]郭欣阳.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性质及其在审查起诉中的运用[J].人民检察,2007

(11):46.

[6]陈立毅.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

(6)-74.

[7]樊崇义.证据法学[M].5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19.

[8]郑圣果.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只能作为办案参考[N].检察日报,2011-06-01.

[9]李兰英,程莹.新刑诉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规定之评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

(6):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实践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也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特点。本文旨在以基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实际为依托,对检察机关在适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初探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 要】在我国,独立的少年刑事法律规范长期缺位,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一直适用同一部刑法,由同一司法组织体系操作,并遵循同一刑事诉讼程序。因此,从法律本身来看,其并未凸显未成年人在犯罪、刑罚与处遇问题上的特殊性。在......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2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我国向来是以“宽严相济”的态度,也引起过不少的争议。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进步,以及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学子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强烈认知欲望,致使他们很容易在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的情形下,受到不良信......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他们的身心均未发展成熟,他们之所以犯罪,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所以,应当在遵循立法精神的前提下,为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特殊的机制,以便于有效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新探索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本文以陈子华等故意伤害案为切入点,在审判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以少年司法为实现路径,结合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探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新途径。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少年司......
风险社会视域下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8-18
[内容摘要]对于网络社会而言,其具有与风险社会共同的不确定性、难以控制性等特征,从而亦属于风险社会的特殊形态。在网络风险社会中,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面临比成年人更大的风险。基于此,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期背景、未成年人网络风险立法方面不足以及司法保护不力的现实,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主要从立法与司法的视角上实现对未成年人网络风险保护之法律目的。[关键词]风险社会未成年人网络风险法律保护相较传统社.........
农村老年人性侵害犯罪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07-26
【摘要】本文以Y地区基层检察院为样本,通过对该地区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性侵害犯罪案件的情况分析,期望对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性侵案件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性侵害犯罪案件频发,在社会上产生了......
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2-22
恢复性司法最早是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产生发展起来的。直至今天,从国际范围来看,在该领域中的实践也是最为成熟的。可以说,恢复性司法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领域具有天然优势。 一、恢复性司法:渊源、概念及国际发展情况 恢复性司法(......
新刑诉法视角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 要:新刑诉法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上的修改,如全面调查原则、分案处理原则、不公开审理原则、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设立,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发展和完善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新刑诉法的上述修订......
有关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探索
发布时间:2016-09-20
一、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十八岁的公民,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身心发展并不完善,正处于青春期的末期。因此其身体、骨骼等生理特征的不断成熟使很多成人忽视了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导致在审判过程中用词......
浅谈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研究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意义 首先,从必要性角度分析,据最高人民法院的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增长显著,犯罪人数逐年攀升,形势十分严峻;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闲散人员居多;犯罪类型增多,趋向暴力......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3
内容论文摘要:今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相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笔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规定的不同年龄阶段刑事责任的承担,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
发布时间:2022-11-04
近年来,面对日益增多的未成年人犯罪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发生,安阳市两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在继续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六字方针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强化全方位教育,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的深......
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修改与适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009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并重新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应当引起刑事司法人员特别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犯罪时不满十八......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与完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中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够成熟,所以对于未成年人不能实施严厉的刑事惩罚。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对于年满14周岁但又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目前只需要对八种......
上海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19
关键词 上海地区 黑社会犯罪组织 有组织犯罪 作者简介:王S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主要研究法学理论。 一、导言 (一)本调查的性质和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进一步加深,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尤其是国内的“涉黑......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
新媒体报道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以蓬勃的生机力迅速以多种形式发展起来,它以其多样性、快速性、互动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未成年人犯罪早已成为了社会关心的焦点,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又使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湖南省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化养老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利用394位留守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对湖南省岳阳、常德、湘潭三地留守老年人社会化养老需求作出评估。从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生活感受四方面对老年人进行分析。其创新点在于,客观数据与老年人主观感受相结合,从老年人对养老主观感受分析数据反映问题及其原因。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化养老研究现状,实地调研养老需求状况,并进行分析。立论具有一定代表性。关键词:社会化养老;.........
浅析未成年人权益社会保护
发布时间:2023-07-10
一、未成年人权益概念 1.未成年人概念。关于未成年人的概念界定,学界根据不同标准有着不同的界定。《刑法》上界定未成年人一般指未年满18周岁的公民。但又区分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14-16周岁;无刑事责任能力年龄:14周岁以下。我国《......
未成年人家庭伤害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化解之道
发布时间:2015-11-03
最近两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2015年4月5日南京警方查明,9岁的小磊(化名)因未完成养母李某布置的课外作业,遭到养母毒打,致双手、双脚、背部大面积红肿。法医初步鉴定构成轻伤。4月5日凌晨,李某被警方刑拘。在该案件......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审查问题浅议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7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它是“公诉案件”的对称。在我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以起诉作为审判前提。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法院则不予审理。法院审理刑......
关于审查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 要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对基层法院来说,是一种新的司法实践活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纳入“特别程序”,其目的在于高效便捷地实现担保权利。本文以Y法院的审查实践为研究样本,总结分析该类型案件的特征、......
刑事诉讼法官调查权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 刑事审判中法官的主要职能是使事裁判权,对控辩双方所出具的证据进行认定并作出裁判,其职能决定了法官必须处于超然中立的地位。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控辩双方举证冲突仍然有纰漏,在双方无其他证据来证明事实时,法官能否在庭审......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在我国,未成年人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网络风险。法律规制是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根本手段,但目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法律规制尚存在诸多困境。新时代,应从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执法体系、加大司法保障力度、提升法治素养等方面着手,在完善网络治理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之间找到合理的切入点,构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法治空间。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保护;法律规制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探析与对策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2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互联网站已达70万家,上网用户逾1.1亿 .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有潜力的大众媒体。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 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
事实上的案例法:WTO案件报告中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2-08-07
【文章摘要】 1995年1月1日WTO争端解决机制成立至今,大致有近400的WTO案件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这些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的效力是否对后续案件具有“先例”约束力一直是一个学术疑难。本文结合法学理论,从实然和应然两方面,评析......
谈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属性
发布时间:2023-04-09
谈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属性 谈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属性 谈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属性 精品 源自 英 语 内容提要: 民法着述关于民事行为的理论多有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内容,其意为“已经成立但效力处于不确定......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04
我国的法律将未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定义为未成年人,为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国现行的法律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目的拟定法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增高,其犯罪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以往刑事立法的条款已......
浅析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制度
发布时间:2023-07-26
【摘 要】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非法侵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暴露出我国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着漏洞和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存在......
论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治制度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农业人口必然涌向城市,并在城市中完成其身份的蜕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失业人口增加、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不好等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亦是其中较为......
刑事案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之原因与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27
证人证言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言词证据形式理当由证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询问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普遍原则和实行控辩双方对抗的庭审模式的基本要求;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正确查明案情的真伪揭露犯......
分析矿业权之法律属性
发布时间:2022-11-19
分析矿业权之法律属性 分析矿业权之法律属性 分析矿业权之法律属性 更多精品 资源 来自 教 育 网 [摘 要]矿业权是理论界这些年来探讨的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结果,学者们主要是围绕矿业权的构......
浅议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缓刑的“宽”与“严”
发布时间:2023-05-27
随着全球犯罪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初次犯罪年龄越小,再犯罪的几率越大;再犯罪的次数越多,终止犯罪的可能性越小。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改变了缓刑适用条件,并......
从一起案例谈对比广告的法律属性
发布时间:2022-07-21
从一起案例谈对比广告的法律属性 从一起案例谈对比广告的法律属性 从一起案例谈对比广告的法律属性 这是一起因对比广告而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于对比广告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但在司法实践中,虽......
矿业权之法律属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1
矿业权之法律属性分析 矿业权之法律属性分析 矿业权之法律属性分析 [摘 要]矿业权是理论界这些年来探讨的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结果,学者们主要是围绕矿业权的构成、保护、矿业权的流转、矿......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因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国家司法机关强制犯罪的未成年人承受的刑事惩罚或者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核心问题是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白河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 本文调研了白河县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分析了白河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强化家庭教育;强化学校管理和法制教育;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
“拐卖成年男性”之刑法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本文以为“拐卖成年男性”这一现象所涉的问题利用现行刑法是完全可以规制的,非法拘禁罪、强迫劳动罪、组织**罪等法律规定是可以应对这一现象中单行为或者复行为,数罪并罚也能完全满足保护成年男性权利的需求,因此,没有必......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随着罪犯服刑,其未成年子女变为弱势群体且少受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堪忧。对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是当代社会的必要使命;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的援助,是社会工作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实践内容。本文主要从监......
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有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6
就刑事检察工作而言,在提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必须首先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只有在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时候,才.........
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的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未成年人作为一种特殊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程度决定着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程度,而法律对于各方主体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规定完善程度决定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程度。 关键词:未成年人......
高职学生养成教育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27
[提要] 为更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开展养成教育,课题组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高职学生大多能坚持主流的价值观,但同时存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学习方向明确但缺少自控能力,环保意......
探析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遵循的原则(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5
论文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审理刑事案件应遵循的原则,而针对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的审理,应有其应遵循的特有的原则,这主要是考虑未成年人犯罪有其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在社会上的影响等因素。尤其是近些年来,未成......
社会转型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社会转型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分析,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 论文摘要中国社会转型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各种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严重......
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之方法探讨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2
社会调查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问题时经常运用的研究方法。婚姻家庭法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也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社会调查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科生刚脱离高中的应试教育,没有相关......
浅析劳动法律关系的社会法属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4
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一书中写道:“尽管法律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具有高度助益的社会生活制度,但是,它象其他大多数人定制度一样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我们对这些弊端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完全视......
探究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刑法保护的立法问题
发布时间:2016-01-09
摘 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再加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差,除此之外,在受到犯罪分子的......
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10
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度全国主要公关公司进行抽样调查,内容涉及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项目组对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统计,并依据行业经验和历史数据进行了相关核实和判断,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形......
法院刑事调解的社会导向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1
被誉为“东方经验”的调解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蕴含着和谐这一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时代理念和精神,既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又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刑事调解注重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对话,最大限度的保护被害方的利益,真正实......
失独家庭生存现状及法律保障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要:失独家庭,这一词从陌生到熟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养老困难、深受疾病折磨、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为了让失独者不再孤独, 应从法律保障方面在精神上给予失独者更大的抚慰, 物质上解决失独者的实际经济困难。 关键词:失......
分析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规制
发布时间:2022-10-30
一、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现状剖析 未成年人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却鲜以正面形象出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陈力丹教授曾经对《新京报》2009年2月22日7日版面做过一个关于未成年人报道的小统计,17篇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中7......
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现状、缺陷和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现状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就已经有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方面的探索, 1984 年我国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了第一个少年法庭。第一个少年法庭的建立不但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诞生,......
刑事错案成因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开一次中央全会研究依法治国的问题,这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下,提出了1......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频频见诸各媒体之端,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找出未成年然犯罪的成因,进而为未成年人犯罪......
涿鹿鼓楼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4
【关键词】河北涿鹿;鼓楼;古代建筑;调查报告 一、历史沿革 1999年,河北省文物局拨专款对涿鹿鼓楼的彩绘进行了修复。在这之前曾有民间集资所做的修缮,如局部改用水泥砂浆地面,以铁质喷水嘴换掉损坏的石质喷水嘴等,但具体时......
刑事诉讼当事人涉检控告权之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人民检察制度作为全体公民行使个人权利的权益保障书,也是为了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实现人权保障。但目前检察行为对诉讼当事人如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害人、辩护人等主体权利的保护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限制、侵犯、剥夺等......
从新刑诉法浅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适用对象范围较小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此规定将“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作为“一刀切”的判断标准,此标准虽然明确好判断,......
浅析刑事案件现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刑事案件现场分析是在现场勘验检查结束或告一段落时所有参加现场勘查的人员根据勘验检查中所得到的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与现场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揭示案情的过程。作为一名刑事技术......
《中国公关业2014年度调查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3-02-26
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公关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并购成为常态;人才问题仍然是影响行业发展的瓶颈;大数据挖掘和应用更加深入;传播环境和公关模式的变化,行业内部、行业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态势。 赵大力表示,在当前......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05
其中,《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该解释第二条对“数......
未成年人盗窃犯罪法律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6
由于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未成年人数量也十分庞大,而且有些未成年人家长疏于管教,种种原因造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未成年人将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所以教育好未成年人成了当务之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
现阶段法院案件审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04
一、现阶段案件管理的基本情况 案件管理作为审判管理的一部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二、现阶段法院案件管理现状的主要原因 (一)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调配衔接不当 目前,我国审判管理改革是以基层调研和基层司法实......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几个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几个问题的探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几个问题的探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几个问题的探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六条......
关于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1
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的探析,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与判处罚金刑中的相关制度方面的建议。 一、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的相关规定 犯罪低龄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根据笔者所在单位业务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
对XX公司市场营销管理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7
提纲 公司概况 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现状 (一)营销部门的组织概况和理念 (二)营销人员的薪酬激励和稳定性 (三)营销人员的培训 (四)营销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调查结果分析 (一)以顾客为导向 (二)以营销为......
纪检委与刑诉侦查机关联合办案程序之合法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 中国当今社会正在努力建设法制化国家,这不仅要求各机关对社会上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相应的监管作用,而且更是对执法办案的执行机关办公程序合法性的一种考验。作为监管中国共产党内部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机关,纪检委和刑事诉讼侦......
漳州市扶持实体书店建设书香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20
[提要] 目前,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不利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本文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实体书店发展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借鉴国内一些地区扶持实体书店的经验做法,提出扶持漳州市实体书店......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其他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衔接之初探
发布时间:2017-02-22
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已经涉嫌犯罪,具备起诉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基于其犯罪事实、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及犯罪后的表现等因素考虑,暂时不予起诉,而是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一定的义务,并视其履行义务的情况最终......
法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23-04-13
法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浅析 一、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定义和成因 关于留守未成年人的定义,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定论。这里,我们采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段成荣教授的观点。留守留守未成年人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
关于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规律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养成 教育 基本规律 论文摘要: 道德养成教育强调通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来积淀道德素质、形成道德品质。准确把握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规律,对于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关于合庆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4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员在本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本村优势,提高本村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
浅析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法律应对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界定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 条第1 款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本文主要针......
关于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9
关于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合同的法律属性及法律适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7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对这一制度的最新官方界定,是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 民......
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实证调研报告(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引论 (一)调研背景 刑事司法鉴定是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几年来一些轰动全国的冤假错案相继出现,仔细分析案情后不难发现,司法鉴定是导致这些冤案、错案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性垄断案件调查程序探讨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05
经济性垄断是相对于行政性垄断而言的,它是经营者利用其经济实力进行的限制竞争行为是市场经济内生的、非体制性的垄断。经济性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三种:限制竞争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企业合并。这些垄断行为都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
2015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4-11
餐饮企业需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需注意区分“互联网+”和“+互联网”,需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效率,需提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与服务。随着餐饮企业及相关周边产业提供的互联网服务更加多样且日趋完善,中国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纳度日益提升,而其对餐饮消费与互联网应用结合的迫切程度更是远超预期。消费者发出的“上帝之音”拿捏着企业的命脉,要想叫好又上座,就得明确知晓消费者的需求,只知其一不行,还要.........
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实证调研报告(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实证分析 这一部分的调研工作,调研组主要通过对未来改革的利益各方,即法官群体、检察官群体、律师群体、鉴定人群体和侦查人员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以期掌握这些司法群体对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
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6
瑞都社区位于吕梁市河西路,社区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居民5000多人,是本市较大的综合性居住区域,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瑞都社区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逐步提高和丰富着社区管理的发......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4
简介: 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4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关键字:水资源......
刑事案例教学法之提倡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 要 刑事案例教学契合了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使学生更易掌握刑事法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高水平法律职业者的培养,还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本文指出合理筛选与设计刑事案例是增强案例教学有......
探讨未成年人犯罪
发布时间:2023-01-30
未成年人犯罪在目前的社会犯罪中愈加凸显,未成年人群体的有关触犯刑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有关未成年人尚不在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范围内,但行为确实侵犯刑法保护的犯罪客体的案例有着上涨的趋势,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程度越......
关于环境刑法定性之行政从属性
发布时间:2016-09-21
从属意指依附或依赖,危害环境罪的成立对行政法规及行政命令的依附即是危害环境罪的行政从属性。[1] 所谓环境刑法的行政从属性,是指依据环境刑法条文规定,其可罚性的依赖性,取决于环境行政法或基于该法所发布的行政处分而言。上述观......
谈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9
谈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谈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谈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调研报告 来 源自 教育 网 论文摘要:近年来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成为刑事犯罪的重要部分之一,刑释解教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低、就业缺......
试析高校形势报告会的教育属性和境界
发布时间:2022-10-09
" [论文摘要]近几年形势报告会在高校已成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并逐渐常态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形势报告会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应该厘清形势报告会所具有的教育属性:即政治思想属性、知识素养属性、精神文化属性。应该努力使它达到......
宁波市中老年人保健品消费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程度越来越大。然而,保健品暴露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当今,我国已全面跨入老龄化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和消费状况已成为消费维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
论刑事案件中证人及证人出庭作证问题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4
论文摘要:在刑事诉讼案件中,证人问题是必须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直接言词原则是人类理性和正义观念在司法领域的产物。它不仅是一项调整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也是一项调整诉讼证明活动的基本原则。证人证言作为刑事诉讼重要的证据类型之......
刑事司法场域内当事人和解程序的法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要:对当事人和解程序的实际运行考察发现,其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应用布迪厄社会学的“场域-资本-惯习”理论,将刑事和解作为一个独立的场域,对该场域内的各个行动主体进行资本和惯习分析,可以充分揭示各个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