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3 01:16:29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时间:2023-07-23 01:16:29     小编: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法治的基础是人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关系;法治的目标是促进利益一致关系,增进人们相互之间、国家机关相互之间的合作,加强政府与个人之间的服务与合作,建立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法治的途径主要是完善法治形式,拓展沟通渠道,转变法治观念。本文认为,法治之路是人类社会的和平、团结和文明之路。

一、引子 法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几乎让人难以捉摸。法治又是一种具体的实践,只要伸手就能触摸它的灵与肉。

法治具有普遍性,不同时代和国家的法治都具有某些共同意义。法治又具有特殊性,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精神,每个国家都需要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模式。

在旧的世纪即将过去,新的世纪就要来临的当代中国,法治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结合作者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中所承担的子项目“社会稳定的战略研究”,对我国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作一探讨。

二、法治的基础

(一)利益关系 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存在是必然的。

这是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从而就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征服自然。人们在劳动中的协作行为和在协作下的劳动行为,使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联系。

正象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并且,以此为核心,人们之间又形成了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社会联系和政治、精神领域的社会联系。

总之,人们之间发生联系是必然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关系的实质是利益,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

我们将社会关系称为利益关系,正像将法律关系称为权利义务关系一样。这是因为:第一,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主体都是人。

社会关系的主体是人,利益关系的主体也只能是人。只有人才会与他人就利益发生关系。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因此,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的主体是同一的。

第二,利益是人们间发生社会联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为利益而存在的,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社会活动,进行社会交往,从而形成社会关系的。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 第三,利益只能存在于社会关系中。

客观事物早于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人的利益。只有在人类产生以后,并把客观事物纳入社会关系时,它才构成为人的利益。

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

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象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沙糖并不是沙糖的价格一样”。 所以,社会关系只是利益的存在形式,利益(或负担)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内容要素,因而利益本身就说明了某种社会关系的存在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四,社会关系是分析利益的钥匙。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提出“社会关系”、“市民关系”、“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思想关系”等概念,就是为了寻求分析利益问题的钥匙,进而科学地解释国家和法律等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是同一意义上的概念,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利益关系。

(二)利益关系的运动 孟德斯鸠指出:人们之间的利益“就象宇宙的体系一样,有一种离心力,不断地要使众天体远离中心,同时又有一种向心力,把它们吸向中心去。荣誉推动着政治机体的各个部分;它用自己的作用把各个部分连结起来。

这样当每个人自以为是奔向个人利益的时候,就是走向了公共的利益。” 这就是利益关系的运动,即利益关系的对立统一。

利益关系的统一性即同一性和一致性,是指不同主体在利益上的共同性和依存性,即多个主体为了追求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和相互满足各自利益而形成的利益关系,亦可以称为利益一致关系。利益关系的一致性是由主体相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利益关系的对抗性或斗争性,是指不同利益主体为争夺各自利益所表现出来的互相排斥性和离异性,即人们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发生的社会联系,亦可以称为利益冲突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利益冲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利益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利益一致关系和利益冲突关系的主体也仍然是人。只有人在追求和享受利益时,才会与他人的利益发生一致或冲突。

尽管公共利益的主体在形式上是一定的社会组织而不是自然人,但实质上却代表着一定范围的自然人,是该多数自然人的集合人格。这样,与公共利益发生一致或冲突而形成的利益一致关系或利益冲突关系的主体,仍然是人。

因此,利益一致关系或利益冲突关系是多个利益主体间的一种社会联系。同一利益主体因多种不同利益发生一致或冲突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只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社会联系,因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利益一致关系或利益冲突关系。

利益主体与利益之间的一致或冲突关系,即利益主体的主观需要与客观利益的满足程度之间的一致或矛盾关系,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不是社会联系,因而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利益一致关系或利益冲突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任何社会、任何利益关系的两种普遍运动形式。

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里,人们相互间都有相冲突的利益关系,也都有相一致的利益关系。在利益冲突中有利益一致,在利益一致中又有利益冲突,并且两者始终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

既不存在只有统一性而没有斗争性的利益关系,也不存在只有斗争性而没有统 一性的利益关系。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利益冲突关系“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害关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证明的各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发生的。

”它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当然,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立和统一这两种运动形式的明显程度是不同的。

有时,利益关系的运动形式在总体上表现为对立,统一被降低到次要地位。于是,革命到来了,政权瓦解了,社会正处于动荡状态。

有时,利益关系的运动形式在总体上则表现为统一,对立被降低到次要地位。于是,经济发展了,政权巩固了,社会正处于持续发展时期。

但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利益关系的统一性占主导地位的时间要比对立性长久得多。

(三)法治的现实基础 我们认为,利益一致关系是法治的可能基础。卢梭指出,“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

正是这些不同利益的共同之点,才形成了社会的联系;如果所有这些利益彼此并不具有某些一致之点的话,那末就没有任何社会可以存在了。”他认为,利益一致关系不仅是法产生的可能基础,而且也是法存在和运行的基础。

“因此,治理社会就应当完全根据这种共同利益”,要防止这一基础不受破坏,保持利益一致关系,就必须防止国家内部形成了具有特殊利益的以牺牲大集体为代价的小集团或派系。狄骥也认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势必要服从某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的总体形成客观法......客观法的基础是社会的联带关系”即利益一致关系。

他认为,社会联带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人们必须遵循的必然规律或规则。它的存在,使法的制定有了可以遵循的依据,使法有可能按人们的利益要求得以制定并为不同的人们所共同遵守。

“实在的法律只能被了解为表示法律规则的一种方式。立法者并不创造法只是确认法律。

”[12]否则,如果人们之间的利益没有任何一致性,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作为约束全社会人们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的行为准则。正像列宁所说的,革命是不需要任何法制的。

因此,人们之间的利益一致关系,是法治有可能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认为,利益冲突关系是法治的必要基础或必然基础。

利益冲突关系,破坏了利益关系的一致性,导致了人们之间的利益纠纷或社会纷争,威协着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安全。如果这个社会要维持下去,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来解决,协调和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恢复利益关系的一致性。

这正像卢梭所指出的:“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13]这种社会机制包括习惯、道德、宗教、政党的政策和法律。

但是,作为国家社会,这种社会机制却是法治,因为只有法律才具有国家强制性和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庞德认为,利益冲突的存在,就有加以控制的必要,使人们的需要尽可能得到满足,这种控制的工具主要是法律。

因此,利益关系的冲突是法治有必要或必然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法治的目标

(一)促进一致 法是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人们间利益一致关系的反映。它一旦产生及继续存在,总是以维护自己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为己任的。

也就是说,它将不遗余力地巩固决定其产生和存在的利益利益一致关系,使各利益主体在提供了共同的劳动后公正地分享共同利益,在满足了他人的利益后得到同等的回报。它还将消除利益冲突关系,使利益关系朝着一致性发展。

法的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为人们之间形成利益一致关系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或一种强制性规则,强制要求人们遵守即作为或不作为。

另一方面,它对符合标准和规则的行为提供法律保护,对没有按规则形成利益一致关系,所形成的利益一致关系不符合标准,或者破坏利益一致关系的行为予以制裁。 法治的最终目标就在于促进利益关系的一致性。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只要不想失去已经取得的政权,就必须运用法治来促进利益关系的一致性,而不是破坏利益关系的一致性或激化利益关系的冲突。狄骥认为,国家的唯一任务或目的,就在于实现法治,促进人们之间的利益一致关系即同求的社会联带关系和分工的社会联带关系,使每个人“不作任何违反社会联带关系的事情并尽量为实现社会联带关系而合作”,也就是“确保文化的发展,并协力促进物质、精神和道德的发展”。

[14]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确认和维持现有的利益一致关系,将利益冲突关系保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并将被破坏的利益一致关系予以恢复。

这种利益一致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一致关系,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利益一致关系(如民族之间、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及宗教与宗教之间等利益一致关系),个人(个人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一致关系。利益一致关系的全面实现,使社会处于和平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状态。

当然,利益关系的一致性,还必须以公正性为核心。也就是说,利益关系的一致性,应当以社会成员对利益的占有大体上趋于公平为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内在的利益一致关系,利益一致关系才能持久,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们对利益的占有过分悬殊,尽管也能形成利益一致关系,也只能是穷人依附于富人的、外在的利益一致关系,那么社会革命迟早会发生,利益一致关系必将被炸毁。

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应当是促进利益关系的以公正为核心的一致性。

(二)增进合作 利益关系是因有意识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15]布哈林也认为,“社会是相互作用着的人们的最广泛的、包含他们的一切持续性相互作用、建立在他们的劳动联系之上的体系。”[16]因此,利益一致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们平等相处、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狄骥认为,人们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要求在行动上必须共同协作,人们之间的不同利益关系要求在行动上必须相互合作。[17]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但仍然指出:“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

[18]实行法治,实现利益一致关系,就是以保障人们的平等地位,规范人们的行为,增进相互合作为直接目标的。在狄骥看来,法治的目标是实现利益一致关系与法治的目标是增进相互合作,是同一意义的概念。

[19]法治的这一目标不同于19世纪的法治目标或价值取向。19世纪的法治是建立在利益对立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法治目标在行为上的定位是以自由竞争、权力分立、相互制约为核心的。

然而,“今后法学思想的道路”,“似乎是一条通向合作理想而不是通向相互竞争的自我主张理想的道路”。[20]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实现,构成了人们之间的团结互助、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平稳定。

法无论本质如何,总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而存在的。只要国家还存在,法治始终是一种治国方略。

只要法治存在,法治所要实现的合作,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之间、统治阶级成员与统治阶级整体之间或政权组织之间的相互合作,而且要实现全社会成员之间、不同阶级之间、社会成员与国家之间或国家组织之间的全面合作。阶级之间的合作总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里都是如此。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企业主仍将存在。社会主义法治也要实现私有企业主与工人之间的合作,实现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之间的合作,对破坏这种合作关系的都要予以法律制裁。

只有在现有的国家不能继续存在或不需要法治的时候,才能提倡和号召斗争或革命。 这里的合作不仅指社会成员间的合作,而且包括国家机关之间的合作。

各国家机关都享有相应的权力,它们间的权力分工是必要的。但是,分工不等于分离或分立。

在它们的权力间划出一条明确界限的企图是徒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它们在行使权力中应相互尊重和彼此合作,而不能互相制约、彼此平衡,否则只能导致权力磨擦和效率低下。

“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实际政治的需要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立法)与执行(行政和司法)之间协调一致。

“法律与执行法律之间缺乏协调就会导致政治的瘫痪。”[21]实际上,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即使在作为分权典型的美国,三权分立就已经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分工合作。

[22]国家机关之间的合作,构成了政权的统

一、政府的权威和职能的效率。

(三)加强服务 政府及其机关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的代表者和各社会成员个人利益的维护者,在法学上被拟制为抽象的人格主体。政府及其机关与公众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关系,即代表与被代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只要政府还存在,就意味着政府仍然是公众所承认或支持的政府,就可以推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利益一致关系,而不是一种利益对立关系。法治的目标,不仅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相互间利益关系的一致性和增进相互间的合作,而且还应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的利益关系的一致性和增进相互间的合作。

公共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政府权力,个人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权利。政府与公众间的利益关系,在法律上就是权力与权利关系。

在19世纪,基于对专制统治和封建复辟的恐惧,利益关系被解释为对抗关系,权力与权利关系则被解释为命令与服从关系。但是威廉.葛德文却认为,权力的对立面不是服从而是“合作”。

“我有义务同政权合作”,是因为“我有义务屈从于正义和真理”。[23]这已为当代法治所弘扬。

同时,权力不再是强制和服从,权力不再是权力。权力只是职责和服务,是履行职责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力或影响力。

[24]因此,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合作关系。服务与合作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偏废。

没有服务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也就没有服务。 政府的服务,既由政府的本质所决定,又反映政府的本质。

但政府又不同于政党,因为任何政府都是全社会成员的政府。政府的服务对象应当是全社会成员,而不是部分社会成员。

最近,北京市人事局已经突破旧规定,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服务范围和对象延伸到非国有单位的民营科技企业中的流动人才。[25]这应该成为各政府机关的努力目标。

在内容上,政府的服务就是对各社会成员利益的保护和对公共利益的发展、分配。在现代社会,政府的政治服务范围已得到不断扩大。

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空间”日益扩大,但“有效空间”和“掌握空间”却日益狭窄,“社会依赖性”日益增强,对利益的“取用”日益困难。[26]同时,政府的服务就是对职责的履行,应以合法和公正为原则。

它既是一种通过执行法律为公众提供的服务,又是一种“依照法律规则所作的服务”。[27]

(四)建立信任 在19世纪,人们强调的是利益冲突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关系,所持的信条是怀疑一切,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法治的目标是“防止滥用权力”、“以权力约束权力”。

[28]20世纪的人们却认为,“没有信任这样的东西,人类社会就根本不会存在,就此而言,信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单就共同利益而言,它只是合作的一个不稳固的基础。

除非所有的人都值得信任否则就存在着其中一人为获得更多而可能‘欺骗’他人的危险。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共同利益并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值得信任。

”[29]也就是说,只有建立信任才能增进相互间的合作和实现利益一致关系,只有基于信任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和利益一致才是内在的而不是被迫的;对抗只能造成社会动荡,磨擦只会增加社会成本。因此,当代法治也应当以建立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及国家机关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为目标。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体现为民商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然而,原有的信任关系,无论在婚姻家庭领域还是在经济交往领域,都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新的信任关系的建立还要作很大的努力。

国家机关相互间、政府与公众间的信任关系,应上升为宪法、行政法的原则。只有信任,才能有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才能出效率。

只有政府信任公众,才能发展民主、提供服务并取得合作,政府也才会有威信。只有公众信任政府,才能支持政府并提供合作,政权才能巩固、社会才会稳定。

与人们相互间的信任相比,这种信任的实现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反思理论,人们还停留在相互猜忌和防范、分权和制衡的陈旧的人文精神上;面对现实,个别的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整体的信任。

相互怀疑、彼此对抗和权力制衡的恶性循环尚未真正打破,相互信任、彼此合作和利益一致的良性循环还只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信任不仅是一种抽象的道义要求,而且还是一种具体的法律义务。

它要求承诺方不得任意改变自己的承诺,有效地保护他人对自己承诺的善意信任;要求他人不得任意请求承诺方改变其承诺,不得恶意主张信任,也不得任意撤销自己的信任。 总之,当代法治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以利益一致关系为基础的,各主体间相互合作(服务与合作)的信任关系。

四、法治的途径

(一)法治形式的完善 法治有内容和形式之分。法治的内容,是指根据法治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法律主体应然的权利义务和实然的权利义务。

法治的形式,是指根据法治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法律主体权利义务的实现形式和存在形式。对法治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在以往过分地强调了法治的内容,而忽视法治的形式,并认为西方国家所强调的法治形式只是骗取公众合作和信任的工具。

对法治的内容,我们又过分地强调了法治的本质,认为法治就是政治统治和阶级斗争。这种演绎的结果,却是践踏法治。

我们认为,法治的内容及其本质应得到正确的强调,但法治的形式应受同等重视。这是因为:第一,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

没有形式的内容是难以捉摸的,形式有欠缺的内容是容易引起误解和争执的。法治的存在,不能仅仅要求人们用思想去感受和体会,而且还要让人们的眼睛看得见、双手摸得着。

法治不仅应当真正存在,而且还要让人们相信它存在。然而,人们只有通过形式,才能看清或确认法治内容的客观存在。

第二,形式是内容的前提。法治的形式是对法治内容的一种规范。

只有通过法治的形式,才能实现法治的内容。例如,回避、听证和表决只是法律公正的一种形式,但只有通过这些形式才能保障法律公正的实现。

第三,形式比内容更具可行性。法治的形式是有限的、易行的和确定的,法治的内容是无限的、有难度的和模糊的。

例如,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是容易做到的,而当家作主的内容却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连容易做到的都没有做到,那么要做到难以做到的就值得怀疑或就是空谈了。

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实现法治的形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法治的内容并不完备,但法治的形式更欠缺。

例如,尽管政府在当时为公众提供了许多服务,却既没有用货币来衡量也没有用相应的形式来确认,因而既难以为公众所感受也可随时予以取消。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与法治目标及法治内容相适应的法治形式。

在当前,我们首先必须完善司法制度这一法治形式,因为这既是法律主体最后可获得的、可信任的服务形式,也是法律主体间最后的合作机会。如果连这一服务形式都难以真正享受、不可信任,连这一合作机会也被错过或剥夺,那么将没有什么法治可言了。

因此,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一切形式都必须得到完善和保障,任何障碍都应被清除。司法腐败不论程度多大,性质上比其他腐败更为严重和恶劣,必须尽快得到彻底消除。

司法受党的领导,但党也必须服从法律。党服从法律的形式标志,就是尊重司法审判。

(二)沟通渠道的拓展 “合作是一个过程”,[30]信任有赖于沟通。过程的法制化就是法律程序。

法律程序具有可预测性。人们通过法律程序,可以预测他人的意志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作好合作的准备。

现代法律程序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双方主体的交互作用程序。因此,程序意味着参与。

通过参与,可以了解对方主体的内心活动和意志形成过程,并沟通双方的内心活动,达成意思表示的一致和相互信任,消除可能发生的磨擦和冲突,从而使最终结果具有可接受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效率性。20世纪法治进步于19世纪法治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不仅重视法律行为的结果,而且关注该法律行为的形成过程;并不是强制或强迫对方来接受自己的单方面决定,而是要求对方来了解自己的决定过程和参与决定的作出。

根据传统的私法自治原则,私法领域的合作程序和沟通机制并不需要法定主义。但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依赖性日益密切,传统已不能适用于私法的一切领域。

我们认为,员工与业主之间的和平合作、信任融洽,在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问题上,就必须有法定的沟通机制。在煤气、电力、交通、教育、卫生、通讯、农产品收购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垄断领域,有关服务质量和价格调整等问题,仅仅依赖政府部门的监督似乎也是苍白无力的,公众往往被任意宰割,因而必须有公众的参与机会和法定的沟通途径。

在国家机关或政府部门之间的公法领域,沟通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国家机关或政府部门之间只有相互沟通,才能形成统一的国家意志,才能使所作的国家意志具有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

现在的沟通主要表现为会议和文件,尽管有文山会海之称,效果却有限。在立法上,法律规范之间的脱节和冲突并非个别现象,部门立法的垄断主义和地方立法的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在决策上,问题同样存在。例如,“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和依法治某某部门,并不是对依法治国精神的贯彻,而往往是对依法治国的肢解和歪曲。

另外,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 与上述公法领域的沟通同样重要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这一公法领域中的沟通。

这一领域的沟通,近十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建立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机制和行政处罚程序。但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毕竟是一种事后的沟通,并且范围有限、成本过大,事前的沟通途径还很少。

尽管事前的沟通途径已在行政处罚领域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个人的参与机会并不充分,作为沟通机制核心的听证制度仅限于个别行政处罚案件。在其他领域,如行政许可和行政征收等领域,事前的沟通机制尚未建立;在内部行政领域即政府与公职人员之间,甚至连事后的沟通机制也还是空白,就工资报酬、编制核定等问题的事前沟通机制似乎尚未列入议事日程。

总之,拓展沟通途径是实现法治的途径之一。

(三)价值取向的转变 统一和对立都是利益关系的运动形式。但是,我们,作为已经取得统治权的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就不能只强调或过分强调利益关系的斗争性而否认或轻视利益关系的统一性。

否则,只能人为地动摇本政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导致非法治的运动治国。在18世纪,处于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强调了利益关系的对抗性,提倡分权制衡、天赋人权和个人自由,并延续到取得统治权后的19世纪。

于是,无产阶级利用了这一武器,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人运动,甚至最终夺取了政权。因此,以狄骥为代表的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为了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几乎全面抛弃了启蒙思想,只承认利益关系的一致性,提倡以阶级合作为反动本质的全面合作,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国家转变法治目标。

列宁等社会主义者也给我们提供这样的经验。在俄国革命时,列宁强调了民族利益的对立性,提倡民族自决权,强调自决权中的分离权,号召各民族从资本主义阵营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在俄国革命胜利后,列宁又强调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提倡民族自决权中的联合权,号召各民族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成立统一的苏维埃联盟。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布哈林也及时提出了消除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的“平衡论”。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也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转变。因为,利益对抗和阶级斗争不需要任何法治。

然而,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依法治国观念的确立,并不等于说人们的观念都已经转变到法治观念上来。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全面确立还需要艰苦努力。

要使人们间社会联系的观念,从相互间的感情和友谊联系转变到法律联系上来;要把市场经济的观念,从尔虞我诈的竞争经济转变到互利互惠的合作经济上来;要让人们的诉讼观念,从我胜你败的法律对抗机制转变到沟通与合作的法律和平机制上来;要将人们的国家权力运行观念,从权力分立、相互牵制和保持平衡转变到职责分工、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上来;应将政府与公众间关系的观念,从命令与服从转变到服务与合作、信任与一致上来。总之,我们的观念,应当从找领导和组织全面转变到找法律和法院上来。

法治之路是漫长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目前容易做到的和迫切需要做到的,恐怕还是以上三个方面。

五、后记 从认识论上说,人们的认识既有科学性认识的一面又有价值性认识的一面。价值性认识体现了主体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但科学性认识却不涉及阶级性,只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本文引用了西方学者对法治的某些论断。这些论断的价值性认识,是反动的。

本文未作一一的批判,是因为这不是本文的任务,并且我国许多学者早已作过这项工作。[31]本文的引用仅仅限于其科学性认识。

马克思:《雇佣劳动和资本》,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载前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5页。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载前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537页。 马克思:《雇佣劳动和资本》,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第2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载前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8页。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5页。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页。

前引[法]卢梭书,第35页。 前引[法]卢梭书,第40页。

[法]狄骥:《宪法论》,钱克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81页。 [12] 前引[法]狄骥书,第126页。

[13] 前引[法]卢梭书,第35页。 [14] 前引[法]狄骥书,第483页。

[15]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载前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第320页。 [16] [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李光谟等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6页。

[17] 前引[法]狄骥书,第64页。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载前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34页。

[19] 前引[法]狄骥书,第483页。 [20]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7页。

[21] [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2] 参见前引[美]庞德书,第67页以下;[美]梅里亚姆:《美国政治思想》,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

8

5、10

4、114页。 [23] [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第710-711页。

[24] 前引[法]狄骥书,“第二版序言”、第482页。 [25] 《民营科技企业‘牛郎织女’有望团聚》,载《报刊文摘》,1997年11月20 日第二版。

[26] [德]福斯多夫:《当成服务主体之行政》,载陈新民:《公法学札记》,台湾省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57页以下。 [27] 前引[法]狄骥书,第483-484页、“第二版序言”。

[28] 前引[法]孟德斯鸠书,第154页。 [29] [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6页。

[30] 前引[美]庞德书,第67页。 [31] 参见王绎亭、顾维熊:《狄骥的社会联带主义反动国家观》,载《政法研究》 ,1965年第4期;顾维熊:《反动的庞德实用主义法学思想》,载《政法研究》,1963年第3期;吕世伦:《论社会学法学》,载《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2期,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广西单位工程的目标和内容-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简要介绍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广西单位工程的建设目标、构成、设计依据和主要内容,并对单位工程的实施提出初步意见。 关键词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单位工程;传输网络体系;生产技术体系;服务技术体......
基于中介理论的商务沟通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 中介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与叙述中经常提到的方法。本文将对把这种理论应用到商务沟通中的指导性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介理论 商务沟通 方法 途径 中介理论是马克思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在马克思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体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2-12-17
  市政债券是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重要方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也到了利用市政债券为基础设施融资的时候。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城市.........
浅析企业文化认知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组织成员集体奉行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存在于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将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过程分为概略认知和详细......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23-04-02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 发展 经济 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随着审计公告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审计社会 影响 力的不断攀升,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的期望值很高。而有效缩小审计的社......
法治的自治基础与自治的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3-03-19
最近,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因不服中国足球协会对其作出的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一事件引起了法学界、法律实务界的广泛争议:足协,作为非国家行政机关的社会自治组织,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其对组织成员行使管......
浅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论文摘 要: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上看,许多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联系......
试论强化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7-02
" 论文摘要:对于教育来说,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对教育的方法进行探索,认为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性、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模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实践环节,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是强化......
宪法解释是政治法律化的基本途径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2
关键词: 宪法解释/政治法律化/司法释宪 内容提要: 政治法律化的中心内涵是以宪法和法律规范政治生活, 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解释 是实现政治法律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司法释宪受制于形式化的司法程序与规则, 在弥合规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消......
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途径
发布时间:2022-08-28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教育方针提出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随之变化,因此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随之改变。大学不仅要给予学生求知的平台,更要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1)
发布时间:2023-03-17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随着审计公告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审计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攀升,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的期望值很高。而有效缩小审计的社会期望差,......
论法治基础上的民主
发布时间:2023-06-12
"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已经到了必须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否则便无法使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法治基础上的民主,即厉行法治,维护宪法的至上权威,加强违宪审查......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途径及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14
摘 要:针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掌握探究方法,并运用之去解决物理问题,从而有效实现物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物理教学;培养策......
简析公立高校依法进行学生管理的法律基础及实施途径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论述了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阐述了学生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分析了学生管理中高校和学生产生法律纠纷的主要领域并介绍了典型案例;提出了依法进行学生管理、构建和谐教育管理关系的实施途径;总结了我校依法......
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 途径 方法 1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简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23-04-16
"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独创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目前,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基本套用母体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本科人才与母体院校法学本科及其他层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形成层级、差异性,形......
日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生活化”理念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道德教育“生活化”取向已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外德育改革经验也印证了这个事实并成为了我们当今德育改革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试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三方面的“生活化”理念,解读出......
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要: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取得较大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优秀人才。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质量尤为重要。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质量;途径;方式0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各行业之间竞争也更加激烈,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想要更好的就业,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空间,只具备专业技术还.........
浅析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途径
发布时间:2022-11-28
"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师资建设 论文摘 要: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费投入、课程改革、教师生活待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但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城市中私立基础教......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27
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个体,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要求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出发点与归......
高职机械基础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职业学院机械基础课程的几个典型教案分析,探讨了现代职业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从现代职教理论的观点出发,深入剖析了课程能力目标难以实现的内外因素,并对现代课程标准下的能力目标的实现做了可能性分......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发布时间:2023-06-22
法治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治理制度的创新发展始终与法律制度体系的建构完善发展同步。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政......
浅析城市治理雾霾的法律途径
发布时间:2022-12-10
一、雾霾的概述 众所周知,雾霾是一种可吸入颗粒物积聚的现象,所以说,这种危害是无处不在的。它的特殊性也使得它带给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当然不止北京,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遭受着雾霾的侵害。我们可以看到:在雾霾肆虐的时候,路上行......
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04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进一步节约成本,持续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财务管理的优化。本文就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基础目标、发展目标、长......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11
一、前言 “学习型组织”一经提出,立即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学习型组织理论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因此,它被称作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但我们烟草企业创建学习型组......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目标定位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 目标定位 知识本位 生命本位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对其实践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的三个热点问题的分析,从而定位生命本位、培养公民、多元发展应该成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追......
切实改进机关文风的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本文结合保山烟草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实际,就如何改进文风,提高机关效能、减少行政公文制发和精简各类简报总结了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改进;文风;建议 倡导“短、实、新”的文风,是提高机关效能、节约行政资源、......
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出发,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当前资金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从强化资金管理意识,健全资金管理体系,科学运用资金管理方法以及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论述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策略,希望能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途径及方法一、新时期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企业的资金是重要的“营养液”,维系着企业的生命力和.........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初探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基础上的一种双向的影响过程。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更加顺利,应该充分发挥社会自身的优势,创建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富阳区的“市民卡”项目近年来广受市民欢迎,为思政工作的顺利......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9
"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外占的时间大大多于体育课的时间。从灵活性上看,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锻炼中去,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 课外体育活动 ......
基础会计项目教学法解析
发布时间:2017-07-04
摘要: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理论知识深厚、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会计人员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特点、意义等方面分析基础会计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项目教学;基础会计;项目设计;项目评价《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一门核心基础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都比较强。将学生带进会计专业,学习会计理论,会用会计技能,培养出专业的会.........
中国法治的传统文化基础
发布时间:2022-07-22
中国法治的传统文化基础 “法治”这一词汇在中国传世文献中早已出现,管子曾说:“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明法》)但是现代意义的“法治”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新的词汇,它是随着晚清西学的......
浅析依法治国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3-06-26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作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
试析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及途径
发布时间:2023-02-25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要以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开设行业英语(ESP)课程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文章阐述了高......
行政法治实现途径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行政法治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被认为是实现法治工程总体目标的关键。对我国目前行政法治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途径以助于推动我国行政法治的进程。 关键词:行政法......
浅析经济人的现实基础、生成途径与扬弃方式
发布时间:2023-06-17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项基本教条,是其形式上严密的理论体系进行演绎的起点,地位如同欧几里德几何学体系开头的公理一般。在资本主义主导全球经济的现代社会当中,这一前提假设同西方经济学的许多观点和结论一样,成为了......
中国制定家暴防治法的宪法基础和行政法背景(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逐渐为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也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而要制定好这一法律,就必须弄清它的宪法基础和行政法背景,制定出一部合乎宪法和保证法制统一前提下......
共同治理视阈下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基础和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公共管理语境下的共同治理( Co - governance) ,其重心是治理理论。近年来,治理理论逐渐渗透并被公共管理领域运用,这是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必然趋势。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描述,我们可以把治理理解为管理共同事务的各种公共或......
浅析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指标的途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18
在铁路运输中机车作为动力资源,在铁路运输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列车编组、列车牵引、车辆取送等都需要机车为其提供可靠的动力。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需要从运输时间和运输量两个方面入手,在运输量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压缩全周转时间的方式进行,这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因素机车全周转时间直接影响机车的运用效率,而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因素有机车运转时间、.........
探究提高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22-10-07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组织实施了一批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途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革新、进行优化,本文......
结构调整的制度基础和判断标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5
结构调整的制度基础和判断标准———读《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随想张春霖 多年来,结构调整一直在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占有突出地位。表面上看,人们对结构调整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实践表明,调整的关键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8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制定的政策及其执行所形成的环境。环境的培育与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提高其实效性的......
探究提高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
浅析小金库的形成途径和审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浅析小金库的形成途径和审计方法 一、小金库产生的根源、现状和危害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者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从小金库的定义可以看......
浅论政治法律的基础及博弈
发布时间:2023-01-29
政治法律控制的基本目标是要政治服从基于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法律,实现政治过程的法律调节。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浅论政治法律.........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途径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将法治政府建设简单等同于推进依法行政、试图通过依法行政的“单兵独进”来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
基于新课标的中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本文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阐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后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实践中,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针对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心理培养所具有的特殊性,探索通过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我国医疗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是医疗改革中的重点。在新医改背景下,财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整合医院整体资源,提高医院效益,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新目标。本文主要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关键......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八大系统工程”.........
初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语言与文化 1、文化。要想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化之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何谓文化?文化是个涵义极广的概念,对其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文化的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r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重塑公司治理制度的法治基础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必须从公司之根本入手,重塑公司治理结构的法治基础和公司外部治理的法治基础。论文关键词:公司 治理结构 外部治理 法治基础公司肇始于商品经济,成熟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并处于不断......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管理主体在法治观念的指导下,依据相关法治要求,运用法律规范、理念以及原则对学生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是依法治校与依法治国的拓展。本文针对法治化视角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从确立学生为本......
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目标、挑战与应答
发布时间:2022-10-20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基础教育则是基石的基石,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苏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要坚持示范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差异导向;要锁定薄弱地区,聚焦薄弱学校,突出薄弱环节,强......
浅析我国法治环境下平等权的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我国传统文化上平等权的缺失 儒家强调尊卑有别、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在这里,儒家已经把贵贱上下、人天生的不平等观视为天经地义。法家的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确认并维护一部分人的特权,法律只有刑与......
基于项目标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15
以下是一篇关于基于项目标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探讨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摘要】基于项目地财务信息分3档次,传统地财务信息满意不了这种治理请求地核算,只有应用各种信息体系工具,设计实用地系统对于名目履行垂直地管理模式,才......
探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决定着......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1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的平台。古人云:合者,和睦也;谐者,协调之意。“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在和谐语文课堂中,与学生一同寻觅文本事实的“真”,人文情怀的“善”和语言形式的“美”,让学生生命之花异彩纷呈,灿烂夺目。一、张扬个性,凸显和谐。要颠覆墨守成规的课堂,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在预设目标下允许学生“放肆”的畅想。在教.........
项目教学法中基础会计教学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在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被许多教师实践和探索。本文首先介绍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然后详细介绍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基础会计教学;实践探索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被许多教师应用和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尝试和推广,是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一、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项目.........
浅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有关政治正义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08
" 论文关键词:正义;政治正义;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取得共识的远景目标和战略选择,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正义的社会,而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系统,在......
谈柔性引进教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关键词: 柔性引进教师 农村基础教育 师资短缺 论文摘要: 在农村向现代化和城市化迈进的今天,农村基础教育的地位日益凸现,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迫在眉睫。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状况令人担忧:师资短缺、教师流失、质量低下。笔者......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3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一、地......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决定着......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快速 发展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也逐步深入,同时围绕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中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监督方式、处理处罚措施以及相关方救济途径等 问题 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概括而言, 目前 我......
新时期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2-08-26
【摘 要】新时期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将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将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立道德激励机制相配套。 【关键词】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激励机制 抓好职工的道......
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3-26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临近,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尽快在基础教育中传播新世纪的文化......
浅谈环境法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6-09-26
2012年10月28日,在风桑迪过境给康涅狄格州带来严重灾害后,州长Darnel Malloy说到:我们从来没有面临过这样的灾害我不知如何才能更清楚的表达,气候变化是我们国家所经历地最大威胁着人类生命的灾害。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的频率和力度越来......
中国法治化实现的社会基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5
一、引言 二、中国社会传统的“礼治”理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中国社会在研究之时是带有“礼治”的色彩的。即使“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在中国实行了近20年,但“......
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途径
发布时间:2023-02-03
引言 只有重视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扎实做好基础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应对未来市场新的要求和变化。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门集经济知识、通信技术、应用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知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要做到各方综合平衡,才能有利于企业......
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指出,新形势下法制化建设已贯穿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成为规范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用法制化的机制来管理、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才能更好的保障市场的有序运作,更好的促进区域经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浅析坚持依法治国与维护法律权威:理念共融、目标共生与路径共通
发布时间:2017-02-06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 实现科学立法确立法律权威的前提 基础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立法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
分析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16-12-20
转基因食品自诞生伊始,就争议不断,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无所适从,于是对知情权的诉求与日俱增。然而,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无法通过市场竞争得以实现,市场调节出现失灵,需要公共权力(......
培育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2-10-05
法治的实现需要对现行法律足够尊重、信仰、服从。规则意识是法治精神建立的内在动力和保障,培养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柱,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政府、企业、公民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培养路径多有不同,应分门别类、共同推进。培育政府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政府法治精神建设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于法治建设尤为重要,只有政府带头守法、遵守规则,才能引导企业、公民自觉守法。首先,政府权力规范化、法律化。.........
校园地震安全科普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频发生,造成大量人员及财产的损失。地震对人类具有重大的威胁,在以往多次地震中总结出,我国公共防震意识薄弱,而且缺乏防震知识。学生属于整个家庭及社会的希望,学校属于全面教育的主要地点,其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活动的主要地点。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而且求知欲比较强,对学生实施校园地震安全科普教育,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防震知识,并且使学生防震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能够使学生掌握.........
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权力具有权威性。没有权威性就没有权力。不论是什么学者在对权力进行定义或者论述时,都无一例外地肯定权力具有权威性。权力权威性的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是权力运作的规则性。无规则的权力运作只会导致人们的反感、不安,而决不可能给人们......
论行政法治是实现公务员管理法制化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4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政府的一切社会活动和行为也应纳入法制的轨道。只有坚持行政法治原则,加强行政法治在行政 法律 监督体系建设的作用,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使公务员承担起行政法律责任,使......
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5)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三、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之三:法治优越论 (一)法治优越论的历史发展 法治优于人治,是人类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古希腊,柏拉图早年曾主张由哲学家做国王,或者将国王培养成哲学家的哲学家统治(19)。经过人生的世事变换,他修正......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摘要:网络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给当代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者,高校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队伍、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增......
论公共治理途径之政策网络治理
发布时间:2022-09-19
   一、政策网络治理理论概述(一)政策网络治理的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面临的治理困境日渐加重,层出不穷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让政府的治理出现了失灵的现象,政府开始意识到单纯依赖官僚制无法解决这些牵扯方面众多的复杂社会问题。西方国家开始渐渐尝试,试图让社会分担政府的治理工作,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决策不再是政府一言堂,即出现了分权化的趋势,社会去中心化开始初现端倪。政策网络治理也是从那时开始萌生.........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1)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也逐步深入,同时围绕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中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监督方式、处理处罚措施以及相关方救济途径等问题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概括而言,目前我国政府投......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3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各部门各自为战造成了没有统筹收集、保存......
论农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优先路径
发布时间:2022-07-23
论文关键词:新 农村 建设; 农民的发展; 教育 ; 健康; 财政 论文摘要: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农民在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农民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开发农村 ......
职工治理为主是我国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成功的唯一途径
发布时间:2022-11-23
( 内容 提要:本文抓住国有 企业 总经理董事长主要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拔产生的实际做法,这一本应属于计划 经济 体制产物的仍然沿用,是国企改革二十年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所有缺失都主要由此产生。通过对主要缺失的逐项刨析,指出产权......
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面对日益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特点,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创造新价值,才能立于市场不败之地,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以取胜。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1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
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域名的含义和法律性质,解释了域名权与商标权产生冲突的形式和原因,最后为了减少两者的冲突,笔者对域名的注册政策、以及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解决产生的冲突,可以有司法和非司法的途......
浅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时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2-09-24
摘 要:从教学的最初意义来看,它的精髓在于将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意义,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无疑需要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更大创新,从而将抽象枯燥的作文写作变得生动有趣,最终提......
《法理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及学习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9
" 摘 要:法理学这门课程具有三种基本的属性:法律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相应的要求同学们掌握法律思维的特点,学会法律思维,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较高的学术素养。学习途径主要包括学习西方法学理论,扎根本土资源,学习法律史以......
和谐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础(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0
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协调工作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一、二期工程施工案例为基础,分析了项目协调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搞好项目协调工作的对策。 项目协调的特点 协调的......
政工在煤矿企业中的基础作用及政工队伍建设途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 要】煤矿行业遭遇空前危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内部政工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政工工作目的与作用分析,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新时期建立高素质政工队伍的新途径,可概括为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工干部思想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