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宪法实施视阈下的“设区的市”立法权

浅谈宪法实施视阈下的“设区的市”立法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8:56:05
浅谈宪法实施视阈下的“设区的市”立法权
时间:2023-08-07 18:56:05     小编:

一、我国地方立法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地方立法权的生成之路

我国的立法体制自建国以来几经变化,地方立法权经历了从有到无再到有的发展过程。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颁布之前,在省级人民政府之上还设有大行政区一级的政府,在这一阶段地方拥有较大的立法权。在立法主体上,大行政区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享有立法权;在立法权限方面,大行政区可以发布命令和制定暂行条例,省级政府可以制定暂行条例,市级政府可以制定暂行条例报上级政府批准。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对立法体制重新做出规定。宪法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央层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和制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法律和制定法令,1955年全国人大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单行条例的权力;在地方层面,宪法没有对地方是否有立法权做出明确规定,各省、市、县原有的拟定法令、条例或单行法规的立法职权实际上已被取消,这一时期地方立法权处于消亡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为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1979年7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重新赋予地方立法权。在1982年修改后,《地方组织法》第一次引入较大的市概念,并赋予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地方性法规的拟定权。在1995年修改后,《地方组织法》将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拟定权升格为制定权。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沿用《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确立了较大的市的立法权。

至此,在立法主体方面,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均被赋予了地方立法权;在立法权限方面,相关立法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而是笼统地规定在遵循不抵触原则的前提下,上述地方立法主体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其中,较大的市享有立法权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发展,是立法权向地方下放的重要探索。然而,赋予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达地区的立法需求,但是其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暴露出来。首先,较大的市概念模糊不清,这造成其认定上的困难。事实上,国务院从1993年之后再也没有确定新的较大的市。这貌似可以解读为国家有从严控制地方立法权的意图,但从此番国家赋予外延更广泛的设区的市立法权来看,笔者认为更应当解读为较大的市自身的标准不明确,使得申请认定较大的市资格的申请者和审批者均无所遵循。这足以表明较大的市所承载的下放立法权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上述认定上的困难,客观上造成很多有立法需求的城市难以获得立法权,比如温州市曾连续二十年申请确定为较大的市均未获批,这必然造成地方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时多遭掣肘,从而严重地抑制了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市级立法权的全面生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城市迅速发展壮大,从而产生了对立法权的迫切需求。据统计,常住人口在三百万到五百万的设区的市有八十二个,常住人口在五百万至一千万的有八十七个,有的甚至超过了一千万,如山东省的临沂市、河南省的南阳市。城市发展带来的规划、人口、环境等城市综合治理问题日益复杂,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迫切需要立法的引领,即上层建筑应当服务而不能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立法需求,促进城市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鉴于较大的市在面对这方面需求时力有不逮,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完善立法体制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指出要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2014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对此予以明确,要求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立法法》在2015年的修改中将上述主张法制化,赋予了设区的市立法权。至此,我国市级立法权全面生成。之所以全面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其一在于满足地方立法需求,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其二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机关的潜能,使它们成为中央立法机关的有益补充;其三,设区的市人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发挥其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是提高立法质量和保障立法引领作用的重要环节,这有利于推进市级人大工作进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而言,在立法主体方面,全国设区的市共计284个,修法之前只有49个较大的市才拥有立法权,修法之后其他原先不拥有立法权的235个设区的市也被赋予了立法权,地方立法主体范围的扩大可以极大地满足压抑已久的立法需求。在立法权限上,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限定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如此规定,一方面可以满足地方立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地方立法的质量,确保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在对各方立法需求、现实发展需要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等方面综合权衡的基础上,作出既能解决实践问题又有法理基础的决定。

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合宪性争议

无论是较大的市立法权,还是设区的市立法权,均是根据法律授权而非直接依据《宪法》规定。有学者认为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来源缺乏宪法依据而存在违宪的嫌疑。在2015年《立法法》修改前,有学者就曾指出《地方组织法》、《立法法》授予较大的市立法权缺乏宪法依据,地方立法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分权,故属于宪法才有权规定的事项,其他法律无权规定。持相反意见的观点认为,虽然《立法法》授予较大的市立法权缺乏直接的宪法依据,但是由于符合实践发展的需要,故而符合宪法精神,属于良性违宪。

本次修法将原来的较大的市进一步扩大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合宪性问题再次被提起。在《立法法》修改草案公布之时,有学者即提出合宪性质疑,认为《立法法》修改的程序不同于宪法修改程序,所以全国人大实质上行使了修改宪法的权力。在正式修改之后,《立法法》的宪法依据问题并未随着修正案的生效获得解释。有研究者指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路径,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划分问题、立法权的授予和权限大小问题只有宪法才有权做出规定,其他法律无权做出规定。要解决这种合宪性危机,只能通过解释或者修改宪法为设区的市立法权提供宪法依据,这样才能在立法体制上实现《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规定和《宪法》的规定相统一。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设区的市立法权无宪法依据是因为宪法对立法体制的规定存在留白,《立法法》修改后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填补了宪法的空白并推动了后者的发展。《立法法》的修改机关是全国人大,其不仅仅是最高权力机关,还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阐释宪法内涵并且发展宪法是立法者的责任之一,以民主的方式发展宪法正好反映了我国立法体制的作用,扩张地方立法权是多种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其在不违背宪法的情况下发展了宪法。

关于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合宪性质疑必须得到正面回应,否则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立法保障的初衷势必落空。那些认为《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之举缺乏宪法根据的观点,戳中了地方立法主体不断扩容与《宪法》规定不相洽这一要害。但是,这种纯法条主义的宪法解读忽略了宪法的整体性,对宪法的理解陷入了唯法条论而有失偏颇,以宪法为依据不仅仅指有直接的宪法条文作依据,还可以宪法精神、宪法原则作依据。同时,主张通过修改《宪法》来解决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合宪性危机的建议也不现实,且修改《宪法》以适应法律,不符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定位。将现实的立法需求作为论证《立法法》正当性的逻辑起点,并没有正面回应其合宪性质疑。同时,关于《宪法》规定存在留白,全国人大的立法发挥着补白的功能,进而推动宪法发展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无法直接回应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宪法依据何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应该回到《宪法》自身,地方立法权既不是地方与中央的分权,也区别于《宪法》意义上的立法权,地方各级人大立法还蕴含着实施宪法的功能和职责。

三、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属于实施宪法

(一)宪法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所谓宪法实施就是指宪法规定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宪法作为根本大法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公民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和国家体制能否得到有效运行。国家机关是宪法实施的主要主体,根据国家机关主体的不同,宪法实施可以分为立法实施、行政实施和司法实施。立法实施在我国就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一定的方式、步骤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立法的活动,立法实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实施宪法的主要路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规定的内容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而且一般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抽象性,故而难以在具体生活中直接实施,通过立法将抽象的宪法具体化有利于后者贯彻落实。特别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宪法中得到有效实施条文有限,宪法实施在总体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立法实施宪法可以促进宪法的实施。

(二)全国人大制定《立法法》属于实施宪法国家

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只有全国人大才有权制定,基本法律主要是涉及国家生活全局以及国家基本制度等直接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干地位。制定《立法法》的目的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立法权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国家机构运作的重要权力,立法内容往往直接对公民权利的实现方式和义务的承担方式予以规定,《立法法》是全国人大才有权制定的基本法律,制定《立法法》也是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宪法的主要方式。立法权划分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划分涉及同一层面上的不同国家机构之间的分工,纵向划分是指中央和地方在立法事项上的分工。设区的市是否享有立法权属于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和运作的重大事项,只能由《宪法》作出规定,那《立法法》此举是否僭越职权呢?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并不是宪法所有的内容都是可以通过立法来实施的。我国的立法中通常都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表述,有研究者认为这句话包含立法权权源法定和法源法定两层内涵;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立法技术,这表明了宪法是普通法的基础和依据,普通法是宪法的实施法。这就是本文探讨的立法依据问题。我国宪法中存在大量政治宣言条款,如《宪法》第1条规定我国国家性质是人们民主专政,第14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等等。这些宣誓性条款旨在表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但是缺乏立法的可实现性,不具有明晰性、稳定性与可实现性条件,无法通过制定普通法来实施。《宪法》第33条规定的平等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其效力的实现主要结合其他宪法权利来约束国家机关,但是却很难制定一部《平等法》来实施该条款,往往采取在立法中贯彻平等原则的方式来实施。《行政诉讼法》第1条也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表述,但是没有直接的宪法条文可以作为其依据,由于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符合宪法规定的法治原则,可以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故而可以将宪法中有关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规定解释为其法源。有的立法则是直接对宪法具体条文的实施和具体化,如《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就是《宪法》第46条,通过普通法对公民受教育权作出具体规定,从而确保各级国家机关认真实施宪法。

《立法法》是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对立法体制进行完善也并非没有宪法依据。宪法分配着国家法权并规范其运转,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划分和运作及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运作,都只有宪法才有权作出规定或者由宪法授权立法机关进行立法规范。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和运作就是由宪法授权人大制定组织法进行规范的。宪法对我国的立法体制已有规定,在我国宪法颁布之后有权对立法权进行分配调整或者进行解释的机关也只有全国人大。《宪法》第62条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全国人大的各项职权,其中最后一款规定全国人大的兜底职权,即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为对宪法规定的立法体制进行完善,全国人大制定《组织法》、《立法法》先后赋予较大的市、设区的市立法权,这是只有全国人大才能行使的其他职权。《立法法》就是以宪法为依据,对各级立法机关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各自的权限范围、立法的程序、法律解释及适用与备案等问题作出的专门立法。这也是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的形式实施宪法。

保障宪法实施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责。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直接依据宪法制定地方性法规来实施宪法,如《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工作条例》第2条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法监督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该条例对山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及责任和处理等作出了规定,这是省级人大通过立法将宪法规定的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予以具体化,实施了宪法中的相关监督权条款。宪法在地方实施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中央实施,对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说,保证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是维护法制统一和纠正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违反宪法的现象。 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市一级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其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是其法定职责,其有权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方式,通过和发布决议,这也是宪法规定的设区的市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制度建构科学合理,维护法制统一

《宪法》要求我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应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即一切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法制统一原则要求国家的法律制度保持统一性,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位阶不同,他们共同构建的法律体系内部应当和谐一致。实行法制统一的前提在于以《宪法》为核心建立科学、统一的法律体系,故立法权的合理配置是实现法制统一的重要保障。其中,法律保留原则和法律优先原则的适用则划分了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和空间及各级立法的效力位阶,使得各级立法在不同的层面为国家治理提供相应的立法支撑。

《立法法》构建了科学有效的保障制度以实现法制统一。首先,对不同的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做出了划分,明确了宪法的最高效力和设区的市立法应遵守的不抵触原则其次,明确了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经过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实施,省级人大常委会对向其报批的法规之合宪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这是确保设区的市立法符合法制统一原则的重要制度;在地方性法规正式颁布实施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还可以对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对其中违法、违宪的内容提出审查意见,对地方立法实行立法监督是保障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的最后一道防线。上述多项制度形成合力,形成了保障法制统一的机制。

四、设区的市立法事项之宪法依据

宪法是其他法律规范产生的依据,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规范内容也要以宪法为基础。宪法规制在立法中的体现,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宪法原则可以成为部门法的基本法律原则之法源,如宪法中法治原则可视为行政法中依法行政原则的法源;宪法中的子原则可以成为法律中的母原则或派生出其他法律原则,如我国宪法中平等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派生出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宪法规则可能直接转化为法律原则,也可能派生出法律规则,如美国宪法中不得自证其罪的规则转化为刑事诉讼中的不得强迫当事人作出对自己的不利陈述。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之规定,设区的市立法事项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其实践基础是较大的市的多年立法实践,而其规范法源则是宪法原则和规则。

首先,设区的市制定城乡建设与管理方面立法的宪法依据。通观我国《宪法》文本,城乡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内涵是经济体制下的城乡集体经济,这一种内涵有两处,分别是《宪法》第8条规定的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和第42条规定的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第二种内涵是作为一种职权行使对象的城乡,这一种内涵在《宪法》中共有三处,分别是《宪法》第24条规定的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89条第6款的规定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以及第107条第1款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同时,城乡建设和管理同时出现的有两次,即第89条第6款和第107条第1款。笔者认为,这里的城乡是指设区的市颁布的地方性法规的实施范围,之所以采用城乡的表达方式是植根于立宪者思想深处的城乡二元制。

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代表本区域人民的意志决定重大问题,在本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设区的市可以根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资源、民族构成、人口等因素对本区域内的事务进行管理。不仅如此,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立法可以承载和实现宪法蕴含的各种价值,通过立法可以促进本区域内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福利保障、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

其次,设区的市制定环境保护方面立法的宪法依据。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共同的选择,有的国家宪法条文中明确规定了实体性的环境权,有的规定了程序性的环境权,也有许多国家对环境纠纷案件实行司法专门化。《日本宪法》第25条规定了公民的生存权和国家的社会性使命,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环境权的表述,但是有学者认为这蕴含着公民环境权,因为良好的环境是保障公民健康和文化发展之基础。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这属于在宪法中直接规定国家保护环境的立宪模式,并且已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设区的市以宪法法律为依据,对环境保护进行符合地方特色的地方性立法,是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宪法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宪法》中环境保护条款的具体化。

最后,设区的市制定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立法的宪法依据。《宪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关于文物保护的宪法规则,《文物保护法》就是对其进行实施的专门立法。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保存着文明的轨迹,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障不仅仅是保护优秀的中华文化,还能为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撑。设区的市对历史文化保护进行立法可以形成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的规则体系,文物分布由于历史原因各地不一,设区的市可以根据当地情形有针对性地将宪法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进行具体化,在维护法律规则体系统一的同时,根据本行政区的经济社会情况提高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文化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所以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且所有个人和民族都有权参与两者的发展并从中获益。综上,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有宪法依据。

五、结语

诚如汉斯凯尔森所言,可以从同一个基础规范中追溯自己效力的所有规范,组成一个规范体系,或一个秩序。这一基础规范,就如一个共同的源泉那样,构成了组成一个秩序的不同规范之间的纽带。社会生活是法律规范产生的实践基础,基本规范指引和约束法律规范的最终形成。宪法是一切其他法律规范产生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要接受宪法的检验,不得与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相抵触。宪法实施情况是衡量一国法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我国宪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本身的制度实施宪法,通过各级人大立法对宪法原则、宪法规则具体化是各级权力机关立法实施的重要途径。设区的市拥有立法权是全国人大实施宪法的表现,其立法权有相应的宪法依据。其既可以激活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在城乡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现代化,又可以使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得到有效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一、我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救济权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而不能获得救济,就等于没有这项权利,既通常所说的“无救济就无权利”,但这是在肯定权利存在的前提下从反面说明如果对权利不予以有效的保护,则权利就无法......
依法治国视阈下的依规治党问题浅谈
发布时间:2023-06-21
一、依规治党的内涵与价值定位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轨道。法治国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应树立宪法绝对权威和法律至上之信仰,通过法律保障权利的行使和规范权力的滥用,最终实现社......
浅析立法法修改给设区的市带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28
一、赋予所有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必要性 ( 一) 立法活动的需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立法已经不能满足设区的市的地方实际。每一个设区的市都有自己的社会特点,而有的法律法规不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当地人民的意愿和当地的......
浅析宪法社会化:宪法实施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6-16
一、宪法社会化是宪法实施的逻辑前提 从逻辑上讲,宪法实施是将宪法规范转化为宪法秩序,既有国家权力与国家义务之间的关系,又有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也关涉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等复杂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牵扯......
民主视阈下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社区自治很重要;经济、社会和国家等基础性建设是社区制度建设的环境基础;普选制作为社区选举制度的基础,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直接民主、多数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统一,民主监督,权力制约和法治的统一;城市社......
浅论宪法框架下的法院独立审判
发布时间:2022-08-05
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仅仅是一个学理问题和宪法原则,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命题和制度实践。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作为法治国家的重要......
浅谈法治视角下的装备采购立法反思
发布时间:2016-09-28
装备采购立法是装备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更是推进装备采购法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顺应新时期法治化建设要求,切实推进装备采购立法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序化、民主化,为装备采购制度改革保驾护航,为促进装备采购法......
国家立法权的限制的宪法渊源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 要】国家立法权作为国家的立法权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权力,也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宪法渊源。文章着眼于中国与美国对于国家立法权的限制的不同,旨在透过中国与美国宪法对国家立法权的不同规定,探寻造成这种不同的背后的......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赵勇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9
论文摘要:公民宪法权利救济权有最高法律地位的宪法将其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历史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该规定与法的体系和宪法的法律地位不和谐。完善公民权利救济方面的立法,确实保障公民权利救济权在新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论......
发展权的宪法保障浅谈
发布时间:2022-11-18
发展权的宪法保障,我们积极探寻发展权的宪法规范方式对于丰富与发展当代宪法人权和更好地保障发展权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权作为一项由全体个人及其集合体有资格自由向国内和国际社会主张的参与、促进和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
宪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23
一、知识产权的滥用与危害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 草案) 》( 以下简称TRIPS 协议) 签订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呈现出制度设计日益细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整体保护水平日益提高的特征,突破了原有的以世界知......
简要分析地方立法程序 ——以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程序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3-07-12
立法权无论是在西方国家的权力架构中,还是在我国的权力体系中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权力。立法权体现为立法机关依据法定的立法权限,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规的权力(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称法规均指地方性法规)。可见,程序性是立法权运行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宏观层面看,立法权的运行结果通常体现为法规文本,立法程序则是实现立法权从权力形态向物质形态转变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正确认识地方立法程.........
简析我国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宪法权利;宪法实施;行政诉讼;司法实施 论文论文摘要:社会转型使我国宪法权利案例大量出现,社会需要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以宪法的名义维权,大量宪法权利争议以行政法案例的方式出现,是对现行行政诉讼制度提出的要......
国外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摘要:宪法案例是西方宪政国家宪法实施的标志,探讨行政诉讼在宪法案例中的作用,有助于借鉴国外宪法实施的经验:在诉讼中行政法问题演变为宪法问题,宪法是处理权利争议的最高标准,权利是宪法司法实施的动力,社会转型为宪法的司法......
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6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是各教学阶段都十分重要的一项课程,在英语教学尤其是初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缺乏对语法功能和意义的重视,使学生在语法的理解上经常出现困惑,构式语法产生后......
浅析全面深化改革视野下的授权立法
发布时间:2023-03-16
一、授权立法的多元化 我国授权立法制度与实践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根据《立法法》第9 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第8 条所规定的法律保留事项中尚未制定法律的部分事项先行制定行政法规。究其实质,......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发布时间:2023-07-21
针对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2009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从该法十个条文的规定来看,绝大多数是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目前大陆对台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再次强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对已经......
关于社会治理视阈下《回疆则例》的立法考察
发布时间:2016-09-07
清廷统一回疆后,当地社会治理的侧重点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些治策的演变使清廷对当地的立法内容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本文以《回疆则例》为研究中心,通过考察清......
设区市行使立法权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4
1 统观设区市行使立法权 为限制和规范地方权力,规范、杜绝各类红头文件侵犯民权;为填补地方在城乡建设与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等领域立法的不足,使地方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法可依;为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推进国家治理体......
论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实现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7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不仅是一场全面的制度实践,而且是一系列价值和观念的载体,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无疑需要制度和价值理念的双重支持,立宪主义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恰恰与此契合。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发布时间:2023-02-26
三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合宪性 尽管这项授权符合对台作战的实际需要,但在法理上,还必须解决其合宪性的问题。应该说,《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的授权,是符合中国宪法规定的。 全国人大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其他国家......
浅析区际司法协助视阈下的海峡两岸婚姻法律冲突之解决
发布时间:2023-04-17
一、引言 海峡两岸的法律制度虽有差异,但两岸同胞一脉相承、同根同祖,两岸在通婚问题上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渊源。因两岸所属的法域不同,涉及台湾地区的婚姻存在着诸多复杂问题。面对区际法律冲突( interregional conflict laws......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3-04-10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摘要」在西方宪政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中财......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财权、事权及其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财权应该取代财力成为我国央地关系中与事权对应的要素,缺少财权而仅获财力的地方不能成为自足的法律主体。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概念各有侧重,但首先应解决其宪法化的问题。宪法是联接财权与事权的法律基础,只有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才能使一国央地财政关系真正步入正轨。关键词:财权;事权;宪法保障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政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21;2014年度河南工业.........
浅谈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4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明确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本文就实施宪法......
探究地方立法机制的构建———以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机制构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2-08-26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启动了对《立法法》的修改工作,2015年3月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立法法》修订案。修改后的《立法法》赋予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地方立法权。一、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
浅析宪法的几点认识与宪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6-04-13
“浅析宪法的几点认识与宪法实施的几点建议”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浅析宪法的几点认识与宪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宪法的几点认识 对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人们过去一般都是从宪法的内容、宪法的法律......
论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实现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其次,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条件。在以义务本位和计划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里,纵有立宪之名也无宪政之实,立宪主义是无法真正实现甚至无法立足的。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制宪和行宪的心理和......
浅析宪法实施的中国图景
发布时间:2023-03-04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依法治国决定》) ,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导言:问题的界定 近来,围绕《物权法(草案)》而出现的争论,涉及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包括宪法、民法等部门法学者的共同关注,在学界乃至立法界都引起了广泛反响和思考,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法律问题......
浅谈法治进程中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发布时间:2022-09-26
依法治国就是要按照法治的理论与价值,依据宪法法律治理国家。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法律规范体系,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契机。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重要性(一)宪法法律权威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法治国家,没有什么规范比宪法法律更为科学、有效。从实践发展.........
浅谈我国现行宪政下的宪法司法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 要】宪政就是依宪法而政治,它以宪法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宪法司法化是法的司法适用,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进行切实保护的有效手段、途径,它在我国的实现是必要的,同时存在不少的困境,但宪法司法化的最终实现也是......
浅谈宪法实施与和谮社会(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国 宪法 和谐社会 论文论文摘要:从依法治国到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自然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内容的实现也需要有法治来作保障。......
浅谈灾害视阈下的三代更替
发布时间:2023-05-16
王子今先生认为,历朝政治危机发生的基本类型、古代王朝覆灭的诸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形:政争、外侵、天灾和民变。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及地方势力的割据、外族的入侵、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由诸种因素引起的大规模的民众武装起义等......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现状及立法完善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7
【论文摘要】国家赔偿法是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依法予以赔偿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公民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限制其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但......
宪法权威的来源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宪法权威的含义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政治活动、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是要尊崇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权威是指宪法被人们奉为最高规范,具有使人们自觉遵守,并且在人类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
浅论我国宪法权威树立的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论文摘要:本文指出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根本法地位,对于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原因,导致公民宪法意识相对单薄。因此,树立宪法权威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 【......
浅谈法律信仰与法律权威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6-11-25
一、法律信仰的确立 信仰之于法具有内在性。所谓信仰指对某种主张或对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法律信仰可以说是人们自觉自愿把法律奉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一种内心确信,信仰不是依附在法律之上的可有可无的一张皮,......
浅谈发展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文论文摘要:人权是宪法的归宿,宪法是人权的保障。发展权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基本人权形式,势必在扩大宪法调控视角的过程中,对宪法人权的时空进一步拓展。宪法对发展权所具有的宣示、规范和保障功能意味着发展权的宪法化选择是一种必然......
动物权视野下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
发布时间:2023-06-24
动物权视野下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动物权”的定义及特点,正确认识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现状,探索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条件,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动物权;动物保护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
浅析宪法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宪政下的中央立法机关立法权来源只能是宪法 什么是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宗旨,以民主、法治为主要内容和运作原则的政治制度。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它要求政府的一切职权都必须有界限、不能无边无......
宪法论文浅谈人民主权原则在越南宪法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3-03-24
宪法论文:浅谈人民主权原则在越南宪法中的体现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对国家制度的原则性规范,原则性是宪法规范的特点。人民主权原则,就是在人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国家......
浅谈法治视野下的软法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什么是软法 (一)软法的概念 所谓软法(soft law ),又名软规范、软规则、软规制,是相对于硬法(hard law)而言的概念,根据NOEDWORKS百科全书,是指没有强制约束力的类法律文件,或指在跟传统硬法相比的情况下强制约束力相对弱的法......
浅谈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实现(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文摘要:宪法司法化是宪法法律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宪法发展趋势之一,但我国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宪法司法化。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司法判例引发了人们对宪法司法化的思考。我国必须要走宪法司法化路线来更好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而宪法是可以......
浅谈宪法框架下的国家制度
发布时间:2016-09-21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规定。选举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自从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就齐玉苓案直接适用宪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做出司法解释以后,又发生了一些以推动宪法实施为目的的案件和事例。(注:这些事例包括:(1)2001年8月,山东青岛3名高中毕业生状告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造成高......
浅析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发布时间:2016-12-12
一、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要求党依宪执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宪法有没有尊严,也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有没有尊严。不尊重宪法,就是不尊重党的合法性、不尊重人民的意志。在这个意......
市区城市管理立法实践与思考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城市管理的依据是法律,地方立法对城市管理的先行先试,是实现城市管理法治化的现实需要。《株洲城管条例》作为设区的市城市管理立法的范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的要求。要把城市管理执法就是服务城市民众的治理理念贯穿于条例具体实施中,使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词:地方立法;城市管理;法治化据国家统计局收集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平均为58.52%,[1]目.........
浅谈基层法律服务视角下的法学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09
一、法学实践教学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意义 法学实践教学对于基层法律服务的意义重大,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而且对基层经济发展和地区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一)与......
浅析宪法的几点认识与宪法实施的几点建议(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论文论文摘要:关于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理解,除了从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等方面理解外,还应认识到,宪法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权力秩序的根本法律保障。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以公共权利关于浅析行政法立法和实施现实的冲突(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文章以公共权利论观点,通过对我国地方在行政法实施当中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行政法立法与行政法执法当中的矛盾,提出应当严格遵从执法结果与立法精神一致的观点。 论文关键词:行政法;立法;执法;政府管理;公共权利 行......
透过宪法的迁徙自由谈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
发布时间:2023-03-22
从本质上来看,只有将基本权利,人权以及宪法权力三者的内容辨析清楚,才能从根本上厘清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透过宪法的迁徙自由来看,宪法取消的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内容。 一、基本权利,认权以及宪法权力辨析 从基本概念来春基......
浅谈宪法的生长
发布时间:2023-01-15
宪法的生长,并对中国宪法未来的宪政之路的完善提出了看法。 一、宪法的诞生:国家经验的总结 近代以来,人类逐渐开始以民族国家作为群体组织生活的基本单位,从而取代了早先以朝代国家为基本生活单位的生存格式。在其后历史发展的各......
关于通过新预算法的宪法实施
发布时间:2023-03-29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宪法的起源与实施与财政预算有密切的关联,实施宪法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财政预算的规范与制衡过程。2014年8月31日,酝酿十年、跨越三届人大、历经四审的预算法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宪法之所以首先在德国私法化,更深地根源于“普通法律”的影响。Peter E.Quint 教授指出:宪法权利产生的土壤是普通法法律。宪法性法律的大部分原则也来自于调整日常关系的普通法律。德国基本法的作者则是在那部于20世纪的大动荡中仍然以......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5
根据中国当前国情,将宪法的适用实施制度的两部分内容分开行使。正如前文指出的,全国人大的宪法监督权按宪法规定实际上是一种违宪审查权(也包括合宪审查权),这个权力最终只能由全国人大行使。但是,全国人大行使宪法监督权并不包括宪......
浅谈法官助理制的设立
发布时间:2022-07-31
浅谈法官助理制的设立 浅谈法官助理制的设立 浅谈法官助理制的设立 “公正高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商案件大幅度上升,压得承办法官喘不过气来,原有的审判......
产权视角下的物权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备受关注、与每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于2005年7月10日面向社会公布,在这部物权法草案“总则”的“一般规定”中,它明确地指出了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为明确物的归属,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
探究宪法实施与法治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6-11
无论英国法治还是德国早期的法治国,形式主义法治之下的议会立法不受限制为法治蒙上了一层工具主义的阴影,缺乏宪法约束的本质是对人权和基本权利保护的淡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形式法治主义已然被实质法治主义所取代,并突出和强调......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然而,宪法的私法化必须慎重、严格地对待。根据国外的经验,应按下面的原则把宪法私法化适用减少到最小范围,以避免不利影响。 1.间接适用原则。宪法在对公权适用的情况下,法院当然可以直接用宪法的条文裁决。 宪法对私权适用时,法......
小议宪法实施的规范性
发布时间:2016-09-13
宪法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革命。不仅自1776年以来涌现的北美各州宪法,接踵而至的1787年联邦宪法,以及在宪法修改时加入其中的1791年权利法案,还是1791年的法国......
浅析宪法财产权的性质
发布时间:2022-09-03
论文摘要 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是宪法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宪法研究的动力源泉和价值目标。财产权作为公权力的约束机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的是宪法财产权的性质问题,全文从主体归属、源权利属性以及特殊性三方面论......
浅析宪法权利的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7-01-10
一、宪法权利中的休谟问题? 二百多年前,英国思想家休谟提出归纳何以可能的问题。即根据有限的经验,能否得出一个全称判断的命题。按照这样的逻辑,即使我们看到的乌鸦全部都是黑的,怎么能断定天下乌鸦一般黑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休谟......
宪法论文宪法权威论略
发布时间:2023-02-16
宪法论文:宪法权威论略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了宪法论文:宪法权威论略,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 一、宪法权威即宪法至上 宪法的权威性是指一国宪法在法律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或者说,宪法权威是就国家和社......
浅谈存在主义视阈下的《夜色温柔》
发布时间:2022-10-19
美国小说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经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我不是个伟大的人,但是我的天才有一种无私的客观性质,我一小块一小块地牺牲它,为了保存它的基本价值。这有一种史诗式的庄严。(汪介之,2003:135)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他......
从合法伤害权的角度审视行政处罚法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合法伤害权的角度审视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法律,其制定和实施对监督和保障行政执法,改进......
立宪政治的道统与法统:借施米特之法眼读八二宪法文本
发布时间:2023-02-11
" 一. 释题 所谓“道统”者,是指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要素”,而非继往圣、辟邪说、弘主义的纯粹精神意义上的绪统,更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式的天理(朱元晦)或心法(王阳明)。所谓“法统”者,是指施米特......
宪法视野下的人性尊严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17
人性尊严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但是随着现代宪法的逐渐完善,人们对人性尊严问题原来越重视,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当前,各个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公民的人性尊严,都将其作为宪法的核心,从不同角度来......
论宪法的权威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7
法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也不仅仅是“依法办事”。就其形式而言,法包括法律、法规、条例、判决等等;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法却高于和先于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规则。罗马法学家乌尔庇安(Domitus Ulpian......
人权视野中的法律评价浅谈
发布时间:2022-08-31
一、人权映现:法律评价对人的尊严的重视 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权价值,人的尊严在法律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胡玉鸿认为:法律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保障人的尊严的实现。从法治时代对法律评价的要求来看,法律只有保障人的尊严在......
宪法秩序下的经济法法权结构探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论文关键词: 宪法秩序/经济法法权/经济自由权/政府经济权力 内容提要: 经济秩序、经济宪法是经济法法理构建的理论基础,对经济生活的有效规制和调控并使之法律化,是其内在的逻辑基础。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国家调制权......
浅谈环境权宪法保护之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2-12-10
环境权宪法保护之必要性,将环境权纳入宪法保护是经济全球化和人权保护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环境权是一项在20世纪60年代才为世人所关注的权利。对于环境权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但定义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借用传统的权利......
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9
论文关键词: 隐私权/宪法权利/人格尊严 内容提要: 隐私权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和各国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保护个人隐私是维护人格尊严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宪法隐私权之法理基础在于维护人格尊严。 我们生活在一个......
浅谈较大的市立法评估制度
发布时间:2016-11-29
一、 较大的市立法评估的分类 较大的市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较大的市是指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广义的较大的市是根据原《立法法》的规定,除狭义的较大的市以外,还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本文......
情境教学法视阈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2-11-03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生动、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可通过接近这种逼真的生活情境,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检验。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参与与合作......
人权宪法保护的几个误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关键词: 人权/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法律 内容提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着眼于我国人权的宪法保护中的四个误区,对这四个误区分别进行了剖析,从而得出结论,我们的人权不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宪法的有些人权内容是禁止立法的......
从经济法的视野下谈排污权交易
发布时间:2023-04-02
一、经济法角度下的排污权交易理解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解 1.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概念 排污权交易简单理解就是将排污权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以此来进行污染控制。通常我们认为,排污权是由政府所制定的,并且政府可以选择不同的方......
浅谈宪法的司法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6
【论文关键词】宪法司法化 生长因素 优越性 论文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宪法不能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司法惯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随着法制化社会的建立,宪法司法化将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
宪法是关于主权的真实规则
发布时间:2023-01-16
" 关键词:主权、真实规则、宪法 社会发展频繁向陈旧政制发难。旧宪法学无法有效回应重大现实难题。矗立于理想和现实的鸿沟两岸,面对生动和复杂的社会政经现象,宪法学者深感命根被撕裂的痛苦和焦灼,心智之枯竭暴露无遗:因为他无法解......
宪政的复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一 重新认识宪政 冷战结束之后,前苏联、东欧各国在进行经济巿场化的同时,其政治体制也发生了从极权主义「党国」体制转向自由主义「宪政」体制的深刻变化。虽然今后政治上的起伏仍在所难免,甚至不能完全排除出现某种「宪法危机」的......
简析党的领导与宪法实施
发布时间:2023-07-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身国情特色的法治之路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全会公报和......
宪法实施的条件及其保障
发布时间:2022-11-22
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自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的......
浅析对生命权入宪的法律
发布时间:2023-03-10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浅析对生命权入宪的法律”解决您在写宪法论文中的难题 浅析对生命权入宪的法律 一、案例分析 案例引发的思考:2007年l1月21日下午4点左右,北京某医院一名孕妇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送进医院,面对身无分文......
浅析宪法中的任免权之“任”
发布时间:2023-07-05
一、任的主体 任的主体即谁有权任,其任的资格是什么? 根据是什么? 宪法中规范的任免权之权力主体主要有议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在实行两院制的国家,议会的任免权可能属于议会中的某一个院。在中国这样的议会设立常设机构且该常......
谈物权法的区分原则
发布时间:2023-06-24
谈物权法的区分原则 谈物权法的区分原则 谈物权法的区分原则 [摘 要]关于物权变动规则的设置,由梁彗星教授主持起草的《物权法(草案)》与王利明教授主持起草的《物权法(草案)》,均贯彻了所谓......
依宪治国与宪法实施的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依宪治国首次被写入中央全会的决定,此前这一表述都只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文稿中。2004年9月,胡锦涛在......
浅谈如何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3-07-0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权益越来越难实现,201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此法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从我国老年人权益现状进行研究,该法进一步修订......
论宪法权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4
内容提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公共权力有利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另一方面,公共权力 也具有其内在局限和异化特质。在人类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将公共权力转化为宪......
法治视域下制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维度探讨
发布时间:2017-01-12
一、导言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制度的最高形式。上至宪法的加强实施,下至各项具体的法律、法规甚至规章、条例的完善发展,不仅是法治原则、具......
浅谈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6
论文摘要:宪法的司法化对保护公民基本权利至关重要,是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宪法在我国仍被排除在司法领域之外。根据我国现行体制和宪法实施现状,比较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宪法司法化进程应首先树立宪法权威,改变宪法观念,完善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