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1:06:25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时间:2023-08-05 11:06:25     小编: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摘要:本文首先对罗马法上的“人格”概念进行了解析,重点是以民法的视角分析该概念的先验歧视色彩。随后从历史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了“权利能力”一词产生的根源,并得出以下结论:《德国民法典》制定者处于资产阶级兴起的世界中,他们需要继承罗马法,但他们不要其中的公法因素;他们也需要继承罗马法中的主体资格制度,但他们不要那个“排除了部分生物人加入正常社会生活的机会”的“人格”一词。最后,本文以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精神为主线,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现代意义上的“人格”的本质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罗马法,人格,权利能力,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现代意义上的人格

人格与权利能力探源

一、罗马法“人格”的含义

罗马法中,“人”这一语词有三种不同表达,并代表三种不同含义:I homo-自然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II caput-权利义务主体,表示法律上的人格;III persona-权利义务主体的各种具体身份,即,其在各类具体权利义务中的身份。

以上概念中,人II(caput),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主体,需具有: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在当时,罗马法以人格或人格权(caput)来总称这三权。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市民权在罗马法类似于今日之公民权或者国籍概念,其内容包括公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私权-婚姻权、财产权、遗嘱能力和诉讼权。

小结论:

a 罗马法对生物人与法律人有所区分;

b 罗马法中“人格”、“人格权”(caput)等同于法律人;

c 罗马法中caput一词包含现代意义上的公法因素。

二、权利能力的诞生

(一)背景资料

背景1:生产力与经济环境。

由于交换经济的勃兴和俾斯麦创设的大学制度,传统日耳曼的庄园制在近代德国受到挑战,原先在庄园奴隶主的领属下带有奴隶性质的农奴渐渐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脱离,并成长为德国历史上新兴的市民阶层。而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工场制度的萌芽,许多农民子弟进入城市,一方面受雇于人获取工资,另一方面购入生活资料,从而事实上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小结论:奴隶制的逐渐瓦解使更多的“生物人”成为事实上的法律关系主体。这里暗含的规律是: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制度变迁,从而导致在历史上仅特定阶级所享有的“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机会在事实上被更普遍地赋予给了“生物人”。

背景2:文化思潮与理论土壤。

1900年属于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现代国家继承了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体思想和个人平等原则。

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康德创立的伦理人格主义哲学对《德国民法典》制定者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该理论几个比较核心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依其本质即为目的本身,而不能仅作为手段使用”(康德):“做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黑格尔)。

(二)基于背景资料的分析和推理:“权利能力”的诞生

基于社会经济状况的客观要求,加上当时的文化思潮及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的深刻影响,德民制定者认为:在法律上,应当赋予每个生物人以原先在罗马法中仅赋予给特定人的那种享受“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中”的机会,(此即人格),也就是说希望基于“天赋人权”和“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让每个生物人均能成为法律人,均能享受“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这么一种利益;而作为民法典的制定,此种“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利益的普遍赋予就体现在德国人创立的“权利能力”一词中――他们使用了一个新创的“权利能力”,而非使用罗马法中的“人格”一词,避免了将罗马法中“人格”的歧视色彩带入其 “自由平等”的民法典之中:

德民制定者选择“权利能力”一词作为宣示自然人/法人均有机会参与民事关系的符号,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

1.他们处于那样一个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和壮大;而同时,旧的奴隶的、封建的制度仍未完全清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格”作为一个罗马法的概念包含了太多歧视性色彩。(它与伦理人格主义中的“人格”完全不同。)

2.另外,古罗马法人格要素中的市民权含有公法因素(前文已有论述),此为将“人格”直接植入民法典的障碍之二。

德国人需要找到一个概念以构建一个体现“自由主义、启蒙运动、理性法和罗马学说汇篡法学”精神的主体制度, 他们需要创立一个词,这个词必须能够表达这样一层意思,即:所有的生物人均“有权”(或者说“有资格”、“有能力”)加入到民法调整的社会秩序之中。至迟在1840年,弗里德里希·萨维尼在其《当代罗马法体系》中明确对民事能力提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之区分。德民制定者选择采用“权利能力”一词构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民法主体制度时,他们是在宣告:任何人都生而具有“享有权利的能力”,因而也就具有“持有权利的可能性”,再加上一份“行为能力”(一个人能够自由行为的前提,即能够取得权利的可能性),则德民立法者顺利地使用一个新创(在国家实体法中属于新创)的概念代替了原来包含着歧视色彩及公法因素的“人格”,并且起到了以这一新词汇确认民法主体、继而构建民法主体制度的效果。

第一部分的结论:

罗马法中的“人格”一词,一方面是罗马统治者为确认其法律秩序中主体资格的工具,另一方面,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讲,更体现着一种歧视,即对生物人的不平等的区分。在后来的德国(资产阶级德国),其立法者通过新词“权利能力”的置入,既保留了“人格”一词用来描述法律体系中主体资格(在德民,体现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资格)的作用,又排除了其歧视性色彩,并避免了其公法因素被带入私法领域之中。也就是说,“权利能力”一词的使用使德民制定者达到了继承罗马法的目的,同时又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导致的非人格人(无人格的生物人)在客观上需要参与到法律秩序之中的现实要求:“人生而平等”的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的要求;公私法相区分的要求。

人格概念的解读及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人格(以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精神为引子,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追溯到罗马法对“人格”(caput)一词的使用,其无非为区分出一类人(此处的人指生物人,即罗马法中的homo),使他们能在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内享受生活,可以说,在那种划分之下,如果“人”这一概念包含“社会关系”这一本质性的因素(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则仅那一类被赋予“人格”(caput)的生物人才是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定义的人),而其他人类均与动植物无异――因为其他人类没有机会加入受法律调整的秩序/社会关系之中。事实上,这种区分远非它看起来那么简单:通过这种区分,那些生活于法律秩序之中的人们,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同时既为目的又为手段的,他们可以通过“私法自治”去“以其所给,取其所需”;而那些生活于法律秩序之外的人们,在那样一个客观世界中,在那样一种规则之下,他们则从来就只能是手段,只能是客体。从而统治者以这样一种名义上的法,为着他们自己集团的利益,组织了那个疆域中的人类,过着一种“权利远远超过其义务的生活”――这一切只因为,在他们之外,有另外一群人,他们仅仅是手段,他们永远只有义务,永远是统治集团权利的源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参前文Part I的A部分),时势让国家治理者无法再恪守这种歧视区分,而不得不以法律或类似方式赋予所有生物人加入社会秩序之中的权利。从此,“人人享有权利并负担义务”,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将每个生物人都纳入法律调整的秩序之内――对这法律自身规则的合理性我们姑且抛开不谈――从而至少在名义上,统治者及其法律开始把所有的生物人均当作社会人了:把他们纳入法律秩序,并赋予权利、课加义务。说白了,这个时候的法律改变了古代“人格”所造成的歧视局面,它让所有的生物人均得到参与社会关系的机会,那么,直到此时,我们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观点才可以说,人类即社会人,人类即法律人,人类即人。我们在法学领域中的人的概念符合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本质的定义,至此,“人得以成为人”。

第二部分的结论:

结论1:“人格”在人类历史中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古代人格”(罗马法为代表),此人格对一类人的法律地位的承认意味着对另一类人法律地位(社会关系属性)的排除/消灭。那是不合理的,但却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另一种是“现代人格”,其产生时间应是在资产阶级国家建立前后,由于其将所有生物人均置于法律调整的秩序当中,因而真正认所有生物人为人,从而实现了所有生物人在法律秩序中的平等。我希望能够这样表达:此时的“人格”已经宣布了自己的死亡――由于所有的生物人均被承认为人(社会人),则它已经丧失了罗马法上“人格”一词用来“划分生物人”这一主要功能――如果我们说它还存在的话,则此时的“人格”是一种与罗马法中的“人格”完全不同的人格了,它存在于法律中的意义体现为:

由于资源稀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导致人与人之间希望将自己仅视为目的/价值,而将他人仅视为手段的想法不可避免,那么,如果一部分人在客观世界中一旦真的成为了绝对的目的/价值,则必有一部分人会再次沦为绝对的手段,那么,人类社会又将回到类似于奴隶制的社会之中。因此,为了防止这种客观上无法消除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潜在危险给我们带来制度倒退和伦理灾难,现代人格找到了它存在的意义:

我们说,现代人格是作为一具古代人格的尸体矗立于民主、宪政的法律制度中,它宣告着古代人格的灭亡,并且告诉人们:你尽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而将别人当作手段,但你永远不可能让自己成为绝对的目的而让另一个人成为绝对的手段,因为“人格”已死。

结论2:现代人格是人追求到法律秩序意义上的平等之后的一种状态及其确认:每一生物人都同时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没有任何一个生物人应该被视作为绝对的手段。

结论3:现代人格与“权利能力”。 “德国民法典是自由主义、启蒙运动、理性法和罗马学说汇篡法学的晚熟果实”,在德国民法学理中,首先将所有的人(德文Menschen,也就是前文所言的“生物人”)定义为人格人(Personen), 权利能力一词无论其在创设之初抑或被德民选用之时,均是为了避免罗马法“人格”将一部分人规定为绝对手段所带来的歧视与不平等,从而其体现的就是现代意义上人格的精神与理念:“每一生物人都同时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没有任何一个生物人应该被当作绝对的手段”。这样看来,现代人格概念应该是“权利能力”概念的基石,权利能力就是现代人格理念在民法中的体现。

当代:人格在当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宪法和民法为例。

宪法的永恒的目标是防范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民主、宪政理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将所有的人都纳入法秩序中,让他们能够“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而根据主流宪法理论,宪法与部门法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部门法权利是宪法权利的具化(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部门法上规定的权利并不总能是宪法权利的具体化,宪法没有规定的权利,部门法可以加以规定,但这并不影响我下面结论的得出),而作为民法中的主体制度,我认为它解决的仍然是赋予哪些人以“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利益的问题,只不过在这里这种法律秩序具体化为民法秩序、私法秩序了,所以我的结论是:人格非等同于(民事)权利能力,它首先是一个宪法概念,而我们在组织我们的民法体系的时候,基于宪法与部门法的内在的、客观的联系而不得不运用这个概念,但人格一词始终属于宪法范畴。如果我们说民法中有人格,或者说民法中需要使用一个“人格”概念并将它作为其整序范围的决定因素之一的话,那么在民法中,我们使用的是“(民事)权利能力”一词。这看来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2.李工真著《德国现代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第183-184页。

3.本部分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45页以下。

4.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著者前言。

5.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著者前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小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09
[摘要]各种校本研训活动是学校进行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目前,学校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类型校本研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研训动力上,外在指令多于内在激励;在研训设计上,随机研训多于持续规划;在研训对象上,全员分科多于分层研修;在研训内容上,理论教法多于学生研究;在研训方式上,形式单一多于多元辐合。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解决中小学校本研训问题,需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对研训主题和方式做顶层设计;赋权.........
人格与权利能力概念辨析
发布时间:2023-04-26
人格与权利能力概念辨析 人格与权利能力概念辨析 人格与权利能力概念辨析 [摘 要]人格与权利能力两概念多不加严格区分而被混用,然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人格是作为法律主体的资格,用以区别法律主......
从国际法视角论人身自由与安全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人身自由与安全权是一项古老而又备受现代人推崇的基本人权,也是保障公民的健康不受损害、保证自己不受非法搜查、拘禁、逮捕、放逐及其他非法侵害的一项重要权利。人身自由与安全权与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有密切的联系。 ......
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1
【论文摘要】人权是宪法和民法确认和保护人格权的共同价值基础,人格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民法的制定和发展自然会受到宪法的约束,但这种约束只能是间接的。宪法中有关人格尊严和......
从伦理视角谈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2022-12-08
近些年来,关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不断增多,更多的学者关注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而从伦理视角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把酒店的战略目标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道德观念结合起来在酒店的人力资源管......
从民生的视角看《审计法实施条例》
发布时间:2022-11-13
从民生的视角看《审计法实施条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0年5月1日实施。此次《条例》针对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修订补充,这对于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完善审计监督......
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外国法在我国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外国法和判例进入我国司法运用的理论途径 如何将外国法和判例纳入我国司法运用之中,将外国法和判例纳入我国司法运用的途径有哪些呢,我们应该着重分析探讨,才能更有利于比较法的实现,更公正有效的解决司法争议,与世界接轨,......
浅谈“公民不服从”的概念与类型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不服从权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公民不服从即公民行使不服从权的行为或活动。公民有权对政府不合法、非正义的命令或行为拒绝服从;认为某一条或部分法律、政令、制度、政策不合理或不合法,拒绝遵守但绝不诉诸暴力,这是公民非暴力抗议......
证人宣誓制度采纳之探讨——从比较法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06
证人宣誓制度采纳之探讨——从比较法的视角 证人宣誓制度采纳之探讨——从比较法的视角 证人宣誓制度采纳之探讨——从比较法的视角 摘要: 本文通过对证人宣誓制度的历史经度纵向细致的描绘,比......
对昂格尔法律秩序概念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20
昂格尔作为批判法学的代表人物在《现代社会的法律》一书中,昂格尔对自由主义法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法律秩序的概念。 一、昂格尔对社会理论的看法 在《现代社会的法律》一书中,昂格尔开篇以社会理论的大视野从宏观阐释了法律......
传统文化视角下把握 “孝文化” 概念
发布时间:2023-03-19
传统文化视角下把握 孝文化 概念 1.引言 古之孝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孔德之容,唯孝是从。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古往今来,只有孝才是最无私、最值得信赖也不具有欺骗性的,孝是万物皆可亲可近的媒介,这种孝越淳厚......
公民概念在宪法文本中的发展(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公民”概念是指称与具有完整主权特征的现代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作为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之一的“居民”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意味着个人属于一个具有独立完整主权、有一整套合法有序运作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政治国家”,“公民”......
探析从民事处分权视角看民事再审程序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处分权 当事人 再审程序 论文摘要:当事人的处分权是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之一,不但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要切实保障,更要在民事再审中予以充分尊重和保护。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从商法视角浅论民间借贷的规制问题
发布时间:2022-10-23
一、商法视角下民间借贷问题的成因 民间借贷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反映。从商法视角看,民间借贷问题成因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民间借贷商事属性被弱化 在立法上,过多强调了民间借贷的民事属性,而忽视其商事属性。客......
从李斯的人格看百年来国人的观念
发布时间:2023-05-29
从李斯的人格看百年来国人的观念 从李斯的人格看百年来国人的观念 从李斯的人格看百年来国人的观念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想,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没有分歧。两千多年或多或少延续不断的中国政治史中,有两个相......
公民资格:西方民主的一种解读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22
" 内容提要: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公民资格演变的过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自由人尚不曾拥有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特征的公民资格。现代公民资格概念在十七世纪才开始出现,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三种模式。可......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政治语篇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要]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实体性隐喻出发,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从而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在政治语篇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概......
2015,广东卫视从“新”出发
发布时间:2015-08-26
自2014年初,广东卫视启动频道制改革后,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广东卫视总监余得通用“五个一”概括2014年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了一套新的运营管理机制,形成了一条新的晚间栏目带,探索出一种新的开门办卫视合作模式,打造了《中国好......
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纪念《民法通则》颁布10周年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纪念《民法通则》颁布10周年 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纪念《民法通则》颁布10周年 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纪念《民法通则》颁布10周年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所固有的、......
从国际法视角看民族自决与台湾前途
发布时间:2023-06-18
一、引言 二、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问题 (一)民族自决的含义 民族自决权这一国际法原则得到了各国的承认,但是关于民族自决的定义还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民族自决权是指每个民族都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政府,都有建立民族国家......
刑法上法益概念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03
一、刑法法益的渊和流 “法益”一语源于刑法。有学者经考证认为,“法益”概念最初来源于毕恩鲍姆于1834年在其发表的《论有关犯罪概念的权利侵害的必要性》一文中提出“在法上(rechtlich)归属于我们的财(gut)”、“应当由法规(g......
浅谈“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关键词:感性 抽象存在 具体存在 现实 论文摘要:作者认为,“感性”都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前提”或“开端”,但是“感性”这一概念在他们各自的体系内的规定是不同的,它的规定在他们之间本质上是一个辨......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7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分析“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摘要:作者认为,“感性”都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今天我想就人格权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第一个问题,人格权法......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3-03-24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精品源自化学科 摘 要:今天我们这个会开得很好,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几个发言都非常......
宪法上“人的尊严”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一、关于尊严的几种学说简析 ( 一) 人的尊严说 人的尊严学说认为,在尊严的表达用语上应该采用人的尊严。尊严的主语是人,而这里人的范畴包括一切生物意义上、个体的人,并不能将集体人代替个体人。有学者认为: 宪法上人的尊严适用于......
物权法的方法与概念法学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导论:思维的抽象与财产权利体系的形成 物权与债权的区分,构成了大陆法系近、现代民法上财产权利制度的“脊梁”。依照通说,物权为静态财产支配关系的法律表现,债权为动态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表现。二者的结合或者衔接,完成了......
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视角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3
" 【英文标题】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Marxs Angle of View and Approach Gu Zhiming 【内容提要】马克思以其特有的视角和方法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涵义、途径和动力等。面对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人的问题和日益高涨的“人学热”,深......
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31
一、用民族电影指称少数民族电影 用民族电影指称少数民族电影,这是由民族这个词汇的一般内涵所决定的。比如说,民族政策一般是特指少数民族政策,民族自治区就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很多情况卜,少数民族就是民族这个词汇的特指意义......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唐诗英译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要: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应用ICTCLAS2013(汉语词法分析系统)对唐诗的自然语言进行案例分析,结合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部分英文作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为唐诗的英译研究开展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概......
从人性视角探析预防部队职务犯罪
发布时间:2023-06-01
【摘 要】预防职务犯罪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若不加遏制,职务犯罪必将愈演愈烈,严重危及部队形象,损害部队战斗力。文章从人性角度进行探析,重点分析职务犯罪的人性成因,由于人的两面性、......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19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探析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时代中,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能否在知识、技术、理念等方面实现创新,能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根本上进行产业转型,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经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一、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现状分析1.管.........
基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6-01-27
摘 要:尽管现在企、事业组织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广大企、事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缺陷,提升企、事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是关系到企、事业组织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力......
从制度视角审视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8
" 摘要: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与消费的不协调,我国的失地农民现象日益“问题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方略需要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进行审视,并进行制度理念与具体制度的变......
所有权概念检讨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6
一、所有权概念的探讨 所有权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法学概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权实实在在地关乎每个法律主体所拥有和控制的其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所有权是产生其他财产权的前提,也是其他财产权的结果。准确把握所有权概念,完善......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11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很高兴今天又有机会来人大做学术交流,今天我想就行为、制度和权利......
关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应从“人本”理念出发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基础英语课程是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英语教育界的重视。由于教学理念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发展......
出租人格”和“租借违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出租人格”和“租借违法” 出租人格”和“租借违法” 出租人格”和“租借违法” 出租人格”和“租借违法” 杨涛 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新华网8月30日报道,目前租赁公司数以百计,租......
从中西方文化视角看人格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22
从中西方文化视角看人格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摘要] 中国古代美学很早就注意到审美创作主体的人格对其作品艺术境界和审美价值的影响,强调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强调理想人格的培育,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将作品与自我人格等同起来,艺术的......
试论海德格尔元存在论概念的出现及其意义1
发布时间:2022-11-22
试论海德格尔元存在论概念的出现及其意义方向红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510275元存在论(Metontologie),是对基础存在论的翻转,与后者一起构成完整的形而上学。元存在论的主题是存在者整体。存在者整体具有两个方面的引导功能:一方面引导海德格尔将无从世界或存在者整体上剥离出来并与存在等同,引导他第一次提出“存在论差异”问题并对其作出明确规定,引导他对自由作出新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他认识到形而上学.........
电视狂欢概念提出的尝试与浅析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06
狂欢是对现代性的反叛,电视在诞生之日似乎便与狂欢结下了某种默契。电视狂欢在内容上表达了后现代主义的世界观,却在形式上“屈从”于现代性的“淫威”,它使整个世界不可或缺的现代性和不可避免的后现代性同时得以展示和宣泄。【关键词】电视狂欢;后现代;线性;文化工业一、如是狂欢:每周每天此刻,成千成万看客“斯蒂夫在电视机前大叫着:‘回答是B!白痴!B!法国革命是1789年!B!B!B!No!No!’斯蒂夫自知.........
民族意识的概念化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近年来,关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开始成为民族理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想要清晰地弄清楚民族意识的研究内涵,首先要弄清楚民族意识的概念,而这也对认识正确的民族政策、科学地分析民族问题至关重要。文章拟就民族意识的概念......
西方公民社会概念演变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19
【摘 要】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源于西方,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表示“城邦”的涵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与国家、市场的逐步分离,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经历了近现代和当代的两次变化,其内涵也日渐丰富和完善。抓住概念变迁与事......
文学出版中的“概念”策划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要:进入新世纪,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决定了具有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成为构成文学市场的重要元素。不同读者阅读偏好的差异,对图书的出版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图书的“概念’策划成为一个重要的出版策略。关键词:读者细分;文学出版;“概念”策划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成为构成文学市场的重要元素。细化目标读者,了解并掌握读者的阅读.........
从国际法视角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违法性
发布时间:2023-03-18
传统国际法承认战争是国家推行政策的工具,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诉诸战争权是主权国家的合法权利,当时战争法的形式也是非常古老的战争规则。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开始了战争法的正式编纂。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成文的国际战争法规......
从国际法视角看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违法性
发布时间:2023-07-22
传统国际法承认战争是国家推行政策的工具,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诉诸战争权”是主权国家的合法权利,当时战争法的形式也是非常古老的战争规则。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开始了战争法的正式编纂。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成文的国际战......
“印太”地缘政治概念视角下的美印防务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28
“印太”地缘政治概念与美印战略考量 “印太”地缘政治概念的内涵 “印太”作为地缘政治概念,实际上指的是拓展和外延的亚太。传统意义上的亚太主要指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并不包括南亚、西亚和中亚。“印太”则将印度洋海域和印度......
从高中生的视角探究未成年人校内暴力
发布时间:2017-02-06
在当前许多新闻事件中,未成年校内暴力的问题不绝如缕,只要搜索这方面的新闻,就能发现类似的事件具有上千条之多,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当前的这种现象,受到校内暴力的学生他们真正的伤害并不是在肉体上,而是在精神上,只有从根本上......
探讨从多维视角看契约理念在行政法中确立的正当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论文关键词: 契约理念 行政法 民主行政 论文摘要: 行政的有效运行,是权力手段与种种非权力手段的灵活、综合应用,它需要有综合性的多种行政理念与法律理念的支持。契约作为手段更作为观念,其强大的渗透力越来越 明显,它不仅在政治......
从角色学视角浅析《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角色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 从角色学视角来说,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上演绎着自己的角色人生。卡勒德・胡塞尼在他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借助儿子阿米尔之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角色复杂、冲突激烈的父亲形象,并在叙事中突出了父亲作为主人、作为兄弟、作为父......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中国人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对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的诉讼观念进行分析:......
试从经济体制视角论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 要]人的发展经济学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应充分考虑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从经济体制视角来看,计划和市场在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方面各有优劣,计划经济不利于有关主体积极性、主体性的发挥,市场经济容易导致家庭保障、社会保障能力的减......
国内移动图书馆概念源起与功能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19-11-09
[摘要]文章通过流动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短信服务图书馆、移动网站图书馆和客户端图书馆五种形态,分别论述了移动图书馆概念源起,探讨了移动图书馆的功能发展,并指出移动图书馆发展的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关键词]移动图书馆;概念源起;功能;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5-0054-03通过CNKI等相关数据库文献的检索、阅读和分析,笔者发.........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28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民事主体的人身须臾不可分离。人格权存在的基本价值,乃是实现和维护法律主体基于人身而生的基本利益。为了......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3-06-12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内容提要:民间法,如同法律文化一样,还无一致而确定的含义,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也还未清晰 .从法社会学角度......
从性别角度探讨礼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要]有关礼的起源和形成,众说纷纭,但很少有人从性别角度进行探讨。可以说,礼是从对男性、女性群体的关注和思考开始的,是从对男女社会性别的认定开始的。最初的礼的规范和仪式也是来源于对男性和女性群体特征的确定,之后逐步形成对......
从医疗行为概念看医疗损害赔偿法律性质定位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1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也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医疗纠纷也在急剧增加。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直接收到有关医疗纠纷的书面投诉总计328件,1996年收到的医疗......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内容摘要」民事优先权不是某类民事权利,而是某类民事权利的共同效力。具有优先效力的民事权利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设定权利时即专......
从法史学的视角了解“潜规则”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潜规则又称行规、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潜规则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一些流行于某个行业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潜在非法或者不当手段,直接指引人们行为的规则。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增大交易成本、促长违法......
从《艺术之页》角度探究格奥尔格的政治理想
发布时间:2016-08-25
经历了两个文化高峰之后的德国,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起随着古典主义的淡出和市民阶层的崛起,文化上慢慢进入了衰退期。文学上,重物质享受、忽视心灵与情致的毕德麦耶尔现实主义全面占领了德国文坛,用尼采的话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文化生命......
认知行为视角下的积极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大学生人格教育是我们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关于健康人格和谐人格的讨论,多数停留在理论综述的层面上。从实践的角度讲,采用什么的方式和措施,促进大学生人格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
损害的结构:从概念到体系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损害的概念 对于损害观的众说纷纭,特别是在损害与其相近的概念的区别、损害的内部构成方面的模糊不清,笔者于行文之前不妨先武断的下一个结论,相较于实质性的理论分歧,概念意义的不确定与相互之间关系的混乱才是造成这种局面的......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2-11-19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摘 要]在我国民法典编纂的立法浪潮中,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问题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为了在未来民法典中对人格......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民事主体的人身须臾不可分离。人格权存在的基本价值,乃是实现和维护法律主体基于人身而生的基本利益。为了实现人格,法律要求尊重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促进个人自主性人格的释放,实现个人的身体......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资源税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引言 解决经济增长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民法典是否设立独立的人格权编,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法工委提交的民法典草案第四编单设“人格权”,此......
从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看法治人格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刑事程序法的完善和严密是遏制和防范冤假错案的基本主张和一贯路径,也是我国百余年来追求现代法治的基本轨迹。然而,中国近现代的法治实践表明,不断地建章立制和严密法网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法治效果,在刑事领域甚至还频出惊人......
马克思视域下的社会空间概念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未提出关于“社会空间”的严格概念,但其历史唯物主义中确实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空间思想,深刻启发了20世纪以后的社会空间研究。在马恩视域下,文章认为,“社会空间”的本质意蕴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物......
从民法理论出发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发布时间:2023-03-27
从民法理论出发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从民法理论出发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从民法理论出发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摘 要]物权和所有权是民法的领域,由于刑法具有补充性,是后盾法,它对物权和所有权的保......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试析日源借词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借词的界定及其特点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一种行为或事实,接触各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是语言影响(language influence),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导致语言产生的变化是语言变化(language change)。借词便是这种语言变化的......
谈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自然人民事责任人能力作为民法中的基础性概念,理论界以此并没有达成共识目前的研究多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界定,难说妥当本文认为应从中国实在法出发,将民事责任能力限定为当事人的一种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 论文关键词:......
心理账户视角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23
人力资源管理称得上是一门艺术,强权政策下所领导的队伍往往是外表看起来整齐有序,实则内部一盘散沙。宽松领导更是无法凝聚团队力量,有的主管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思考管理对策,然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奖励多了容易浮躁懈怠,批评多了又打击自信心,常常因管理问题使得他们身心焦虑。领导只有站在下属角度看待问题,换位思考,用对方式方法,从下属内心出发,才能锻造一支合格的队伍。那么,下属到底是如何看待问题的,领导又该如何.........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发布时间:2023-02-17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当下民法学界正在发生的关于是制定《物权法》还是《财产法》的争论,就我看......
浅析宪法概念的变革———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
发布时间:2016-12-26
一、国家、革命与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规定把宪法与国家联系在一起。要理解人民共和国新的宪法类型,或许最好从另一个角度,简略地回顾一下国家与革命的问题。在革命教义中,非无产阶级的国家除了是针对被统治阶级的暴力机......
法治实践视角下公民法律素质培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公民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质量和进程。文章讲述为切实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应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实践中培育......
浅谈实践概念提出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10-12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非常关注,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大都是从各个方面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理论深奥难懂,不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若要找寻一个突破口来解决这一问题,还得回到1845年,从马克......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比较低,劳动技能水平不高,劳动力相对过剩,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摘要: 近代民法根基于商品经济,秉承斯多葛哲学以来的理性传统,历经近代人文主......
侵权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引言 依据《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与第1383条,在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包括:行为、过错(faute)、因果关系(lien de causalité)、损害(dommage ou préjudice)。而在德国,依据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过错侵......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2-12-13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法人人格权是与法人财产权同等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它表现法人独立的主体资格,标志法人全部活动的总的评价......
认知语用视角下“一带一路”相关演讲语篇中概念隐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出发,以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为基础,以来自外交部官方网站的“一带一路”相关政治演讲语篇为语料,对其中概念隐喻架构模式进行探索,挖掘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强大的感染力、以及对受众认知力、接受力产生的影响。【关键词】概念隐喻;架构;一带一路;认知力一、研究背景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联合创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带来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传统隐喻观将其看作一种修辞.........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 公法人是大陆法系法人制度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思维的产物,公法人制度蕴含着思想与方法的历史变迁。其中,公权力意志的人格化是理性主义思维与权利本体论的必然;而公法人主体地位的明确化则是实证主义方法与法学科学化的结果......
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 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每个个人的平等发展,人的类特性的应有发展,人的社会特性的和谐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帮助......
从投资司法环境的视角(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9
一、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也越来越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视。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一般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
从人类学视角探究小说《白鹿原》中的巫术行为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以关中平原白鹿村为背景,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和厚重的史诗分格。描绘了诸多传统文化习俗信仰,其中就有巫术信仰。笔者应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白鹿原上的神秘巫术行为进行探究,试图指出巫术行......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一、身份权的法律内涵 现代身份权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从一个“特权”概念转化为“平权”概......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
发布时间:2023-02-17
关键词: 人格/人格权/权利能力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对人与人格权的处理方式是与其人格理论立场的坚持密不可分的。德国民法中的人被缩限为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权利能力则成为了“人为人”的实证法表达,从而实现了对人格的某个方面功能的......
预防视角下“少数人”权利受侵根源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离异妇女”、“上门女婿”以及“出嫁女”等,在村民自治组织中的出于各种原因正在承受着不公正对待的这部分人,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少数人”。下面笔者将对少数人的概念、需要保护的理论依据、产生的原因进行界定和分析。 一、少数人......
从法律角度探究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
发布时间:2016-09-14
自20世纪以后,人工器官作为现代医学的一大突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也产生了新的医疗产品威胁和新的法律思考。 一、人工器官的法律性质 人工器官并不是法学上的概念,在医学领域是指替代天然器官的结构或功能的人工装置,它是......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和关键,它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企业员工培训流于形式、企业缺乏有效的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