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一纸双赢的契约

一纸双赢的契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1 01:37:23
一纸双赢的契约
时间:2023-02-11 01:37:23     小编:

论文摘要:无论是生命个体还是制度,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痛苦一直相伴相生,现实的法律世界尤其是刑事司法系统也不能幸免。公正与效率在司法程序中处于鱼和熊掌的至高地位且往往相互冲突,特别是司法系统面临日益剧增的刑事案件时更是如此。

这样的处境在我国尤为紧迫。目前,以公正为旨归的诉讼制度难以承受案件负荷之重,程序公正面临被效率解构的危险。

为减轻案件的压力,简化刑事审判程序成为当下主要的应对策略。笔者从我国目前试行的简易程序与简化审程序的实践入手,指出单方面提高诉讼效率的局限与现实危害,意在阐明新兴的协商性司法也许能为公正与效率的提供双赢。

论文关键词:简易程序,简化审程序,协商性司法

一、引言:法院与检察院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任何一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与重组必然引发更多的社会冲突与争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犯罪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刑事司法系统的影响是:刑事案件的剧增使司法机关不堪重负。

我国目前恰恰处于这样的转型时期。 1993年至2002年,检察院与法院接受与处理的刑事案件数量增长非常迅猛,比如, 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指出,1998年-2002年,检察院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3601357人,提起公诉3666142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24.5%和30.6%.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1998年-2002年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83万件,比前五年上升16%,判处犯罪分子322万人,上升18%。

这些数量庞大的案件使法官与检察官疲于奔命,同时,他们还面临控诉与审理绩效的压力,为了迅速消化案件,控诉与裁判势必流于草率;同时,由于他们整天埋头于积压的案卷之中,根本无暇再继续充实法学研究,长久以往,司法办案水平也必然降低,司法人员最终会沦落为没有任何创建的熟练机工。不仅如此,案件负荷过重还成为被告人权利受损的导火索,比如成为超期羁押的重要原因。

结果,司法人员抱怨工作压力大,社会公众也怀疑检察院与法院在现代社会解决纠纷的能力。为防止法院被案件数量压垮,如何在不丧失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率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改革焦点。

其中,采取的策略主要是简化审判程序,完善简易程序并确立以被告人认罪为前提的普通程序简化审(下文简称“简化审程序”)又是其中的重心。 改革半年以来,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审判程序简化的努力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效,很多法院还进行了有益的程序改造,这不仅缓解了案件压力,而且促进了司法公正、提高了程序解决纠纷的能力。

比如,兰州市城关区法院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试行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方式,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与城关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实践,共同制定了《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规则》。截至目前,该院已适用此种方式审结的案件447件,上诉率0.2%,上诉维持率100%。

简易审的试行使城关区的司法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以前刑事审判庭人员在35人左右,年均结案1000件,而现在审判人员24人,年均结案1100件,且当庭宣判率86%。 媒体所公布的统计数字,无疑会让人为之兴奋,但笔者总觉得事实并非如此,也许这是制度改革的一种“大跃进”。

为此,笔者以海淀区法院与检察院为对象展开实证调查,以确认程序简化措施是否达到了制度的预期目的。

二、简易程序与简化审程序的实证考察与分析 海淀区法院与海淀区检察院早在1997年就开始讨论如何简化诉讼程序,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司法效率。本文关心两方面问题:第一,这些旨在追求效率的制度是否会矫枉过正的破坏司法公正?第二,单凭目前这种审判程序的简化措施,能否拯救案件重压下的司法制度。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实践本身最有说服力。

(一)程序简化的实证考察 海淀区法院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一直探索简易程序的改革与适用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扩大其适用范围:1997年适用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464件,占全年刑事审判案件的

3

5、19%;1998年为927件占

3

9、5%;2000年1000件占50%;2001年则达到了1777件占总数的60%;2002年1614件占53%。六年内的增加幅度为127%,并创造了日结案52件,月结案260件的最高纪录。

笔者旁听了一组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发现,案件审理时间平均5分钟,最短的2分钟左右,法官完全控制了法庭审理的节奏,而且基本上都能当庭宣判,2002年度的当庭宣判率达到

9

9、9%。大部分案件在15天内全部审结,和法定20天相比大大缩短了审判时间,并在实践层面达到了案件“成批处理”的流水线效应。

因此,简易程序成为积压案件的重要缓解阀。 不仅如此,它还在制度层面比较充分的保障了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

比如,一旦确定适用简易程序之后,法庭将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制定出“简易程序案件送达起诉书副本笔录”及“简易程序刑事案件权利、义务告知书”,由刑事送达组专门负责在收到案件的当天向被告人送达,并提讯与审查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内容在犯罪事实、适用法律以及适用简易程序方面是否有异议。被告人不持异议方可适用简易程序,如果程序不利于被告人,他有权放弃适用简易程序而选择普通程序。

简易程序案件上诉率非常低,2002年的1641件案件中,上诉案件共计20件,只占

1、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被告人对简易审判的认同,同时也是审判质量不错的一种标志。

另外,司法实践中存在一种颇为流行的潜规则-“押判”或曰“实报实销”。所谓押判,是指法院的判决内容视被告人被羁押的情况而定,如果被告人被羁押了一定时间,那么,法官必须判处被告人拘役或一定的自由刑,并且至少要超过羁押时间。

否则,公安机关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一般而言,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越长越可能被判处更重的刑罚。

这反映了公安机关与法官之间的一种默契合作:公安机关的开销需要法官来报销。这也是实践中刑罚很少有单处罚金的原因。

又由于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案件比较少,所以这种现象比较严重。海淀区法院的快速审判因此产生了一个附随功能:使被告人可以尽快的解脱羁押状态,并从实质意义上得到比较轻的刑罚。

同时,简化审程序也取得了些许绩效。简化审程序不仅简化了庭审工作,比如举证、质证与法庭辩论的简化,而且附带节省了公诉方的工作量,比如,宣读起诉书与讯问的简化。

和简易程序相比,它在程序变更方面也更便捷。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旦发现案件不适合简易程序就应该转到普通程序。

由于适用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法庭是分开的,这样,适用普通程序的法官对案件必然重新阅卷、审理。而适用简化审程序与适用普通程序的法庭是统一的,如果法官发现不适合简化审程序可以直接转到普通程序。

简化审程序不仅缩短了庭审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被告人对裁决的满意度。因为该程序给被告人与控诉方进行利益交换与协商提供了制度空间,当被告人的私人化请求得到保 护时,他不仅愿意认罪以配合审理,而且认为这样的诉讼程序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实践中的一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02年9月,女医生周某在朋友家借宿时,窃得主人一部手机。当周某向司法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表示愿意接受惩罚时,她提出希望公安和检察机关尽可能为她保密。

该案提起公诉后,法庭实行了简化审理,省去了法庭调查、质证和认证等程序,不到一个小时便对此案审理完毕,并当庭宣判周某缓刑。负责此案的宁乡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罗文说:“一些被告人在犯罪后非常后悔,他们自愿接受刑法惩罚,但却不愿意在法庭上再被揭去‘疮疤’。

为此,法律工作者应考虑实行‘人性化原则’,因为被告人的人格权利也应受到保护,实行简化审理,能较好地体现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这种‘人性化原则’。”也许正是诉讼过程中人性化原则发挥了作用,长沙市检察机关与法院配合,从2001年试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和对被告人认罪的普通程序案件进行简化审理以来,不断摸索总结,到2002年,该市“两简审”案件占到整个刑事案件审判的

3

8、7%。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当庭宣判,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件上诉或不服判决的。

客观的说,程序简化改革确实对解决案件积压发挥了疏通作用,解决了公正与效率的部分冲突。但根据笔者的亲自调查与访谈,它远不象媒体宣传的那样硕果累累,相反,其中的制度弊端却足以异化整个诉讼程序,从长远视角讲,还可能摧毁改革成果,使之成为绚丽一时的泡沫。

(二)异化的简易程序 我国简易程序首要的也是最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在于,基本没有检察官与律师的参与,审理演变成法官对事实的澄清以及对罪刑的确认过程,现代意义的审判不复存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75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

该规定在实践中却演化为公诉人在简易程序中基本不出庭。海淀区法院2002年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仅有3案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

经了解,两个是因为案件起诉书有误,公诉人出庭是为了澄清;另一个是因为“开大庭”(即供学习与观摩之用的审判)。而且,绝大多数案件被告人没有获得辩护人的帮助。

2002年审结的1614件案件中,涉案1925人,只有208名被告人获得了辩护人的帮助,只占总数的

10、8%。由是,整个法庭审判没有了基本的对抗。

笔者旁听的案件大都遵循如下模式:先由独任法官查明被告人身份,告知其诉讼权利,并简要的宣读起诉书;然后由庭前法官助理宣读、出示证据;接着,法官宣布进入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基本上都认罪,也不辩解,只是说我错了、我很后悔、请求法官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等等。审判完全被看不见的庭外功夫所架空。

实践中摸索出的“同类案件合并审理”则进一步异化了法庭审判,一些完全没有关系的刑事被告人,只是涉嫌罪名相同,法官为了节省司法资源而把这些被告人合并审理。这种制度创新消解了法庭审判的严肃性与正当性,程序可能因之失去尊严。

审判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仅在于定纷止争,更在于以一种公众都认可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无论是英美还是大陆法系,虽然他们的诉讼模式有所不同,程序意旨也各有差异,但在审判阶段却有一个共同点: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并赋予不同程度的程序自主权。

比如,只要是正式的开庭审判,必须有控诉方、辩护人出庭,以维持基本的“听证”(hearing)结构。这是审判之所以成为审判的基本底线。

当一个法庭审判蜕变为只有法官与被告人对阵时,这样的过程就很难称得上是审判了。但我们当下的简易程序越来越成为“无审判价值的审判”,这时,法官还需要开庭吗? 其次,大量不足挂齿的案件涌入法庭,使得法官们整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奔波劳累,这不仅遏制了法官整体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审判的品质。

海淀区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虽然涉及20余种,但主要集中于盗窃、抢夺、伪造国家证件、非法经营、故意伤害等案件类型。判处的刑罚一般比较低,大部分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很多只是拘役、罚金。

这样的案件在本质上不过是一般的社会治安案件,完全可以由公案件机关处理,但法院却动用了审判程序,就社会而言也无异于一种资源浪费。 轻微的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比如小数额的盗窃、赌博,轻微的抢夺,完全没有必要作为刑事诉讼案件从头到尾进行梳理。

法庭审判应有所为更应有所不为,如果审判想继续维持其在诉讼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拥有高品质的作风,去审理那些能称得上“案件”的案件,即有审判价值与意义的案件。 另外,简易程序带来的不过是检察院与法院单方面的效益,尤其只是后者获益,被告人没有任何制度收益,从所节省的诉讼时间就可见一斑。

我国的诉讼制度在大量刑事案件面前显得十分冗重,侦查、起诉、审判机关都有“减负”的责任,但目前基本只是法院在独当一面。随便拿一个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例即可明证:郑某涉嫌赌博罪,于2003年2月12日被逮捕羁押,到6月16日移送到法院,6月21日判决。

虽然法庭审理的时间比较短,不过7天,但在审理之前被告人已被羁押了四个多月。对羁押时间与审理时间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样的简易程序实质是一种“虎头蛇尾”或头重脚轻的体系-审前的冗重与审理的仓促形成鲜明对比。

由此所节省的司法资源仅归法院一家独有,侦查与起诉阶段没有多少节俭。更重要的是,简易程序给刑事被告人的程序利益无非就是缩短了几天的羁押期,相对于漫长的四个月而言微不足道。

(三)得不偿失的简化审程序 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基本没有契约观念、公众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的情况下,实施以被告人认罪为前提的简化审程序就很难发挥其设定的制度功能。该程序正式启动半年来,实践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得不偿失,海淀区法院的法官与海淀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认为它仅仅是一个过渡性程序,日后它应该被扩大适用的简易程序所吸收,所以实践中适用率并不高,比如海淀区检察院适用简化审程序起诉的案件只占总数的15%左右。

简化审程序的设计初衷在于提高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被告人自愿认罪,不仅节省控诉与审判资源,而且增强判决的接纳力度,由此塑造简洁明快的公正面孔,但实践却事与愿违。

如同简易程序,法院几乎是简化审程序唯一的获益者,检察院的起诉工作却因之更复杂。为了防止法官在审前形成预断,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起诉书中只需包括: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不再移送全部案卷,目的是防止法官在审前就掌握了案件的全部事实细节,促使其裁判意见形成于庭审的讯问、质证、交叉询问以及法庭辩论的过程之中。

但简化审程序却省去或简化了如上环节,以至于庭审成为一个简单确认事实的“空壳”,如果法官不事先了解更多的案件事实,他将对案情一无所知。因此,简化审程序开始实施之际,法官认为起诉书内容过于简单,随案移送的证据目录只列证据名称与数量也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信息量,无法正常审理,要求检察院细化起诉书与证据方面的内容。

检察院不得不对起诉书的模式进行相应改革,充实对指控事实的叙述,适当叙明犯罪的整个过程,而且,在既有证据目录的基础上添加了两项内容:该证据证明的内容和证据来源,以 帮助法院的审判人员在开庭前更好的了解案情。这样以来,检察院的工作量却比适用普通程序还要大。

不仅如此,简化审程序在实践中还有趋于更加拖沓的倾向,主要原因在于法院与检察院就适用条件往往无法达成共识,尤其是对“自愿认罪”的认定。《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的第1条规定了主要的适用条件-被告人对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

但什么是基本的犯罪事实以及如何认定“认罪”?《意见》没有详细规定,法官与检察官可能有不同认识,比如,检察官认为被告人在庭审中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没有异议,但否认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及被告人认罪但不同意指控罪名的不认为是“认罪”,[11]但法官可能认为,只要被告人承认有犯罪事实就是一种认罪。这就导致检察院建议适用简化审程序的案件,或者法院经审查认为可以适用的,往往双方意见不一致而搁浅,只能再转为普通程序。

由此可见,简化审程序节省的司法资源十分有限,同时还容易不必要的拖延诉讼进程。被告人从中不仅获益甚少,而且还面临着另外的危险。

简化审程序含有一种控辩双方的合作与利益交换机制,但刑事诉讼中的协商与妥协在我国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在司法机关不独立的情况下政府还经常发动“严打”进行犯罪治理,这就很难避免简化审程序不成为“严打”的便捷利器,打击犯罪的压力往往变成逼迫被告人认罪的动力,“覆盆之下多沉冤”的现象将会重演。而且,《意见》只字未提如何确保被告人在罪刑协商中的明知与自愿,被告人认罪后的实体恩惠也不必然获得,因为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是否从轻处罚享有裁量权。

再加上实践中“司法掮客”的存在,对法律一无所知的被告人恐怕就成为某些律师上下其手牟利的一种道具。 由此可见,审判程序的粗糙与异化、法官纠缠于没有多少审判价值的案件以及被告人权利无保障的事实,使得效率很容易冲破公正的底线。

另外,程序简化的努力不可能取得公正与效率的平衡好像开始就注定了,因为它本质不过是程序繁简分离的调整,虽然在缓解法院压力、提高诉讼效率方面的确能发挥一定作用,但面对案件急剧增长,这种简单的程序分离极有可能出现“繁琐的程序仍无效率、简化的程序却无公正”的结果。上述实证调查或许已经证明了该结论。

三、为何程序简化的改革力不从心? 在平衡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矛盾方面,目前的程序简化改革可谓力不从心,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程序简化改革本身存有先天的局限性-只是追求如何节省审判时间,没有从更广阔的视野思考公正如何寄寓于程序之中,所以,它最多只算一种扬汤止沸的技术处理与权宜之计。

还有,我国的司法现状乃至刑罚观念与结构使得仅凭简化审判程序不可能获得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双赢。

(一)程序简化改革的内在局限 程序简化改革旨在提高诉讼效率、缓解案件压力,但最终却只是着眼于如何缩减审判时间,而且它只是着眼于如何减轻检察官与法官的压力,没有从保护被告人、被害人权利的视角来考虑如何减少积案。这使得改革有些故步自封。

在此过程中,检察院与法院还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只要查清了案件事实,在实体问题不会出错的情况下诉讼程序可尽量简化。结果是,检察院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也可以不出庭,完全听由法院处理。

法院可以在5分钟审结一个刑事案件,也可以在1个半小时审结6起完全不相关的故意伤害案件,法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主要精力放在对案件事实的核对方面,更准确的说,是对自己经过阅卷所形成的预断的一种确认,这样,法官就很不愿意听被告人辩解,因为那样会耽误时间。从现在媒体对程序简化改革成果的报道来看,各地法院竞相比“快”,好象谁审理时间用的少谁的审理水平就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切有可能耽误时间的行为都会遭到法官的抵制,审判由此转向严厉的讯问过程,因为讯问远远比抗辩节省时间。同时,事后判决书的制作也实现了“批量生产”。

由于我国判决书无需说明裁决理由,内容十分节俭、雷同,在法官的电脑里存有许多判决书例稿,他们只需把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主体身份、发案时间变更一下,就可以作出一份新的判决书。 由此,诉讼程序完全被效率的马达推动着高速前进,公正也基本由效率来诠释了。

(二)现实的制度羁绊与政策性侵蚀 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矛盾未能根本缓和,原因不限于程序简化自身的局限,相关辅助制度不能跟进也是重要的因素,比如,法律援助制度不发达、强制辩护范围过窄,致使大量被告人根本不能获得辩护人的有效帮助;公安机关、检察院案件处理的裁量权非常小,同时也不愿意自作主张的解决争端,基本上只限于把案件移送到法院。据笔者私下了解,公安系统与检察院系统都有不成文的规定,公安机关的口号是“多抓人”,每个公安干警每年都有具体任务指标,比如每年必须抓获6个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强调“要限制不起诉率”,杜绝定罪免刑现象。

由此可见,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检察院不起诉的概率必然比较低,比如,海淀区检察院的不起诉案件只占案件总数的1%,以至于有人称他们在案件处理方面是“做饭的”和“送饭的”。这是大量案件涌入法院、整个司法制度低效不可忽视的原因。

另外,我国刑事司法程序缺乏必要的自治性,对国家刑事政策的影响基本没有抵抗力,程序在遭遇政策性侵蚀的情况下,司法公正往往让位于效率。在犯罪治理过程中,我国经常使用“严打”策略。

如今,“严打”已不仅冲击了刑罚的结构、犯罪构成的要素,而且造成诉讼程序适用上的变异甚至经常超越司法公正的底线-被列为严打对象的案件,往往过于注重诉讼的效率而忽略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又因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缺乏必要的包容性,对那些突发性、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犯罪并没有“应急性”程序,对那些难以侦破与控诉的案件也没有特殊的平衡程序,刑事诉讼法用普通与简易两分法就想让程序包罗所有犯罪形态,这种书斋式的异想天开就促使案件的处理溢出程序的限制,成为无程序规范约束下的“政策治理”,案件的处理可能只得到了效率。

(三)传统刑罚观念、司法观念的抵触与刑罚结构的不支持 中华法文化历来缺乏西方国家那样的自然法精神和权利意识,在社会结构上从来没有形成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因而最能体现国家权力的刑法得到了过分的发展。刑法权(刑罚权)膨胀是我国刑法传统的最基本特征。

[12]这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定罪诉求、有罪必罚的刑罚观念与重刑主义法律传统。 司法实践中,法院裁判被告人无罪与免予刑事处罚相当低的比例就是定罪诉求强烈、有罪必罚的鲜明写照。

从2002年与200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刑事案件被告人判决生效情况来看,2002年与2003年上半年的情况大体相仿,被告人宣告无罪的比例都不足生效判决的0、6%,免予刑事处罚的比例也都不过1%。而且,检察官与法官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检察官特别看重控诉的成功率,认为有罪控诉失败就意味着检察工作的失败,以至于某检察长的口号是“控诉成功率要达到100%”。如果法官有意作出无罪判决,检察官们往往会向法官施加压力,以保证控诉有罪的成功,这也使得法院很少宣告被告人无 罪。

从给予被告人刑事处罚的情况来看,判处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占到总数的73%,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占总数的23%,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占50%。这充分体现了重刑主义的司法理念。

[13]。 由此,我国的刑事司法特征可以概括为“凡案件必定有罪,凡有罪必附刑罚,凡刑罚必求严厉”。

对犯罪抱有过于敌对的态度,缺乏必要的宽容,从根本上漠视程序中被告人合意与同意的因素,这实质是一种官僚式司法,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在于刑事治理的高效,重在谋求国家公权力如何获取单方面的胜利。这样的诉讼治理模式压抑了诉讼主体必要的自治精神,其专制的手法不仅引起当事者的反对,降低了司法的威信,而且不利于案件在社会层面的解决,刑事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严重分离。

同时,这种“零容忍”的司法制度也使得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举步维艰,刑罚结构趋于单一。> 西方近代刑法史表明,最先实现工业革命的一些国家,其刑法改革运动发端于对刑罚合理性的追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缩短监禁刑,缓刑、假释适用增多,并推行监禁刑替代措施。

相应的监所监禁率(监狱服刑犯加看守所在押未决犯人数与全国总人口之比)就明显下降。[14]当前德国,监禁刑仅占全部有罪判决的19%,而其中高达69%被宣告缓刑。

[15]由于我国刑罚的单一性,鲜有减少监禁率的渠道,所以保持了比较高的监禁率,这无疑增加了司法成本。比如,据我国司法部有关人士透露,国家在一个犯人身上每年的投入成本在北京市监狱就是一万余元。

显然,传统的犯罪治理观念与刑罚结构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它不仅影响了诉讼程序解决刑事纠纷的社会效果,而且绝大多数被告人不得不在监狱改造,司法资源的投入相应提高。 上述这些因素共同为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俱损作了铺垫,而该局面的扭转远非简单的程序简化所能担负。

看来,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平衡的努力局限于简化审判程序无异于慢性自杀,必须转换思路,把诉讼程序作为现代社会一个子系统来思考,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着手诉讼制度改革,唯有如此,才可能避免刑事诉讼制度的程序正当化(legitimacy)危机,因为无论持有什么立场,一国的诉讼制度必须满足定纷止争、维持秩序的社会功能,这是它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前提。

四、协商性司法:实现公正与效率双赢的另一种思路 转换司法公正与效率双赢的思路当然不可凭空臆想,而应把刑事诉讼程序置身于现代社会来思考,从实践自发生成秩序的层面寻求灵感。为解决我国问题,以考察本土为主,但也不能因此故步自封的对域外经验充耳不闻。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传统的刑事诉讼实践中自发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司法模式-协商性司法,[16]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共识难以形成是其产生的社会原因,而传统的犯罪与刑罚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诉讼程序遭遇案件积压是其生成的法律原因。协商性司法的横空出世不仅重塑了传统司法观念与制度,而且充任了司法公正与效率在现代社会中的平衡器。

(一)协商性司法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益趋向利益多元化,公众对任何事务很难再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达成共识,以前凭借一种意识形态就可以治理社会的模式如今不得不宣告破产,很多现象在传统社会也许能分的一清二楚,但到了现代社会很多范畴之间的界限已并非泾渭分明。该社会变化对刑事法领域的冲击非常广泛,比如,犯罪与侵权的边界日益模糊,在很多情况下国家对犯罪的惩罚并不能满足被害人的诉求,甚至两者恰恰相反,所以,传统社会仅凭国家司法(state justice)来解决犯罪问题的策略有些失灵,兼顾被告人、被害人以及社会利益的社区司法(community justice)以及其他非正式司法(informal justice)大量涌现。

[17]同时,各国为适应社会的发展,纷纷抛弃陈腐的观念,不再视犯罪为社会的政敌与反叛而把犯罪定位为社会难以避免的组成部分,也不再相信迷信刑罚对犯罪的治理作用,由过去的一味打压转变为具有前瞻意义的有效控制。刑事司法机关也考虑到,如果毫无选择的将犯罪全部纳入司法程序,反而可能妨碍犯罪者回归社会,加上近年来标签理念导入刑事政策之领域后,侦查阶段的微罪处分制度、检察阶段的起诉犹豫制度、审判阶段的宣告犹豫制度与执行犹豫制度,在回避犯罪者之“标签烙印”的意义上受到肯定并广为各国所运用。

[18]另外,实践中针对一些危害不大的犯罪行为大量适用非犯罪化处理以及非刑罚的处罚方法。这些现象共同表明了刑事法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内趋向宽容。

基于对犯罪的宽容以及对刑罚治理功能局限的深刻认识而推动的刑法改革运动,[19]对刑事诉讼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国家改革的趋势正如Milton Keynes Audit所说,绝大多数刑事司法资源应致力于效率与效益并重的案件解决程序,而且,该程序以多层的、制度多元化(multi-institutional bureaucratic)的体系为基础。[20]司法程序打破了往日的封闭性,在诉讼进程中有许多“转处”渠道,控辩双方在法律原则许可的前提下经过协商可以不必经过法院审理就可终结诉讼,而且,刑法的宽容以及刑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这种协商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另外,实践中日益增多的刑事案件也迫使传统司法制度寻求新的应对机制,控辩双方针对罪刑问题抛弃单纯的对抗开始考虑有建设意义的协商合作模式就应运而生。面对剧增的刑事案件,为避免冗肿的诉讼程序阻塞社会不满,很多国家的司法实践自发的寻找解决机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美法国家开始反思对抗制的不足,他们认为,有些刑事案件在倡导抗争的传统对抗制中,不但不能化解纠纷反而恶化了矛盾与争端,同时还迟缓了诉讼进程,在控辩协商的基础上发挥被告人的实体处分权能是双赢的选择。

受此观念的影响,在司法实践中日渐生成了一种新型对抗主义。其主要特征是控辩双方放弃无谓的对抗,寻求合作,在相互协商与妥协的基础上、诚实守信的就罪刑问题达成初步解决意见,法官经过程序审查即予以确认。

由于各国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合作与协商的程度与范围也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新型的诉讼制度有的称之为合作式司法(co-operative justice),有的称为协商性司法(negotiated justice/ bargaining justice/ consensual justice)。[21] 这种新动向还波及了欧洲许多国家。

[22]近来,协商性司法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也悄然兴起,比如扩大适用的简易程序与简化审程序就包含了控辩协商的因素,另外还有实践中的证据开示制度与量刑建议权的试行等等。[23]

(二)协商性司法在衡平公正与效率方面的价值 各国在处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矛盾时,对诉讼制度普遍进行了繁简程序分离的设计,让需要效率的案件更有效率,需要程序公正的案件更加公正。不仅如此,在诉讼程序中增加了相当多的案件“转处”渠道,只让少数案件进入法庭 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与品质。

但这样的努力仍有可能出现类似我国简易程序与简化审程序所产生的问题:简易审理得到粗糙的正义,繁琐审理送来迟延的正义。同时,法庭外的案件处理也缺乏基本的程序权利保障。

由此以来,公正与效率在诉讼过程中的直接冲突转化为程序分离后的间接冲突,由热战变为冷战,最终矛盾仍然存在,只是变得更加隐蔽。而协商性司法却可以比较“对口”的化解这种隐蔽矛盾。

如前所述,协商性司法以被告人认罪为前提,核心是赋予诉讼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与相当程度的实体处分权,旨在提高利益主体的自决权,以控辩双方诚信的协商来增强裁决结果的接纳力度与司法威信。是否适用简化程序不再简单的由犯罪严重程度来决定,而主要取决于被告人的意愿,是选择快速结案以换取较轻的刑罚并尽早摆脱缠讼,还是选择充分利用程序权利对抗控诉,一般情况下控诉方都悉听尊便。

至于具体适用什么样的案件处理程序,要视控辩双方的协商结果而定。由是,被告人在协商性司法模式中不仅可以决定自己的程序权利,而且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裁决书实体内容的起草者。

同时,控诉方通过协商提前获得法院的裁决书,这也避免了现代司法的不确定性为之带来的职业风险-比如中国的错案追究、西方国家检察官的职业声誉,因为被告人也乐意接受这样的裁决而不会上诉。如果被告人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愿意在侦查与起诉阶段退出诉讼程序,侦查与控诉方一般也会因此节省司法资源而予以支持。

显然,协商性司法如同一纸双赢的契约,得利者远不限于控辩双方,整个司法制度乃至全民都是受益者。在这种当事人既主导程序又实质的影响实体的司法模式中,效率与公正的争执转化为诉讼的民主与自决问题而悄然化解。

五、协商性司法的局限:制度内与制度外的思考 即使协商性司法在化解效率与公正矛盾方面拥有独特的功能,也不可以立即扩大适用我国司法实践中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协商性司法。必须先对协商性司法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防止出现构建天堂的心愿转化为地狱的搭建。

协商性司法制度的内在局限主要表现在,它很难确保控辩双方协商的平等性,而这恰恰是其发挥制度功能不可缺少的条件。从理论上讲,协商程序离不开协商主体之间资源占有的平等性。

一些人虽然毫不犹豫的称协商程序为“市场司法”(market justice)。[24]但这一假定在现实中难以成立,不仅控辩双方天然的不平等,而且被告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比如美国辩诉交易的实践中,大部分罪犯属于人口中最穷的一部分、地位最弱势的种族。

[25]这就使得协商的自由可能只是一种虚幻。更有甚者,具有契约性质的协商程序不仅不能缩减主体间的差距,相反还可能强化这种不平等,因为“契约同样是占支配地位的强者分享特权的一种工具”。

[26]换个视角来看,协商性司法良性运作的关键问题是辩护的质量,以及如何筹划到一笔资金为被告人配备高水平的律师。一个实践的分析表明,只有那些准备与装备最好的当事人才能获得最好的协商结果。

[27]由此可见,即使在诉讼程序比较发达的国家,控辩双方平等的协商也绝非易事,因为诉讼主体能否平等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另外,协商性司法的良性运作还离不开两个重要前提-司法独立以及宽容的刑罚结构、多元的程序制度。

而在弱势而又不设防的司法体系中,控辩的协商就会成为外界进入司法程序的窗口,协商也随之变为法律外力量干预司法的代名词;如果缺乏宽容的刑罚结构与多元的程序制度,控辩双方就如同计划经济的供需双方不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协商将无从谈起。 不幸的是,这些理论上的局限在我国基本都能变为现实。

力量悬殊的控辩双方不可能进行相互制衡下的平等协商;司法系统过于开放而失去必要的自治;决策层对犯罪的敌视态度以及过于相信刑罚的作用,诉讼制度不过是打击犯罪之刑事政策的实施工具,[28]程序也因之显得过于封闭、睚眦必报与斤斤计较。这些因素必然成为协商性司法在我国发挥其衡平公正与效率功能的严重障碍。

还有,程序的多元化必然需要赋予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广泛的案件处理权,比如扩大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范围,利用和解、调解、警告、行政处罚代替移送起诉;扩大检察院的不起诉权力,赋予缓起诉权以及其他转处权力;确立被告人认罪程序,法院可以较低的刑罚作为砝码换取被告人尽早认罪。在我国现有的司法财政制度下,这些举措可能成为公检法机关牟取部门利益的手段,滋长权钱交易。

况且,目前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方面的权力已经过于膨胀,如果再扩大其案件处分权,法治国有被警察国代替之嫌。 看来,不对司法制度进行“大手术”,只满足于目前的修修补补,效率与公正因程序繁简分离而各事其主的局面还得维持比较长的时间。

「注释」 参见王雷鸣 邬焕庆 ,“阳光行动,路有多远?-政法机关清理超期羁押透视”,《检察日报》,2003年11月11日。 2003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民法院通过对同类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集中审理,仅用1个半小时就审结了6起故意伤害案件并全部当庭宣判,所有被告人均当庭服判。参见“1个半小时审结了6起案件:定远县试行同类刑事案件简易程序”,《人民法院报》,2003年10月8日。

潘静 李志峻,“兰州大力推行刑事案件简易审理”,《人民法院报》,2003年10月4日。 海淀区法院有关数据来源于王冬香法官的工作论文《刑事独任审判庭组织运行模式研究》,在此对王法官的惠助表示感谢。

以海淀区为例,能取保候审的往往限于有北京市户口、有正式工作人员,那些外来流动人口很难获得取保候审。 黄建良,“降低诉讼成本保障被告人人格权 湖南长沙:简化审体现人性化办案原则”,《检察日报》,2003年4月8日版。

同注7. 美国法院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面临着案件的急剧增长,为缓解压力,法院越来越多的以处罚方式来惩罚和阻遏琐屑无谓的起诉、答辩和上诉。参见波斯纳著《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邓海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94页。

参见海淀区检察院:“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开创新时期的公诉格局-我院普通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实践操作”。 [11]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关于试行普通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的意见》就持此观点。

[12] 储槐植:“议论刑法现代化”,《中外法学》,2000年第5期。 [13] 两附表分别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3年第2期与第4期。

[14] 同注12,590-591页。 [15] 参见汉斯。

耶塞克“为德国刑法典序”,载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5-16页。 [16] Françoise Tulkens, Negotiated Justice, in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edited by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Spencer, 2002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641. [17] 可参见Restorative Justice And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Heather and John Braithwaite, 2001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以及Informal Criminal Justice, edited by Dermot Feenan,2002 by Dar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18] 参见黄朝义“‘司法外处理’制度之理论与实际-非公的司法外处理、微罪处分制度、除罪化问题”,《月旦法学杂志》,1996年第16期,43页。

[19] 相关内容可参见储槐植:“议论刑法现代化”。 [20] Andrew Sanders & Richard Young, Criminal Justice, second edition, Butterworths,2000, P61. [21] Francoise Tulkens, Negotiated Justice, 同注16,pp.641-642.协商性司法在英美主要表现为辩诉交易的广泛适用。

比如,美国的辩诉交易虽屡遭批评并未阻止其强大的实践能力。 [22] Francoise Tulkens, Negotiated Justice,同注16. [23] 详细讨论可参见: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中外法学》2011年第1期。

[24] F.H. Easerbrook, ‘Criminal procedure as a market system’,[198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311. [25] Françoise Tulkens, Negotiated Justice, 同注16,p678. [26] M.-A Frison-Roche,‘2+1=1a procédure’, in Baranés and Frison-Roche(eds.),La Justice,193.转引自Françoise Tulkens, Negotiated Justice, 同注16. [27] 以至于在法国,刑事司法委员会是否实施协商性司法的改革建议,要取决于在刑事司法领域能否对国家的法律援助进行彻底的改革。Françoise Tulkens, Negotiated Justice, 同注16,pp678-679. [28] 美国著名的比较法学者达玛斯卡(Mirjan Damaška),把英美与大陆法系诉讼制度的特征与权力结构、国家运用这些诉讼程序的意识形态相联系,以程序性权力的结构与裁决的目的为分类原则,他将诉讼程序分为四种模型:两类官僚模式-等级型与均衡型;两类程序目的模式-政策实施型(the policy-implementing model),主要特征为国家干涉主义,诉讼程序以贯彻国家治理政策为目的;冲突解决型(the conflict-solving model),主要特征是国家放任主义,诉讼程序以解决纠纷为目的。

参见Mirjan Damaka , The Faces of Justice And State Authorit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 Legal Process, 1986 by Yale University Press,pp.9-10.结合目前的司法现状,可以说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基本上是一种政策实施型模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婚姻关系的契约性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直以来,在社会层面或说传统文化层面,婚姻关系便是人身关系的一种,在我国的法律层面也对婚姻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婚姻到底是一种身份关系、还是一种“忠诚契约”或者一种制度。实际上,婚姻本是公民个人根据自身的追求所建立的一种人......
家园共育:家园合作是一个教育双赢的平台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既是幼儿园阶段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家长们的强烈愿望。幼教工作者要意识到家园有效互动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素质,必须进行......
恶魔契约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15-08-28
一 期终测试成绩卡发下来的时候,班长脸上的讥笑已经暗示了什么。 许杰用一个本子遮住成绩卡,像开牌的赌棍一样慢慢移开边缘,嘴里念念有辞:“拜托!一定要及格,一定要及格!至少也要及格一门……” 一个鲜红的“9”从本子边......
MBA论文3500字:外包的双赢
发布时间:2016-01-03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查字典小编为您提供的MBA论文3500字。 成本优势是构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要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扬长避短,赢得成功的契机和亮点
发布时间:2023-04-28
这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人。人的体能、技能、智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其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一旦找准了自己的强项、优势和长处,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便可有望获得惊人的成......
课堂上的契约精神
发布时间:2022-10-12
我怀疑我的美国历史课老师小亨利・小艾伦教授是约翰・洛克的狂热粉丝。否则,为何在美国建国历史的小测验中,英国人约翰・洛克作为标准答案出现了三次呢? 课程大纲原来是一份权利契约书 在这次只占总成绩百分之五的小测验中,小艾......
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
发布时间:2023-07-13
内容概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因素以及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论文关键词:社会契约论、公意、家庭起源论、暴力起源论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中最激进的民......
中缅关系要走双赢之路
发布时间:2015-07-29
中缅建交65年来,虽然双边关系因国际战略局势和两国内政变化偶尔出现过波动,但在大部分时期都保持了稳定和友好。这笔珍贵的友谊遗产得益于两国早期领导人的远见和良好意愿。 中缅双方必须认识到,要加强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
上诉契约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 要:如何解决我国民事上诉中存在的问题,学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都是从规制当事人及对法院系统工作机制的改革为角度来谈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设立上诉契约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从上诉契约成......
供应链契约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要:本文阐述了供应链契约的基本含义,并对供应链契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解释。总结、分析了供应链契约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归纳了当前供应链契约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供应链契约的发展展望。关键词:供应链契约;供应链;供应链协调供应链契约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绩效的有关条款。即使供应链达不到最好的协调,也可能存在帕累托最优解,以保证每一方的.........
对利益双赢的生育保险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22
对利益双赢的生育保险探索 对利益双赢的生育保险探索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13/5/4 栏目:保险信托 【热点导读】:农民工医疗保险方案存在的问题与 劳动合同法实施背景下的保险营销 中国人口老......
契约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发布时间:2013-12-19
契约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契约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契约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摘 要]债的相对性是民法的一大原则,历来都是受到各个国家法律的遵守。但随着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潜在的危险到处都存在,......
也谈“从契约到身份”
发布时间:2013-12-19
也谈“从契约到身份” 也谈“从契约到身份” 也谈“从契约到身份” 「内容提要」近代社会中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正转变为“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确定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这样一......
精灵契约 2012年3期
发布时间:2022-10-31
前情提要 杰安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洛萧阳要退出短跑比赛的事,感到很是奇怪。为了要弄清事实,她找到洛萧阳所在的班级进行调查,并胁迫噜噜借助它的力量看洛萧阳是否有自己的精灵。噜噜查到他的精灵叫――纳克里。杰安娜通过白月......
为母亲签下生命契约
发布时间:2023-03-05
2013年6月,30岁的宋坤结束了为期半年的航海任务。还未从疲惫中恢复过来,她却得知了一个无情的消息――妈妈被查出了肝癌晚期。子欲养而亲不待,身为国内外大型航海赛事现场主持人的她常年在海上漂泊,现在刚刚有时间可以陪陪母亲,母......
不对等契约与地权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01
"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其实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是非市场化的行政性契约关系,契约双方地位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与相称。土地的所有者集体在契约关系中居优势地位,主导着契约关系。这种不对待等的契约关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
CS战略的真正内涵是双赢营销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CS战略是 企业 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而其真正内涵则是双赢营销,即顾客先赢,企业后赢,而只要顾客先赢,企业就应该也一定能赢。这无论从 理论 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必须的。 关键词 CS战略;顾客让度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
明代民事契约习惯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6-09-05
明代民事契约习惯极其发达,明代民事法律关系的各个方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契约习惯的规范和调整。研究明代契约习惯,对深入了解中华法系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拟从明代民事契约习惯的特点及其与明代制定法的......
论“村改居”社区管理的契约化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全国各地进行的“村改居”工作过程中,出现并发展了社区管理方式的契约化。其出现与发展符合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符合农民的诚信传统和政治诉求,有其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形成了相对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关键词:“村改居”社区契约化管理法治原理现实基础运行机制中国的城中村和城郊村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村落在不断地减少,其中一个典型的模式就是政府主下导的“村改居”。“村改居”正有力地改变着城乡二元结.........
一纸“奇兰”一路香
发布时间:2016-06-22
2015年的一个秋日,我走在平和的大地上,参观“白芽奇兰茶”。 白芽奇兰是当下的名茶,声名远扬。可惜的是,我不会喝茶。 不是我不喝茶,而是我不会品茶,一斤几十元和一斤几千元的茶叶在我的嘴里是一样的,目的只有一个,解渴。......
关于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规约与心理契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教师发展虽已由过去统一的培训制度模式逐步转向兼顾教师个性需求的、发展指向多雏的制度模式,但统一的、强制性的制度仍是这一阶段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路径依赖。笔者通过反思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弊端......
诚实守信赢一生
发布时间:2015-08-24
如果有位乞丐向你讨钱,你会把自己的信用卡给他,让他自己刷吗?而且,此卡的额度是10万美金,更糟糕的是,此卡没有密码!我敢打赌,你一定会说:“疯子才会做这样的事!” 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哈里斯是美国纽约市一家知名广......
夯实基础 服务专业 追求双赢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 要: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量激增,在这充满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能够听懂,并会用......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实现“双赢”
发布时间:2023-02-03
在当今的形势下,初中政治课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怎么样使学生既学到书本知识,又拓展视野,还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以巩固,提升学生的能力,即.........
共有人分管契约的基本构造
发布时间:2023-01-04
共有人分管契约的基本构造 共有人分管契约的基本构造 共有人分管契约的基本构造 摘要:分管契约是共有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与共有物的分割契约以及不分割契约均有不同。分管契约的价值在于使共有......
契约制度发展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契约制度的形成 民法学家们喜欢追根溯源,并且一般都试图要回到罗马法上,对于契约制度亦是如此。也许契约概念不是古典的,但学者们还是坚持,它的血肉是来自罗马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古典罗马法上的契约要么是具备形式的协议,......
法与德的契约之思(创作谈)
发布时间:2015-09-06
小说《星期六晚餐》中,有个望道村。这个默默蹲在江边的村庄,其村名是个简单隐喻,简单得一看便知用意所在。 逐利的聪明人早已看到,关系是条获取利益的捷径。随着关系被利用,关系的纯洁性每况愈下,爱,信任,诚实,这些美好的......
一个纸箱的距离
发布时间:2023-01-26
菜市场门口有两家卖水果的, 水果装在卡车车厢里,品种基本一致――春秋冬季卖红富士苹果,夏季卖水蜜桃。然而,靠马路里边的一家生意总是很好,另一家则门可罗雀。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是质量问题,两家卖的苹果都是上等红富士,又大......
一“沉浸”你就赢了
发布时间:2023-03-27
帕尔默・拉克是一名90后,出生于美国南加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痴迷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干扰因素太多,他总是感觉无法沉浸在网游的氛围里,没有身临其境的酣畅感。于是,他想方设法要搞到一个玩游戏的头戴设备。 ......
论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发布时间:2023-01-08
论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一、引言 自我国高等院校审计课程设置以来,对于审计教学内容或者审计课程到底来自于何处,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若认为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多数教材教学内容却脱胎于国外教材或审计准则;若来自于......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关系管理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立和谐稳定的员工关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心理契约进行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必要性,然后从心理契约为视角构建员工关系管理策略。 【关键词】心理契约......
《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民主权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 探究《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关于人民主权的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深远的意义。人民主权的基础是公意与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的四个基......
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
发布时间:2023-03-16
《终结者2》的谈判一直以来都是好莱坞利润分配谈判中明星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更不用提双方出于上市公司的身份,在这场撕胯大战中不得不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将原来不太透明的中国电影投资和分成方式好好科普了一番。 正所谓树大招风......
浅析条约法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借鉴和改造
发布时间:2017-01-07
一、条约法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借鉴 条约法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借鉴主要表现为条约的合意性,即条约的缔结必须是双方的合意。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首先肯定了条约的合意性质,每个国家都有缔结条约的能力,并且注意到自由同意得到了普......
基于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01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否可以发挥其积极性,对企业保持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的心理契约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然而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因素很多,而这些影响因素往往都是通过冲突来表现的,冲突管理的不同方式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变化,冲突管理策略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直接因素,因此,为了维护员工心理契约的履行,进行团队激励,研究管理者的冲突管理策略对员工心理契约的.........
 浅谈心理契约的高校班级管理
发布时间:2023-02-26
随着95后甚至00后走进大学的校园,很多老师们开始不断地感慨现在的大学生不像以前大学生那么听话了,代沟越来越大,他们特立独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想法,对问题的认识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感性思维,简单地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还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作为辅导员,要对学生管理工作有新的认识。如何能让学生真正把辅导员当成他们的朋友、兄长,从内心深处接受辅导员,建立良好师.........
双主体税种结构面临契机
发布时间:2013-12-17
双主体税种结构面临契机 双主体税种结构面临契机 双主体税种结构面临契机 詹亮宇摘要:双主体税种结构模式可以解决单极主体税种功能偏颇的问题,构建双主体税种结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趋势意义。关键词:双主体......
论民国时期的定货契约习惯及违约纠纷的裁处
发布时间:2022-10-29
论民国时期的定货契约习惯及违约纠纷的裁处 论民国时期的定货契约习惯及违约纠纷的裁处 论民国时期的定货契约习惯及违约纠纷的裁处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定货契约习惯及违约纠纷裁处的考察,揭示商事习惯在维系......
道德个体与契约个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0
广大朋友们,关于“道德个体与契约个体研究”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赖功欧(1954—),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南昌大学哲学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3000字经济法论文:契约自由
发布时间:2016-04-27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3000字经济法论文。 契约自由与格式条款是传统民商法上的两个概念。在法学界,多数学者都把二者对立起来研究,认为市场经济条......
中企海外煤炭工业发展的“双赢”标本
发布时间:2022-11-15
对于孟加拉国而言,加强国际合作是其克服自身薄弱的技术 经济 条件、促进煤炭 工业 可持续 发展 的必由之路;而更多参与到孟加拉能源产业的开发与建设中去,也是我国 企业 实现“走出去”的良好机会。 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枯竭......
论环境会计与西部大开发的“双赢”(1)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 要:环境会计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学科。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居住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这一新学科在此背景下应运产生了。环境会计这一学科的功能,在于通过会计自身评价资源质量和利用......
一根头发赢得芳心
发布时间:2022-11-20
小钟爱慕女同事玲玲,但他生性腼腆,不善表达,并不是玲玲心仪的对象。他几次想表白都被玲玲岔开了。 这天,他们俩加班后去职工食堂吃饭。小钟对玲玲说:“今天我请客。”玲玲问他,为什么请客。 小钟想了半天,回答说:“我想表......
纸媒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融合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所掌握的信息量更大、更具时效性、传播途径也更加广泛。因为新媒体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原始的纸媒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促进纸媒体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应该将纸媒体以及新媒体技术充分的融合到一起,取长补短,积极寻找能够共同发展的方式。本文以纸媒体的发展情况作为背景对纸媒体在发展过程中.........
审计本质之我见:契约观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2
[提要] 在 企业 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联结的今天, 经济 控制论的 理论 前提——受托责任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认为其理论基础是资本强权观以及建立在资本强权观基础上的以强调股东的风险承担与控制的公司治理理论,并进一步根......
强悍五代I5 华硕A555LF游戏办公双赢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功能型载体,拥有一款性能强悍的笔记本电脑,不仅能让自己拥有一款办公利器,更能在休闲时间爽玩游戏,轻松收获办公娱乐双赢的使用体验。 基于跨越性的效能升级,华硕A555LF搭载全新酷睿第五代Broadwell-U......
浅谈如何让加强心理契约管理
发布时间:2023-03-08
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又是契约经济。近年来,笔者在员工管理工作中发现,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进入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电解岗位;民企或竞争对手高薪挖人的现象,使人才和劳动力会变得越来越稀缺,用工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处于转型时期的人力资源市场,导入与应用契约化管理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实践意义。当前,在强化劳动合同、商业秘密保密合同、竞业禁止合同等契约化管理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应该加强心理契约管理。.........
PPP模式的落实需要有效的契约保障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要:为推动PPP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依法健全契约保障框架。首先,要健全体制机制;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最后,要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关键词:PPP模式;资本合作;保障框架中图分类号:D9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51-01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需要法定机制过去几年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方面,地方政府,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从投资规模上看,地.........
自己制作一张纸
发布时间:2023-02-07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科技发明之一,纸张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更为廉价,也 更为便捷。一张纸的制造过程是怎样的?使用自己造出来的纸写字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呢?今天我们就教大家制造一张纸。 使用的材料:纱网、塑料篦子、塑......
论契约在行政法中的引入(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契约 行政法 论文论文摘要:契约不只是私法上的专利,它同样可以适用于行政法之中。无论是从世界性的趋势还是从传统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契约自身的优势来看,行政法完全有必要高扬契约的精神,确立契约的观念与制度,以......
关于心理契约与教师激励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教师激励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有效的教师激励,必须考虑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和内容,从物质激励、环境支持以及发展机会三个方面制定激励的措施。 心理契约与教师激励存......
浅谈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品牌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27
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利用品牌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品牌关系由ResearchInternational市场研究公司的Blackston(1992)首先提出,自此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品牌关系的成本上升,同时想要维系品牌关系也变得更加困难,品牌关系断裂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日益频繁。在营销.........
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心理契约理论分析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从招聘、培训、激励三方面来努力保留人才。 【关键词】: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 一、心理契约的含义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12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一 序言 人们通常说,从远古罗马法到古典罗马法的进化,以在契约问题上从身份制度到确认契约自由的......
“格式化”劳资契约的收入分配效应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对劳资关系的研究通常基于两种维度:一种基于契约关系,决定劳资双方的责权利归属;一种基于财产关系,决定劳资双方的财产让渡。理论上,成本收益机制、声誉效用机制和信任机制的作用能够促进劳资契约的有效自我执行。然而由于......
商务谈判的“双赢”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8
一提起商务谈判,人们往往就会想到,企业家或商人在谈判桌上时而慷慨陈词,就各自的利益据理力争;时而对合同的某个条款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也会出现双方相互对视而默默无言的僵局。的确,在任何商务活动中,谈判的双方或多方都有着......
国有企业“双重约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4-01-06
当前我国 经济 体制改革而临的一个问题是:在逐渐改变集权式控制并引人 市场 机制后,如何保障企业行为正常化。对此,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改革企业微观经济关系的不同主见:有的主张通过推行股份化,旨在实施“财产约束”;有的......
浅谈进化博弈的劳资心理契约模式
发布时间:2023-01-29
  一、引言心理契约是劳资双方在正式合同之外的无形契约,是劳资双方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知。这种心理认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劳资双方长期博弈和长期冲突的结果。在劳资关系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契约模式,下面通过进化博弈论进行分析。二、心理契约的进化博弈模型假设劳资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妥协(C,Compromise)和强硬(T,Tough)。当双方都妥协时,双方的收益为vi,i=1,2。其中下标1指代.........
财务报告主体与客体双赢论的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5-11-26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都是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一定的资产,都预期获得相应的收益。以下就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财务报告主体与客体双赢论的探讨。 他们对企业的期望目标会出现不一致,导致其利益......
从身份到契约(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四,在"身分社会",人们奉行的是一种宿命论哲学。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后天的努力无以改变。在一切的一切中,至关重要的是出身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身分问题。社会处处重身分、讲差别、论资排辈、上下各异、循规蹈矩,一种身分的人,世代......
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长河中,有一些堪称"一言而为天下法"的不朽名言,它们宛如这条长河中的璀灿明珠,长久地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它们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跨世纪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思想的......
现代主流企业契约理论研究(中)
发布时间:2019-09-19
▲本文系内蒙古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基金项目:“声誉、交易费用与企业间网络分工的效率机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企业产权理论是“从产权关系角度去解释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界限以及企业的内部结构等问题,其核心在于通过产权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于企业产权理论的内容十分庞杂,而且理论观点往往和委托―代理理论高度相关,因此本文仅就几种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理论.........
浅谈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30
"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 学校管理 动态平衡 工作满意度 论文摘要:心理契约是以期望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主观心理约定,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建构符合学校组织特点和教师角色特点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保......
浅谈进化博弈的劳资心理契约模式
发布时间:2023-02-18
   一、引言心理契约是劳资双方在正式合同之外的无形契约,是劳资双方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知。这种心理认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劳资双方长期博弈和长期冲突的结果。在劳资关系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契约模式,下面通过进化博弈论进行分析。二、心理契约的进化博弈模型假设劳资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妥协(C,Compromise)和强硬(T,Tough)。当双方都妥协时,双方的收益为vi,i=1,2。其中下标1指.........
浅析契约自由在国际法中的限制
发布时间:2023-05-05
一、契约自由的含义与限制 (一)契约自由的含义 契约自由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是罗马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契约自由建立在商品生产者从事商品交换的平等地位的需求之上,以意思自由和形式自由为核心。契约自由原则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建立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目前企业大多重视通过与员工建立劳动契约关系来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利益关系,而对于以心理契约作为调节员工与企业之间关系的重视度不够。现重点论述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和它对企业及员工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探究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契约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02
高校体育教师既是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传授者,也是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引路人,同时,体育教师也是社会体育指导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体质强健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体育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中,除劳动合同规定的内容外,双方间还存在着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而这种期望是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研究体育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交互关系,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规范双方的行为。一、心理契.........
有一张纸 2013年7期
发布时间:2023-05-02
“你叫什么名字?”一个女人问。 “泉林。”一张纸回答。 这是2013年初夏的一个早晨,在一个巨大的造纸厂里,她用双手捧起一张米色的纸,在心里问它,如同问一个刚满周岁的婴孩。 这是她见过的最奇特的纸。不是见惯的雪白,而是......
简论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双赢”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校企合作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实现“双赢”的对策与建议,即紧紧把握企业需求、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合作教育的扶持力度,这......
从契约自由原则解读酒水自带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21
摘 要:关于酒水能否自带、是否应收取开瓶费问题已由来已久。此问题应从契约自由的内涵来考虑,消费者被限制了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因此“谢绝自带酒水”、收取高额“开瓶费”是不公平的契约内容。但是在取消“谢绝自带酒水”的前提下......
从身份到契约(5)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与这种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表现和实现个人本位要求的契约应运而生了。契约以个人独立为基础、以个人自治为内容、以个人利益为目的。契约是个人独立自主、意思自治的,当事人自己为自己设立权利义务,自己为自己作主。在"契约社会",每个......
我国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03-14
摘 要:供应链契约是目前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目标是解决供应链协调和利润分配问题,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收益共享契约。因此本文对国内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收益共享契约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其未来......
寻找契约的价值——评李永军教授《合同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寻找契约的价值——评李永军教授《合同法》 寻找契约的价值——评李永军教授《合同法》 寻找契约的价值——评李永军教授《合同法》 在古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曾把正义分为分配正义(distribut......
探析契约在行政法中的引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论文摘要:契约不只是私法上的专利,它同样可以适用于行政法之中。无论是从世界性的趋势还是从传统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契约自身的优势来看,行政法完全有必要高扬契约的精神,确立契约的观念与制度,以促进行政民主的发展和增强政府与人......
浅谈高校与大学生契约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04
" 论文关键词:契约 高校权利 大学生权利 构建 论文摘要:在实行交费上学的今天。如何维护大学生权益,深化高校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构建高校与大学生的契约关系。不仅是有可行性,而且是有必要性。随着高校改革的不......
基于员工心理契约的知识转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31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维度入手,重点描述员工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综述组织知识转移的五阶段,据此提出员工心理契约变化对知识转移不同阶段造成的影响,得出员工心理契约变化对知识转移过程造成的影响。 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变化知识转移......
对契约的法理学分析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8
【论文摘要】 在当今的高度现代化社会中,作为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的理念和制度产物,契约在公法和私法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法理学领域更蕴涵着深厚的意蕴。本文将从多角度切入对契约做以法理分析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契约的观......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东航事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 员工忠诚度 承诺 东航事件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感,而心理契约是影响员工建立组织忠诚感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去分析东航事件,从员工和组织方面探讨心理契约管理在实施过程......
论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结合中的双赢战略
发布时间:2022-12-14
论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结合中的双赢战略 动漫是现代新兴的世界重要文化产业之一。它被称为是21世纪最热门的、最有希望的文化朝阳产业。动漫产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拉动和提升全球范围内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和......
建筑图纸中的一些符号
发布时间:2023-01-10
建筑设计图纸中的一些符号 在建筑设计图中,L表示是梁、LL表示是连续梁、QL表示圈梁、JL表示基础梁、TL表示是梯梁、DL表示是地梁,Z表示柱、GZ表示构造柱、KZ表示框架柱,M表示是门、C表示是窗。QL”符号,开始以为是墙梁。 1......
探究知识工作者在心理契约方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29
引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人力资源建立在以高科技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形态条件下,知识经济引发了组织形式的巨变,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工作者以及他们在工作场所所体现的不同特点都要求组织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各种类型的组织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1.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和心理契约的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经济的增长方式从依托于资金资本转向为知识资本,从重视产品更新转向知识更新。在《巨变.........
一份约定,一片阳光
发布时间:2023-03-31
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王XX,由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祖辈将他置于十分突出的地位,给予过优的待遇,视作“掌上明珠”,对他百般宠爱,凡事百依百顺,一切听之顺之,一切按孩子的要求办,即使不正当的要求也会给予满足;......
向文波:告赢奥巴马的三一“斗士”
发布时间:2022-12-30
三一告赢了奥巴马!7月16日,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总裁向文波已有9个月未更新的微博突然发布了一条信息:“三一起诉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巡回法院获胜!”随后,整个财经界被这条微博“撩拨”得一片沸腾,各类媒体竞相跟进采访,互联网上报......
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构建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要:新生代员工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体制、企业制度、信息时代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不容乐观,出现了比如跳槽率较高、抗压能力差、自我意识强、讨厌重复性工作等问题。因此,企业应该从职业生涯管理、强化沟通、......
从身份到契约(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7
"契约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把人彼此当作外人来看待","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起来的"。人们生产商品就是为了交换,为了出卖,商品注定要"离家出走",而且要"远......
班级契约管理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班级是教育者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层单位,做好班级管理与教育工作是高校管理的中心任务。契约管理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现个人诉求、彰显班级民主,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的养成,有......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9
" 论文摘要: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一种主观理解和内隐的认知,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特点,它包括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其构建是动态的,主要受个体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影响,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或......
法的契约论与法治国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山东经济学院法学系·王仲云 法律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或者说法律不只是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国家创制法律,实质上却来源于社会成员们的协议 法的契约论及其阐释 法的契约论是西方法律思想......
 浅谈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发布时间:2017-06-27
一、心理契约的定义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可认为是组织中成员之间及成员与组织间存在的一系列没有书面规定的期望总和。心理契约强调,除了正式的雇佣合同,员工与组织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隐性的、未公开化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核心是员工满意度。图书馆的心理契.........
论契约自由原则的演变与发展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4
内容提要:契约自由作为一种思想早在罗马法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而契约自由作为一项原则予以确立则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事情。作为资产阶级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契约自由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