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及回归

浅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及回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9:03:35
浅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及回归
时间:2023-08-07 19:03:35     小编:

作为刑法规制非法集资行为的基础罪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状诠释事关集资行为的性质界定。从《刑法》第176 条及其司法解释来看,尽管立法以叙明式罪状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但因对于本罪中非法公众存款等概念内涵与外延认定不够明确而致使其适用范围不当扩大。对于这种罪状表意不明确的立法后遗症,司法解释是厘定其条文内涵的良药。由于传统教义学解释因重规范内容形式轻集资方式与用途,而更是进一步助推了这种适用扩大化趋势,将那些形式上符合集资条件而实则合法的民间借贷纳入其规制范围。因此,本文以目的解释为适用规则来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明确本罪与行政违法、集资诈骗的区别,推动非法集资行为的理性入罪与合法民间融资的合理出罪。

一、适用扩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现状透视

自1997 年入罪至2016 年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案件数量连年攀升。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非法集资从传统的线下借贷向P2P 网络借贷、股权投资以及境外上市等新领域延伸。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 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结案数量为413 件,2014 年结案数量为1266 件,2015 年结案数量为1622 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高发,既折射出民间借贷在现行金融垄断机制下的生存困境,又凸显了作为刑事司法适用规则的教义解释的局限。同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也违反了刑法的谦抑原则,侵犯了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公平与正义,制约了民间融资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表征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国家垄断金融的政策导向下加以适用, 促成了民间借贷违法的必然性。以传统刑法理论中规制标准来定性民间借贷,造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扩大化。尤其是在国家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大背景下,司法机关因民间借贷缺乏有效规范而提前介入,监管部门权力过度扩张等因素,更使得本罪成为规制非法集资犯罪的口袋罪。归纳起来,本罪在实践中适用扩大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将本罪构成要素中的公众存款等同于社会资金。按照我国《存储管理条例》对于存款定性逻辑,社会上流动的资金要成为存款必须要经过商业银行存储这道关卡。因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公众存款与社会资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前者的范围明显小于后者。由于《刑法》第176 条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描述属于简单罪状,所以司法认定本罪的主要标准为国务院于1998 年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根据《取缔办法》第4 条对于本罪中的公众存款的界定: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行为主体未经央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纳资金并承诺在特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所称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行为主体未经央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纳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纳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显然,《取缔办法》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公众存款泛化为社会资金。如学者邱有全认为,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主体不具备商业银行资格,因此也就无所谓的存款,可见法条中将存款和资金的概念混同。何况,本类型行为主体往往通过商品经营、委托理财等间接融资方式开展犯罪,所以司法如果对行为主体吸纳存款的用途与主观目的不加区分,而仅仅凭借套用《取缔办法》对本罪犯罪特征行为主体未经央行批准公开吸纳社会资金承诺还本付息描述来定性行为主体的行为,必然会在实践中将公共存款放大至社会资金。

二是将合法民间借贷混同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因罪状设置不合理及其在构成要件上核心概念认定的模糊,而与以P2P 网络借贷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在行为方式上高度契合, 致使司法将那些在形式上符合吸纳公众存款行为的合法民间借贷纳入本罪的规制范畴。尽管有学者提出以利率上限规则这一客观标准来判断行为主体是否具有非法集资的主观恶意,但是现行司法机关通常以行政法规《取缔办法》第4 条对于本罪主要特征行为主体未经央行批准公开吸纳社会资金承诺还本付息等描述来定型行为主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由行政法规来替代涉及公民重大基本权利的刑事法律依据的做法,既违背了法律位阶原则,也在客观上减损了作为直接对公民基本权利产生重大影响的刑事法律的权威性。即便最高院于2011 年出台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集资解释》)与两高一部于2014 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集资意见》)在立法设计上企图通过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进行类型化与兜底式限定,如《集资解释》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归纳为非法性、公开性、利益性、广延性等特征,以及免责情节的但书设定;《集资意见》对于该行为公开性的补充界定,但还是没有摆脱《取缔办法》遵循行为表征来认定行为的思维惯性。

三是将行政法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外延扩张传导至刑法领域。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原本是两个内涵与外延不同的法律概念。基于二者的行为主体具有扩大经营状况与虚构投资理财前景的共性特征,《集资意见》在《集资解释》的基础上虽有所创新,但尚未摆脱《取缔办法》的逻辑窠臼,其仍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概括与笼统描述为非法集资,并以非法集资的违法概念来理解本罪所涉及的前提法行为的规制范围。在司法实践中,《集资意见》以行为主体是否具有占有他人资金的目的作为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判断标准,这种由危害后果逆向推定行为主体主观态度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放大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制犯罪,糊化了本罪与集资诈骗罪在犯罪表征与构成要件上的差异性。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负效应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适用扩大化,严重冲击了刑法谦抑性原则。司法机关对于本罪有关条款理解与适用上的利益分歧,也进一步助推了这种适用扩大化趋势,致使本罪偏离了其维护金融管理秩序与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立法初衷。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此罪的适用扩大化也抑制了深化金融改革的前进步伐。具体负面效应如下:

一是违背了刑法谦抑性原则。按照刑法谦抑性逻辑,刑法不是以积极的对等回报策略来应对危害行为,而是通过寻找刑法以外或者能够替代刑法的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取最大社会效益的手段来预防和打击犯罪。可能的话,采取其他社会统制手段才是理想的只有在其他社会统制手段不充分时,或者其他社会统制手段过于强烈、有代之以刑罚的必要时,才可以动用刑法。因此,对于典型行政犯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具有行政与刑法双重违法性特征,司法机关启动刑法规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必须遵循经济与行政手段规制本罪无效这一前提。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应当首先由政府强制干预或者行业自主规制。因此,对于作为需求侧的民间借贷与作为供给侧的国家金融机制之间冲突,而引发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现象,在未穷竭经济路径及行政路径前提下,发动刑罚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进行严惩显然违背刑法的谦抑性要求。

二是侵犯了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的公平与正义。对于刑事程序安定性而言,犯罪构成要件的调整必然会触及刑事立法既有规则的改变,进而影响刑法所保护的既定程序利益。因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适用扩大化必然引发本罪构成要件的改变。从犯罪客体来看,本罪所保护的法益为商业金融机构进行存款业务的秩序;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来看,尽管《刑法》第176 条及其司法解释对本罪作了进一步完善,但这并未明确本罪与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区别;从犯罪构成主观要件来看,无论是《刑法》第176 条及其司法解释,还是《商业银行法》《取缔办法》等行政法规并未就本罪在构成要件上主观方面进行详细界定。因此这种立法无疑增加了行政监管与司法机关规制非法集资活动的灵活性,为本罪在实践中适用扩大化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三是抑制了新兴金融形态的成长发展。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坚持金融垄断主义来管理金融市场,并在这种政策下更强调作为金融活动主体的金融机构身份认可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法》设置了对金融行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规定只有经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才能从事金融业务。尽管伴随着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放低与市场监管放松,立法者不断向金融领域倾斜立法资源,但刑事立法并未体现金融改革方向。刑法在将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形态纳入规制范畴的同时,也因其部分条款与市场发展脱节而抑制了金融新形态的成长发展。民间金融在如此严密的防范之下十分脆弱,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或其他难以实现承诺回报利益时,大量民众财产受损就会有损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监管政策导向的不明确,加大了民间融资的刑事法律风险,不利于培育民间金融体系。所以在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规制时,政策与行政命令的易变和过于原则导致市场主体对民间融资没有稳定预期,反过来进一步加大了民间融资的风险,从而形成相互促退的恶性循环。

二、成因检视:文义解释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适用局限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前提,对于任何法律规范的适用都要进行解释。由于《刑法》第176 条以空白罪状来设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因此正确适用本罪的必然路径是对其构成要件进行合理解释。将法律解释运用于罪状模糊且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的本罪,有助于明确其与合法民间借贷的界限。从司法解释现状来看,无论《集资解释》还是《集资意见》,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解释,无不遵循教义解释路径来诠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具体意涵。然而,这种意欲通过明确本罪主要特征来确保其得到理性适用的做法,却因方法自身的局限而在司法实践中的效果适得其反。

(一)教义规则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中的应用

当法律制定者的合理法律能够涵射所有社会现象的完美假设照进法律语言有限表现力的骨感现实、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条文时,必然要对于表述不清、文义模糊甚至彼此之间相互冲突、重叠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司法解释在法律适用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所有法律解释的运用都要从文义解释开始,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规则运行的逻辑起点。所谓文义解释,又称教义解释,是指按照正常的语法逻辑与文字使用习惯对法律条文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其中的疑难字句明确界定。按照文义解释规则逻辑,司法机关在解释刑法条文时,必须要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的实质性与正义性标准,在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内来确定犯罪的内涵与外延,并要就其对刑法用语的诠释符合实质性与正义性标准。从现有司法解释来看,《集资解释》与《集资意见》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解释属于文义解释,都是遵循这种文义解释的法律适用规则来诠释其犯罪构成要素。对于《刑法》第176 条的叙明式表述,《集资解释》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阐释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与个人)吸收资金,且同时需要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广延性四个条件的行为。即该解释第1 条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76 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a.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b.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c.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d.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在此基础上,《集资意见》对于本罪中的公开性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由此可见,这种通过诠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公众存款以及吸收(或者变相吸收)等罪状的要素来明确其犯罪构成的法律解释,显然属于法律解释学上的教义解释。

(二)教义规则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上的局限

按照文义解释逻辑,凡是在形式上符合四个特征的吸纳公众存款的行为,无需明确行为主体的集资目的与用途,均以本罪论处。这种不做实质考察的刑罚运用规则看似便于操作,实则将那些在形式符合本罪且仅构成行政违法的民间借贷统统认定为犯罪。因此,这种单纯依靠诠释法条文义的司法解释虽实现了其在维护国有金融机构垄断地位的价值发挥,但却成为金融机制深入改革的桎梏。文义解释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上的局限,表现为:一是单凭犯罪构成核心要素难以界定罪质。由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不能只停留在法条文义诠释上,而必须要以保护法益为指导,使行为的违法性达到科罚程度。因而,如果只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核心法律概念切入,无法从文义规则来明确本罪的表现特征,遑论界定其法律适用标准。首先,司法解释并未厘定非法性内涵。《集资解释》将非法解释为:一是行为主体非法且行为非法,即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未经批准而从事融资行为;二是行为主体合法但行为非法,即吸收公众存款主体经过批准但融资行为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探究作为行政犯的本罪的非法标准,必须以金融法律制度与刑事法律制度两条脉络展开。然而,由于司法解释并未就本罪的前置性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因而司法实践因缺乏相关指导而极易将本罪适用范围扩大。其次,并未限定行为对象的社会性外延。相较于最高检与公安部于2010 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对于本罪成立的吸收存款对象30 户的门槛要求,《集资解释》却要求犯罪主体吸收资金对象为30 人。这种从户到人的转变,使得本罪规制范围发生了根本性地扩大。何况,这种以集资对象数量为标准来认定社会公众内涵,在推动刑法提前介入民间金融的同时,也让作为前置性法律的行政法规或者金融法规形同虚设。

二是在探求刑法规范立法目的上存在技术性短板。首先,作为典型行政犯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认定依据的刑法及其司法解释主要是《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以及《取缔办法》等行政(金融)法规的刑事责任条款在刑法中的细化。因此,司法机关只能依据行政法规范《取缔办法》有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定来判断与认定该犯罪行为。然而,《取缔办法》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概念混同的逻辑思路自然也传导至刑事司法领域,必然引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制范围扩张,将本不属于其规制的非法集资类型的其他范围纳入该罪的适用范围。尽管司法机关为了扭转局面,最高院在2011 年颁布的《集资解释》中确立了犯罪构成要素: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及社会性,但这只是对《取缔办法》等行政规范重述与细化,并无任何实质性突破。其次,司法解释对于作为本罪行为方式的公开界定不明确。尽管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意识到这种不明确,并兜底规定通过《集资意见》来细化公开宣传的内容。暂且对于这种公开宣传内涵不予置喙,但如果只是依靠这种宽泛抽象的概念来界定行为方式,必然会在司法实践中适得其反。

三是因死守金融垄断而未能同步平衡秩序规范与金融创新。对经济犯罪的规范,不能单就刑事政策方面考虑,而应就整个经济生活做全面性考虑,加以刑罚与否的利害权衡,以避免刑法过分限制经济自由。因此司法机关在民间借贷入罪上,要谨慎引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然而,根据刑法解释规则,文义解释虽然关注更多的是《刑法》第176 条规定内容的形式性,但因其自身无法探究刑法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目的, 而在司法实践中无法探究随着国家金融管理政策变迁而带来的刑法规范意蕴改变。恰如学者张明楷所言:直至如今,刑事立法和学界依然认为,此罪系未经主管机关批准,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按照传统刑法教义学逻辑,任何刑法规范的创设,都旨在以刑事政策的表现形式来保护其所指向的法益;整个刑法体系的创设,也是以其所保护的法益为导向。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由刑法规范所保护的法益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国家政策变动或者被从刑法保护范围除名或者列为保护对象。据此,将文义解释运用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其只能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国家金融垄断体制背景下所要保护的所在,而不能体现国家政策由金融垄断向金融创新的转变。

三、回归路径:以目的解释限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

立足于国家金融垄断的文义解释因其放宽对犯罪构成的认定标准, 致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合法民间借贷的界限糊化。这种主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规则在偏离金融创新多元化与市场化发展轨道的同时,也将所有在形式上类似的违法行为纳入本罪规制范围,致使作为本罪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形同虚设。尤其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民间借贷与本罪构成要件高度契合,更为司法机关在认定非法集资上提供了机动空间。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系统性民间借贷调整规范尚未形成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遵循刑法解释规则进阶来引入目的解释。

(一)目的解释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的必然选择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张既偏离了立法目的,也严重制约了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发展。尽管本罪在国家逐步承认民间借贷背景下的法理衰微,但在保护金融创新的刑事政策影响下其废除与否存在两难境地。一方面本罪在没有替代方案背景下废除,势必致使那些靠欺骗手段、虚假宣传等手段获得公众存款但不能证明其主观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犯罪行为逍遥法外; 另一方面在金融创新政策引导下听任此罪的扩张适用,也必然阻碍金融机制深化改革,挤压市场经济下民营金融的发展空间。作为解决问题方案的选项,以现行《刑法》第179 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来代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种制度安排看似巧妙地解决了本罪扩张适用的难题,实则因场景转换而同样招致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适用扩张风险。由于任何法律都是基于一定目的而制定,因此,探求立法目的的解释方法是法律解释中具有终极意义的方法,其他所有刑法解释的方法,当其结论有冲突或歧义时,必须由目的解释方法来最终确定。相较于刑法总则的抽象化目的,刑法分则中各罪的目的则具体明确,并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展变化同步增加新的内涵。同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成立标准与立法目的具有必然关联,因此实现本罪适用的理性回归路径必然要以其目的为导向。目的解释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应用,也是刑法解释规则逻辑的必然要求。按照这种规则逻辑,正确的解释方法是得出正确解释结论的前提。如果进行语义解释仍不能得出符合刑法目的的结论,则要进一步开展目的解释,探求立法目的,或者在上述方法已经初步确立法律的意义后,再做目的解释,检查是否符合立法的目的。

所谓目的解释, 是指围绕法律适用对象问题范围中的现实要求或者法律本身的基本精神及其立法目的,合理地解释其规范意义方法。这里所讲的法律目的,其范围既包括立法目的与从法律中推断出的目的,又延及包括立法者立法时的立法目的或者立法者在当下可能具有的目的。因此,法律目的探究成为这一方法的关键,并受到学者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目的,透过国家新时期的金融政策导向可以窥知:本罪的法律目的已从传统的国家金融垄断向金融创新转变,且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同时兼顾推动民间金融发展与规范金融秩序衡平。从近年来国家对待新型金融模式的态度变化来看,国家于2016 年4 月14 日启动的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便是显例。正如学者高晋康所言,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方面,对民间金融监管应采用消极自由的制度取向,结合当前的金融政策,探究本罪的边界,对达到规制标准边界内的行为予以规制,并确认边界外民间金融的自由地位。

综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归根于司法机关对于本罪的适用范围及其位阶界定不当。从本罪司法实践来看,司法机关主要基于其犯罪构成核心要素非法公众吸收存款等法律概念的文义解释而认定本罪成立与否的标准。这种以内容形式定罪逻辑看似便于司法实践,实则将在外观上符合吸纳公众存款、游离于合法与非法边界的民间借贷一刀切式地界定为本罪。与国家承认民间借贷政策相适应,刑事司法必然要选择以目的解释为路径来认定犯罪构成要件,并要在保障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与规范金融秩序的同时,实现刑法的适用张弛有度。

(二)目的解释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适用路径

作为刑法规制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基础性罪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应对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创新发展时,必须回归至其保护金融创新与发展的立法目的上来。即行为主体吸纳公众存款从事货币经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扰乱金融秩序,才能以本罪论处。这种回归的最恰当路径便是以目的解释为向导来梳理与重新界定本罪构成的核心要素。

1.设定本罪所保护的法益内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要保护的法益,是正确解释其犯罪构成的导向。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结论, 必须使符合这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确实侵犯了刑法规定该犯罪条款所意欲保护的法益,从而使刑法制裁该犯罪的目的得以实现。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保护的法益认定, 需要从刑法与行政法出发来认定本罪的形式违法性, 进而捕捉这些刑法规范背后所保护的法益。

首先,要基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二重违法性来梳理其认定依据的法律位阶。本罪典型行政犯的属性定位决定了作为认定依据的刑法规范必然要以行政法规为基础,同时司法机关对于这种认定本罪依据的刑事法规范或者前置金融法的援引必须符合法律位阶要求。因此,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形式违法标准理应为《商业银行法》,而不是位阶较低的规范性文件《取缔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金融政策经历了由严格监管向体制创新的转变;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融领域趋于错综复杂状态,这些涉及金融管理秩序的行政法规因无力应对这种变化因而需采取一种开放式立法模式,将违法标准设定为非法或者违反特定类型的法律,并在司法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以司法解释形式进行不断补充,以完善司法机关在定性破坏金融秩序类型犯罪的参照标准。

其次,探究成文法规范背后所保护的法益,要从形式违法向实质违法推进。《刑法》第176 条在《取缔办法》的基础上对本罪实质性违法标准内容增加了扰乱金融秩序。笔者认为,在国家金融政策的重心已由金融监管向金融创新转变, 该条款所讲的金融秩序不是传统金融垄断观念的监管秩序,而是国家鼓励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举下对商业银行吸纳公众存款的管理秩序。如果行为主体吸收公众存款没有侵犯商业银行的货币经营权,没有出现融资者和出资者以外的第三人,那么就不会出现资金的中转,也就不会影响到金融行业的秩序。所以本罪无论是行为犯抑或结果犯定性,均不影响其保护商业银行在吸储业务中的特许地位。因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要保护的法益为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特许经营权。在此基础上,认定本罪是否构成实质性违法,要注重考察其是否具有从事资产负债业务的实质,是否对商业银行的核心负债业务产生了冲击,从而判断其是否对国家金融秩序产生了干扰。

2.界定公众范围及其角色担当

作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对象,公众有其特殊的法律内涵。刑法对于公众的认定主要从身份与数量两个维度展开。从身份维度来看,尽管《集资解释》第1 条第2 款企图以身份补强性规定来解决因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投资安全风险,但因其忽视契约社会对身份依附性降低而致使界定公众时存在技术困境与逻辑缺陷。同时,这种以内涵与外延都不确定的亲友身份来界定经济行为的方式,也势必引发公正裁判的危机。所以在界定刑法意义上的公众内涵上理应根据经济联系的程度、频率以及经济行为目的的要件来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对象的特定与否;从数量维度来看,对于公众概念的众也要求行为对象必须具有广泛性与不特定性。因此,本罪中公众必须是不特定与多数的有机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本罪中公众必须是行为对象身份的不特定性质与数量的不确定性,但仍要强调行为主体单位与个人差异而引起的行为对象认定上的不同。

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公众作为本罪行为对象的角色界定事关案件定性。针对当前学界对于作为公众的投资者角色认定分歧,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论证:首先,从立法目的来看,本罪所保护的法益是金融管理秩序而非投资者的私人财产权。从《刑法》第176 条行文来看,该条款并未涉及投资者权益保护。同时,作为本罪的前置性法律《商业银行法》第11 条与《取缔办法》第4 条明确规定对于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的投资者权益不予保护。其次,从刑事案件被害人认定来看,投资者的权益并非刑法所保护的被害人合法权益范围。投资者在明知高危风险的前提下做出这种投机押注,必然要求其承担这种投资的后果。再次,从设定投资者为被害人司法成本来看,如果承认投资者被害人地位,通过投入大量的调查取证、司法侦查等司法资源来为其追回损失,势必将有违刑法惩恶扬善的最朴素价值。同时,这种设定也在客观上助长了投资者在后续从事类似违法但不犯罪的活动。因此,作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投资者不能设定为被害人角色。

3.明确存款内容及其异化形态

存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事关行为主体的资金来源、去向及其用途认定。所谓存款是指经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批准的金融机构以保本付息或者其他相似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纳存款的行为。作为最基本的投资工具,存款因其具有其他投资工具无法比拟的流动性与安全性,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在诠释其概念时必须充分照顾这两种特性。既要对作为静态维度存款内涵进行阐释,也要对作为动态流变的存款外延(去向与用途)进行限定。首先,从存款的刑法概念来看,《集资解释》将存款定义为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融资工具,且对于这种概念外延的诠释必须要以《商业银行法》等行政法规为依据。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回报固然是存款的重要特征,但其并非存款的本质,更不是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成立与否的依据。其次,在明确存款常态的同时,《刑法》第176 条也以兜底性条款规定了其异化形态。即行为主体不以吸收存款的名义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同样实现与存款常态同样目的的资金也属于存款范畴。除了包括常态意义上商业银行吸纳的社会资金,本罪中的存款外延还囊括金融法中特定含义的存款, 以及其他作为犯罪对象的被非法集资者吸收的以其他名目出现的且类似于存款的资金。因此,对于作为存款后续环节的资本运营必然是其应有内容。它既要求运营主体及其形式必须经过国家批准,也要求运行形式必须在刑法解释范围内能够合理预见。

要强调的是,相较于本罪常态化行为主体的违法性,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主体既可能是未经批准的金融机构,也可能是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等合法金融机构。因此,本罪中存款的异化形态认定应区分行为主体。不过,不管行为主体是否经过监管部门批准,但凡其通过吸纳具有存款表征与还本付息功能的资金或者具有同等价值并能随时折价变现的实物均构成本罪。同时,这种在社会公众与金融机构之间运转的存款,并非单纯指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资金的吸收,而在于用吸收的公众资金进行货币、资本的经营。

综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是司法实践对本罪的立法目的的模糊与扭曲。从本质上而言,作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一种重要类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保护的法益是金融管理秩序。因此,实现本罪适用的理性回归,必然要通过目的解释路径来重新厘定其犯罪构成的核心要素。在且只有在梳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扩大化成因的基础上,借助目的解释规则来厘定本罪所保护的法益,界定公众内涵及其在案件中的角色定位,设定存款的内容及其异化形态等核心要素,才能通过限定立法目的来推动其在司法适用上的理性回归,才能推动民间借贷在现有金融体制下健康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公民权利的回归(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论文关键词]公民权利 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 [论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体现了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动态平衡,实现了公民权利的回归。但还应看到,我国的行政许可改革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中华人民共......
浅议环境污染罪的入罪及适用
发布时间:2023-02-26
修改后的《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六节专设的破坏环境资源罪第338条设置了环境污染罪,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环境行为,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这一规定,环境污染罪,是指违反国家......
浅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体制回归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06
论文关键词:非公有制 经济 体制回归 体制改革 公平竞争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 市场 化改革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这些矛盾和保持 社会 稳定,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不乏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的因素......
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之重构
发布时间:2015-07-27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宜粗不宜细”的刑事立法思想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客观现实情况,而“宜细不易粗”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成为当今我国进行立法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这种立法思想和原则必然会导致罪刑法定......
浅析协议管辖扩大适用对审判公正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4
管辖的确定是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重要方面,当事人在法院的管辖问题上不仅可以确定法院审理的范围,也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具体审理诉讼争议的法院,而协议管辖正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时以协议的方式确定管辖法院的重要司法制度。 一、协......
浅谈不用吸收也治病的药
发布时间:2016-06-06
谁都知道,不管中药、西药,但凡药物,不论是血管注射、肌肉注射,口服,或是粘贴到皮肤上等,都要经过身体的分解吸收,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不过这种常识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够准确了,因为一种不用吸收也治病的药物诞生了。 比如美国研......
浅谈语文教学的语用回归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将着力点放在教材中,关注教材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在简简单单中让学生品出文本语言的原汁原味,感受到文本的情感与意境。只有关注语言,聚集语用,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才能唤醒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 [关键......
浅谈宪法环境条款在环保执法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2-11-09
伴随着越来越多冒着各种颜色废气的烟囱的出现,清澈的河流与清新的空气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替而代之的是比非典还要可怕的雾霾,弥漫在空气中久久消散不去。市场上各种防雾霾口罩的兴起,开拓了经济市场上一个新领域的崛起。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句容死鱼事件,这些事例都在告诉着我们,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并无时无刻不在侵害着我们的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不断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地方也陆续发布各种规范性文件,通过立法手段.........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司法罪综述
发布时间:2016-04-08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司法罪综述,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与违规发放贷款罪的区别 违法发放贷款罪与本罪修改前《刑法》第187条规定......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改变自身的内部环境去适应外部因素的要求。做好企业管理工作,深化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效益,完善企业文化的最好手段,那么如何做好上述......
吸纳:大众文化语境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的理性回应
发布时间:2016-04-18
电子媒体、数字化等与都市共生共伴的文化现象形成无法回避的大众文化语境,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在网络的冲浪、图像的惊艳中获得信息与审美体验,连小学生的阅读重心也发生了转移,甚至抛弃了富有情感陶冶、心灵洗练和精神建构等功能......
浅谈公立医院应收帐款管理
发布时间:2022-10-17
浅谈公立医院应收帐款管理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段时间内实行了全面覆盖,9亿多农民进入了看病报销族,医保全面覆盖大大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医保的全面覆盖使得医院门诊量、住院量激增,这些给医院带来了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应收帐款的问题,应收帐款如果得不到及时回收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并带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影响院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断,从.........
浅论收容教育制度和聚众淫乱罪名存废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 要 近年来名人嫖娼案件频发,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嫖娼行为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其性质?而对于他们的处罚如收容教育、聚众淫乱罪等,合理性也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 **嫖娼 收容教育 聚众淫乱 作者简介:王洁,华东政......
文化的回归与设计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2-11-07
【摘要】 本文试图揭示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认识与创造实践中向人类自我认识的回归。在这条线索下,从回归自我关怀的角度看设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阐明设计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文化 设计 自我 回归 一......
浅谈刑法适用解释的存在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刑法适用解释是法官在个案审判中对刑法的解释。司法者之所以存在对刑法的理解和解释,是由刑法规范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刑法规范的局限表现为刑法规范的抽象性、概括性、模糊性、滞后性。刑法规范的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它与具......
数罪并罚抑或牵连吸收浅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8
在现实的犯罪行为中,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犯罪的目的或追求犯罪的效果,往往在一个犯罪过程中实施多个犯罪行为、触犯多项刑事犯罪罪名,或者实施包含非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等多个行为。下面是数罪并罚抑或牵连吸收浅议。 对于上述行为,量刑有......
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2023-02-28
论文摘要: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仅审判人员才有权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并且审判人员的决定范围仅仅局限在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规定的极其狭窄,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谈公民权利的回归(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论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体现了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动态平衡,实现了公民权利的回归。但还应看到,我国的行政许可改革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论文关键词:公民权利 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
关于挪用公款罪向贪污罪转化的相关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历史渊源 两罪的联系最早体现在1988 年1 月2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其中第三条第1 款规定: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还的,以贪污罪论处。这就奠定了挪用公款罪在一定......
2016年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司法罪综述
发布时间:2016-04-08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2016年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司法罪综述,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与违规发放贷款罪的区别 违法发放贷款罪与本罪修改前《刑法》第18......
适当扩大罚金刑适用范围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问题的提出 罚金作为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四种附加刑之一,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目前,我国罚金刑的适用,主要存在于与财产有关的犯罪、经济类犯罪以及部分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中。在适用主体......
浅谈实施恐怖活动罪的正当化根据与法律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2017-05-31
一、问题的提出恐怖主义与政治腐败、环境污染并称为21世纪的三大公害。日益猖狂的恐怖活动犯罪像定时炸弹时刻危及整个人类社会安全,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看,均颇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渗透和我国境内三股势力的抬头与发展,我国业已成为恐怖活动犯罪的重灾区。以东突势力为首的恐怖主义分子与中亚地区一些组织相勾结,参与、制造了北京金水桥1028暴恐袭击案昆明火车站31暴恐袭击案阿克苏拜城918.........
让理性回归大脑
发布时间:2023-07-09
常听人们说,放飞你的心情。其实,无非是让人愉快、高兴。记得莎士比亚有句台词:“人在悲哀之中,说不出娓娓动听的话。”确是如此。 现实生活表明,当代人承受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引起的心理障碍、精神异变日趋突显,其中不良情绪......
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再探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挪用公款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疑难问题层出不穷,理论上对其研究已较深入,本文立足实践中的认定疑难,对该罪的若干问题予以归纳,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一、公款的界定 由于我国刑法中多个条文对挪用公款予以了规定,使本......
浅谈无犯罪目的的绑架可构成非法拘禁罪
发布时间:2016-04-11
本文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刑法论文:浅谈无犯罪目的的绑架可构成非法拘禁罪,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摘要:行为人并未绑架被害人,而是将被害人策划、配合去外地游玩、或将被害人骗至外地游玩,并向其第三人(一般为......
从刑法角度分析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发布时间:2016-09-18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五)》增补的一项刑法罪名。信用卡信息是关系到信用卡安全的重要信息资料,它一旦被泄露,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信用卡用户,同时也威胁到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使用安全。因此窃取、收买、非法......
浅谈非法集资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高发,不仅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也不断刷新,引发不少集体上访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在处理这类案件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何界定单位犯罪中责任主体的范围、如何妥善处理涉案财物、如何看待集资参与人的诉讼地位等问题,往往成为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所在和实现案结事了的重要抓手。为了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准确打击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本文秉持最高人民法.........
浅谈古典摄影技法 回归摄影的原点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古典摄影技法主要指的是数码技术及现代银盐技术出现之前,用于摄影创作的手段,这些技法大多数需要自己配制化学药品、涂抹感光剂等一些复杂的工序,并可以成像于多种物质和材质的表面,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成像效果。古典摄影像魔术......
信托公司施展“吸星大法”
发布时间:2023-03-28
“吸星大法”是金庸笔下《笑傲江湖》中的一种武功,通过吸收别人的内力来增强自身的功力。功夫并无好坏之分,而在用功夫的人。令狐冲初学乍练,紧要关头常常出奇制胜;而任我行练了几十年却时常为吸星大法所累。2015年开年之初,金融圈......
探究聚众淫乱罪存废
发布时间:2022-10-17
2010年马某聚众淫乱罪案件使聚众淫乱罪进入我们的视野,广为人知。聚众性行为一直以来不被我国主流文化所认可,因为它不仅有损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而且损害社会公共秩序。但有些人却认为聚众淫乱是双方自愿的,是公民的一种自由,它仅仅只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而不应以法律来解决,由此引发了对该罪存废的争议。我国刑法规定: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认为本罪的构成.........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扩大销售范围,不得不采用赊销的战略战术。应收账款使企业不但促进了销售市场的扩大还使其降低了销售的库存。应收账款的进行也存在一些......
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适度扩大解释
发布时间:2023-02-15
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适度扩大解释 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适度扩大解释 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适度扩大解释 [内容摘要] 《合同法》将缔约过失责任界定于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并作“合同......
浅析宪法文本中的“社会公德”条款及其公私法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09
社会公德法律效力的一般理论 社会公德一般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在大多数时候称之为公共道德。近代以前,各国普遍存在伦理道德和法律合一的情形,近代以后道德和法律才逐渐分野。近代道德和法律两分的立场经典地......
浅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理论的价值不在于理论本身,而是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也要通过其对个人发展、社会建设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体现出来。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前提是理论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解决这一问......
浅谈应收及预付账款管理与审计
发布时间:2022-10-27
[提要] 应收及预付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中除因债务人拖欠不及时回款或债务人确实因为经济遇到困难和破产无力偿还等情况外,还存在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利用应收......
浅谈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2023-07-01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行政法论文:浅谈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论文摘要:自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公众立法参与意识有了显着提高,但在实践中公众参与地方......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挪用公款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尽管我国现行刑法第384条对挪用公款罪作了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应做为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无论从犯罪构成和犯罪动机以及立法本意是来讲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中“个人”的含义从司法解释的角度理解指公款挪用人本人及其它自然人和其之外的私有公司和......
浅谈企业应收款管理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容易产生应收账款。从现有情况来看,市场竞争、时间差异、风控不严、内控失效都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因素。企业如果出现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情况,会直接导致企业资金......
浅谈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发布时间:2013-12-18
浅谈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浅谈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浅谈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此外,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
浅析毒品犯罪死刑适用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毒品犯罪是现代生活的一大难题,我国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适用死刑。随着人权保障的观念深入人心,全球对死刑存废的问题掀起的浪潮。本文通过对毒品犯罪的概述,以及我国现阶段对死刑的适用,提出对毒品犯罪适用死......
挪用公款罪有关实务问题之我见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9
挪用公款作为一种职务犯罪,其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有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认识不一。为正确运用法律,准确地惩治犯罪,现就实践中反映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如何认定法人代表的“擅自”行为刑法理论认为,所谓挪......
浅谈法律原则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 要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是极其不同的概念,法律原则的本质属性特征就决定了法律原则的适用是有比较强的任意性,因此在适用的时候,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规制,就有可能导致裁判恣意。并且在法律原则适用的过程中,又有可能出现法律规则......
论大众传媒与犯罪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 要 媒体对犯罪的宣传报道有利有弊,应该辩证看待。在预防犯罪方面媒体起到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媒体对犯罪的传播作用不容小视。包括为犯罪模仿提供了样本,促进“暴力文化”传播、引诱青少年犯罪等。防止犯罪传播应加强媒体工作......
审计查处挪用公款犯罪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挪用公款犯罪是各类 经济 犯罪案件中,审计工作经常遇到但在查处和刑法适用过程中遇到难题和争议较多的案件。因此,认真 研究 审计查处挪用公款犯罪案件遇到的 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 科学 的审计 方法 ,对于审计实践中正......
浅谈夫妻财产制度及其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3-04-15
浅谈夫妻财产制度及其法律适用 浅谈夫妻财产制度及其法律适用 浅谈夫妻财产制度及其法律适用 内 容 摘 要 我国的婚姻立法起步较晚,有许多不足待进一步完善。夫妻财产制理应属于身份法的范畴,但其内容又是规范财产关系......
电影《大圣归来》对传统文化的再次解构与回归
发布时间:2023-07-01
一、《大圣归来》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再创造 (一)人物形象 在传统西游题材中,孙悟空被塑造成一个集人性、动物性和神性三者合一的忠心徒弟形象,《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从个性上摆脱了以往的形象,从《西游记》中的猴子变成了一个更......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
发布时间:2022-12-11
前言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受到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生活转型等重大影响,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职业价值主体意识自我化“你就是你自己”,”寻找并实现你自己的.........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发布时间:2013-12-18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论文关键词:应收账款问题 改善及建议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产生大量呆账、坏账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以降低企业财务及......
非法移民除罪化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8
移民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伴随着环境变迁与生产发展而产生的群体行为现象。自民族国家产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移民开始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拓展,全球各类移民呈现出大规模上升的趋势,尤其在二战之后......
挪用公款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30
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除此以外,其他任何自然人,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都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单独构成挪用公款罪。 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根......
浅谈原子吸收在地质实验测试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1-09
在传统的地质实验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的数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着误差,这样对地质中金属元素的回收利用工作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吸收作为我国地质实验测试工......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 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管理不善、不注重商业票据结算等是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应收账款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贴现成本高,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为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应......
大学城旧书回收利用规划
发布时间:2016-03-02
【摘要】书籍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一直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随着社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教科书越用越新,教材被广大师生们束之高阁、弃之不用,从而造成了对教材的巨大浪费,教科书的回收再次利用已经迫在眉睫,既减少资......
税收立法权回归的路径选择与发展前瞻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 以国务院主导税收立法权的行使为背景的税收立法权的回归问题导源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税收立法授权。因授权决定的不规范及对授权立法缺乏有效监督,以致税收授权立法产生诸多弊端。直接废止相关立法授权决定是实现税收立法权回归......
关于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的探析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挪用公款罪是贪污贿赂犯罪的一种常见类型,根据我国刑法384条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理论探析与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2-07-21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理论探析与法律适用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理论探析与法律适用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理论探析与法律适用 一、格式化免责条款的概念及特征 格式化免责条款是当事人预先拟定旨在限制或免......
一众专家热评《大圣归来》
发布时间:2023-02-06
8月2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影视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莞漫博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开幕。本届东莞漫博会设有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并首次分设专业展与大众展。其中,“影视动漫版权交易会”属专业展,参展企业1......
转炉煤气自动回收及程序优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5-08-26
【摘要】转炉煤气的充分回收利用是降本增效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大型钢铁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回收煤气,通过对煤气回收系统的现场跟踪及分析,通过合理的优化煤气回收系统的程序,既增加了煤气......
论诈骗罪的行为类型扩大化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诈骗罪行为类型扩大化的界定 刑法传统理论认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关于诈骗罪的行为类型则理解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甚至曾有学者明确提出,诈骗罪......
政府收入回归财政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2-07-22
" [内容提要]最近几年,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实行费改税、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和加强财经纪律等问题不仅成为我国财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被写进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为“振兴国家财政”的主要内容。但是从目前情况看......
浅谈赃款去向对受贿罪定罪量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 在办理受贿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赃款的去向往往会有多种辩解,如用于公务开销、扶贫捐赠等等,以此来阻碍侦查,以逃避刑事责任。赃款去向是否影响受贿犯罪的成立,理论实务界中存有争议。本文从犯罪构成、犯罪形态以及......
浅谈用发现法教归类识字
发布时间:2023-03-06
" 在识字教学中有个经典的解释和记忆“聪”字的方法:你在学习做事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话那一定能变得很“聪明”!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识字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做到这“四到”呢?如何在让他们在“四到”后再去......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
发布时间:2014-01-22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从人类理性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论溯源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
浅谈教育理解与人的自我回归
发布时间:2023-01-23
教育理解意指教育者能深入教育实践情境或教育文本,真实进入儿童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或文本作者的内在思维逻辑,从而获得意义,藉以指导教育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自我全身心投入,带着自我过去的经验、认同与个性特质进入教育实践或......
浅谈工业污水回收处理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本文针对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问题,通过对污水回用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国内污水处理现状的分析与讨论,重点阐述了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高能耗、多排放行业工业污水的综合处理及回收利用能力。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 污水回收处理 钢铁......
浅谈企业其他应收款管理
发布时间:2015-11-02
摘要: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应收款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应收赔罚款、保证金、备用金等。这里主要是对备用金如何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备用金由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人员较多,发生频率较高,存在的......
论司法公开的本质回归与供需平衡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司法公开根据动力来源的区别可以分为内生型和外发型两种模式。尽管当前全国法院正在全面推进司法公开,但主要是作为回应社会需求的工具性政策考量,而忽视其本位价值,导致其目标取向、制度构建、工作推进等方面出现偏离。为此......
浅谈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其立法与执法中仍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本文选取了几个最为重要的法律问题,即法律体系不完善,范围界定不清晰,经营者作用难发挥,试提出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以列举加概括方法......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方法谈(1)
发布时间:2023-06-2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不断上升,挤占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是造成部分企业资金匮乏、陷入困境、影响效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问题。 一、应收账款的跟......
浅析“征收”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中的扩大解释
发布时间:2016-12-14
一、条约的解释规则 条约的解释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 条就条约解释的规则做了规定。由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是对国际习惯法的编纂,因此无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缔约国是否是《条约法公约》的缔约......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发布时间:2023-05-26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文章 来 源 教育网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试剂和仪器实验使用的飞尘 1.2实验方法 1.2.2将铁粉和磁铁分离,干燥,称量,......
担保业应回归准公益性
发布时间:2023-04-01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融资担保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近年来,多家业内翘楚纷纷折戟,风险频发,四川、新疆、河南等多地陆续出现担保公司倒闭潮。在当前努力解决......
谈回归主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 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应当以唤起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为前提。以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一般采用群体策略,以师范教育、课程培训、在职进修为主要途径,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外在专业水平的提高。......
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探讨
发布时间:2019-11-08
[摘要]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展开研究分析,针对其中所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改善策略,从而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住房公积金缴纳扩面的根本目的。[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机制[DOI]1013939/jcnkizgsc201815099自我国修订并下发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至今,[1]住房公积金的机制覆盖面就在逐步扩大,所覆盖管理的社会受益群体总数也在持续不.........
关于统计回归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我们运用回归分析法时候容易犯错误,笔者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关系、相关分析的两个变量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回归分析法。 关键词: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前提;两个变量;对等关系;处理不当 我们应用回归分析法的时候总是回归......
认定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要紧扣“身份”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30
挪用公款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一种职务犯罪,本文作者从犯罪主体方面进行考察,将挪用公款的共同犯罪分为三种情况,并对其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重点是如何理解“集体”决策 两个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
浅议宪法税收条款之缺失
发布时间:2023-01-09
浅议宪法税收条款之缺失 浅议宪法税收条款之缺失 浅议宪法税收条款之缺失 「摘要」本文首先由税收的重要性谈起,联系到由于税收条款在宪法上的缺位,造成实践中税收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进......
回归理性,2015年微商八大趋势及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30
微信是腾讯战胜阿里的最后一张王牌,而微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微商不从卖货思维转向媒体思维,微信做得事无疑等同于在移动端建立另一个淘宝,用淘宝的思维抵抗淘宝最后必将走向失败。 一直以来,业界对微商的发展褒贬不一,有......
浅论《商标法》功能的回归(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2
论文摘要: 我国《商标法》将加强商标管理作为其首要的功能,因此而呈现了较为浓厚的“公权色彩”,这与商标权的私权属性明显不符,偏离了《商标法》应有的功能定位。在此次的《商标法》修改中,我们应淡化其“公权色彩”,突出商标权的......
浅谈公安行政执法中若干法律措施的操作适用
发布时间:2016-09-26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执法主体讲求执法效果,而使执法对象真实地承担和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是体现和检验执法效果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状况,我国公安行政法律的体系结构中,体现于某些行政法律措施方面,......
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的法律性质及作用
发布时间:2022-09-25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对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所吸纳的存款提供保险,在投保机构发生经营性困难、破产时予以援助或赔偿的制度安排,具有强烈的公共性。 二、我国存款......
强迫劳动罪的立法修改与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23-03-15
《刑法修正案(八)》对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做出了大幅度的修改。罪名也由相关司法解释改为强迫劳动罪。本文拟对修改的背景、内容以及司法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探讨。一、强迫劳动罪的立法修改(一)修改背景1,我国已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需要国内刑法与国际公约的要求相衔接强迫劳动是对劳动者人身权利的限制和侵害,直接关涉到基本人权。为了有力地打击强迫劳动违法行为,国际劳工组织早在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
适当集中 扩大规模 优化布局 提高效益
发布时间:2023-04-29
"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转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转到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
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 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 谈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及利用探讨 摘要: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可占整个水厂日产水量的3%~7%,对这部分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
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刑法适用
发布时间:2023-03-28
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控与监管,《刑法修正案(八)》顺应时势,为此增加了食品监管渎职罪。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实践中打击此类渎职犯罪的迫切需要,对食品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然而,关于本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也随之出......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6-06-28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有机溶剂回收方法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 3000 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
散步扩大化
发布时间:2023-02-02
吴先生接着写道:“扩大化这个词,在国人的词典里,非常特殊。由扩大化构成的话语,大都代表着某一‘事件’,比如说:‘抓AB团扩大化’,‘整风扩大化’,‘反奸反特扩大化’,‘审干扩大化’,‘肃反扩大化’,‘反右派扩大化’,‘反......
国际保理与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为视角,分析了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内涵及其对于出口商的风险,指出国际保理结算方式是解决我国出口企业巨额应收账款难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和应收账款回收方面的具体措施及运作流程。......
金融犯罪法律适用问题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一、金融犯罪的概念 金融犯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破坏金融秩序,侵犯金融财产利益,依照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通常指《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罪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