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正义感、移情与司法裁判

正义感、移情与司法裁判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6 01:08:52
正义感、移情与司法裁判
时间:2023-03-16 01:08:52     小编:

摘要:司法裁判并非是一项纯粹理性的事业,属于情感范畴的正义感构成了法官裁判的重要视角,在裁判工作中发挥着认知和指引的关键性作用。从情感理论上来说,正义感的形成主要赖于移情这一情感现象,而移情的展开需以无偏私性和信息充分为必要条件,这样才可能导向正义的个案裁判。不过,正义感的运用并非不受理性的约束,它只是为裁判提供了一种行动计划和倾向,法官仍然要诉诸于以合法性思维为框架的法律理性论证。因此,司法裁判的作出最终依赖于正义感与法律理性论证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正义感 移情 司法裁判

中图分类号:D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17)03-0021-09

一、引言:认真对待法官的情感

在现代社会,对“法治”而非“人治”的强调,不意味着法律可以凭空自我运行,而没有人的因素涉入其中。古训有“徒法不足以自行”;更何况,作为法治应有之义的司法独立原则在根本上又取决于法官个人的独立;“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山从长远来看,“除了法官的人格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保证实现正义”。可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法治的维系在于法官个人的人格,尤其是他所拥有的法律理性,我们期待法官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凭借卓越的法律技艺来进行法律推理,定分止争。然而,又无法否认的是,在裁判的实际过程中,包括法官在内的任何具体的个体还必定拥有丰富的情感,其与个人的直觉、本能和信念等诸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对于这一点,人们似乎一直缺乏必要的坦诚,这大概是因为一旦承认法官的人性局限,好似等于放弃了“法治是一种理性之治”的理想。

一直以来,我们乐于想象司法过程是一个冷静客观的非个人化过程,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分析通常都以理性而非情感面向为重心,对情感与理性的对立化理解使得对法官情感因素的讨论讳莫如深。这种对待情感的态度无疑忽视了一个真实而饱满的法官人格形象实乃理性与感性兼而有之。更重要的是,情感未必一定是理性的羁绊,情感也可能会在裁判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发挥提升司法推理质量的功能,导向更佳的判决。如果这个说法可以成立,那么把情感排除在司法裁判的分析之外,不仅是“不可行的”,而且还是“不可欲的”。

当然,在司法裁判中,绝非任何一种情感都值得去认真对待。例如,努斯鲍姆指出,“厌恶”的情感――如同“仇恨”一样――并不是一种有价值的情感,它更容易产生恶,引发歧视和破坏,因此不应该用来引导公共行动。消极情感的存在的确影响了对法官情感因素的理论关切,但是,正如之前指出的,应该看到情感在裁判中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因而,为了能够客观地对待法官情感,发掘情感的裁判价值,笔者将聚焦于那种在裁判中可能扮演更为积极角色的情感,而在@类情感反应里,最关键的莫过于“正义感(Sense of Justice)”了。本文的任务就是去理解正义感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形成和运用,尝试贡献于一种更具“感知性或可理解性”的司法裁判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法律与情感”的交叉研究领域逐渐兴起,“法官正义感”这个课题正处于这样一个理论视阈之上。从理论逻辑上说,“法律与情感”的相关问题研究需要对“法律理论(Theory of Law)”和“情感理论(Theory of Emotion)”作出双方面的承诺。就“法官正义感”这个主题而言,在法律理论层面,对正义感的承认预设了一种反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如果法律仅仅是一种命令或权力表达,那么正义和正义感在裁判中是没有位置的,也不值得去探讨。另一方面,在情感理论层面,倒不存在一个具备独立属性的学科,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系统科学等都提供有不同的理论进路。“情感理论”的这个特殊性意味着,在法律与情感这个领域,有价值的研究应该从不同学科里汲取养料,展开跨学科的合作。鉴于此,笔者将结合经验科学和规范科学的双重视角,来着重分析裁判过程中法官正义感的型塑和运用的问题。

二、正义感、道德情感以及法感

人类的情感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同样,在裁判过程中,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和内向感受,法官个人的情感也呈现出不同种类的内容。事无巨细地去分析它们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考虑到司法活动以实现正当的个案裁判作为目的,因而可把法官在个案上持有的正义感视为最重要的情感,作为分析的对象。

正义感并不是一个容易作出清晰界定的情感。特别是如果真的存在正义感,那么就无法回避正义概念本身;承认正义感,就得承认正义的存在。系统性地探讨正义的概念不是笔者的目的,不过,回溯正义概念的思想史,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概念区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适当的理解框架。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作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概念区分;除此之外,他还给出了一般正义和特殊正义的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可以用一般正义(General Justice)和特殊正义(Special Justice)这两种方式来言说,在第一种方式之下,旨在实现政治共同体福祉的任何行为皆可称之为正义,或者说,正义就是去做符合德性的正确之事;在第二种方式之下,正义涉及到公平,不正义就是不公平,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无非是对应于这一用法之下的子分类。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一般正义与特殊正义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般正义是所有德性的总和。具体到司法裁判的语境,显然,更佳的选择应该是在“一般正义”的用法下来定位法官的正义感,因为法官所裁判之事不仅涉及公平问题,还更一般性地涉及道德上的是非曲直。

从司法的性质来看,裁判活动无非是以人之行为的评价为中心,最终导向对既定个案的应然表述。在这个规范性评价的过程中,法官对“行为性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主要表现为“道德情感(Moral Emotion)”,其情感的运用是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展开的,即什么具有道德上的义务性、应被禁止或许可,以及什么在道德上是好或坏。因此,法官的正义感其实质是一种道德情感,是法官从道德层面上对具体个案形成的情感反应。对正义感的上述界定和理解会遭遇到两点担忧:其一,在道德领域里,道德情感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概念;其二,在法律领域,道德情感会更让人不安。 在道德领域,众所周知,自康德以来,一般认为唯独理性才构成了对道德行动的合理说明,情感则是理性的反面,听命于情感将违背理性。不得不说,这种理性与情感二元对立化的理解,忽略了像斯密和休谟这样的苏格兰哲学家对道德提供的一种基于人类情感的自然主义说明,后者认为,道德判断的基础在于我们对行为赞成与否的情感反应。诚然,以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不如理性来的稳固,但是它比抽象的理性更真实、更具体,更符合人类的世俗本性。道德情感对道德心理和道德动机提供了有效的说明,道德情感是“能动的”,它促成了我们的道德行动。休谟曾这样指出,“使我们确立正义法则的乃是对于自己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切;而最确实的一点就是:使我们发生这种关切的并不是任何观念的关系,乃是我们的印象和情绪,离开了这些,自然中每样事物都是对我们漠不关心的,丝毫都不能影响我们。因此,正义感不是建立在我们的观念上面,而是建立在我们的印象上的”。实际上,即便是理性主义者也不相信每一种情感、性情和倾向都应该被避免;情感与理性相一致完全是可能的,情感可以促成与理性相一致的道德行动。因此,固然理性应该指引和规制情感,但也不能完全否认情感的道德意义,甚至在一定意义上,除非我们咨询自己的情感观念,否则对正义问题的理性判断以及道德行动是无法形成的。

在司法裁判的语境下,法官的正义感和道德情感与裁判的合法性要求之间不免存在抵牾之处,带来所谓合道德与合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法官的最终裁判毕竟要符合法律的理性要求,而这与道德情感未必完全一致,或者说,正义感不能引致“合法”的判决。这个担忧固然有其道理,却并非不能在一定程度之内加以化解。首先,法官对具体法律问题的回答无疑涉及法律的解释、甚至续造,这些工作需要从正义角度来衡量,为个案正义的目标所牵引,这就给道德评价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其次,对一个称职的法官来说,其正义感的塑造和形成会尽其可能地保留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在潜意识里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拥有的道德情感可以进一步地完成法律上的论证,相反,如果这种情感不具有一丁点法律论证的可能性,那么他可能会迅速地打发掉它。以这种受限的方式来理解正义感,或许有一个贴切的称谓来表述,那就是“法感”。

要强调的是,虽然用法感这个指称可以更好地限定法官正义感的边界,但应该谨记法感具有正义维度。我们可能更易于以一种类比于语言领域里语感存在的方式来理解法感,从而把法感还原为纯粹技术性的存在,忽略了其内在含有的正义内容。在法感的概念界定上,齐佩利乌斯明确指出,“个人的良心是我们的伦理观念和正义观念所能达到的最终判断者和所能追溯的最终源泉,对于正义的问题,必须诉诸于人们的法感,即人们据其良心对何为正义和公道所持的观念。”至少从本文的讨论目的来说,在对正义感保持一种必要的谨慎态度的前提下,直接使用正义感这个语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正义感在司法过程中的实际角色

把法官的实际裁判工作设想为按部就班地从前提到结论的逻辑推论过程已经受到了广泛质疑。相反,真的情况毋宁是,法官先去辨识就手头个案而言其所认可的公正判决,然后再去寻找法律上的依据,并透过充分的理性论证,来支持他们的结论。这就是说,无论法官自己承认与否,其决定的作出并非仅仅依赖于理性,法官的第一步工作不涉及精细的理性论证,而是作出一种出于直觉和本能的判断,从而形成法官个人有关裁判结果的“前见(Preconception)”。促成前见的背后驱动力主要就是法官的情感,特别是正义感。换句话说,前见来自于法官正义感的运用,其微妙地掩藏在表象之下,是下意识的一种力量。

出于对裁判偏私性的担忧,由个人的情感反应和正义感形成的前见可能被认为损害了司法理性,破坏了人们所熟知的“蒙眼的正义女神”这一经典司法形象。但是,从概念上说,“前见”不等于“偏见”,前见与裁判中立和无偏私的要求并不矛盾。根植于情感的前见不是结论性的看法,而是一种作为决定者的法官的“个人视角”,在经验观察的层面上,这个视角乃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思维规律,指望法官可以在穿上法袍的同时摆脱作为人性的情感因素是不现实的,如同人们无法从生活中去掉至关重要的空气一样,正义感也不能从司法过程中被排除出去。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由前见导向结论的思维结构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类心理现象,“情感启发法”对此作出了说明。情感启发法是指运用根据情感形成的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其意义在于根据情感作出反应是一种经济的决策方式,它常常比理性认知来得既快又及时。就司法裁判而言,这种即时性反应为法官下一步的理性论证环节提供了依据和线索。情感启发法对不确定事件的作用机理还提示,对比于答案相对直接明了的“简单案件”,在那些具有极强分歧性的“疑难案件”中――即主要在规则不明确和规则阙如的情形下,正义感在法官裁判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和突出。

概括来说,在裁判过程中,法官的思维结构呈现出两个彼此联系的步骤:其一是依赖于正义感的快速决定;其二是对该决定的理性论证。不同于第二个思考步骤,在第一个思考步骤中,法官依赖或诉诸的不是权威和理性而是以正义感为核心的情感。同时,正义感并不直接去为任何相关具体法律命题提供辩护,而是直接支持有关孰赢孰输的结果判断。换句话说,这种结果判断源自于对是非对错的直觉感知,而不具有法律命题那种清晰表达的意义。除了决策方式的经济之外,这种思维结构契合了司法活动所关注的焦点。正如法谚“法官不得拒绝裁判”所示意,在所有的具体个案裁判中,法官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构建法律命题的真假,不如说是要解决争议,他必须作出决定。相较而言,在那些诸如数学之类的纯粹分析性学科里,则不存在这种判断的紧迫性,抽象命题的成立与否才是唯一的关切之处。以这种裁判作出的独特视角来看,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基于正义感的判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此外,在实践推理领域,法官这一实际思维结构分别对应了两种不同性质理由的运用,即“说明性理由(explanatory reasons)”和“证立性理由(justifying reasons)”。说明性理由相当于法官作出决定的动机,它与法官决定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相反,证立性理由不能说明法官决定的事实动机和原因,但却可以在规范层面上对法官决定提供规范性评价。从理由的性质来说,说明性理由具有明显的特殊化和个人化的属性,法官的正义感与情感反应即具有此种性质;证立性理由则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客观理由。相较而言,公诸于众的判决理由当然需要以客观化为诉求的证立性理由来提供,法官倒是无需去解释隐藏于其后的作为说明性理由的正义感,但是,这无法否认后者在裁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忽略此就错过了对法官裁判活动的完整理解。 五、正义感和法律理性论证之间的良性互动

那种对情感完全拒斥的态度主要源于一个通常误解,即认为情感完全不包括任何思考,但是只要仔细考量情感的内在结构就不难发现,情感根本不同于一阵狂风或者血液涌动,情感依赖于某种对事物的观点,其展现出有关事物的复杂信念。上文关于移情机制中理想观察者的强调,相当于在法官正义感中植入了部分的理性因素,这就不能简单地把其排除在司法过程之外。然而,也不能就此走向相反的极端。对情感的重视和强调不等于不顾及理性,正义感在经验层面上的实际存在并不等于裁判直接由其所决定,法官裁判的作出毕竟离不开深思熟虑和反思性的理性论证。这即是说,持有正义感是一回事,如何运用它而获致妥当的裁判则是另一回事;在后一问题上,显然应以理性作为基本的思维坐标。因此,正义感并不能最终决定案件,它只是设置了正义之可能的方向,而不是正义本身,法官的最终裁判还得诉诸于理性论证。这也正是前文所提及的说明性理由和证立性理由之界分的意义所在。实际上,我们有关正义感对法官裁判实质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入,就越能认可理性论证的必要性。法官就个案持有的正义感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独特视角和观点,这就亟需经由理性论证的步骤来获取认同和共识,这是其一;其二,移情虽然以一种共同视角的正义感判断为旨归,但它更多地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仍然需在公开的理性论辩平台上进行检视。所以,与正义感相伴而生的是法官的理性论证责任,即法官要为裁判结论提供正当化的理由。

归根结底,法官需要以法律为依据,遵循合法性思维,正义感因而需要符合规则、逻辑以及体系的理性规整框架,而这就是所谓法律理性论证的核心内容。质言之,由正义感提供的个案解决方案应具有法律的逻辑一致性和体系兼容性。有趣的是,这种融贯一致的合法性思维也可在情感的话语层面来加以表达。例如,近些年来国内备受瞩目的“同案不同判”现象,实际上不仅损害了法律的权威,而且在情感上难以让当事人和公众接受。“如果在昨天的一个案件中,判决不利于作为被告的我;那么如果今天我是原告,我就会期待对此案的判决相同。如果不同,我胸中就会升起一种怒和不公的感觉;那将是对我的实质性权利和道德权利的侵犯”。

合法性思维所引发的是一种基于安定性价值和法律平等对待的深层情感力量,在广义上,这种情感力量当然也能纳入到正义感的范畴。每个法官都应持有无偏私的、融贯一致适用法律的信念,“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是一项极其根本的司法要求,与此违背的裁判很难被视为正义的裁判。这种意义上的正义感实乃映射了罗尔斯所说的“形式正义”概念,对任何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来说,它都是不可缺乏的。有必要澄清的是,在本文的讨论中,从一开始,正义感作为道德情感就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容,它更多是从实质意义上来界定的,由此来区别于形式正义。尤其是,关于移情这一正义感的型塑机制的说明,意味着法官需要去理解和认识个案所涉关系人的具体处境和独特感受,这使得他必须能够敏感于手头的案件与权威规则和既往判例的不同或差异,做到“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因此,也正是这种从实质正义出发的情感反应才带来了其与法律的形式正义和谐共存、互调一致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是,法官先行型塑的具有实质维度的正义感应透过理性论证的环节来加以确证,满足依法裁判的基本要求。要注意的是,正义感并不总是可以顺利通过法律理性论证的检验。当困难情形发生时,法官需要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值得推荐的做法理应是把正义感作为一种检验标准或者试金石来对其遵循法律理性思维的可能判决结论反复加以审查,从而尽可能使之与正义感保持一致。不难理解,如果法官的正义感足够强烈和根深蒂固,他就会有充分的动机去这样做,而不会轻易放弃他的情感感受。而这种努力往往也成效显著。法官拥有各种法律解释和漏洞填补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他能够在满足正义感的同时不违背合法性的要求,这也往往会促成法律的创新、发展和进步。

由于正义感所导向的结论只是提供了一种判决可能性,其具有盖然性的色彩,因此必须正视正义感无法通过理性论证检验之情形的存在,此时,法官应该去听命于理性论证的力量,矫正甚至放弃之前形成的正义感。这里,有必要辨明两种情况:一是经由法律论证的审查,发现正义感本身就是错误的;二是正义感可能没有错误,但却不符合法律融贯一致的要求。之所以会出现前一种情况,是因为正义感作为情感并非绝对可靠,正义感与正义不可能总是可以保持完全一致,在对正义的感知和对正义的理性把握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因此,正义感应该受到理性的引导和规制,而不能屈从于道德情感主义,即道德判断的本质不能还原为表达或激发情感,致使理性从道德判断的领域中被完全排斥出去。在个案裁判中,法律理性论证的工作无疑为法官检视和反思他之前的正义感提供了机会,在这个思考程序中,如果正义感的确是值得怀疑的,那么就需要加以合理矫正。因而,结合前一段论述,法官要么是去修正理性论证的部分,要么是去矫正他的正义感判断,经过这种调适在两者之间达致“反思平衡”。第二种情况则典型反映出合法性和合道德性在个案裁判中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正义感本身是正确的,所以关键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对正义感进行矫正,而是要不要放弃它。对此,一般来说,考虑到法律论证具有的教义性特点以及对法律安定性的价值欲求,不可径直作出违背合法性要求的判决。不过,这不意味着没有例外,面对这种冲突,法官有时也可以试图维持之前根据正义感形成的判决结论,但这要以极强的理由说明义务作为前提。

总之,在“法律与情感”的理论视野下,裁判活动体现了法官的内心和头脑的一场对话,正义感与法律理性论证之间是一种彼此依赖的互动关系,前者给于后者以灵感和方向,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程序和标准。这恰如卡多佐大法官所说,“在一种逻辑与另一种逻辑之间,通过指导人们作出选择,正义对逻辑起着作用,情感对理性起着作用。而反过来,通过清楚情感中那些专断恣意的东西,通过制约否则也许会过分的情感,通过将情感同方法、秩序、融贯性和传统联系起来,理性又对情感起着作用”。

六、余论:正义感和法官素质

在法律这一人类实践活动中,情感和理性并非对立之两级,而是存在着彼此支持的互动结构。就实际司法过程而言,法官的工作固然是要理性地适用法律,但是他的内心情感,尤其是正义感,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对妥当的裁判结论的形成具有启示、引导和检验的积极价值。司法裁判是有创意的活动,正义感在合理限度内的妥当运用,既契合人性,又体现出了一种实验性的思考方式,更能够在确保安定性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案正义。因此,法官的正义感应得到认真对待,而不能作为司法理性的对立面被置之不顾。这种说法如果可以成立,那么承载和反映正义感的法官个人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素质具体可体现为认知和行动两个层面上的维度。第一,在认知层面上,正义感是一种法官的能力,特别是正义感的型塑要求法官具有感同身受的移情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源于法官个人的经验和背景性知识。对这种能力的培育意味着人文教育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人文教育可以拓展和培育我们的想象力、道德情感和移情能力。第二,在行动层面上,正义感是一种法官的美德,正义感作为美德的意义体现为法官拥有它不只是一种状态,而且还是一种实现活动。法官的正义感不仅需要作为能力去培育,而且需要作为美德去践行。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素质,正义感和道德情感才有可能在司法裁判中发挥积极功能,从而最终形成与法律理性的良性互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简析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裁判文书公开是落实审判公开的重要环节,是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大势所趋,作为案件再现的载体,裁判文书公开有利于贯彻阳光司法的理念,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方便了舆论监督,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法律裁判中价值判断的合法化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在法律裁判中法官不应只是“法律语言的传声筒,只是消极被动之人,对法律的强制力与约束力皆无缓和能力的一台自动的法律贩卖机”。 在法律适用于具体个案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或缺失时,法官不能因为没有可依据的法律而拒绝裁......
司法裁判中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4
一、社会公众的评价是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立足之基 司法裁判只有首先经过公众的评价,才可以进一步被决定接受与否。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是探究司法裁判公众可接受性的必要前提。从哲学上说,可接受性是宏观而抽象的概念,因此,作......
情况判决与利益衡量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30
[内容摘要]:情况判决是法官在多种利益冲突之下,运用利益衡量方法所作的一种行政判决。但利益衡量本身不可能提供一种固定不变的程序化标准指导人们的具体操作。利益衡量的前提是案件中存在无法自行消解的利益冲突,且所要衡量的利益之间......
司法制度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5-12-04
摘要:司法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通过发挥其解决纠纷、救济权力的功能、监.........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
发布时间:2013-12-17
四、行政自我拘束的理论及制度架构[14] (一)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涵义 所谓行政自我拘束的原则(Selbstbindung),是指行政主体如果曾经在某个案件中作出一定内容的决定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那么,在其后的所有同类案件中,行政主体都要......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
发布时间:2023-05-26
三、对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及其界限 (一)行政行为三分论与司法审查 如上所述,将行政行为划分为羁束行为、法规裁量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的这种三分论,曾经是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学上通说性的见解。按照三分论的思维模式来探讨行政行为......
推进审判制度改革 确保公正司法
发布时间:2017-02-17
全省各级法院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审判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努力消除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机制因素,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司法公正和异地判案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在现有国情下,由于法院存在地方保护、人情案、部分法官素质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造成法院的公信力下降,司法权威得不到真正维护。为有效解决现有的矛盾,在保持现有我国两审终审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笔者提出了“当地......
“脸盲”裁判
发布时间:2023-06-28
★“君让臣下,臣不得不下。” 谁请因莫比莱吃饭? 意大利前锋因莫比莱日前表示,自己加盟多特蒙德至今已有八个月,但没有队友请自己吃饭。好事的《图片报》随即发起了名为“谁与因莫比莱共进晚餐”的趣味投票。投票选项共有五个,......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问题的提出 谈到权力操作系统机制的思考与设计问题,有人提出了法规体系设计、技术支持系统设立和自由裁量权的把握三要素,其中关于自由裁量权的把握,在确认并论证了“客观情况瞬息万变,行政管理中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使......
基于现代司法理念的裁判文书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7
[论文关键词]司法制度 诉讼法 裁判文书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的不断修改与完善,裁判文书改革在审判方式改革的大潮中也有了很大改观,但目前裁判文书的质量并无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裁判文书的改革离不开现......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
发布时间:2022-12-21
注释: 参见王健刚著《从源头上加强政风建设的系统性、规范性思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会暨“政风建设”研讨会论文,第5页、第7页。 参见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5条、第11条、第12条和第54条。 在具体范围界定上是否适当......
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审判机关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9-12-02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建立健全冤假错案预防和纠错机制。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已经成为法治建设的紧迫任务。一系列司法改革如省级统筹制、跨行政区划法院、法官员额制、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等正在酝酿和进行中。然而,目前制约公正司法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法律制度不完备、设计不科学、没有充分吸纳民意;司法运行中外部干扰因素多;法院内部管理不科学,法官流失严重等,都是亟待解决的.........
浅析法官裁判的四种德行
发布时间:2016-09-09
现代社会,司法不仅具有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权威地位,而且司法裁判更是解决冲突和纠纷的最终手段,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裁判的公正来实现,公正的裁判并非全凭法律条文、程序或原理,还需要法官的职务行为、司法环......
成语意义的正偏移理解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要成语意义的正偏移理解,是指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或是其中关键或主要的词语或语素,做想当然或“望文生义”式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局部偏移与整体偏移。这种理解 有的已被词典认可;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便成了负偏移――误......
浅析判决的既判力与司法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6-12-05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通过法院来解决社会纠纷,这既是国家依据法律实现社会治理的理性选择,也是公民实现权利确认和权利救济的理性选择。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要实现依据法律的现代社会治理,除了通过司法改革不断强......
司法视角下的正义、公正和公平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十五大、十六大报告连续提到司法改革,并相继出现了公正、正义和公平三个概念。可见司法改革势在必行,且公正、正义和公平应该成为司法改革的目标和准则。在司法领域,正义就是公正和公平。公正和公平作为正义的两个方面各有侧......
浅析正义与法律的较量和融合——以纽伦堡审判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02
一 正当程序原则情感与法律、感性与理性的较量 二战自爆发到结束,每个亲历这一战争的人,他们的神经时刻无不处于超常状态。在战争中,人们颠沛流离、家破人亡,战后,废墟一片、残垣断壁、尸横遍野。如此凄凉的景象,怎能压抑住一个......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5
论文摘要:选取行政裁量的分类研究,试图厘清“行政裁量”和“行政自由裁量”的概念,针对不同的行为类型,确立不同的审查机制,甚至需要确立与行政行为数量相同的有关裁量的基准及原则,在司法审查制度中设置“合理性原则”,使之与行政......
正本、正义、正时的正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6-09-23
2005 年3 月,中国全国人大一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在法律上形成国家意志、法理依据和民族共识,在反对台湾独立,促进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新步骤,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 《反分裂国家法》可以概之为四......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TDD技术代表未来
发布时间:2022-11-13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日前在2014中国通信产业大会通信产业之夜上表示,TDD技术因上下行频率不对称而更有效率,使其广泛用于WiFi、WiMAX等众多网络之中,代表着通信技术的未来。 中移动4G建设成绩 李正茂认为,中移动4G网络建设之......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
发布时间:2023-07-12
释明权即指在民事诉讼中,为弥补当事人在诉讼能力上的欠缺,在其诉讼请求不充分、不正确或者不明确时,法院可依职权向其提出关于法律和事实上的质询,促请当事人表明主张,提供充足证据,以帮助当事人充分辩论案件事实和证据问题,并明......
声乐艺术中情感意义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19
摘要: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和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声乐艺术的表演不仅仅需要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更加需要表演者准确而富有思想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可谓声乐艺术表达的灵魂所在,所以,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声乐艺术中情感表达的方法来......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官与司法公正(1)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 要:中国古代的司法也追求公正,并逐渐形成、发展了自己的司法公正理论。为了实现司法公正,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司法官素质措施、司法官责任措施、对司法官的监督措施,这些措施从不同侧面规范司法......
探究审判裁量权的操作原则——兼论“说理”于裁量之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5
诚如徐国栋教授所言,成文法的普遍性、确定性使其内在地追求效率、安全价值而忽略了灵活、个别正义价值,使法律具有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滞后性等局限性。成文法系的法治实质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静态控制动态、以有限驾驭无限、依常态处理全部,不可避免地发生法律的缺失、模糊、冲突、悖反等问题。于此情形,法律缺乏直接规制的能力或必要,需求助于审判者运行于具体案件中的理智,审判裁量权应运而生。审判裁量权的存在,旨在.........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
发布时间:2023-06-30
体裁教学法是近些年来热门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本文阐述它所依赖的两个重要概念:“体裁”“体裁分析”的含义,并对其实施方案及有效性进行论述。笔者认为体裁教学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体裁的交际目的和社会功能,掌握体裁结构、......
论司法裁决中的司法民主及其规制
发布时间:2016-09-13
一、司法民主建设状况分析 (一)司法民主建设的必要性 民主产生于对专制统治的对抗之中,它代表着人民的权力。人民进行统治,如人民当家作主。选举权。自治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本属政治范畴的民主观念,......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作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不利于司法公正,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法治原则的要求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在我国宪法的框架范围内从司法机关领导体制、经费管理体制以及法院内部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实践,并在改......
司法公正的价值与现实意
发布时间:2023-07-07
摘要:司法公正不但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更加为社会的发展鞠躬尽瘁。司法公正是一个国家稳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司法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的堡垒,为国家的安邦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关键词:司法;公正;思考一、司法公正的价值司法公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事关重要,对于司法而言,其能够公平正义的实现法律的价值更是重中之重。司法公正不仅关乎公民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对社会产生良好的价值,为法律整个大环境贡献出属于法.........
谈情感教育方法对和谐院校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3+2”模式指的是中专院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在中专完成3年学习后,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大专毕业证,是一种为适应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以及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需要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笔者结合管理实践,提......
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 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 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 三、税收法治中的程序问题:理论分析随着正当程序作为一项宪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和宪政理论的发展,宪法的程序属性得到了......
歌唱与情感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情感培养的应用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艺术的反映,它直接指引着心情。”不管唱歌欣赏课、综合课、乐理综合课等等,音乐老师均要用满腔热忱,捧着一颗心来,把炽热的爱......
浅谈马克思司法公正观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24
温家宝同志曾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正义是一种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民主、自由、和谐等社会价值实现的根基。同时,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在制度构架中必然要考虑的因素。司......
浅析证据裁判原则
发布时间:2023-03-26
一、概述 (一)证据裁判原则涵义 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是指在诉讼中对于事实的认定必须依靠证据,没有证据不能认定事实的原则。 从狭义方面来理解,它仅局限于在审判过程中必须依靠证据认定事实。从广义方面来看......
民众的正义观对司法权威树立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 要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原则和目标,也是民众对司法的期许。然两者对正义的偏好所造成的冲突有损司法权威的树立。民众对司法公正的理解关系到法院的解放和权威的树立,本文出于对司法公正的现实困境的考虑,认为有必要转变民众的此种......
中国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与裁判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后,知识产权第一次在法律中获得承认,是在1979年7月通过并实施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①。此后,《商标法》(1982年8月)、《专利法》(1984年3月)、《版权法》(1990年)先后颁布,知识产权始获得全面......
论司法判决书转让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判决书作为最重要的的司法文书,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之间民事纠纷的确权性处理、是国家公权力对民事纠纷的裁决。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转让判决书的现象,但法律对该行为尚无明确规定,实践操作也较为混乱。 【关......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二,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要求。宪法确认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强调依法治国,法治原则成为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根据法治原则,为保障司法机关职能独立,必须要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促使其由计划经济时......
浅谈南海仲裁案的法律与政治———国际批判法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07-22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拉下法律的帷幕,临时仲裁庭作出裁决,中国维持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和不执行的立场,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端,菲律宾低调要求中国尊重裁决,并且表达希望和中国展开谈判的意愿,美国和日本高调施压中国,要求中国遵守仲裁裁决和国际法。其实从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①提出仲裁案开始甚至之前,上述各方就围绕南海争端进行角力。裁决的作出意味着,虽然争端会继续存在,但.........
论民事裁判的自明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法律作为制定规则,通过妥善协调各种矛盾来达到利益的均衡,司法裁判亦承载着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冀希。诉讼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面对纷繁的现实纠纷和矛盾,司法人员应追求形式和实质的双重正义。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
浅议刑事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反复强调要增强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理论界、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的法律文书和裁判文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以前长期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重办案轻文书的现象虽得到很大改观,但仍存在刑事裁判文书的......
武城公司与天启公司案之仲裁
发布时间:2023-03-21
周律师: 你好! 问: 1、武城公司申请仲裁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武城公司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为什么? 3、若法院已经受理了武城公司的起诉,而被告均未在答辩期限内对法院管辖提出异议,但在第一次庭审中提出了“......
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论文关键词]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审查制度 [论文摘要]仲裁裁决是仲裁庭对仲裁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它与终局判决具有相同的效力。为了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仲裁裁决的既判力仍应受到法律必要......
浅谈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 浅谈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 浅谈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 执行权是法律赋予执行机构的专项职权,执行权既有司法权的特征,又具有行政权的特征。执行中执行员可......
论商事裁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进路
发布时间:2016-10-08
内容摘要:我国商事裁判的基本方法论来自于法教义学的规范分析范式。它突出了形式逻辑推理的法律技术,但忽视了价值判断实质方法论的构建与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效率导向与商事裁判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为解决商事裁判的方法论困境提供......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
谈音乐与感情
发布时间:2023-04-01
谈音乐与感情 谈音乐与感情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谈音乐与感情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一、音乐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早在两千多年前......
卡多佐的法律情怀与司法艺术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研究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离不开对其司法运作的了解和剖析,普通法的本质和生命就在于法官对法律的创造。本文通过对《司法过程的性质》这部讲演集的多层次的梳理以及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评价,展示了卡多佐作为一代大法官和法学家的......
联邦主义与司法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从美国联邦主义的政制结构入手,探讨其独特的特别是不同于德国联邦主义的重要特征和其成功运转充分发挥有利之处的条件。本文认为,美国联邦主义结构本身的体制性因素不同于德国,其立宪设计没有使各级政府在组成、立法和执......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6
[内容提要]当前,新闻媒体监督在遏制司法腐败、维护社会正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若缺乏制约或运用不当,又可能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研究。本文从一则实例入手,对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程序性裁判的确立体现了程序的独立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程序性裁判范围非常局限,且法律后果单一,使得程序逆行成为程序性裁判的必然结果。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机制,首先应当健全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规则;......
论法的正义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自从法产生以来,关于法的价值问题法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孟德斯鸠至近代的罗尔斯都提出了自己对法的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阶级、私有制、国家产生的必然结果。不论是雅典......
论司法围观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及应对
发布时间:2023-05-27
司法围观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各级司法机关都面对着不同层度的围观所带来的困扰。司法围观对司法环境既有积极的影响,如可以监督审判,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也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对个案审判中,法院面对司法围观的压力,很可能出......
论足球裁判员的修养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 要:足球是当今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裁判员对足球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足球裁判员的修养,提出了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精深的业务能力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足球裁判员。 ......
没有正义的正义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要:千方百计把马克思说成是一个正义论者,并不是对马克思本人的褒奖,而是对马克思的根本性误解,因为正义论的背后都内在隐藏着一个承认私有制具有合法性的陷阱。从休谟和罗尔斯所设定的正义产生的必要条件来看,任何形式的分配正......
建“智慧法院”促司法公正
发布时间:2023-03-11
建智慧法院促司法公正 织金法院现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共计30余类,这些系统已整合到数据集成应用中心,逐步实现办案智能化、管理可视化、公开常态化、诉讼便捷化。 2月10日上午,在毕节市织金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块大屏幕上,......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 判例法/中国法制/司法改革 内容提要: 中国近年来对判例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认为中国有必要认识清楚判例法在普通法国家的生成基础,并引进判例法制度。引进该制度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对法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判决的......
物权行为理论的批判与矫正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03
[内容提要]: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关于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区分是正确的,但他提出的“物权行为”这一概念则是逻辑错误的产物,由此导致了物权行为理论的倾斜。正是因为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科学和错误的成分并存,才导致了物权行为理论争......
行政法律裁判中的合宪性解释与价值衡量方法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行政诉讼制度运行良好的一个重要指针就是法官能够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运用正确的法律推理思维与方法而得到“正当的个案裁判”。法律推理具有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重要特征。从一个具体行政案件的判决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合宪性......
关于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摘要]设立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包括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以是否违背公平、公正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标准;国内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应参照适用特别程序,仲裁庭应为“法定证人......
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情感本体的迁移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 要】在中国美学史上,伴随着审美境界由偏于外在之物发展到心物和谐,然后再发展到偏于个体情感的变化,中国审美艺术情感本体经历了由集体主体到理性主体,再到感性主体的迁移的过程。把“志”视为诗歌艺术的情感本体,在先秦两汉......
审判中的司法责任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 要 审判中注重司法责任制,加强法官队伍的建设,对于保障公平、公正及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案件的审理,法官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是否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原被告,这是一个法治水平的体现,也是司法行为......
空间、装饰与情感
发布时间:2022-11-12
摘 要:装饰不是罪恶,装饰是本能。装饰的产生由来已久,起源于原始时期人类最初的模仿能力。装饰的一个直接经验就是唤起人们的情感。空间自身也构成了一种装饰,装饰不可避免。中国古代在描绘空间感时用喜好“层次”“疏密”“繁简”......
论司法公正/朱春伟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3
河南 朱春伟内容提要: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政党、正义的精神。分析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确定现阶段我国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取向。司法公正......
以人民的名义命名并感受司法之美(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司法和司法权/人民性 内容提要: 我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人民性决定司法的人民性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与人大的关系上,群众对审判活动的参与上,司法机关工作的职责范围上,法院审判方式上,以及司法工作的宗旨上。人民法院实现司法......
浅析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与国际法批判法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1 自由主义法律思想 自由主义法律思想是自由主义在法律思想领域的反映,其内容复杂,在不同国家或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主要由以下三个既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方面组成: 1.1 自然法思想 这是主张存在独立于国家制定的实在法之外,作......
历史学科的情感目标与情感目标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21
情感教学作为历史学科教学开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通过情感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情感与责任使命,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成为当前教学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中蕴含有更为丰富的情感教学素材,而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则是要求老师通过对这些情感素材的运用,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体系,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下文在进行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分析基础上,对历史学科教学.........
浅谈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1
论文摘要:传媒即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媒监督也即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渎职腐败行为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在现代法治国家,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部分......
浅析二胡移植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情感与演奏技法
发布时间:2017-06-09
浅析二胡移植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情感与演奏技法一、作品的音乐情感这首作品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引子引出,引子一开始便使用增二度音程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乐空间感,让人仿佛身处辽阔的塔什库尔干大草原,自由、热情、优美的情感投入,在引子末使用拨弦的由慢到快带入第一部分的主题。第一部分音乐纵情高歌,旋律优美流畅,前半部分用高八度的音模仿小提琴悠扬、绵长,仿佛由美丽的塔吉克少女在歌唱,后半部分再.........
司法公正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摘要本文从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创新和完善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加大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等角度阐述了如何更好的体现司法公正。 关键词司法公正 法律监督 司法不公 司法公正是......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18
在一堂校级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正在用愤怒且带着悲伤的语调在讲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凸显当时日军的残暴,及其侵略行为给中华儿女带来的巨大伤害。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教室中突然发出了一声不......
试论民事裁判中的利益衡量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最高法院肖扬院长2009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曾指出:法律不可能成为解决所有纠纷的灵丹妙药,法律以外的因素如道德、情理也是司法过程中所不可忽略的。对正义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3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清末的修律运动标志着中国本土的法律制度作为一个自足的法律体系已告终结,从此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整体性地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教育,中国的法律制度也被纳入到依西方中心论而建立起来的世界......
7000字司法论文:修正案
发布时间:2016-04-28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7000字司法论文。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浅谈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发布时间:2022-11-29
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是彰显法律公正和司法权威的法律宣言。裁判文书在法治生活中要获得理想的法律效果,则必须要让裁判文书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接受。裁判文书的说理则是实现裁判文书可接受性的必经之路。 一、我国裁......
“判后寄语”:法官应“情”系何处
发布时间:2022-12-22
在当下的转型社会中,在社会公众对法理的接受能力及水平还较低的背景下,“判后寄语”在以道德的力量来推动“法理的被接受度”上,更显现出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官选用“判后寄语”来劝导、教育、感化......
论情绪与情感的动机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情绪与情感的主流定义 当代心理学家将情绪(emotion)界定为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关于情绪,我们国家的学者也有其独到的论述,如彭耽龄......
论民事纠纷裁判的三个阶段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4
民事纠纷是社会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为各种利害关系的对立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民事审判就是对民事纠纷做出某种权威判断的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民事纠纷究竟应该如何裁判,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采......
超越正义与权利
发布时间:2022-10-09
自70年代以来,美国哲学场景中最突出的事件就是政治哲学的崛起。一大批思想背景不同且观点各异的政治哲学家脱颖而出,从颇为正统的德沃金(R.Dworkin)到反抗传统的桑德尔(Michael Sandel), 从崇尚古希腊的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
追求情法交融,让判决多一些人情味
发布时间:2023-03-23
未成年人案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未成年人诉讼法律文书的主要载体,是未成年人诉讼活动和审判工作的缩影,是青少年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它体现着司法的权威和国家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和关怀,同时也是衡量未成年人案司法水平和审判质量的......
浅析“保护的责任”情势下给予避难保护的义务与裁量权
发布时间:2016-12-14
一、保护的责任情势下的避难保护请求与回应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原本受到压制的各种国内矛盾开始凸显和激化,伴随着严重的国内动乱和武装冲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或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紧急情势。除此之外,......
基于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文关键词】 商事仲裁;司法审查;适度审查 【论文摘要】 仲裁作为司法外解决争议的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契约性和司法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法院对仲裁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仲裁的司法审查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以狭义的司法审......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踏入2001年,各种官司层出不穷,但最近接连的几宗官司:如《唐吉诃德》译作者刘京胜诉搜狐链接侵......
法律方法中价值判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0
法律从其产生,就承担了某种价值追求。无论自然法抑或实证法都必须正确认识法律的价值,这是谈论法律方法价值判断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方法不应忽视价值判断,法律方法的价值判断也不应当被异化,正确认识法律方法的价值判断,有利于实现......
宪政、自由与正义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4
一、政治与正义的价值性关系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是一种政治性的动物,在政治生活中,生命才有意义。宪政作为一种法治的社会政治制度,它为个人拥有的基本权利提供了合法性的制度保障。为什么宪政与个人的自由、权利有如此的关系,这就......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9)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3
经过这样的“概念治疗”(维特根斯坦语)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所谓合法性就是指社会对国家所维持的统治秩序的认可或同意,这种认可或同意是以自由沟通和相互交涉的制度机制作为前提的,正是通过这样的制度机制,国家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对......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正......
试论民事裁判文书模式的理念缺失与重建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1
理性地审视我国民事裁判文书的现状,在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民事裁判文书及改革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仍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思维和逻辑定式,尤其在理念上带有明显的旧时代、旧体制的印痕,这影响了司法形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应进......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9
7八十年代大陆兴起的比较文化热潮中,多数论者皆持这样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在学界反响比较大的文献,参见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贵州人们出版社,1988年。 8九十年代法学界提出的法律“权利本位说”、“国家变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