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4 01:13:41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时间:2023-02-24 01:13:41     小编:

提要 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气候变化 南迁

纵观中国,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由于、和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表1 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

Table 1 The latitudinal variations of the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tate power for nomadic nationalities through the ages.

(附图 )

注:(1)以115°00E经线上的纬度变化为准;(2)元、清二朝只取中国大陆纬度

1.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和羌族纷纷内迁。晋室偏安江南,内迁各族则割占中原,相互混战,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N)。到南北朝后期,北齐政权的南界甚至扩展到长江岸边(30°24N),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

1.3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还只是混乱而短暂地占据黄河流域的话,到宋、辽、金时期,从辽与北宋的对峙(边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附近的淮河一线)都表明,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

1.4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

从蒙元帝国到满清政权(其中明朝为例外)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半个世纪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金,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牧者王朝”。农耕世界的臣民听命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背君王。在朱明灭元270a之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銮宝座,建立了第二个“牧者王朝”。

隋唐时代为北方游牧民族南进的间歇期。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象秦汉时代的匈奴一样,遁居塞外,政治上虽相对独立,但仍藩属中原王朝统治。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政权稳定,呈现相对太平景象。

2 2000a来的气候变化

将数千年来气候的冷暖波动(图1a)[(2)]、干湿变化(图1b)[(3)]与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图1c)三者用一个时间座标绘制在同一图上后发现,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体同步的共振关系。

(附图 )

图1 4000a来我国气候的冷暖波动(a)干湿变化(b)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c)的关系。

Fig.1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itudinal variations of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tate power for nomadic nationalities (c)and the climatic changes both in cold-warm(a)and dry-wet(b)since4000 years.

最近

四、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主要的温暖湿润时期。第1个暖湿期为“仰韶暖期”(约3000aD.C.~1000aD.C.),它与全球性的“大西洋气候期”相对应。黄河中下游游地区当时为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出现代2℃~3℃。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仰韶—龙山农业文化,继而出现了光辉的黄河流域文明。秦汉时代为第2个暖湿期(770aD.C.~公元初)。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生长于黄河流域的桔、竹、漆和桑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今天在这里已无法种植。历时

七、八百年的温暖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第3个暖期为“隋唐暖期”(600aA.D.~1000aA.D.),对应于欧洲的“中世纪暖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国都长安的冬季无冰无雪,梅、桔等亦可在皇宫中生长、结果。由于黄河流域雨量丰沛,事业发达,农业丰收,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综上所述,大凡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国势强盛的大一统农业王朝时代,都与上述的气候暖湿时期大体一致。

与暖湿气候期相间隔,2000a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寒冷干旱时期。第1个寒冷期为西周冷期(1000aD.C.~850aD.C.)。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第1个文化层与该时期相当。其考古分析表明,当时气温明显下降[(4)]。《竹书纪年》中有周孝王七年(903aD.C.)江、汉结冰的记载。第2个寒冷期为魏晋南北朝冷期(公元初~600aA.D.)。当时的年均温比现代低2℃~4℃。《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物候,约比今天推迟10d~15d。这次冷期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动乱岁月。第3次寒冷期出现在北宋初年到清末(1000aA.D.~1900aA.D.)。其中北宋初年到南宋中叶的100a出现了本次寒冷期中第1次明显的降温;南宋中叶到元朝初年(1200aA.D.~1300aA.D.)有1个短暂的回暖期;从15世纪开始,气候进一步向干冷方向演进,直到20世纪初气温才有所回升。最后这个连续500a的干冷阶段,即为“明清小冰期”,其中17世纪最为寒冷,尤以1650aA.D.~1700aA.D.最甚,形成中国最近

四、五千年来气温下降的最低谷。黄河流域从1627年到1641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连续14a的流域性干旱。第3次寒冷期几乎经历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1000a。它最初引发了辽、金与宋室江山的对峙,后期导致元、清两代“牧者王朝”对黄河—长江流域农耕世界的统治。

由上可见,最近几千年来我国气候虽然表现出以数百年时间尺度为周期的冷暖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暖期不断缩短,冷期愈来愈长,冷期降温的幅度逐渐加大。如,“仰韶暖期”历时几千年,秦汉暖期延续

七、八百年,而“隋唐暖期”只有

三、四百年。相反,最初的西周冷期只有100多年,魏晋南北朝冷期则经历

五、六百年,而第3次寒冷期则长达

八、九百年,到17世纪中叶又形成了中国最近

四、五千年来最寒冷的气候。

众所周知,中国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为温暖与湿润同期,寒冷与干旱同期,历史时期 亦复如此。因此,最近几千年来,由于寒冷气候期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降温的幅度越来越大,时期以来我国气候干旱化的程度愈益加重。根据历史上的旱涝记载,我国北方在9世纪以前,干旱年份出现的几率不超过17%;9~14世纪增加到27%;15~17世纪上升到43%;18世纪则为46%,干旱年份几乎隔年出现。若以1000aA.D.为界,将最近的2000a分成前后2期,那么前期干旱的年份共计350a(占35%),湿润年份共计650a(占65%),显然以湿润为主。后期900a间,干旱年份为580a(占64%),湿润年份只有320a(占36%),显然以干旱为主。尤其是处于明清小冰期间的1431aA.D.~1820aA.D.的390a间,旱期竟长达320a[(5)]。图1b中最近几千年干旱及大风出现次数的曲线再现了日益干旱的趋势。

如果将我国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与历代王朝的兴衰荣枯进行对应分析,发现,正是由于2000多年来温暖湿润气候期的不断缩短、寒冷干旱气候期的不断延长和干旱化程度的日益严重,才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塞外游牧步步深入到黄河—长江流域。

3 气候变化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中的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汉代鸿儒董仲舒(179aA.D.~104aD.C.就在著名的《对贤良策一》中提出了试图解释天人关系的“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董仲舒是将其天人感应说作为建立封建神学体系基础、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是唯心主义观点,应当遭到人们的摈弃。然而他从天人关系出发考虑自然界变化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思维模式,不能说绝无可取之处。尽管天不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不可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更不表示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然而,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于从事农耕和游牧的民族来讲,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古代,不可能不对其生产效率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势的强弱、社会的治乱、王朝的更替乃至游牧人与中原农耕世界的关系。当中国北方的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旱以后,以为基础的中原农业王朝必然受到自然灾害袭击,农业歉收,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阶段矛盾激化,国势一天天衰微。与此同时,气候的变冷变干同样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游牧民族面临牧草枯竭、水源干涸、生态恶化的严重威胁。他们向南部的农耕世界发起攻击,寻找扩大新的宜牧地区。尽管游牧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军事组织才能和的数量、素质方面都落后于农业民族,但其强悍的民族性格、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军事优势是农业民族所无法比拟的[(6)]。而此时,中原农业王朝又因国势衰微无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势,弃都南逃,偏安江南,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寒冷气候周期的延长和寒冷程度的加剧,促使北方游牧民族向农耕世界的进攻,中原农业政权步步退却,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统治农耕世界的王朝。

寒冷气候结束之后,温暖气候期接踵而至,黄河流域气温回升,降水增加,农业复苏,经济发展,国势增强,出现太平盛世。游牧人退出中原,重返这时同样水草丰美的草原世界。两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彼引进行和平友好的经济、交流。

应当指出,历史发展,包括王朝的兴衰更迭、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进北撤等,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的变化只是诱发因素,只能决定其发展的方式、方向、速度和进程。在历史过程中,应该承认气候—生态—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或反馈机制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纵观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变化等,都与气候上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之间呈现出大体同步的相关或共振关系,而且不只局限于一朝一代或某一特定时段。因此,中国历史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各册有关部分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B辑),1973,(2):226~256

3 徐馨,等.全新世环境.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28

4 贾兰波,等.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1977,(6):41~49

5 郑斯中,等.我国东南地区近2000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见: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9~32

6 世界历史编辑部.吴于廑谈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世界历史,1983,(1):1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GRATING SOUTH OF THE NOMADIC

NATIONALITIES IN NORTH CHINA AND THE

CLIMATIC CHANGE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grating south of the nomadic nationalities in North China and the climatic changes is studied.In the warm period the nomadic nationalities dwelt in north of the Great Wall lived together in peace with the agricultural nationality dwelt in the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However the in cold period the nomadicnationalities lauched an all-out offensive on agricultural world because the for age grass withered,the water source had dried up in the prairie.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entral Plains the agricultural world wasalso hit by the cold climate,the agriculture drop in production,the economy depressed,the national power declined.Thus,they cannot sustain the blows from nomadic world.Because the period of cold climate got longer and longer,and the degree of cold climate got bigger and bigger inrecent 2000 years,the extent of migrating south of the nomadic nationalities became larger and larger.In fact as early as the Han Dynasty the the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s world"had been founded.The theory is the concentrared expression of feedback machanism ofclimate-ecology-economy-society.

Key Words:Nomadic nationality power;Climatic change;Migrating south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近44年金沙江中下游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引言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得全球水资源日益短缺。尤其是最近5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界所关注的研究热点。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水分循环的变化,从而导致河川径流在时空上的重新......
南疆游牧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考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南疆叶城西合休乡的地理位置,考证了当地维吾尔族游牧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具有明显的游牧特色的饮食文化。认为该地区游牧维吾尔人的饮食与农耕区维吾尔人的饮食不同,保留了祖先流传的游牧文化特色,并且介绍......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前言
发布时间:2023-06-26
前言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最不确定的重大挑战,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达成的全球减排协议是涉及全人类的最大全球性公共产品,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
气候变化中国经济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4-30
以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加剧。今天查字典范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气候变化中国经济论文相关范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关键......
和平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5-11-26
摘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数次大一统的王朝统治时期。在此时期,两大民族之间关系总而观之是友好和平相处的时期,当然也不乏战争的阴影,但是,主流是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一般来说,和平时期,即中原王朝处于大一统时期,二者关系在不同......
美国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2-11-11
自从气候变化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国际政治议程以来,有关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著作不断涌现。尤其是在美国学术界,其研究起步之早、出版学术著作之多、研究视角之新,都为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总体上来说,虽然美国学界现有......
浅析我国西北跨国民族外迁与边疆安全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哈萨克族作为我国西北较大的跨国民族,近些年来不断发生外迁哈萨克斯坦的现象。其往返不断的迁移不但于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给我国的边疆安全与稳定带来一定隐患。针对此种现象,文章主要从哈萨克族生计方式的转变......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明清时海南人用槟榔消瘴、忍饥,在长期的发展中,槟榔成为人们社交和婚礼习俗的载体。清末民初瘴气渐消;抽烟习俗的形成,香烟取代槟榔成为社交礼仪的载体;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社会风气变化,现金取代槟榔成为婚礼......
从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性立法变迁看我国的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16-09-14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来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业也成为全球共识。然而,制定(订)一份什么样的气候变化法,才是科学......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4
内容提要: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內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草原社会政治、经济乃至......
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 要 文章运用了文献综述、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牧民体育文化发展历史进程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文化创新不但要从体育文化特质着手,也要注重文化三个层次的创新,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与中国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2-11-25
在去年底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根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温家宝总理出席领导人会议并与有关方面合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始终以积极的建设性态度,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
民族复兴背景下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03-24
引言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从古到今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直至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从未间断过。而新中国的成立,让人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的......
中越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 要】中越瑶族民歌凭借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博得了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赞誉。文章通过分析红头瑶族群民歌的传承与变迁、蓝靛瑶族群民歌的传承与变迁,对中越瑶族民歌的保护策略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词】中越瑶族民歌......
气候剧变下南非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在应对气候剧变的问题上,南非政府逐步确立了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南非政府为推动其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的实施,在面对产业部门的不作为时,通过大力改变并推行政府政策来达到控制产业部门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本文进一步探......
气候变化中的城市责任
发布时间:2023-01-29
气候变化已从科学问题到政治问题再到经济问题的三级跳并逐渐演化为综合性的发展问题,渗透到经济活动、政策法规和社会大众心理的各个层面,总体上说来气候变化已越来越体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新趋势 气候变化安全化趋势非常显著。气候变......
从气候环境的变迁看燕国造甲技术的繁盛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燕国有制作优良甲胄的传统,《考工记》中称“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春秋战国时期的皮甲大多有犀牛皮所制。而燕国纬度偏高,气候偏寒,其气候并不适合犀牛的生存。本文试对当时的燕国的气候环境进行分析,从......
从传统到现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变迁是民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表现。不断从传统向现代变迁,发展的自觉性日益增强,发展模式逐渐多元化,追求文化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成为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并存在着......
气候变化经济学和气候政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31
在气候变化经济学和气候政策(1)的文献综述基础上,剖析了经济学原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在总结西方流行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评估、预测、分析方法和模型的前提下,回顾了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温室气体减排成本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与我国气候谈判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与我国气候谈判的路径分析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与我国气候谈判的路径分析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与我国气候谈判的路径分析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一、“德班气候大会”的主要进展 同时......
民族梦想与津味儿小说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23
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曾用“忧患意识”来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诉之于文字,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感时忧国的优良传统。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的关注焦点常在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即使是着笔于身边熟悉的人事,也往往言近旨远,寄寓遥深。地域书写即是典型的题材之一。自鲁迅开启的地域书写传统,从一开始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一方面,知识分子通过地域书写构筑着关.........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7
提要 本文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十二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 历史 实例出发,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 社会 变化现象。可以肯定,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 影......
北方民族马术
发布时间:2014-01-17
历史学家指出:一部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北方民族骑马的历史。细细推想,这话不无道理。马及马术,的确是北方民族立国的根本: 像吐谷浑青海的龙种马,渤海的名马,日常驰数百里,千里飙举电至的匈奴马,上下崖壁如飞的女......
论都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23
论都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都市化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热点,由此引发的乡村都市化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已成为世界都市化发展的焦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民族地区和民族人口都市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正确理......
气候变化与水环境的脆弱性
发布时间:2022-11-15
气候变化与水环境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与水环境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与水环境的脆弱性 水环境和水卫生条件对于控制如痢疾等水传播疾病致关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全球大约有400万痢疾病例,而其中约有94%的发病原因......
藏族先民的两次东南迁徙及
发布时间:2022-08-08
一、藏族先民的两次东南迁徒 1、藏族先民的第一次东南之行 众所周知,汉人知道有吐蕃(藏族)是在隋唐之时,代表性的观点为“吐蕃本西羌属”,将藏人归于羌系统千三百年。而羌又来自何处呢?据《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
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31
摘 要:探讨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建国后变化明显,侧重于娱乐功能,而其他的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在缩减,竞技项目器材更先进,仪式类项目趋向于娱乐和审美......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发布时间:2023-05-15
宋元以来,随着 中国 经济 和文化重心的南移,浙闽粤等东南区域的 社会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 发展 ,明清时期,这些地区已执中国商品经济之牛耳。与此相适应的是,该地区的民间家族组织也获得快速的发展。东南家族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
气候改变历史
发布时间:2017-07-17
气候改变历史 从公元800年开始,地球上出现了连续几百年的温暖期。北大西洋上少见浮冰,嚼着鳕鱼干的维京人一路驾船跟随鳕鱼群,由此发现格陵兰。好景不长,1200年,格陵兰和北极出现了小冰期极寒天气,西部的探险路线随之关闭。1350年,格陵兰殖民地被放弃了,但这只是欧洲人倒霉的开始。在《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一书中,美国人布莱恩费根描述了中世纪欧洲如何迎来严酷的气候。对欧洲历.........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
发布时间:2022-10-09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主体和叙事策略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展露出新的创作症候。以创作主体而言,更多的少数民族本土导演涌现,少数民族电影的言说主体性凸显,开始迥异于以往的汉族创作,转而带有浓郁的自我表达特质。以影片叙事而言,在以往整体节奏较快且富有商业气质的大情节作品之外,更多弱戏剧性的小情节作品涌现,成就了新的少数民族电影风格与群落。这些演变的背后,是少数民族电影在电影体制变革与少数民族地域经.........
北川羌民族地区古村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9
本文对北川羌民族地区古村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提出了思考,探讨在民族地区古村寨的旅游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探讨如何通过旅游市场的平台来保护民族文化,并对民族地区古村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提出了具体措施及建议。......
气候变化国际议题背后的舆论争夺
发布时间:2023-07-17
2009年12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当天,美国著名环境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国际气候协议项目负责人罗伯特?斯塔文斯教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阐述他对仓促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的......
气候变化与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
阿昌族民间的生育习俗及其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23-04-30
[摘 要]阿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即汉代氐羌族群南徙而成,到唐代时期迁至云南缅甸和滇西一带。当前,阿昌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我国共有近4万阿昌族人,占全世界阿昌......
探讨中国民族地区基督教社会变迁史的力作
发布时间:2022-12-02
广义上的基督教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特别是基督教分异下的天主教和新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史,可以说也是近现代西方世界主导下的现代世界体系构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近......
“村民直选”中候选人当选影响因素变迁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吉林市CY区三镇两乡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三镇两乡土地肥沃,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高,质地优良。并且该地水利资源丰富,TCZ满族朝鲜族乡扼守松花江干流诸多渡口,渔业发展迅速且形成产业化,江上采砂得......
近十年来吐蕃与南诏、蒙古等民族关系研究成果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要:吐蕃时期,藏族的民族认同得到了加强,此时期的民族关系也是颇为深厚。近些年来,随着文献史籍整理和翻译工作的深入,开考古工作的新进展,吐蕃历史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因鉴与此,文章就近十年来吐蕃与周边各民族关系的研究进......
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社会制度是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由于追赶发展 的压力异常沉重,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性进展,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从根本上讲,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现......
中国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理念变化
发布时间:2022-12-04
一、引言 理念是指导行为的根本性原则。具有先进思想理念的劳动者是生产力水平的主宰者,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都需要人去掌握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理念比技术、工具更重要,掌握和理解先进的思想理......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
发布时间:2022-11-13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多是由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与、敌人斗争的中,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自发集体创作的,不断的积累延续下来的原生态的舞蹈。它们是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这些舞蹈和本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息息......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论研
发布时间:2016-12-21
一、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多元内涵 ( 一)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方法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着力点,需要借助于逻辑严密的立法目的要素所构筑的目的体系,来实现对特定立法目的内容的文本表达。通过应对......
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为研究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按照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使用数理方法分析滕州市近54年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开始时间及冬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均为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后,夏季持续期......
民国时期东北旗人生存状态变迁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要:民国时期,由于民族歧视与偏见的存在,政府财政匮乏,旗人自身身无长技,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等原因,东北旗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东北旗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是民国时期整个旗人群体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在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
陕北牧歌 2013年12期
发布时间:2023-02-02
陕北的霸气就是这像海浪一样凝固的群山,陕北的雄浑就是这层层环绕的不朽沟田,陕北的大气就是这鳞次栉比的窑洞,陕北的传奇就是这群汉子和婆姨们的经典爱情,陕北的古老就是上下五千年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的真实与非真实的传说…… ......
私法自治的变迁与民法中“人”的深化
发布时间:2023-07-10
私法自治的变迁与民法中“人”的深化 私法自治的变迁与民法中“人”的深化 私法自治的变迁与民法中“人”的深化 摘要: 私法自治是民法的基础理念。但在现代民法中,私法自治出现了国家强制加强与......
全球气候治理与我国气候治理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15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制度改革与建设《巴黎协定》对全球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做了制度性安排,制定了控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的目标,确立了以各国“自下而上”自主贡献的以自愿行动为基础的减排机制,并要求各国增加透明度,不断增大和定期更新减排力度,同时每5年进行一次全球盘点,为全球和各国强化行动提供信息,促进和激励各国不断.........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现有多少法律支持? 围绕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抓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宪法》对保护环境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制定的环境资源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
民国时期湖北司法制度变迁及民事司法实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湖北自近代以来成为中国革命与法治的重要基地。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掀起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浪潮,辛亥革命于1912年元月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溥仪退位为胜利标志,结束了两百多年清王朝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7
" 1 引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
浅谈民族区域旅游中的民族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3-01-27
文化是旅游经济化的直接产物,文化除了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对旅游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就越大,旅游文化的.........
正确认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05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
宋明地方志与南昌地区许逊信仰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在今江西南昌地区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中,道教内外人士都对许逊形象进行过多重塑造,使其兼具道教与民间祠神的色彩。其间,除了《道藏》材料,宋明地方志起到独特作用。一方面,宋明方志在与许逊相关记载方面表现出的序列变化,......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8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摘要: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委员会地球与生命研究部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最近向白宫提交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咨询......
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2
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全球气候......
转变经营方式增加牧民收入
发布时间:2023-02-01
果洛州玛沁县以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为契机,坚持生态效益畜牧业道路,稳妥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人工种草、越冬育肥、牲畜改良工程实施力度,狠抓动物疫病防治,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调整优化草畜结构,加大畜牧......
气候变化对第三极的连锁效应
发布时间:2013-12-18
公开发表的有关大喜马拉雅地区(包括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文章多认为该地区的气候变暖将会导致以下一些长期影响: ? 冰川的减少,并伴随着水源的减少; ? 洪灾和冰湖溃决等自然灾害频发; ? 对上游和下游的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和......
文化变迁与民俗学的学术自省
发布时间:2023-07-17
20世纪即将降下帷幕的时候,人们清楚地看到,由于社会发展变革速度加快,中外及各民族文化的频繁接触与传播,新事物层出不穷,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文化事象正发生种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异文化间出现了大量的互动和转移。 面对着这急剧变......
我国南北方民间唢呐吹奏的异同点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要: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技巧丰富和表现力强的民族吹管乐器之一,由于我国幅员宽广,人口众多,这门乐器受各地的生活环境、人类生产活动、语言文字、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本文从持法、哨片......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热带地区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3-04-17
1引言 当前,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处于热带气候区域,常年湿润高温,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云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为滞后,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
艾比湖环境与气候变暖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22
艾比湖环境与气候变暖的发展 艾比湖环境与气候变暖的发展 艾比湖环境与气候变暖的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性变暖,地球环境的许多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这在艾比湖流域地区反映明显,如湖泊萎缩、河道断流、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
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竞争
发布时间:2023-04-08
【内容摘要】国际制度竞争根源于国内制度践,中美欧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主要谈判方,三者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倡议都源于其内部减排制度的实践。欧盟内部形成了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的减排制度,美国国内形成了基于自由市场哲学的地方排放交易制度,中国国内形成了“国家―发展型”减排制度。三种制度的形成都受到各自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这种制度差异传导至气候外交领域,使欧盟侧重于建立全球总量控制和约束性.........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8
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致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法规、规划计划、经济手段、技术开发和创新、管......
气候变化谈判:用科学数据捍卫国家发展权
发布时间:2013-12-18
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本次会议将是一次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会议,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将以气候变化为话题,继《京都议定书》之后通过谈判对温室气体的减排作出新的安排。 CO2减排的方案,实际上......
变迁与发展:我国石油战略60年-石油天然气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5
新中国成立的60年间,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原油产量从解放之初的12万吨猛增至2008年的1.9亿吨,成为世界第五大原油生产国。石油战略也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全力勘探开发国内资源,甩掉“贫油国”帽子;到实现自给自足之后,部......
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02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期间全国性调查资料,对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反映了以宗祧继嗣为基础的宗族社会财产继承制度特点,但中国乡村财产继承制度并不是某种高度一致宗祧继嗣观念的简......
浅析国际环境法视角下的气候变化议题———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3-04-09
一、气候变化从自然科学到国际环境法学 国际环境法背后的驱动力通常是科学,其发展的科技推动来自于科学家、大学等学者和研究机构。科学对于国际环境法的驱动性使其与依靠政治、经济和商业规则来推动法律发展的国际公法其他领域区别开......
1978年以来农业制度变迁的动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动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理论的创新、各种团体或个人的泛利性以及文化因素。苏南地处东部发达地区,在农业制度变迁和探索农村发展道路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对苏南农业制度变迁......
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绿色贸易
发布时间:2013-12-18
编者按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和法国威立雅环境研究所承办的“贸易、城市化与环境”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变迁评析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回顾建国以来体系演进历程,可以看到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未能摆脱单纯性存款吸收机构的角色定位,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很大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金匮乏的难题。文章结合中国的宏观背景探讨了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分析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失败的制度原因
发布时间:2023-06-20
对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进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我们必须超越法律条文来挖掘在法律背后隐藏着的各种深层次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笔者认为,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构建障碍可以从经济学上公共物品的理论视角予以审视和探究。 一、......
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内容提要】文章提出中国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实施制度供给、限制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和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而渐进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增量改革逐......
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2
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地破坏,因此,黔东南民族村寨必须重视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融合发展。 黔东南苗......
老北京劝业场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7-05
在大栅栏街区,体积最庞大的建筑莫过于廊房头条17号(老门牌11号)的劝业场了。而今,经过整治,它变成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新建筑。从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大栅栏狭窄街区一走进这座建筑顿时让人感到豁然开朗,天光透过玻璃穹顶洒满大厅,洁白的墙壁与大理石地面交相辉映,室内的一切都显得那样高贵素雅,仿佛使人来到另外一个世界。然而这家北京劝业场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论资历它要比久负盛名的天津劝业场还早二十几年,.........
十年来近现代江南家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 要]近现代江南家族史的研究发展很快,在文化、社会、国家、经济及教育等专题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展,研究者还在个案、综合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这些研究极大的改变了近现代江南家族史研究薄弱的情况。但在取得一系列研......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16
[摘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青铜带钩的功能和款式融合了大量游牧文化特征。春秋时期的马背民族,虽少有文字记载它们曾经的辉煌,但通过带钩上的神兽族徽和图腾纹样,却可以折射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图案装饰风格,并以小见大地勾勒出古代......
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发布时间:2022-12-14
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油画,这种以快干油......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本文从政府职责、制度程序和实质性变化三方面,并结合中国的雇佣关系,来诠释1980年之后的英国雇佣关系变化。 关键词:雇佣关系 变化 政府 1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1.1 政府角色的变化 政府在雇佣关系中发挥着......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环境变迁与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22
【摘要】如何在新的审计环境中继续进一步改善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政府审计研究者和政府审计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审计环境的十大变迁及影响,指出审计未来的 发展 必须独立化、开展绩效审计、改......
浅析新兴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选择*———以公民食物权为进路
发布时间:2017-01-12
一、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气候变化法律进路及其反思 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第1 条的定义,气候变化是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将因......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与适应性对策
发布时间:2023-03-18
论文摘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已引起水管理者的重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气候信息如何在水管理部门应用、气候变化对水管理部门的主要影响进行了梳理,揭示水资源管理者面临气候因子稳态假设等问题的挑战,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
论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的格局与方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作者以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及其变迁作为完整个案,从制度结构、变迁过程等方面,证实这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过反复交替.并渐臻二者协调配套之佳境的过程;并验证了作者提出的理论假设:只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
旅游在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16
在很长一段时间,旅游业的无烟工业之谓道出了它的经济属性,这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表现在初级阶段的主要目的。但旅游业的发展带给目的地社会文化方面的变迁也是不容忽视的,恰如旅游人类学所认为的旅游过程也是游客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花卉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04
花卉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遍、亲近的审美对象[1],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保健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花卉文化旅游即是将花卉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以满足游客观赏花卉、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方式。与其......
关于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8
论文 关键词:海南中部 民族地区 旅游 业 论文摘要: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介绍,分析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 发展 历史 与现状,提出了发展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海南省中部民族地区通常......
城镇化背景下河南农村儿童游戏方式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要:城镇化进程改变了农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那些规则复杂,耗时较多的自由游戏变得越来越少了,游戏的城市化倾向也明显加速。部分传统游戏开始与消费结合在一起,虚拟游戏也变得......
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发布时间:2022-10-07
" 中国教育制度(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必然发生变迁。变迁的方向是: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即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理由如下: 第一,国家的主导作用具有必要性。......
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考察
发布时间:2022-11-18
1. 考察原由 對涼山彝族婚姻文化變遷的考察實際上我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初衷只是看到在改革開放之有所更大的變化。僅就筆者所掌握的情況加以分析,認為涼山彝族正在由傳統通婚範圍向跨等級、跨地域、跨民族、乃至於涉外婚的萬向......
试论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动力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文章认为百年社会风习变迁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五种力量,即生产力的基础变革力、政府宏观层面的政治变革力、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全球化推动力、典型的社会群体的牵引动力,是它们所形成的“合力”共同促成......
“海”与“南珠”文化联手助推北海旅游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北海作为有潜力的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但随着国人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周边旅游区域的逐渐开发,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通过分析北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