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辩证否定意蕴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辩证否定意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9 00:54:53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辩证否定意蕴
时间:2023-01-29 00:54:53     小编:黄广斌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相对于相互分裂、各自独立的地域历史、民族历史、国家历史而言的世界性历史、全球性历史或世界整体化的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的普遍交往,整个世界开始形成为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历史。因此,世界历史不是人类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也不是静比不变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世界历史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诸多现实与理论问题的重要背景和方法,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前提,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意义。通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辩证否定意蕴。

一、马克思视野中世界历史的形成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世界历史取代地域性历史经历了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漫长过程,才逐渐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坚持矛盾特殊性与一般性辩证统一原理,选取17世纪的英国作为一个典型来分析世界历史的起源问题。之所以以英国为典型,是因为英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它最早出现在英国,其标志性事件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后来大工业也最早在英国出现,其标志性事件是18世纪中叶以蒸汽动力为手段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当时的英国由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集中,为这个国家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由于市场需求超过了旧的工业生产力所创造的供给,即供给无法满足需求,这就形成了一股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在这股动力的作用下,以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机器生产和最广泛的分工为特征的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业的出现使得当时的英国国内整个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普遍化、新的交通工具、现代的世界市场、工业资本的增加、资本集中、人的精力高度紧张而就大工业所导致的整个世界的状况而言,就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几乎以同样的话表达了世界历史的起源,即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这表明在资本主义大工业之前并不存在所谓的世界历史,正是大工业第一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这种世界历史区别于民族历史、地域历史之处在于,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所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之前不存在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对资本主义之前的历史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晚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中。这两部笔记较为完整地再现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亦即从原始社会到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过程,从而标志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转向,即从侧重对作为结果的世界历史的研究转为对作为过程的世界历史的研究。

二、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辩证否定

1.从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3](P541)在世界历史观上,马克思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和黑格尔的区别就在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客观物质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客观事实,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合乎历史发展潮流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与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就像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那样,也肯定了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

(2)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消灭了传统社会的野蛮、愚昧、封闭,实现以日益扩大的交往性、开放性等为特征的现代性。在封建时代,生产方式的落后、交通的闭塞、人们的普遍愚昧,而这一切在资产阶级的冲击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由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大量商品积压,促使资产阶级积极开辟新航线、开拓新市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而的互相往来和各方而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而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又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及交通的便利,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世界性意味着民族之间、国家之间融为一体,意味着封闭的消除;而文明性则意味着人类战胜野蛮、愚昧的状态。这是马克思语境下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只有在世界历史时代才得以实现。

(3)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使人获得了利用全球的全而的生产的能力,为消除人的异化状态提供了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被其对立而所奴役、控制和支配而失去能动性,导致片而、畸形发展的状态。马克思所讲的异化包括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自己的生命活动、与自己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异化。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之后才会消灭。如果生产力落后,第一,将只会有贫穷、极端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将导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死灰复燃;第二,人们的普遍交往将无法建立起来;第三,只存在地域性的个人,无法形成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反之,世界历史的形成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也为消除人的异化状态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发展为共产主义在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的这些肯定性话语,过去往往被一些人过分强调,得出了马克思认同资本主义扩张具有合理性的结论,即资本主义扩张将经济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愚昧和野蛮彻底从历史中清除的功绩,而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罪行仅从道义上作严厉抨击。从上述分析可知,马克思是着眼于共产主义的实现来谈世界历史的,这也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批判否定埋下了伏笔。

由于资本构成了世界历史的主导逻辑马克思一方而肯定了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但同时又指出这种世界历史所带来的现代性将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资本主义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在追求剩余价值这一唯一目的下实现的,资本野蛮扩张破坏了之前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成果,造成单一向度的畸形社会和文化关系。马克思对以资本为核心的世界历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批判。

(1)从现实的个人的角度看,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造成了单个人的新的异化状态。在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条件下,传统的异化状态依然存在,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此外,马克思关注到人的异化还出现了新的特点。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比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从异化的主体看,不仅是雇佣工人被异化,而且非雇佣工人也被异化;从异化的客体看,表现为强大的世界市场对单个人的支配;从异化的程度看,表现为日益扩大的、全而的异化,如交往异化等。

(2)从物的角度看,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力的破坏。社会的生产本应该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为实现这一目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开创世界历史的同时,还通过雇佣劳动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但是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而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而许多这样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根本得不到利用。}}[3](P556)只要指出在周期J哇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也就是说,对于这些生产力来说,私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栓桔。唯有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否定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才能更好地避免各种危机的爆发,实现生产力的永续发展。

(3)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造成了人类的不平等发展。资产阶级为使利润有保障,按照自己的而貌、自己的设想,既通过坚船利炮,也通过廉价商品,以及一切能带来利润的手段,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从属的世界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为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片而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仍在继续。要消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从根本上来说,就要消灭以牟利为目的的资本,否定资本主义世界历史。

3.从每个人的自由全而发展将是必然趋势的角度构建了世界历史的未来

马克思并不像空想社会主义者等仅仅停留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领域的批判,马克思高于其之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主导力量,高扬起共产主义运动这一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实践批判的旗帜科学论证了世界历史未来发展的方向。

(1)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造就了实现未来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主导力量无产阶级 阶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无产阶级是与资产阶级相伴而生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机器生产普及化、社会分工精细化,现代大工业逐步建立起来,而支撑这一切的则是数量庞大的无产阶级队伍的形成。作为这支队伍的组成部分的工人,不仅具有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的商品属性,而且时常处于受监视、被奴役的奴隶处境。

为了根除商品属性、摆脱奴隶处境,无产阶级奋起反抗,与资产阶级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首先是自发的斗争,即单个的工人,或一厂的工人,或某一地方的工人,同单个资产者的斗争。其次是联合同资产阶级利益而斗争,即同自己的敌人(包括专制君主制的残余、地主、非工业资产者和小资产者)作斗争。再次是自觉为自身利益而斗争,随着队伍的壮大、力量的增长,无产阶级越发感觉到自身的力量,开始成立同盟、建立经常性团体,乃至组织成为政党。此外,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和工业进步获得了大量的教育因素;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也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其革命性、先进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最后是为人类利益而斗争,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m }q}}p42)这一斗争过程亦即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离不开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在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历史中展开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4](P43无产阶级。

(2) 世界历史发展将最终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随着社会的高度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将经历全新的蜕变: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无产阶级在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后,将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阶级、国家权力、私有制等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特征将归于消亡。人类历史将出现新的愿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而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种联合体是扬弃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既保留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等;也克服了资本主义及其以前遗留的糟粕,如因异化所造成的人、自然和社会的畸形发展;同时也生成了新的社会因素。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现实的、合符人类发展规律的客观历史进程。在对世界历史的考察和检视中,马克思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尤其是辩证否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即由肯定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性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到否定世界历史中资本及资产阶级给人类带来的负而影响,再到肯定(否定之否定)世界历史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马克思所坚持的这一认识方法和研究路径,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世界历史的自然进程,清醒认识全球化的基本趋势,坚定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探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中国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3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文化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愈发显著,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则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如何让中国文化既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新元素,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大融合,又能克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输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阻碍,是世界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难题。(一)世界文化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 现代性财富问题在当代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亟需一种科学的财富观作为先导。基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马克思的财富观蕴含着十分丰富而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正是在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现代德育口标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虽然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但仍是我们研究现代德育目标问题不可或缺的视域。从理论角度看,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于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
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当代全球化
发布时间:2022-11-10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理论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这一理论为当代人认识全球化及其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理论支撑点。尽管马克思从未提出过全球化这一概念,也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其以深刻的世界历史理论分析和......
人类命运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的创建
发布时间:2023-04-0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也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以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侧重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的指导意义等,但缺乏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特性、基本问题及意义、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总结和对比,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涵义赋予新的解释,并在研究二者关系的过.........
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当代重构的方法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1
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为热点。这一研究曾一度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每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解读。但21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
解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3-04-23
当今,人类社会真正全面进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命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辩证看待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现象、如何深刻理解新科技革命和全球性危机、如何全面.........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2-10-24
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世界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积极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强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积极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指导对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
论思想世界、历史世界与经典世界
发布时间:2022-11-04
清华大学国学院陈来教授新作《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于201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为清华国学丛书之一种,共收录作者20篇论文,外附一篇综述文章。从时间上看,其中有的文章写作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作者学生时代的作品......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其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在写作《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并在Ig-4J......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观察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势并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发布时间:2017-06-1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一栏中明确提出: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2015年12月初,永安市教育信.........
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
发布时间:2017-06-12
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版的一套重要丛书,这套丛书记录了百多年前的中国人从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历程,反映了19世纪中国由闭关自守到逐步开放的历史。从林则徐的睁眼看世界,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容闳的西学东渐,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让我们看看这些名字:张德彝、黄遵宪、张謇、康有为、张荫桓、伍廷芳、盛宣怀、罗振玉、张元济他们都是走向世界丛书的作者,他们不但是百年前.........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 更多内容源......
马克思思想的咨商解惑意蕴
发布时间:2015-08-20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群体思想咨商;意义指引;生命意义 摘要: 澄清认知、剖析症结和意义指引是思想咨商的主要环节,意义指引居于“顶层设计”的地位。思想咨商的意义指引有两个逻辑出发点,即个人的与社会的。马克思以社会发展为意......
浅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3-05-13
列宁给马克思主义者遗留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统一。列宁打算撰写一部关于辩证逻辑的著作,并为此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准备。《哲学笔记》就是最显著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遗憾的是,列宁还没有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就与世长辞了。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有责任为之实现这个遗愿。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统一思想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具有原则性、整体性(全局性而不是局.........
从马克思的两种世界历史视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布时间:2023-07-24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持续升温和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成为一大学术热点。唯物史观的最高形态是世界史观;中国问题是世界历史当中的中国问题。只有透过世界历史视野,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命运。......
浅谈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辩证法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6-07-27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辩证法是他整个辩证法体系中最唯物主义的部分,无论是其深刻性还是其局限性,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考察黑格尔和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时,这一点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或遮蔽了。即使我们......
浅谈初三世界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4-01-26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学生很快就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初三学习当中,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问了我同一个问题:“老师,要怎样才能学好世界历史?”面对学生的困惑,我更加需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上好世界近代史课。最终,我总结了近两年初......
浅析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中国道路的成功使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具多样性 在开放环境下,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建构必然与各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没有必要追求与其他国家完全一致,因此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该尊重多样性、尊重选择......
浅论马克思美学的生活底蕴
发布时间:2023-03-25
现实与浪漫是马克思美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国外学界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然而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对马克思美学始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解读各有佐证,针锋相对。为了澄明这两种解读的内在逻辑与马克思的旨趣......
破除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经济决定论的误读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要:马克思历史观被指认为,一种经济(或劳动、生产、生产力、科技)等因素依靠绝对自主性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决定论,这种认识是由建立在超感性基础上的Being实体化的Ontology哲学思维方式所致的。要破除对马克思历......
浅谈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真意蕴及民生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06
人类社会现实的物质生活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生活哲学是在不断继承和超越诸多先哲关于生活哲学的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紧把握了实践中的人的真实感性的生活史才具有了强......
世界历史与世界和平:陈衡哲世界历史观初探
发布时间:2014-01-26
一 为此,陈衡哲在《西洋史》中阐释了三个遏制战争的方法。首先,摒弃狭隘观念和阴暗心理。在对历史进行总结后,陈衡哲认为贪欲和仇恨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谈到上古时期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入侵时,陈衡哲......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 源自 教育 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和制度层面推进了黑格尔的现代性......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04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保守性。黑格尔把理念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市民社会”是理念发展中的一个......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06
广大朋友们,关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
个体经验与历史意识的辩证存在
发布时间:2022-11-20
  总体小说徐则臣《耶路撒冷》以一群出生于1970年代年轻人的逃离与重返故乡之路为核心,探寻当代复杂的现实与精神生活,构筑出“一代人的心灵史”。它具有略萨所言的“总体小说”的特征,文体的交叉互补和语言的变化多端形成叙事空间的多重性,嵌套、并置、残缺、互补,它们在一起构成一张蛛网,随着人物的归乡、出走、逃亡,蛛网上的节点越来越多。它们自我编织和衍生,虚构、记忆、真实交织在一起,挟裹着复杂多义的经验,.........
浅谈世界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有五个要点: 第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生产力的发展,即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而带来的巨大生产力,生产力的这种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向度”析论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是一个自我设限的封闭体系,而应是一个与世界文明保持密切互动的开放过程。确立“世界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吸纳人类......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的科技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03
一、科技异化加速了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在这部著作里,他深刻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工人非人化的、异化的劳动。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到资本主义......
马克思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07
当前,关于马克思思想和历史目的论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对唯心史观的扬弃,而且马克思也自觉集中地批判了历史目的论,因此,马克思的思想与历史目的论是对立的。这种观点强调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以及在西方思......
人在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对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本文对中国和西方传统历史分期方法中的“人”进行了整理,指出其无法代表现实而全面的人类群体,无法真实地体现人的一般本质,在研究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方面存在缺失。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
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在马克思的诸多经典文献中,尽管没有关于生态伦理的直接表述,但是在自由观思想中却体现了一系列生态伦理意蕴。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终身奋斗的伟大事业和不朽的追求。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但......
浅谈世界交通标志之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3-07-22
交通标志,是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交通标志有多种类型,可以区分为:主要标志和辅助标志;可动式标志和固定式标志;照明标志、发光标志和反光标志;以及反映行车环境变化的可变信息标志。而各国多样而又统一的交通标志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早在中国周代前,已有列树以表道的记载。继而,在古罗马时代,从罗马到加普亚的军用大道上设有里程碑和指路牌。而最早在道路上设置交.........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发布时间:2023-03-02
" [论文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扬弃 [论文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青年马克思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青年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中阐述他对黑......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发布时间:2013-12-19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论文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扬弃 [论文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
重新思考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马克思颠覆以往哲学观的宣誓。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进行批判,认为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是对“解释世界”的循环论证,最终仍然是“解释世界”。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改变世界”的......
分析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4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而实际上,马克思的哲学中就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意蕴。当然,我们须先阐明,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力图通过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拒斥,向主体性思想中植入一种宽容的胸怀,......
对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双重意蕴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0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先是在哲学的视野内审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形成其消费思想的哲学意蕴。然后用其哲学思想审视政治经济学家的消费思想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导下的消费,形成了他消费思想中的......
论世界历史以及世界市场的时空维度
发布时间:2022-11-17
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空间转向运动形成一个大致相同的立场,即认为19世纪最后几十年是历史决定论正在崛起而空间观念相应湮没的时代。这其实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历史决定论也不缺乏空间......
高中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4-01-27
高中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和功能就是培养人,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曾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一位知名的语文老师掷地有声地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学生中国的灵魂、世界的胸怀......
浅谈阿多尔诺与马克思的批判的历史哲学传统
发布时间:2023-02-08
一、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阿多尔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或后现代主义的?这是阿多尔诺哲学研究中争论得最激烈而又始终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人们提出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争论,不单单是为了给阿多尔诺哲学......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中国化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和首要问题,是学者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对二者相关内涵及外延进行概述梳理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辩证......
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概念
发布时间:2023-06-26
马克思于1845年春草拟了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提纲,随后又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对唯心史观作了彻底批判,又初步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书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诸如:生产力、分工......
浅谈“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关键词:感性 抽象存在 具体存在 现实 论文摘要:作者认为,“感性”都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前提”或“开端”,但是“感性”这一概念在他们各自的体系内的规定是不同的,它的规定在他们之间本质上是一个辨......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及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伴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界说不一。概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本世......
马克·吕布 记录世界的大师
发布时间:2022-10-25
站在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扎祖,刷油漆的动作仿佛是在跳舞,摄于法国巴黎,是马克・吕布的成名作,1953 年。 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曾两次担任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他的作品曾刊登于《生活》《国家地理》等多家杂志。他还曾两次获得......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0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大战略构想,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视野,勾画出当今世界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推动下,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沿路参与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一带一路战.........
浅析秦东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1
浅析秦东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地名是人类为了方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命定的名称,地名的产生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地名不仅是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范围,还与地名本身以外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民族迁徙等密切相关。地名中的,名字属汉字中的会意字,布局結构为上下布局,名字的上边为夕字,此处指夜,即黑夜,夜晚的意思;下边为口字,此处意指用口发声。据此考据者大多认为:名的.........
论“世界历史”精神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2023-02-10
引言 在全球现代性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历史精神的展演呈现出全新的态势,基于人类各民族共存依赖、互通交流的文化大环境得以形成,落后的地方狭隘主义和民族自闭意识退出历史舞台。民族情感共鸣与心灵诉求己拓展至全球范围,而网络......
浅谈历史唯物主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定位之争,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已经开始,延续到正统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纷争,之后在苏联哲学中形成一个形式化的定论。近年来随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质疑,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哲学还是......
浅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发布时间:2016-07-2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的全面把握。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普世价值的辩证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普世价值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内核,然而感染资本主义“病毒”的它存在着根本性缺陷。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普世价值必然表现为抽象人性论、超越阶级性、否定价值相对性。要解蔽普世价值的实质,透视其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方......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1)
发布时间:2023-01-17
【 内容 提要】从多元文化对话、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审美机制的 现代 转向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从中亦可引发对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对全球化境遇中精神文化 发展 的错综复杂趋势的思索。【摘 要 题】马列......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对待历史文件
发布时间:2022-11-01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对待历史文件对待历史文件采取的不同态度,反映人们不同的思想路线。采取主观臆想态度者,对历史文件任意剪裁、篡改,是历史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的反映。这种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将使人们不可能认清历史原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对待历史文件采取严肃、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反映。这种态度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才能使人们有机会认清历史原貌,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我们重温《共产党.........
述论世界战术发展历史拐点
发布时间:2023-01-02
关于拐点一词,通常借指事物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或者说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件。从本源涵义来看,拐点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质变转折点;从引申意义分析,它也可以是指一个转换阶段或者具体时期。根据使用习惯,拐点一词表达转折点涵义,也主要是指由差转好,由负面转正面,转化的趋势朝向人们期待。所谓战术发展历史拐点,是指战术体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既有的稳态结构向新的稳态结构开始过渡的转折点.........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精神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很多精神文化(简称新时期文化),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还有很多红色标语、红色歌......
浅谈毛泽东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抗战的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0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的历史,重温毛泽东指导抗战留下的历史文献,我们再一次为他老人家坚定的立场、灵活的策略、敏锐的洞察力、惊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所折服,而这一切无不是他精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
探究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2023-02-20
分工理论不仅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他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而决定这一发展规律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马克思通过研究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站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科学地解释了历史发展之谜,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分工与生产.........
浅析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20
在1963年的《理论与实践》和1968年的《认识与兴趣》中,哈贝马斯开始关注与海德格尔弗莱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相关的生活世界概念,并开始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1981年的《交往行为理论》和1985年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用了相当大的篇......
马克思消费理论浅析
发布时间:2022-09-21
马克思消费理论是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表述分散在他的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这些理论从不同的方面表述了马克思对消费理论的分析。 1. 消费与生产 在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产品要经历生产、交......
从辩证否定观看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辩证否定观是自我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的一种“扬弃”的观点。建国以来,在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辩证否定观从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为当前的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其要求收入分配改革需伺机突破旧......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与现实生活世界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在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撰写和教学上,社会各界的观点不尽相同。文章认为,最重大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避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大学课程。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信《马克思主叉基......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现代性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7
无论是谁说起法兰克福学派,有两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一个是霍克海默,一个是阿多诺。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他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学术智慧与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久负盛名的学者围绕在他的身边以星丛之势开辟了法兰......
19世纪代唯物辩证法的传人与马佩先生的辩证逻辑观
发布时间:2023-03-01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19世纪代唯物辩证法的传人与马佩先生的辩证逻辑观”,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辩证逻辑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有......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希望能帮助您的论文设计,供您参考! 总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
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7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特色社会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 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可以巩固党对我们的领导,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
试析印度坚持“麦克马洪线”是正式边界的历史防线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 要】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友好到对抗的演变过程,对抗的突出表现就是关于边界的争端。印度曾长期主张“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但是,从历史上看,“麦克马洪线”以南部落长期受西藏文化影响,并长期被西藏管......
浅谈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0-29
【摘 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其站在社会批判的立场上为东方发展社会主义合理性做了具体的论证。文章拟从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入手,分析理论中蕴含的价值和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
浅谈霍克海默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1-22
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德国犹太人,批判理论创始人,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形成了以批判理论为显著特征的法兰克福学派。一定程度上,霍克海默走近、选择与修正马克思主义,......
论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
发布时间:2022-08-11
克里普克(Saul A. Ripken)提出完全不同于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指称理论,对同一性命题的分析开创了新思路。他认为,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实质是通过意义的把握才能确定一个名称的指称,而把指称与意义相等同的理论是错误的。确定名称的......
论20世纪前期新历史考证学的史学建树
发布时间:2022-08-11
[摘 要]20世纪初,在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过程中,新历史考证学继新史学思潮后异军突起,成为百年史学思潮递嬗中的重要一环。其中,以王国维、胡适、陈寅恪为代表的史学家,对史学研究进行领域开拓和方法总结,并在研究范式上展开......
试论马克·布洛赫的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31
[关键词]马克・布洛赫;背景;史学思想 一、布洛赫的历史研究目标 布洛赫确立了“整体史”的研究范式。传统史学多研究政治和外交史,而布洛赫使经济、社会、文化等也成为他研究的对象。布洛赫批评了传统史学的狭隘性,就像他所说的......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26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研究西方社会及其现实问题,其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应用和社会伦理思想。科学地分析其伦理思想的内涵与特点,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对于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
19世纪20-30年代唯物辩证法的传人与马佩先生的辩证逻辑观
发布时间:2014-01-27
辩证逻辑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有关。唯物辩证法的传人促成辩证逻辑学科的构建。在唯物辩证法传人初期,辩证逻辑是辩证法的代名词,1930年代,它以哲学观念面目出现,是批判形而上学的工具,当时一......
世界历史背景下为人民服务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31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历史背景下.........
“活法”所具有的意蕴——以《平凡的世界》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27
一、两则小故事早在就读中师的时候,就如饥似渴地囫囵吞枣似的拜读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其中的诸多情节,已不甚了了。近些日子,牙痛无事,独自观看了据该小说编导的同名电视剧,感觉并没有原先阅读原著的酣畅。其中的主要缘故或许就是因为时过境迁,如今的看客已不复是当年的读者。时间决定了读者或看客的有选择的遗忘与记忆。年少时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情节,如今仿佛滤过的甘蔗或者吐出的石榴核,而原本平凡的小故事反倒.........
浅析马克思经济学: 时间规划和理论意境
发布时间:2023-05-12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有两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一是在经济思想不断涌现、学科分化日益精细的情况下, 如何通过经济学形式化和专业化反思理论整体性问题,这关系到马克思主......
浅谈中国公证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7-21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中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公证作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证制度到底从何而来,如何在我国繁衍,成为我......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发布时间:2023-07-04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思想;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 论文摘要: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要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区别,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价值理......
论绝对精神与黑格尔的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7
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世界历史作为现实的人类历史就是绝对精神的展开,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而绝对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因而世界历史就是自由和自由意识的历史。依据这......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18
如果说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的革命策略是对启蒙传统的大拒绝和美学救赎论的话,那么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发布时间:2022-08-29
【摘 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而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1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创新 成效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重道远。地位提高不等于成效增强、“以学生为本”不等于教师地位的消隐、课堂教学不是教育过程的终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
浅析“人类之网”:编织世界历史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3-05-09
在世界史或全球史写作颇为风行的当下,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鼎鼎大名似乎已没有被刻意突出或强调的必要。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麦克尼尔撰写了多部影响巨大的作品,奠定了世界史学科在美国学界的地位,被誉为新世界历史运动的领军人物和世界历史的现代开创者。(近年来中文世界对麦克尼尔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已有很多研究,主要参见郭方:《评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钱乘旦:《评麦.........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21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 摘 要:证明责任法,是指法院(法官)在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适用的裁......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要点“扼要的阐述”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马克思用四个基本范畴勾画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
浅谈马克思司法公正观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24
温家宝同志曾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正义是一种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民主、自由、和谐等社会价值实现的根基。同时,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在制度构架中必然要考虑的因素。司......
公共传媒的历史生成及其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 公共传媒的生成植根于人的普遍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需要之中,以“市民社会―国家”区分框架为前提开创一种语言交往空间,通过媒介形成一个意见汇集、理性批判的平台,使个人意见形成公共理性,私人利益形成公共关怀,公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