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析鲁迅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间资源

探析鲁迅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间资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0 00:13:16
探析鲁迅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间资源
时间:2023-06-20 00:13:16     小编:唐海蓉

民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可以从社会学范畴去解读,也可以从文学视角去关照。依照陈思和最初的提法,民间具备以下特点: 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时期开始,民间就是一个重要的创作资源,尤其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后,民间叙事更是一跃成为文学创作的指向,产生了一大批书写民间的作家和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受政治话语的规制,民间话语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荣光,处于被规训、被遮蔽的生存状态,仅仅存在于地下写作和潜在写作中,并以民间隐形结构的形式存活。新时期以来,随着政治领域的松动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价值观念出现巨大转变,创作主体的不同价值取向,构成了同时并存的三大文化空间,逐渐形成了庙堂、广场、民间三足鼎立的局面。民间再次显示出它固有的活力,顽强、混杂,成为一个引人深思的文学现象。无论是创作者把民间作为叙事对象的书写,把民间作为叙事话语的运用,还是文学批评者对民间理论的争鸣,都反映出民间资源在当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鲁迅和莫言,一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旗手和集大成者,一个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佼佼者、标志和领跑者,各自在其小说创作中充分利用了丰富的民间资源。民间在他们的小说中,既是叙述对象,又是叙述主体,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然而,由于创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差异,鲁迅和莫言在利用民间资源上也有着显著区别。鲁迅对民间多是批评,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去审查叙述客体,属于为老百姓写作。鲁迅笔下的民间是处于前现代性状态的,是和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格格不入的,所以作者采用的是口诛笔伐姿态。而莫言对民间多是歌颂,以平民的立场去体验民间,叙事主体和叙事对象之间互动性较强,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莫言笔下的民间含有现代性因子,对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作者是要为其摇旗呐喊的。

一、民间形态人生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不仅在文体上颇有建树,在题材上也独树一帜。关于中国乡村的记忆,之前的要么是萧索凋敝,要么是温馨儒雅,自从鲁迅创作了鲁镇和未庄之后,乡土社会的色调才变得混杂起来。中国现代文学关于乡土的书写,源头基本上也是要追溯到鲁迅这里,并逐渐发展、衍化成了乡土写实和乡土抒情两大支流。所以,鲁迅乡土小说相对后来的作家而言思想内容是充满张力的,既有平和、恬适的温馨一面,也有压迫、悲苦的冷漠一面。鲁迅乡土小说中对民间文化形态下人生的审视是带有双重性的,融启蒙性与地域性为一体,包含着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关怀,既批判了民间的封建、闭塞、落后,同时也汲取了民间一些原始性、原生态的因子来滋养自己的灵魂。在鲁迅观念系统下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充满了权力意识的空间,人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然差异,衍生出了各种权力。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为辅助的封建伦理。在传统宗法制影响下,方位也有了特定的意义,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连一个座次,多数也要严格遵循尊者居中、左尊于右的成规。所以,在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序列中,父权、夫权、族权也是由此而产生,尤其是女性形象,更是受到多重的压迫。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个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

在鲁迅小说中的民间,是以其故乡题材反映出来的。无论是鲁镇、未庄,还是咸亨酒店、茶馆,其意义都不仅仅作为一个地理意义上人物活动的场所,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化了的空间,融入时空并超越机械的时空复合体。在小说《孔乙己》中,作者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空间的压迫感。小说是以鲁镇的酒店作为叙事背景的,它同时也是这篇小说所创造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正如老舍话剧《茶馆》中的茶馆是当时整个北平社会的缩影,我们可以把鲁镇的酒店当作整个鲁镇社会的缩影。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整体上的空间,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曲尺形的大柜台像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一样,把酒店的格局分为了柜台外、柜台内、柜台隔壁三个空间,短衣帮、店主、长衫主顾尊卑有序的格局也随之而成。同样是酒店的顾客,但喝酒动作一站一坐,下酒菜一寡一多,酒的质量一差一好,连招待顾客的伙计也因人而异。店主是商业者,长衫主顾是权贵者,短衣帮是普通劳动者。店主为了追逐利润,要讨好长衫主顾,因此对他们毕恭毕敬,而在短衣帮那里很少获利,则对他们抱有轻蔑的态度。这是由经济权而产生的话语权,经济权越大,自身的话语空间也就越开阔。在这样的一个权力空间下,孔乙己和孔乙己们显然处于弱势,是被压迫、取笑、观看的对象。这种充满权力的空间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规约、控制、整合作用,但由于民间文化形态的相对封闭、保守和落后,这种权力系统有着很强的粘着性。鲁迅对此种民间生态下的人生,持有严厉的批判态度,同时自身也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恐惧。同样选择以乡土为视点来关照民间,莫言笔下的人生和鲁迅有着较大的区别,充满了原始的色彩,张扬着生命的活力。从地理空间上讲,莫言文学创作的那邮票般大小的故土高密东北乡,东依滨海城市青岛,西傍风筝之都潍坊,处于山东半岛中部胶东地区,历史上是齐国文化区。受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影响,高密文化有着很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刚健不屈、侠肝义胆、豪放旷达,以及泛神论色彩的动植物崇拜意识。虽然历史上齐国鲁国紧紧相连,但齐文化和鲁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差异。齐国靠近渤海,人民思想较为开放、务实,不拘礼教,有蛮夷之风。从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针对东夷人推行的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到齐桓公任用政敌的谋士管仲为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齐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混杂性可见一斑。莫言正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思想深处有着齐文化的遗传因子。如果说鲁迅的鲁镇、咸亨酒店等是创作的文化地理空间,那么莫言的创作舞台则是高密东北乡、高粱地、墨水河等。红高粱是莫言笔下高密东北乡生命图腾的象征,体现着作者处于那样一种状态下独特的人生思考。高大茂密的高粱地,成为一个大舞台,上演了英雄好汉的精忠报国,掩饰了土匪们的杀人越货,也营造了神秘的氛围,高粱面和高粱酒滋养着这里百姓的生命。在这里,人像高粱地里的一株株生命力旺盛的红高粱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莫言的成名作《红高粱家族》中,开篇一句话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在传统儒家文化的语境中,要求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亲者讳,但我却敢丝毫没有忌惮,证明了这是一个话语权力平等的世界。我爷爷和我奶奶杀人放火、敢爱敢恨,口中充满让卫道士痛心疾首的言语,我奶奶临终前的表白,无疑是对自己狂放生命的一支赞歌。他们的人生信念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豁出去一条命,就什么也不怕了。读《红高粱家族》,类似这样的放荡不羁的生命力度和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随时随地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比如土匪头子我爷爷要枪杀糟蹋民女的叔父时,表现出了大义灭亲的英雄气概,请求执行队员打准穴位,给个痛快。对于高密东北乡的定位,莫言用了一组带有二元对立的词语来描述,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越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包罗万象,而不是整齐划一,才彰显了高密东北乡民间生态的多元与和谐。另外像《民间音乐》中花茉莉放弃自己店铺的生意去追寻音乐艺人小瞎子,《售棉大路》中杜秋妹和车把式碰撞出的爱情火花,在鲁镇那样一个充满权力色彩空间下是不可能发生和被接受的。莫言用着同样带有田园牧歌色彩的笔调去书写民间的人生形态,他的高密东北乡和沈从文的湘西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赞美的都是生命的活性、自由自在的人生和顽强不屈的灵魂。

二、民间文化立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致有四种对待民间形态的类型,一是以胡适、沈尹默为代表的注重学习、利用民间语言; 二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对民间怀有启蒙与借鉴双重情感; 再者是以李大钊、邓中夏为代表的把民众作为革命的启蒙对象; 最后一种是以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歌颂充满自由、活力的民间。鲁迅在创作中有时无意识地流露出对民间世界的留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作者灵魂自我救赎的精神支点。浙江古来属于吴越之地,大致以钱塘江为界,江西为吴,江东为越。绍兴就属于越国文化区,民风尚勇好斗、嫉恶如仇,让鲁迅引以为豪的是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从古至今,许多惊心动魄的反抗、复仇故事在这里上演,大禹胼手胝足治理河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秋瑾、徐锡麟为革命捐躯等。这些英勇事迹,在鲁迅思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在小说中大力倡导的反抗、复仇精神,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痛心当时民间的麻木、愚昧、阶级森严,潜意识也是以传统民间近乎消亡的这种自在、活性为标准的。在《社戏》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充满人情人性、自由自在、纯朴的民间世界,在这里人人是平等的,即使小孩子打骂了长辈,也不会被认为是僭越礼教。但是,由于自身的家庭经历和外界社会的影响,鲁迅意识中是以启蒙的立场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带有传统士大夫的修齐治平思想和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鲁迅更多的是揭露、批判民间形态中的愚昧、麻木、落后、等级森严、吃人。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就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现象。究竟谁是杀死她的真凶? 层层分析下来,真相让人触目惊心,杀死她的竟是一群人合谋,甚至包括亲者及其自身。比起丧夫失子的打击,旁人鉴赏自己苦难的心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柳妈诡秘的关于灵魂地狱的言论,对祥林嫂的摧残更为残酷,前者只是外在的,后者却渗透到了灵魂,以致于连她自己也坚信自己有罪。在《阿 Q 正传》里,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是中国人逆来顺受、奴性十足的一个典型代表; 众人的麻木不仁、看客心态,是国人劣根性的一个体现。在《药》、《示众》等作品中,鲁迅都无情地解剖了病态的人生,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基础上,鲁迅对民间的批判与启蒙和同时代其他作家相比,显得尤为深刻。与鲁迅站在民间外部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观察不同,莫言是处于民间内部以平视的眼光认知民间。虽然鲁迅和莫言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鲁迅是以拯救者的身份生发的,而莫言是推己及人般关怀的。莫言从事文学创作的动机,虽然也很明确,但不像鲁迅那样关乎民族国家的命运,而是无关宏旨,甚至仅仅是为了每顿都能够吃上饺子。莫言童年正是中国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由于家族大、孩子多,再加上长相不好、爱说话,在家族中自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经常吃不饱甚至吃不上饭。长期的饥饿使我知道,食物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莫言小学没有毕业就离开学校从事生产了,所以他的创作和科班出身的作家相比,所受到文艺政策、文学理论条框的约束就少很多,或许这是因祸得福。莫言早期的文学积淀,除了大哥上学用的课本和写过的作文之外,就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基本上是《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历史演义、神话传说类的书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莫言民间写作立场的确立,也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莫言的价值取向是民间的,小说中的人物,比如余占鳌、戴凤莲、西门闹、上官鲁氏、孙丙、万心等,都难以给出一个精准的评论。他们是莫言小说世界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活动在大写的单数的历史上是缺席的,但是在小写的复数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在《红高粱家族》和《生死疲劳》中,正史的色彩暗淡了,民间史一幕幕悲欢离合剧被推上历史的前台。莫言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许多关注民间的作家一道,通过对家族史、野史、心灵史等的描述,来实现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大写历史被稀释,形成了大历史叙事的不断微型化的趋势。莫言的审美风格也是典型的民间视角,甚至连鲁迅明确憎恶的不能入审美范畴的也被收入其囊中。《食草家族》、《透明的胡萝卜》中的一些人物动作、场景描写,使现代人阅读起来阻力很大,但莫言却为之高歌。在《天堂蒜薹之歌》中,莫言怀着满腔愤怒和热情,对鱼肉百姓的官员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表现出和老百姓处在同一个战壕的态度。虽然像在《红树林》、《酒国》中也揭露了民间社会中人的麻木、愚昧,但仔细推敲之后你会发现,造成这样一个人性扭曲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城市生活方式的腐朽辐射到了民间。莫言的价值取向,一直是和民间保持一致的,自己不对人物的生存状态作指导,而只是把它们显示出来供读者去研判。

三、民间叙事话语

中国古代文学想象传统主要有两种,一种可以称为史传传统,其核心是尊重现实基础之上的演绎性,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为代表; 另一种可以称为虚幻传统,其核心是虚拟性和幻想性,以《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品为代表。民间叙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也大致是这两种想象传统的融合。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想象系统建立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具体的话语系统的建构了。语言,是叙事的一个重要问题,表达什么以及怎样去表达,不是语言做主,而是受作家的创作精神、叙述对象的影响。语言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把语言作为一个考察指标,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作家的风格。除了语言的选择之外,作家还面临文体的选择。文体,一般指的是当人们用语言这种符号来表情达意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具体的言语形式。在小说家的叙事活动中,文体既是作家统一故事内容与形式的基本手段,也是其联结叙事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纽带。

民间叙事,首先是作家的民间叙事,不可避免地带有作家自身话语系统的表达方式。鲁迅的民间叙事话语属于典型的知识分子身份前提下的言说方式,即使是关于风土民情的书写,也带有启蒙者的姿态。尽管如此,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显现出民间叙事话语的存在。鲁迅的文字风格向来以犀利深刻著称,论辩往往一针见血,这和故乡绍兴盛产师爷不无关系。在新文学发生初期,新旧文学在语言上的一大区别就是表现在对文言文和白话文的选择上。鲁迅是新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对旧文学文字和语言不一致深恶痛绝,甚至发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感慨。但是,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开展,白话文表达浅露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新文学开创者纷纷寻找对策。鲁迅采用的就是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一样,追求表达上的简练,这和其家乡绍兴的方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鲁迅小说语言中就有很多方言土语,比如《狂人日记》中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历历的排着,白历历这个词就是家乡的方言,用在此处显得形象生动; 再者如《肥皂》中四铭给太太从布马褂底下的口袋里曲曲折折的汇出手来中的汇字是绍兴方言,较难理解,但是有前面的曲曲折折做副词来修饰,就基本能够领会了。运用民间语言,仅仅是鲁迅民间叙事的一个外在表现,其小说创作中对故乡神话和传说、风土习俗等的书写,也是作为一个启蒙导师选择民间叙事话语的体现。这些故事系统以主体性的地位对鲁迅创作文体复杂多样现象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民间叙事话语是零散出现的,到了莫言这里就成了鸿篇巨制。莫言出道 30年来,言说方式可谓是泥沙俱下,他几乎尝试过了各种文体的写作。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是糅合在一起的,诗、舞、乐三者有机结合。诗歌,无论是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是后来在诗的形式上衍化出来的其他文体,都比较注重韵律,往往是要配乐演唱的。诗歌史占据了中国文学史的半壁江山,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声音传播的。唐传奇之后,中国古代小说逐渐萌发,中国古代小说同样是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现在的小说是在话本、拟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并称为说话四家,都是一种民间说书人的形式。随后,拟话本的出现,小说逐渐由听说艺术向读写转变,宋代印刷术、造纸术的技术推广,传播媒介也转向文字,声音逐渐消失了。鲁迅的小说,可以看,但不可以像传统小说一样读给人听。到莫言这里,声音在小说中的地位重新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莫言小说具有很鲜明的传统小说的色彩,尤其是《檀香刑》、《生死疲劳》的问世,恢复了古代小说说书人的光荣传统。在谈到《檀香刑》的创作时,作者一直强调写的是声音,而且只能被对民间叙事话语比较亲和的读者阅读。这是一种用耳朵阅读的文本,我有意地大量使用了韵文,有意地使用了戏剧化的叙事手段,制造出了流畅、浅显、夸张、华丽的叙事效果。从文本形式到价值取向,都有意向民间通俗艺术撤退,汪洋恣肆的想象和语言表达,对民间曲艺的化用,令人称道。在这部小说中,民间叙事主体和叙事客体的关系不像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小说那样主客分明。莫言的叙事才华不但表现在《檀香刑》中的戏剧性结构的设置,更为精妙的是他把传统的结构要素变成了内容和思想本身。在结构上莫言一是运用了传统创作中的凤头、猪肚、豹尾,而且在许多章节前面加上了猫腔这种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地方小戏的形式,使得内容与形式产生了双重互动的效果。莫言这一经典的民间叙事,让整篇小说像是一部民间艺人的唱词,充分展示了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标明了恪守的民间文化立场。这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在文本中镶嵌文本,仿佛不是作者在写小说,而是在阐释一部早已在场的戏剧文本,作者的存在只是为了给这部猫腔戏作注。在另一部向传统致敬的小说《生死疲劳》中,莫言采用了中国古代小说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章回体,再次显示出作者对民间叙事话语的钟爱。章回体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文体,《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经典小说,都是采用了这种文体。这种文体非常适合讲故事,单章基本上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各章之间又有着密切关联,往往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衔接各回。在这部小说中,莫言以大头儿、蓝解放、莫言这三个叙事主体,构成了多重对话关系,阅读起来就像在听几个人在向你把自身的经历娓娓道来一般。除了结构上的安排师法民间叙事传统之外,民间文化形态下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精灵、鬼怪等思想,以及民间的习俗、俚语,在这部小说中也都有了一个较为集中的展览。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莫言继《檀香刑》之后,最大程度上对民间叙事话语的一次回归。

莫言小说中民间叙事话语运用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是对神话、传说故事结构的借鉴。莫言因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传说、历史与当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其中就透露了一个关于莫言叙事对象的重要信息。尽管批评者往往爱把莫言与马尔克斯、福克纳相提并论,并认为莫言小说创作受了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但莫言一直强调自己创作的民族特色、民间色彩。的确,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都成了世界文学的重镇,但莫言更多的是在中国故事系统的支撑下创作的。莫言对《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借鉴,是建立其民间叙事话语系统的一个直接原因。无论是高粱地里的狐仙、《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还是《丰乳肥臀》中的鸟仙、《蛙》中疯狂的蝌蚪,都能从蒲松龄那里找到蛛丝马迹。莫言在一篇小说中很有夫子自道的意味提到学习蒲松龄,当祖先让我拜师时,我慌忙跪下磕了三个头。于是我又磕了三个头。我又给祖师爷磕了三个头。在莫言神话结构小说中,儿童叙事视角、儿童叙事主体和儿童被叙事主体是经常出现的,而且有时候混合在一起,显示了莫言民间叙事话语的独特性。儿童由于心智发展的不成熟,对外部世界以及自身的认知较成年人更为原始、简单、神秘,这也是民间文化形态的一种重要特征。从此种意义上讲,儿童的行为、认知是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与民间文化渐行渐远的民族国家而言,民间文化就是其集体无意识记忆的精神童年。莫言是把儿童作为民间的象征来创作的,莫言的叙事以儿童心理为基础,开拓出了丰富的意义空间。

四、结语

民间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它既体现为能够给予知识分子创作上的丰富启迪,使其获得精神上的动力,也在于能够长时期顽强地抵抗外部力量的渗透和解构。民间文化形态的藏污纳垢特点,既成为一些批判者针砭的抓手,也成就了民间的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气量。无论是新文学发生时向民间学习语言,还是革命时期文学创作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到后来二为方针的确立,民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民间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若即若离姿态,保证了它在政治话语统治下,依然能够以比较隐蔽的方式生存下来。民间资源在以鲁迅和莫言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崛起,对于民间的冲击也不断加剧。比如,从民间价值立场的角度上说,有批评者以启蒙、现代性为话语资源,对寻根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作家赞扬的民间进行批判。这些学者认为当下民间的社会文化生态依然是处于前现代性阶段,是需要大力倡导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的,民间叙事过分张扬会影响启蒙的开展。那么,走向民间真的意味着丧失启蒙立场,与落后为伍吗? 这里,需要廓清的是民间的概念,如陈思和所认为的,自由自在是民间的最基本的审美风格。理解民间,可以从现实的自在民间文化空间、具有审美意义的民间文化空间、知识分子的民间价值立场这样三个层面去寻找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民间和现代性不一定就是二元对立的,民间的这种精神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建立也有着促进作用。再者,追求现代性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价值立场。它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等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建立和现代人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包含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也逐渐呈现出来。比如,人的异化问题,科学理性对人的情感所产生的扭曲等。鲁迅和莫言这样两位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书写了民间,并且都显示出了实绩。由此,我们可以预判,在未来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关于民间的争鸣不会消失,民间的地位也不会降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0
一、联系背景,理解主旨 二、深入朗读,感受情感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要以朗读作为基础,特别是反复诵读,才能让情感得到升华。在学习鲁迅作品时,学生既可以在带感情朗读教材时体会文本,也可以将问题带到朗读过程中去,又或者......
浅析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3-07-12
莫言的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构成了他小说独特的女性精神世界。他描写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女性的思想和生活面貌及她们面临饥饿、贫困时的挣扎和痛苦的呻吟。通过对这些女性的赞美表达了莫言对民间的关怀,对大......
鲁迅与小品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杂文、小品文写得酣畅淋漓,像尖刀,像良药,似匕首投枪,表露了对人民的真挚爱戴和对敌人的嘻笑怒骂。 关键词:鲁迅;小品文;战斗作用 一、鲁迅的战斗性与小品文 ......
莫言小说《牛》的隐喻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6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小说《牛》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孙娟《莫言小说的象征主义解读》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牛》与象征主义之间的关系,分别是牛的象征意义,人物性格的象征意义和党政机关的象征意义,......
夏目漱石和鲁迅作品中的“间离”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鲁迅是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丰碑,两人都是各国文坛的顶尖人物。一次赴日留学的经历,把鲁迅和夏目漱石联系在了一起。夏目笔下的人物,生动细腻,又带有丝丝哀愁,鲁迅笔下的人物,哀......
鲁迅杂文浅说
发布时间:2016-08-26
一、鲁迅杂文类型化写作所具有的超越性 先从前而提到的鲁迅杂文不知道背景读不懂的疑问说起。鲁迅杂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它总是对现实问题作出及时回应,有很强的具体针对性,不了解背景,就不知道在讲什么。鲁迅杂文的取材、构思的起......
民族寓言:鲁迅文学作品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6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最初往往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人生哲理、生活经验,或者进行道德训诫、说教。寓言故事主角大多是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以拟人的艺术手法讲述这些事物生命历程中的奇遇,在故事的结尾获得哲理性的思考和感悟......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14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言语反义词,又叫“语境反义词”、“临时反义词”,指的是具体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临时的反义效果的一对词。言语反义词本身没有反义关系,严格区别于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在生活中使用范围比较广......
略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反抗形象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旧中国的妇女形象及其解放问题,塑造了一些十分典型的妇女形象,她们从顺从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反抗,并且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她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正如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等形......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3-07-28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作家把语言学引入艺术创作,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语言区别于普通语言的“特异性”或文学本身的“文学性”问题。语言的“陌生化”正是被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概念。“陌生化”为俄国......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1-15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当封建制度蚕食人心的事实不断清......
凋零的《伤逝》,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
发布时间:2023-01-27
我还活着,其实我已经死了,在涓生宣布他已经不再爱我的那一刻,我就死了。 一年前我与涓生相识,他经常和我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那时我每天都期盼着午后去涓生的住所,和他一起讨论伊孛......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收入的数量是所有现当代作家中最多的,可见鲁迅在教育、文学、文化中占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可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是多么深切地期望青年学生能够学习鲁迅、......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莫言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17
正文:莫言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横空出世于中国文坛,他以充满魔幻色调的叙述、狂欢化的叙事美学、汪洋恣肆的个人化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建立了一个诗性的的艺术王国,语言是莫言小说世界的最眩目的亮点。由《透明的胡萝卜》开始进入追求......
论鲁迅小说《伤逝》《奔月》的经济意识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伤逝》和《奔月》是鲁迅经济书写的典范之作。小说通过经济书写论证了鲁迅以生存为本位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在爱情之上的有关启蒙的超越思考。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可以将宽泛的经济问题具体化,从而在两性关系中挖掘小说的悲剧......
鲁迅笔名和《说文解字》
发布时间:2023-04-19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其书博采通人之论,总结经传训诂,根据“六书”原则系统分析汉字,指出各字本义――成为我国自成体系的首部字典。历代考究《说文》之学者不乏,著作亦良多,章太炎则是其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是中国......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29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鲁迅作品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展现其应有的魅力。学校教育......
浅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发布时间:2022-11-02
论文关键词:鲁迅 传统 思想 死亡意识 鬼气 论文摘要:从传统伦理思想、鲁迅的死亡意识、以及他的“鬼气”观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并非仅仅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迅,作为中国史......
试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鲁迅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脱离了当时国内意识形态桎梏的前提下,他以相对自由的视角解读一些作家――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为现代小说史开拓了新的疆域、注入了新的空气,在文学史上......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结构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9
摘 要: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祝福》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悲剧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鲜明的悲剧特征,同时此作品在悲剧艺术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鲁迅小说的悲剧观念以及小说《祝福》中的悲剧结构艺术进行解读,从......
莫言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提出中国的文化形象的构建理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叙述,但没能形成完整详细的理论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的基础上,在论述中国文化形象的问题时,以乡村形象和女性形象为切......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题材 现代性 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新青年......
莫言、陈忠实小说中女性观念及其创作成因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要]莫言和陈忠实同为以乡土为创作背景的重要作家,二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经典农村女性形象。由女性形象的异同性可以反映出两位作家在女性观念中认知的异同性。本文将在比较视域下,对莫言陈忠实小说展现出的女性观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观念和女性创作形成的原因。[关键词]莫言;陈忠实;女性观念;创作成因莫言陈忠实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作为其文学风格的独特标志.........
析鲁迅《奔月》
发布时间:2015-07-23
摘 要:鲁迅的作品《故事新编》中对传统和诗意的消解,将神圣凡俗化,但无厘头的情节却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开创了新的审美向度。而这些正暗合于当下的先锋性,其实质恰是深刻的指向现实。 关键词:颠覆;无厘头;审美向度;先锋 一、颠......
小小说创作中的虚与实
发布时间:2023-01-28
小小说创作中的虚实把握,其实与其他小说文体相同,都是要求作者把虚构的情节描绘得真实可信,把真实的情节按照立意的要求裁剪补充,当然,这种补充也不能失去可信度。本期几篇佳作中,对于小小说写作中的这一技巧,都有相应不同的表......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13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好几篇入选。陈建忠先生将《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的“看客”们集中到一起,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精辟论及,异彩纷呈,成一家之言。基于此,我向读者朋......
鲁迅作品中的议论修辞
发布时间:2023-03-08
鲁迅小说文类的扩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向杂文文体的扩张,而作为这种扩张的最明显标志,就是鲁迅小说中的议论性话语及这些话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具有杂文语体的特点。 一、鲁迅杂文的语体修辞特点及魅力 鲁迅小说中的众多议论性......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审美的价值。作家通过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故事环境的描写等,寄托出自己独特的美学态度与理想追求。但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的审美特征是不一样的......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发布时间:2023-03-14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一直非常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解读》明确指出:“鲁迅是近代中国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注意改进鲁迅作品的教学,要......
童年经验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19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1】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情感基调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拜伦式英雄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清末文坛的拜伦热给鲁迅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漂泊、孤独和具有反抗气质的“拜伦式英雄”已经深入到鲁迅文学创作的灵魂,他结合中国的实情,发掘其可利用的价值,在自身的文学创作中使拜伦式英雄中国化。鲁迅在早期和中期的......
又说小说创作(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3-05-23
又要写下一些文字,关于小说创作的。说实话,我在写小说的多数时间里,是茫然的。我不知道要把我小说中的人物写成何样。只是在写的时候,我就忘了顾忌,在特定的场景中,与我设立的人物一起张狂。我会通过他或她,表达我的意愿我的喜好,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写完后,我又陷入惶恐。我不知道我文字的表达方式,我切入的视觉,我呈现的状态,那些背景、时空、人物、对话等元素是否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篇好小说。这些,我从来就没把握.........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2-09-2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
鲁迅与古钱币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 鲁迅收集古钱币,早已广为人知。早年在书店见过一本书,专门介绍鲁迅的收藏物。我自己收集古钱,对这一部分自然最感兴趣。一看就看出问题。比如战国时齐国的刀币三字刀,编者说,因刀背有三道横线,形似“三”字,故名三字刀。其实......
鲁迅的深刻与伟大
发布时间:2022-10-24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
浅谈从小说《牛》看莫言的历史视角
发布时间:2023-04-21
" 论文摘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的影响,莫言在小说《牛》中选取个性化的视角切入历史并解构历史。小说中聚焦小人物的生活,以领导阶级的丑陋反观历史,从动物的命运反映文革时期的社会状况,以此呈现莫言自我的历史观,带给......
试论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03
[内容提要]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故其在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2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
浅析莫言小说《红高粱》中颜色词翻译的语义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莫言,作为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
浅析中小企业民间融资
发布时间:2023-07-2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当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蓄水池。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较小,信用问题等限制,使得他们能从 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是很有限的,因此,他们不能不选择正规金融资金以外的融资渠道,这样......
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
发布时间:2023-01-05
以下是一篇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摘 要: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无法取代的地位;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鲁迅思考和论述的一些问题,时至今日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就是要铸造民族的脊梁与魂魄,鲁迅的精神和思想可以汇聚为时代......
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
发布时间:2013-12-18
欢迎浏览,以下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网给您推荐一篇关于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的毕业论文 摘 要:鲁迅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笔者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本文以阿长、孔乙己、祥林嫂为例,分析了他们命运的悲......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 “鲁迅作品难学难教”这是现时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据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学生不愿学习鲁迅作品;一部分语文老师也说,鲁迅作品最难教,没法教。然而,我却从来没有怀疑过鲁迅作品对中学语文教......
浅谈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14
浅谈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 对于鲁迅作品,茅盾评论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除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外,当然还包括他特有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结构的繁复、修饰语的叠加、标点符号的活用,都是同......
评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 要:作者莫言在小说中融入了特殊的叙事手法以及特别的语言艺术,塑造了一个个鲜明、具体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使用回忆的手法进行叙述,时空交错,虽然使得故事情节看似散漫,但是在作者的整体思绪的影响下,都与作品中所蕴含......
解读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莫言的小说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品勾勒的时代背景里成为了典型。莫言以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觉角度,将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在莫言小说中不难看出莫言对追求爱情女性的赞扬,对叛逆女性的欣赏,对......
对民族与时代的超越--鲁迅与普希金之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为人生”是俄罗斯文学与中国文学共同的主张。关心民族与人民的命运,体现时代脉搏也是中俄许多作家共同的追求。这种文学的共性本身就给中俄作家与中俄文学比较提供了一个基点。本文就是从此出发,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从鲁迅与普希金两......
鲁迅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3-01-15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期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当然是按照五十年代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我记得最后还......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 本文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而作。主要从文化观的感受形态与学术文化方式开拓的层面论述鲁迅为中国文化建立起的崇高风范,并引导出开辟新世纪中国文化方向的现代启示。 一 问题的提出 鲁迅研究发......
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7
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鲁迅是中学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位现代作家,仅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就有三篇他的文章(《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他的文章之所以频频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原因是他不仅......
鲁迅与司徒乔的友情
发布时间:2023-04-19
鲁迅是中国现代大文豪,司徒乔是一位爱国画家,两人亦师亦友,相识相知,真情交往。 司徒乔,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赤坎镇塘边村一个贫苦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在亲友资助下,他前往北京求学,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由于他酷爱绘......
分析鲁迅的升值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5
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长达14年。其间,他工作卖力,但一直得不到升迁。而当初巴结他的朋友,后来却成为教育部的最高领导。 是鲁迅不想升迁吗?显然不是。从他1918年8月20口写给挚友、江......
胡适与鲁迅交恶原因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02
一 不论在鲁迅研究界,还是在胡适研究界,胡适与鲁迅交恶的原因,都是一个焦点话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两人的分歧在《新青年》时代的“双簧信”事件中就已见端倪,也有学者认为两人真正......
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1)
发布时间:2022-10-20
孔子和鲁迅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遥遥相距两千四百多年,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关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形态,史学界尚无统......
中小企业融资选择与民间金融制度创新(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现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看鲁迅《铸剑》中的目光与剑
发布时间:2023-06-09
研究者总是热衷于解开鲁迅小说《铸剑》中诸层寓意:或从复仇来阐释其严肃与荒诞,或从借古讽今来消解启蒙的意义,或进行美学与历史的分析,或探究黑色人究竟是谁。然而,对复仇、权力、成长、启蒙、荒诞等单一命题的论述都或多或少削......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17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摘 要】本章介绍了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
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欢迎来到,以下是一篇关于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摘 要: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也是利用杂文开展现实斗争的人物典范。本文从前后两个时期对鲁迅先生的杂文艺术性进行了赏析。 鲁迅......
探析苏曼殊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5
身份认同的问题,一直贯穿于苏曼殊的小说创作中。对自身血统的问题的困惑和纠缠,使苏曼殊的小说呈现出哀伤凄清的漂泊之感;而对文化身份的认同,更让苏曼殊的小说呈现出激进入世的革命情结和淡泊出世的佛禅情调以及隐微幽深的遗民心态......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发布时间:2022-10-14
摘 要:本文拟从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入手,对比分析鲁、梁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通过对鲁、梁关于“硬译”论战的追述,来阐释鲁、梁的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7-21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鲁迅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初入选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非正式出版物《初中国文选读》以来,就—直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重头戏。回首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变迁,从唤醒国民精神、维护新中国政权、巩固“文......
试论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鲁迅视野里的读经与读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读经与读史的问题,是观察鲁迅精神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鲁迅不仅自身经历过读经与读史的时期,而且以自己读史的经验参与读经问题的论战。在这个文化问题上,鲁迅虽然自身读过经书,但反对读经,而主张读史,尤其是读野史。 鲁迅反对......
白描手法——以鲁迅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12
引言 语图理论是赵宪章于21世纪初提出的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指出语言和图像的关系是文学图像关系的核心。本文将以鲁迅小说中体现的语象为例,分析白描手法与其问的祸合。从文艺学的形式美学来看,文学的形式以特定的语言风格体......
浅析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男性创伤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引言 《最蓝的眼睛》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以其精湛的笔触成功的塑造了像皮克拉,波林等,一个又一个遭遇了种族偏见与性别歧视的黑人女性形象,使其成为无数文学评论家笔下的研究对象。但是,大多数的......
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
发布时间:2023-03-0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直而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秉承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追求有小资情调的闲适生活,飞机失事不幸结束了他浓情而感伤的短暂生命。与此相对的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旗帜,他长期生活在批判和忧思......
鲁迅的浪漫柔情
发布时间:2023-04-08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根本不懂浪漫,毫无柔情可言,其实不然,有一种浪漫折射在小事上,浸润于细节中。 同年9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则去了广州,......
探究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犯罪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2-09-26
1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犯罪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覆盖面广,可以吸收大量就业人员,缓解就业紧张的压力,因此其正逐步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然而,由于金融领域贷款渠道有限,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长期受正规金融机构的漠视,而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又不足,融资难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美丑对照”原则下莫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雨果和莫言在文学创作中都强调文学作品的美学思想。雨果提出文学创作中的美丑对照原则,这一思想在其戏剧作品中得以贯彻,认为文学的真实性依托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而在审美观上,莫言对丑的范畴给予了最大的重视,他不是一般......
我的父亲孔另境与鲁迅先生
发布时间:2023-06-20
在纪念我的父亲孔另境去世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回望他的一生,常常想起他在家里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是我一生最感佩的人!”这并不在于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而是从他切实的体会出发的感言,浸润在他心底和肺腑之间......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人言可畏》一篇,不仅是对当时报刊行业的讽刺与批判,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命运。作为被启蒙者之一的女性,鲁迅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他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关键词:人言可畏;看客;女......
新时期贬损鲁迅现象评析
发布时间:2015-09-14
我们湖北省杂文学会1985年诞生,如今已“三十而立”了。1986年,我们学会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地点就在华中师范大学。我特别希望,杂文学会新的领导班子,继续高举鲁迅这面旗帜前进! 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鲁......
动物寓言式讽喻小说创作手法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2-09-11
摘 要:在世界文学史上,《动物庄园》和《猫城记》都是著名的动物寓言式讽喻小说。作品均出现于20世纪前半叶,主人公都是动物。作家乔治・奥威尔和老舍通过动物对当时各自所处的社会进行了鞭挞,特别是杰出的讽喻方式使作品享誉世界文......
说说杨红的小说语言
发布时间:2022-12-18
大约是在2010年初,我为改版了的《太行文学》向杨红约稿,她说她就不给我散文了,这回她要让我看看她的小说。我心里苦笑说,原来不知不觉间人人都成了小说家!我看到她给我的小说是一个中篇,心里再叫一声,原来所有写小说的现在都写......
老师,放开那鲁迅
发布时间:2023-04-05
导语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让不少学生学起来十分头疼。不过,对某些“神奇”的语文老师而言,分析鲁迅的文童“那都不叫事儿”。下面就是一位网友模仿某些......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浅谈
发布时间:2022-07-23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浅谈 美术大师吴冠中说过:“鲁迅先生是我的精神之父。”作为思想大师和语言大师,鲁迅先生不仅影响着吴冠中这样大师级人物的成长,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学生的成长。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浅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浅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实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作品与时代不合适宜了,不能与时俱进了,艰涩难懂,远离时代等等…并且要逐步淡出鲁迅作品。......
浅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及艺术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鲁迅;作品;观照;情感;价值 【论文摘要】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深刻丰富,审美价值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著、......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
“把鲁迅从神坛与框框中解放出来”
发布时间:2015-08-21
我与严秀先生交往30多年了,以前是书信往来,自我1998年来京后就有一个时而定期时而不定期拜见他的惯例。每次见面都会听他讲述有关鲁迅的话题,他对鲁迅的热爱溢于言表,但他不是那种“言必称鲁迅”的盲目崇拜者,而是很有理性地力主......
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表现出的伟大人格
发布时间:2023-06-03
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表现出的伟大人格 通读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我的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先生那刚毅的形象。在我教学实践中,鲁迅先生是给我震撼最大、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尤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及彻底反封建的革......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要: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最主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直作为中小学教材被广泛使用。他的作品因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社会里,鲁迅的作品已经不再受......
苏童小说中的时间意识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4
作为新时期先锋小说作家的苏童,其小说中的时间意识对于如何将人物与小说情节巧妙融合和凸现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将小说的基本构架与模型初具体现。同时,小说中将不同的时间概念进行对比和融合,折射出小说中所要塑造的历......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0
1.《秋夜》坚韧的抗争意志:方法,于是生虚无感,这种虚无是一种积极的虚无。鲁迅失望于现实的政治的黑暗与轮回,同时自身个体灵魂也找不到出路,双向的绝望,而又不沉沦于这种绝望。“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
试论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7-02-15
民间艺术是广大人民创作和欣赏的艺术,它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等,它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深植于民间的沃土,是最具民族性的,也可以说它表现了民族的灵魂。 多年来,全......
有关鲁迅争论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鲁迅思想究竟是前期重要还是后期重要 仔细揣摩上面这段话,似乎是前后期并重的,但因有“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一般均认为是指对外斗争。 毛的这两段话有点平分秋色,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毛歌颂鲁迅反帝的这一个方面。但是现在有......
探析野间宏小说《脸上的红月亮》中的人性观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 要:野间宏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是其早期代表作品之一。这篇小说基于作者的战争体验,刻画了一个因饱受战争创伤,深陷悲观主义、对追求爱情也丧失了勇气的人物形象。在平淡无奇的小说情节中,对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写,使读者......
鲁迅的头号弟子是谁?
发布时间:2022-09-19
关于萧军第一次抵达延安的情况,牛津版的萧军《延安日记》出版之后,一些评述文章不但与历史脱钩,且缺乏相应的时代意识与文史知识。刊登在2014年4月17日《南方周末》的“往事”栏,由陈益南先生撰写的《里的萧军与毛泽东》这一整版文......
布鲁克林宝贝(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28
1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是你十七岁的女儿――田妍靠在卫生间门外,自认为明白了一个真理。 黑漆木门内,正关着一个“最可怕的东西”――田妍十七岁的女儿,瑞娜,身高一米七的大孩子。 “出去,神经病――”三个小时前,瑞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