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4 00:51:21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时间:2023-03-04 00:51:21     小编:

摘要:我国的乡村治理状况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整体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对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合治”体制的学理构想并展望了此体制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体制;变迁历程;成长逻辑;“乡村合治”;创新指向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7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土地制度演化的政治逻辑研究”(13CZZ006)。作者简介:黄博(1985-),男,江苏睢宁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乡村治理、政府管理;朱然(1987-),女,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乡村治理。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乡村治理密切相关。乡村治理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的治理大局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自古以来,如何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一直是历代政府努力探寻的政治目标。在执政者和学界对乡村治理问题高度关注的今天,回顾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分析体制变迁过程背后的内在逻辑,以探寻乡村治理体制的未来走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目的、手段、效果迥异,乡村治理体制也必然有所差异。从宏观上说,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嬗变路径大致可分为三个典型阶段。 1传统乡村社会的“乡绅治理”体制。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治理体制体现为“乡绅治理”体制,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一基本制度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作为传统中国乡村的基本治理形式,先后经历了夏商周时期乡里制度的萌生、秦汉至隋唐的乡官制度、宋元明清的乡里职役制等历史发展过程。

“乡绅治理”体制的形成与国家行政权力对乡村的双轨控制密切相关。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权力包括国家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力两个部分,乡村社会的治理过程是在这两种权力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双轨政治”。[1]我国传统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皇权只达于县,在县以下不设置正式的政权机构。尽管《诗经》里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明国家对社会无所不至的统治权,实际上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限制,国家对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的控制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都并不彻底。

在此情况下国家不得不利用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力量达到既减少政府负担,又强化对乡村社会控制的目的,乡绅阶层就扮演了这一角色。他们一方面期望自己得到官府的赏识并获取一官半职,另一方面又需要倚重国家权力维护自己在农村社会的权威,乡绅治理体制由此形成。需要指出的是,乡绅治理虽然是一种地方自治形式,但这种自治只是表面上的,乡绅的治理权来自于国家。乡绅作为乡村领袖的治理权力实质上是君授的,而不是民众委托的。

乡绅以国家设置的乡里组织为依托,依据国家法律和乡里制度管理乡村事务。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在经历了清末乡村控制失效、民国时期的政权下沉及其内卷化、新中国成立初的乡(村)政权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逐渐确立起“政社合一”的乡村治理体制――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体制的突出特点是政社合一,在实际运行中,人民公社几乎管理了辖区内的一切事宜,使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乡村底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权下乡”。

[2]人民公社体制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有其成功之处,人民公社体制具有高效的权力运作机制和社会动员能力,通过对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改造,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动员能力,确立了党和国家在乡村社会的绝对权威,完成了国民党政权所未能完成的国家政权建设任务。人民公社体制有利于国家汲取经济资源来支持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控制农村人口流动以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实现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控制。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渗透使社会的活力处于抑制状态,社会资源的创造活动受阻,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的积极性因为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取消和分配过程中实行的集体平均主义而被极大挫伤,造成农民普遍贫困化。

诸多因素导致人民公社体制最终走向瓦解。 3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体制。“乡政村治”格局是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描述。它说明在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有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民的自治权。

198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98年通过的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此再次予以确认。“乡政村治”的新的治理体制被确立起来,即在乡镇建立国家政权,间接管理村级事务,在村庄建立村民自治组织,直接管理村级事务。通过“乡政村治”的制度安排,国家试图让广大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国家只负责办理农民自己办理不好或应当由国家办理的事务。

其实质是国家向村庄和村民下放部分乡村治理权,由村民依法对村级公共事务实行自我管理,从而可以充分满足广大村民的诉求,在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权力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村民自治。“乡政村治”体制的确立是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一大进步,在“乡政村治”体制下,国家不再对乡村社会实行全面的行政管理,只拥有有限的经济社会管理权,乡镇政府与村庄之间已非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指导与协助关系,农民群众逐步获得了经济自主权和政治自主权。

二、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成长逻辑 从传统乡村社会的“乡绅治理”体制到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体制,这只是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的三个主要体制,可见乡村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之复杂。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选择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这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环境的差异、风俗文化的影响等,但是透视诸多影响因素的背后,笔者认为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乡村治理体制的历史嬗变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家管理者的战略理念、乡村精英的利益追求、广大村民的自主意识。这三方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基本构成了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成长逻辑。对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探微即了解其成长逻辑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缘由。

1国家管理者的战略理念。国家管理者的战略理念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体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近于决定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过程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过程,始终在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进行,国家管理者的战略理念体现了国家对于现实体制的良好设计意图,对于最终体制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经过10年大规模的征战,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和齐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华夏民族。

面对辽阔的幅员,如何确保政权的稳定是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大事,为此秦朝建立了以专制主义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的治理理念也就在我国的传统社会真正确立并绵延下来。中国古代乡村权力结构集中表现为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乡里制度,这一制度的设计体现了国家维护统治秩序、汲取社会资源、满足政权发展需要的意图,在现实中体现为乡绅治理体制。乡绅治理体制是皇权至上与家国同构、王权与宗法权威和道德权威相结合的产物。清朝末期,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逐渐失效。

晚清政府曾努力地试图推进现代化,所以千方百计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以汲取资源,即国家权力下沉,但是当时的内忧外患使农村基层组织无法为国家政权提供渗透乡村社会的能力,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之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也都没有实现国家权力的真正下沉。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乡村治理体制实现了从“皇权不下乡”到“政权下乡”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农村集体化运动的推进,逐渐建立起“政社合一”的乡村治理体制――人民公社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际形势也很严峻,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通过对乡村社会的全面动员与整合来获得资源。

另外,人民公社体制高效的权力运作机制与社会动员能力有利于执政党对乡村社会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乡村社会树立绝对权威,完成国家政权建设的任务。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和制度本身的僵化、维持运转所需支付成本过高等因素,人民公社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终于走到了尽头,此时基于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国家不需要再从乡村社会大规模提取资源,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乡村治理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加上国家对于民主的价值追求,“乡政村治”体制顺势而生,并对我国乡村社会乃至整体社会的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管理者的战略理念对于乡村治理体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于不同的战略考虑,国家管理者会设计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 2乡村精英的利益追求。

“利益”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对其内涵做明确的阐释。笔者认为,简单地说,利益就是各种好处,具体地说就是一定主体需要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作为国家政权与广大普通村民联结点的乡村精英,自然也会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乡村精英谋利行为对于乡村治理体制的现实形成与实践效果均有一定影响。 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权力体系具有行政权与自治权的二元性特征。

国家的行政权与乡村社会的自治权是通过乡绅阶层联结在一起的。正如费正清所说:“旧中国官吏以士绅家庭为收捐征税的媒介。同样,士绅也给农民做中间人,他们在执行官吏压迫农民的任务时,也能减轻些官员的压迫。地方官吏在应付水灾、饥荒或早期叛乱以及众多的次要案件和公共建筑工程时,都要靠士绅的帮助。

他们是平民大众与官方之间的缓冲阶层。”[3]这样乡绅就具有了半官半民的身份,既可以借助国家权威获得自己控制乡村社会的合法性,又可以依靠民意对国家官员提出要求,以自己的特殊身份获取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利益。人民公社时期,公社干部成为连接国家政治和农民的乡村政治精英。国家委派的公社干部掌握着党政和财政权力,依托国家组织,运用行政手段全面干涉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公社干部拥有的权力优势极易为其谋求利益提供便利,长此以往,加速了全权、全能主义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形成,同时也为这种体系的瓦解埋下伏笔。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乡村放权,乡村社会自治发育,村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多重角色的冲突以及各种利益的诱惑使其陷入了矛盾的旋涡之中,引发了村民与村干部的一系列冲突,加快了“乡政村治”治理体制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社会精英群体也开始分化,出现体制内、外精英并存的局面。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村集体功能逐步弱化,国家和农民都需要乡村精英来充当中介人。

在分散的家庭经济下,农民缺乏理性和组织性,这种原子状态往往会使村民的集体行动陷入困境,乡村精英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可以充当村民的代言人,帮助村民摆脱困境。乡村精英完成村庄治理任务的过程也是其自身利益的实现过程,比如村干部经商、经济精英治村等也都是其谋求利益的过程。 乡村精英的利益寻求对于现行的乡村治理体制有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规定的治理体制在实践中的展开,某种程度上又会造成利益集团的形成,促使现行体制走向瓦解,乡村精英对于乡村治理体制变迁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广大村民的自主意识。

我国的乡村治理变迁是在国家与民众的互动中逐步推进的,是一个国家政权主导、乡村精英介入、广大村民参与的过程。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是村民影响乡村治理体制的一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传统乡村社会,由于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分散的小农经济,使农民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心理,习惯于被动地受人支配,自主意识很弱,这从中国人习惯上把政府官员称为“父母官”上也可以看出来。作为当时社会基本经济形态的小农经济分散于地域辽阔的村落,以家庭为单位,十分独立和封闭,农民处于一种分散的态势,无力无心与国家对抗。

广大村民更多的时候是希望王朝能够轻徭薄赋、体察民情。然而基于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的政治体制,村民又把希望寄托在拥有各种优势资源的乡绅阶层上。另外,对礼治与伦理的尊崇也形成了农民个体的保守性与封闭性。低限度的政治生存伦理也使农民奉行“缴了皇粮一身轻”的政治信条,对皇权的合法性基础不容置疑。

在传统社会漫长的岁月里,正是农民群体脆弱的自主意识使其愿意服从国家政权的强压,在乡绅阶层的直接控制下,辛苦劳作,为国家提供大量资源,维持了传统乡村社会长期稳定的治理局面。在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执政期间,国家权力强行下沉进入乡村社会,大力掠夺资源,引起农民群体的强烈反抗,农民的自主意识被现实的重压唤醒,农村与政权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引起农民革命,原先的乡绅治理体制也彻底破产。人民公社时期,在“政社合一”的凝固化结构中,广大村民的自主意识被压制,个体的自我行动能力受限,农民只好服从体制安排。但是由于人民公社体制违背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社会发展规律,积累了农民对国家的不满,使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成本增加,最终走向瓦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的个人收入与经营成果密切相关,农民的个体角色从集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有差别的自我,以往的依附心理和保守意识淡化,自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之后,在建立新的乡村治理体制的探索中,农民群体积极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198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的村民在自发组织的情况下选举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成为我国最早的村民自治组织,之后四川、河南等地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组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并认为村民自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1982年的宪法中,我国即确立了“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新体制,并在经历了1987年的《村组法》(试行)和1998年的《村组法》(正式)后,完全确立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广大村民的自主意识是乡村治理体制运行的基础,对体制的稳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刻也极大地促成了治理体制的变革。

三、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指向 “乡政村治”治理体制的实施为我国乡村社会民主做出了很大贡献,正如徐勇所说:“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核心是在坚持国家统一领导的同时,重视农民群众的参与,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权原则。”[4]但是任何一种良好的制度对于现实的适应性都是相对的,因为现实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目前“乡政村治”体制的运转已存在一些困境,比如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的衔接困境、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协调困境、村委会对村民的代理困境等。笔者认为乡村治理体制优化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维护村民的利益为根本。

第二,坚持国家的有限权威地位。第三,重视乡村精英的现实作用。据此,笔者提出“乡村合治”治理体制的学理构想,认为这一体制符合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规律,并尝试探索这一体制构建的路径选择。 “乡村合治”治理体制是指乡村社会的多个行动主体充分合作共同治理的体制,县乡政府、乡村精英、普通村民彼此依赖、彼此制约,形成县乡政府运行有限权威、乡村精英积极介入、广大村民踊跃参与的合作治理局面。

此体制的构建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基层管理者行使有效和有限职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乡镇政府需要行使一定的职权。乡镇要积极指导、支持村民自治的完善,村民自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形式,村民自治更突出村级政治民主,但政治民主与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密不可分,所以乡镇政权还要积极支持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农民培训事业等。

政府权力作为一种代表公共意志的强制性力量,它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保障公民权利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体现着维护公民权利“善”的价值理想;另一方面,对于公民个体而言,它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公民权利的可能的“恶”。[5]在抑制乡镇政府行使职权时存在可能的“恶”的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条途径。首先是健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乡镇人大的权力地位,以对乡镇政府真正起到制约作用。

吸纳村委会主要成员进入乡镇人民代表群体,在制度上保证村委会成员在乡镇层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另外,要在县级政府设置类似信访之类的机构,专门处理村庄成员对于乡镇干部的意见反映事宜,打破不能越级上访的惯例,积极倾听群众呼声,给广大村民陈述民情的机会。笔者认为虽然乡村合治主要是针对乡镇与村庄而言,但是合作治理局面的形成需要县、乡、村共同促成,因为在实践中,只有更高一级的权力才能对下级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2.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积极作用。

乡村精英处于乡镇政权与普通村民的中介地位,要引导与规范这一群体的行为,促进村级治理。一是理顺村级两委关系,笔者认为在坚持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与村委会拥有一定自治权力的同时,要对其有效制约。要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要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接受群众评议。 要加强村民代表会议组织的权力地位,可以规定村代会主席原则上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不是组织任命,而是要书记候选人自己去竞选,如果书记候选人不能获得民意支持出任村代会主席,则不能担任村支书,如此可以选出让村民信服的支部书记。

还可以在乡镇党委或政府设立“村级两委关系协调办公室”或者“村级两委行为监督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处理两委矛盾,规范两委行为。二要积极吸纳乡村体制外精英参与治理。体制外精英作为村民中的优秀分子,有参与村级政治活动的愿望,要重视对体制外精英的吸纳与参与,帮助其确立治理主体的地位,允许和鼓励其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治理。如果不把村民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吸纳到治理体系中,会造成治理体系中能量流动的梗阻,甚至会使精英分子对抗村庄的治理,成为破坏的力量。

如果吸纳得当,能够实现精英整合,有效完善乡村社会的治理面貌。村庄的治理过程即是多元主体参与行动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完善人才的竞争选拔机制、精英参政机制等。三要完善乡村精英治理的制约机制。大致可分为法律制约、权力制约、民众制约三类。

乡村精英治理的一个突出局限就是人治色彩浓厚,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加强依法治理,强化村级治理中的法制权威,克服乡村精英的权力滥用,实现魅力型权威向法理型权威的转变。权力制约主要是指政府权威的约束,具体则来自乡镇政权的制约。在支持乡村精英积极参与村庄治理的同时,乡镇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对精英的违规行为要予以严惩。民众制约也非常重要,要将精英的行为直接置于广大村民的视线下,可以建立村民评价制度、检举制度等,对精英行为进行制约。

3.凸显广大村民的治理主体地位。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千方百计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就是为了让广大村民受益。作为乡村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农民群众作为治理主体的地位要进一步凸显出来,要积极动员村民参与治理。在村庄场域内,普通村民的人数最多,但是这一群体在村级治理中的影响力往往最小,如果村委会或其他精英群体能够代表村民意愿时,村民诉求尚可得到满足,否则就无法实现利益期望。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广大村民的思想也逐渐开放,政治参与意识逐步提高,政治参与活动不断增加,但从整体上来看,普通村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不是很广泛,参与的制度化保障不够,参与的质量不高。为此,一是要唤醒广大村民的主体意识。通过举办培训、广泛宣传、发展教育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们提高主体意识。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有利于普通村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比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民主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评价与监督制度等,切实保证普通村民的政治参与活动顺利展开。

三是提升普通农民的组织化水平,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民间组织,改变普通村民个体力量微弱的“碎片化”状态,为其有效地参与村级治理提供平台。 综上,笔者认为“乡村合治”体制是在保留“乡政村治”体制的政治原则和治理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与完善的结果。在“乡村合治”体制下,乡政与村治的矛盾、村级两委间的矛盾、村委会与村民的矛盾都将得到有效化解,乡镇政权、乡村精英、普通村民都能够充分地行使各自权力,积极参与治理,但同时又都受到制约,能够有所作为但无法为所欲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治推进自治,多方参与,实现乡村社会的合作治理。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选集 [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25.

[2]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3]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

[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

[5]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政治新逻辑下的用人之变
发布时间:2023-04-18
十八大以来,从深改组、国安组成立,到全国性审批权下放,顶层设计的变动之大,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与以往有些运动式政策改革不同,这一轮的变动除要应对现实的政治问题之外,尚具有整体布局的深意,每一步均涉及长久的制度安排。 但......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教育改革走向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变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下的走向,以应对社会现代化背景下的挑战。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教育改革 影......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9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企改革的定位与出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我们不妨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的界定来梳理国企改革的进程,以期发掘出其演进的逻辑路径和特点,获得一种关于生......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07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类长期资本之间的关系。从公司金融角度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其融资决策的结果。企业的融资决策取决于一国的融资体......
当代中国版权管理体制历史变迁的特点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版权管理体制历史变迁有四个特点:政府主导之下的非对称博弈,强制性方式为主的路径依赖特性,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不均衡发展,围绕法定权利的保护激励机制。围绕这四个特点,下一步版权管理体制改革要着重突出四个方面:回归版权制度本位,发挥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特定作用,优化社会环境,以强大的制度变迁动力推动制度创新。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版权管理体制;历史变迁.........
文本与历史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5-08-24
为什么“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可以引起不同时代读者与观众的兴趣,不同时期的“智取威虎山”在艺术与表达方式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与时代的变迁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为一个香港导演,徐克有过《青蛇》、《倩女幽魂》等艺术片时期,......
浅析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感研究取向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12-22
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源自哲学上的快乐论。快乐作为种幸福的观点,在当代幸福感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快乐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感是由主观快乐构成的。他们倾向于关注广义上的快乐,重视人们对于生活事件的判断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变迁及其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31
法院调解制度在国外被称为是具有“中国特色”调解制度,属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创新点。法院调解与法院判决是审判机关处理纠纷的两条路径,法院判决更注重刚性的审判,法院调解则更加趋向于温和,以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为主导,在法院......
历史是否有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走经世致用的路线,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多么博大精深,最终离不开当时的为世所用。中国人写史,离不了记言记事,到今天还是这样,脱不出以史为鉴。稍微有些哲学意味的史论几乎没有。 历史哲学是欧洲的特产,主要......
历史视域下的华北乡村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以美国和日本的学者研究为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黄宗智教授所著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杰出的代表,1985年荣获东亚历史最佳费正清奖,奠定了其在汉学界的地位。此书基于冀鲁西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满铁调查资料、清代刑部的命案档案以及宝坻县户房有关基层税收人员的一些档案,加上作者实地的田野调查,深入分析了三百多年间小农的特点、小农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其演变,分析了国家、村.........
国家能力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16-03-02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蒂切克(Mark Dincecco)在《经济史研究》(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015年9月刊上发表论文《有效国家在欧洲的兴起》(The Rise of Effective States in Europe),试图对欧洲国家能力(主要包括汲取......
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3-07-1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逻辑史研究是总结和推进逻辑学发展的一项......
浅谈我国乡镇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4-06
论文 关键词:行政区划 演变 规律 改革思路 发展 趋势 论文摘要:我国乡镇行政区划的规模和数量,尽管在不同 历史 时代有不同划分标准,从而在 中国 历史上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和“折腾”,但是这些变化和“折腾”又有其规律可循。只要......
论秩序与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27
内容摘要: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和封建时代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在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完成的。中国殷周之际的《易经》早就记述了发生在秩序变动过渡状态中的历史。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2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治理体制也经历了由人民公社向“乡政村治”模式的转变。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将农民组织起来,采用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的社会流动渠道狭小,流动率较低。......
把握时代的特殊逻辑:唯物史观的逻辑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30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把握时代的特殊逻辑:唯物史观的逻辑创新”,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
把握时代的“特殊逻辑”:唯物史观的逻辑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10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它创造性地发展和超越了包括黑格尔在内的以往的历史观,第一次借助政治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分析社会结构,在此基础上,具......
主题学视野下的新文学路径及其走向
发布时间:2023-02-06
主题学视野下的新文学路径及其走向 新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复杂的矛盾结合体,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启蒙、专制、救亡、翻身、个体、民族等话题一直是新文学的核心主题,它们之间颉颃对立、互动共生的......
伦理视角下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历史演变刍议
发布时间:2023-07-28
在我国古代家天下的历史背景下,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成为保证统治者江山永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历代统治者都将官员的选拔任用放在国家政治生活的突出位置,并力图在人治环境下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官员选拔任用工作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20
" 论文关 键 词 中国 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 论文内容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毛泽东,奠基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及其改革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6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可以划分为1979-1984年微观体制改革时期与1985年至今宏观体制改革时期两个阶段。 即联产承包变革取消以评工记分为主的农村微观分配制度取得成功以后,由于受城市改革滞后和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制约,农村第二步改革虽然取得......
农村社会资本变迁对乡村治理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 要:农村社会资本是实现乡村有序治理的重要因素,它的结构及其变迁对乡村治理造成一种复合性的双重影响,即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1980年代后,农村社会资本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急剧变迁,并正处于一种承继与消逝、异化与新生的新旧裂......
乡村公共财的作用与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15-07-27
乡村治理秩序或者乡村系统的相对稳定,以村庄治理秩序为载体,需要相应的经济资源集聚机制为基础。当现代市场社会的核心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产业化利益的时候,以广大小农为对象的村庄治理,必然会与公共资本―“公共财”密切相关。那么,......
探究视觉图像的历史范式与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17-05-25
视觉是一个生理学词汇。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vision)。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摘要:人类与图像的关系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人类在与大自然及整个宇宙的接触中不断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孕育着无限生命力的种种图像。深入.........
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运作机制和界域指向
发布时间:2022-11-28
随着人们网络社会生活实践的越发普遍和深入,呈现在电子网络空间内的网络社会生活正不断增加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可以说,网络社会生活已经逐步开始在现实社会生活世界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下的网络社会生......
刘德军: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2-26
刘德军: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逻辑专访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缘何成为政府施政的热词?其历史逻辑与内核是什么?其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是什么?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阶段《齐鲁周刊》: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刘德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下行周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国内来看,.........
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变迁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20
二、新型 农村 合作医疗的 历史 性思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合作医疗制度历经近60年的曲折发展,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功,甚至受到国际 社会 的广泛重视。但随着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逐渐瓦解,直至2002 年重新开始了新......
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格局变迁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3-06-26
自然基底也就是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等天然要素,而硬质要素则是人类在自然基底的基础上所建设和创造的一些人文景观。以下是由查.........
简议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逻辑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28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中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需......
论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 战争赔偿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就已经出现的一种现象,只是到18世纪以后才渐渐形成为国际法的规定。两次世界大战在规范战争赔偿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争赔偿的内涵、目的、赔偿方式等都与此前有了较大的区别。进入20世纪后......
客体逻辑概念理论视野下语言学相关术语定义解析
发布时间:2023-05-22
一、引言 维基百科对定义的解释是A definition is a statement of the meaning of a term (a word, phrase, or other set of symbols)即定义是对某一概念(词、词组、或其他符号),牛津词典则表示A definition is an explanatio......
其它教育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2-11-17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其它教育学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解决您在写教育论文中的难题其它教育学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其它教育学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的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7
针对配置制度来说,主要是在微观的方面依然是缺少着自主权利,同时在劳动激励方面也不足以及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对宏观的经济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扭曲,也导致无法实现帕累托效应的实现。 一、体制变迁中渐进性策略 所谓的渐进性改革是根......
家国之间: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要:乡村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当下乡村治理的困境,既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和组织的再造,同时也必须构筑村治的文化心理基础,从传统的家国文化中发掘积极资源,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重塑一种包容传统与现代的新型乡村治理文化。具体而言,可以从家族集体主义与公民个人主义的融合,理性基础上的法治与情理基础上的道德的融合。以及重建乡村治理的社会力量,培植新型村治文化的实践主体等方面来思考中国.........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22
" 内容提要:在两千年的中日关系中,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3次大的变迁。目前,正处于第4次大变迁的初始阶段。这种变迁以其内部社会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外部国际秩序的调整与重建为其实现前提,以“实力主义”、“现实主义”、“国......
乡土视角下的农民实践行为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有关我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在学术界存在三种讨论:“公”与“私”哲学层次的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二元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调和讨论。作者基于农民对乡村公共物品的选择研究,认为影响农民行为逻辑的社会理性可细分......
教育变迁视野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及其困境
发布时间:2022-11-05
[摘要]全球化浪潮使得布朗族如其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正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如何有效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要。 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朗族传统教育的模式及其功能发生了改变; 民族地区......
试论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5
论文关键词 国际法 战争赔偿 历史演变 论文内容提要 战争赔偿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就已经出现的一种现象,只是到18世纪以后才渐渐形成为国际法的规定。两次世界大战在规范战争赔偿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争赔偿的内涵、目的、赔偿方......
我国乡村治理新型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07
我国乡村治理新型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理论基础 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相当于一次农村制度变迁,源于制度不均衡。下面将用制度变迁理论来为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变革寻求理论支撑。 (一)制度......
农村财产主体的变迁轨迹及改革取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承认独立的经济利益、财产权利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农村财产主体变迁的过程,也是恢复和重建农民个人财产权利的过程,肯定经营主体独立的经济利益(其核心是独立的财产权利),对协调生产......
中国坚持城乡一体化方向的历史根源
发布时间:2016-08-11
中国坚持城乡一体化,不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具有历史渊源的。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为之设计了方案,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但是具体的实施的方式却成了人民公社化,虽......
中国税收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6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因人事的变化而经历不同的变化。本文将阐述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制度变迁。通过研究汉代和唐代的赋税制度,探讨我国古代赋......
逻辑——历史方法考虑下的贝叶斯主义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现代西方科学方法论的演变,经历着一个从预设主义的逻辑模型到相对主义的历史模型,又从相对主义的历史模型到逻辑与历史结合的模型的基本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经过各个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彼此竞争来实现的。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坚持......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04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保守性。黑格尔把理念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市民社会”是理念发展中的一个......
青少年体育保险的历史变迁与推进路径
发布时间:2022-10-23
伴随社会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体育保险成为了学校体育管理及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体育运动属于风险性较高的活动,体育保险的不足造成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风险的担忧,学生家长对体育伤害事故造成后果的追责,直接导致各方责任主体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中的畏手畏脚。关于体育保险、学校体育保险研究的成果较多,研究显示:提高体育保险意识、加强体育保险立法、建立体育保险机构、培养体育保险人才、完.........
农村“税政分离”与乡村治理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各地在归并和减免农村税费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农税征管体制的改革。虽然各地的具体作法不尽相同,但是,建立独立农税征收系统并实现征税权与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权的分离是基本的原则和方向。本文以湖北麻城市农税征管......
逻辑学论文:探究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逻辑学习
发布时间:2022-10-1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探究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逻辑学习,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引言 时间和空间就像是历史的两只眼睛,由于历史学的本质上就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在整个历史学当中,时间几乎是弥漫性地存......
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
发布时间:2022-10-11
" 村“两委”(村支委、村委会)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而村支书、村主任则是这个联系的灵魂。他们的素质如何,群众对他们的认可程度如何,对于党的“三农”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2
" 整个西方社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就干了一件事:完成了从一个生活必需品时代到一个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这个转型在社会层面上非常不容易,必须得有一系列的制度和结构的条件来支撑它。中国目前正面临同样的挑战 城市社会又分成三部......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18
如果说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的革命策略是对启蒙传统的大拒绝和美学救赎论的话,那么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06
广大朋友们,关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
地方性知识视野下我国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创建
发布时间:2023-01-30
体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实是脱胎于心理学与体育学这两个传统科目的,也是应用性较强的一门科目,其主要研究对象为从事体育方面的教师或者学生的心理活动。自从197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体育心理学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门学科目前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很多研究都是比较肤浅的,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那么,体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到底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
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01
1.“工具人”: 经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前泰勒时代, 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 管理活动相对比较简单, 管理者只靠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从经济、政治环境与组织的实际需要来看, 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 完全可以不顾被管......
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04-19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会计变迁的发展历程盒变迁的基本管理,然后从健全管理系统、积累管理经验、加大人才培养、深入信息化进程四个方面进行管理会计变迁的创新探究。关键词:会计;管理与创新;变迁管理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传......
管理会计的管理变迁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随着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与财务会计并肩的重要内容。从作用上来看,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调配,......
众安科技:金融科技聚变下实体服务新逻辑
发布时间:2022-07-23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分。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乃至保险科技来说,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显然也是其需要解答的一个命题让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近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这么强调,并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三项任务之首。一直以来,扶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都是银行走在前列,而近年来,借助金融科技的发展,保险科技公司同样找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抓手和着力点。众安科技CEO陈玮接受记.........
浅析大学治理的理性逻辑及其结构化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大学治理的理性本质 所谓理性,一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 相对);二是指从理智 上 控 制 行 为 的 能力。理性是逻辑规范性和自由超越性双重意义的统一,两者的对立统一赋予了世界秩序以人的意义,人类以理性统治并推动......
浅析治理视角下村级财务管理的考量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6-11-23
1987年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进入制度化运作时期,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基础,也是村级财务的一级核算单位。村级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所有,村民委员会代表全体村民对集体资产、......
时空视角下中国古代诗论的理论逻辑
发布时间:2015-08-19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时空观念,逐渐抽象成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哲学思维方式,儒、道为代表的时空意识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的诗论。古代诗论时空意识的生发,是传统诗论内在理论逻辑的起点,这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 关键词:孝文化; 历史 变迁;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 中国 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作为......
老子政治之道的理想形态及其逻辑结构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老子阐发了侯王之道和圣人之道这两种理想政治之道。前者次于后者,后者为理想形态,前者为理想次态。二者皆以以民为本为思想基石,以与道同一为思想原则。老子政治之道具有内在的逻辑:起点是人民,终点亦是人民;基点是人民,而其顶点则是圣人。在整体上,老子政治哲学逻辑结构图可谓一个竖立的圆圈。关键词:老子;圣人之道;侯王之道;政治哲学;逻辑结构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
英美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安然一安达信”事件后,单一的CPA行业自律模式受到批评,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新设独立的机构加强了对CPA行业的行政监管, 会计 师职业界和各国政府会计市场监管当局也开始对现有的模式进行反思。 中国 财政部终止了CICPA对全......
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
发布时间:2022-12-18
"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也就是说,社会发......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 --辽粤湘豫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合作的调查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与任何经济体制一样,农村经营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
探析我国行政垄断的产生及其变迁
发布时间:2016-07-13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我国行政垄断的产生及其变迁,分析我国行政垄断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垄断总是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和多种低效率,因而一直为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消费者所诟病。垄断的产生和维......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开始凸显,因此,需要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从多个角度开展管理工作。文章分析其资源特征及现状,探讨其管理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土资源;现状;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谈中国国家治理的中轴逻辑
发布时间:2017-05-25
有关中国国家治理研究值得注意的进展,是越来越多研究者参与到国家治理逻辑的讨论和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些极富启发意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研究取向的不同之处及其理论意义,是不局限于对西方治理理论的介绍和引进,而是试图实现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阐释;期望超越具象性质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经验研究,发现治理实践稳定共享的动因、规范和体制,或建构国家治理的理想类型的中轴原理。目前,虽然学界对该问题领域的研究论点日渐累积.........
“效果历史”:女性凝视下的新历史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一、李少红与效果历史的邂逅效果历史由德国现代阐释学美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提出,他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的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1]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诠释必须在自身与他者统一中方能呈現历史的实在性,他强调历史意识是理解活动过程中的一个要素,它不仅表示意识受到历.........
逻辑真与逻辑推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5
逻辑,像任何科学一样,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使命。但逻辑学不研究关于涉及存在本质的真,关于作为价值的真,或者关于神秘主义的真。现代逻辑对真的研究是围绕语言和形式化问题展开的,形成了多种关于真的理论,并对逻辑真和事实真的区......
物的历史变迁及物权债权二元结构
发布时间:2023-07-22
物的历史变迁及物权债权二元结构 物的历史变迁及物权债权二元结构 物的历史变迁及物权债权二元结构 [摘 要]传统民法将所有权之外的权利统统“主观拟制”为无体物,从而导致了权利体系的混乱。并将......
我国水权制度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13
我国水权制度的变迁 我国水权制度的变迁 我国水权制度的变迁 一、制度变过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简介 经济学主要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如何达到最佳配置的问题。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交易活动不存在“阻力”,交易费用(Tr......
高校开展定向越野的历史与现状
发布时间:2023-04-27
定向源自瑞典语Orientering一词,它原意是指: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穿越未知地带。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2004年将定向运动定义为:一项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个被分别标记在地图上任何实地中检查点的运动。在定向运动的比赛中,参赛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队。按照运动模式上,国际定联将定向运动项目划分为徒步定向、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和轮椅定向。其中徒步定向.........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
发布时间:2023-07-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日益活跃的趋势。大体上看,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和劳动力流动规模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严格限制时期(1953-1980 年代初) 建国初期,国家......
课程切入与体制机制创新贯穿: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2
" 论文摘要:国家骨干校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这些问题透射出对骨干校建设庞杂的建设内容和目标缺乏深刻的思考,什么是骨干校建设的切入点,什么是建设的重点,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剖析,将课程......
浅析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分析当今农民思想道德状况,正确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对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研究生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研究生群体中的实现状况是我们研究生培养以及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价值观作为人对所在世界和社会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研究生群体的价值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年代......
法理学视野下的村民自治权:争议\歧见与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 要:作为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命题,村民自治权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但我国学术界在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法律性质、主体、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多歧见,存在多种不同学说。系统梳理这些不同观点,并从法理上对村民自治权......
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3-25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创新”,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创新”一词起源于西方文化,韦伯斯特词典对创新的定义有“引入......
中国乡村的“保护主义政治”及其后果
发布时间:2022-07-24
" 本文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在集权体制下的转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社会现象──“保护主义政治”。这里所说的“保护主义”是指在“保护者─被保护者”的利益交换关系网内将公共权力私人化运用,即权力的私利化。它架空了乡村村民自治制度,破坏......
倒逼与深化:浅析中共农村经济政策选择变迁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28
1921 年至今, 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它们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当然,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实际取舍过程中则基本是围绕......
新时期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04-05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业领域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创新机制进行会计管理方面的变革,为......
迈向多元自主的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3-07-23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现实和实践,面临着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科技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等给治理带来的挑战。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难题......
美欧等发达国家乡村演变的历程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历届政府都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建设小康社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任务。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成的路摆在我们面前,......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
发布时间:2013-12-18
学以致用,的最大用处是进行经济解释。从现实的观察开始,出有性的东西,并将其用于对现实的解释,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路径。本文运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的理论,在一个制度变迁的框架内考察了公共政策的变化。并用来解释五十多年......
农村产权金融的制度变迁、共同治理与交易约束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 要:本文选取陕西省L县在土地流转及金融创新方面的实践作为案例,深入挖掘并分析了当前L县土地流转信贷发展现状,及制约我国土地流转信贷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及矛盾,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土地流转;案例研究 一、......
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
发布时间:2014-01-10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的公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论现代传媒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7-05-27
论现代传媒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历史观从现代传媒的角度来分析当下的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随着我国在近些年来进行的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和相关资源的有效重组,人才培养的激励体制和专业程度也在逐渐完善。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不再仅仅局限于有才华的人,更多的是体现在个人能否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人才是现如今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人们在探究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上往往更为.........
浅谈人口老龄化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治理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5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逐渐减少,而同时表现出年长人口数量相应较多,导致的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龄化的主体在农村,因此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严峻。从理论层面来看,养......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监督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3
摘要: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有力推动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如何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义务教育财政监督体制的发展历史做了回顾。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监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义务教育财政监督机制不健全,义务教育财政监督存在滞后性和被动性,义务教育财政监督的方式单一以及对违法违纪制裁无力,因此,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