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张荫棠“藏俗改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张荫棠“藏俗改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2 00:15:00
张荫棠“藏俗改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时间:2023-07-22 00:15:00     小编:

[摘要]清末,张荫棠在其全面藏事革新期间向民问撰译颁发的《藏俗改良》《训俗浅言》两本小册子,标志着“藏俗改良”的开始。《藏俗改良》《训俗浅言》的内容体现出在关照藏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清末共时态的风俗文化元素,体现出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俗的迈进方向,对西藏风俗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弓l领作用。“藏俗改良”是西藏社会的一场思想洗礼,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长期的封建农奴制对社会风俗的束缚;深层意义在于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文化,巩固国家认同,其对现在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清末;张荫棠;《藏俗改良》;《训俗浅言》;历史人类学;考察

[中图分类号]K252(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14)03―0138―07

一般认为,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文化,包括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社会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中国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社会风俗,形成了“为政必先究风俗”的治国理政传统。以礼俗治国“博言之,即以天然之秩序为立国之根本也”。清末,经历维新变法的冲击,中国社会风俗处于冲破封建意识形态的长期禁锢,构建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新风俗文化的重要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奉命“查办藏事”的张荫棠从风俗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出发,所开启的“藏俗改良”几与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大革新同步。社会风俗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顾历史,张开启的藏俗改良与现在的关联性不容忽视。从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思路,即主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性质、结果、影响的研究方法,对“藏俗改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基于藏俗改良的两个文本,取旨“过去的建构如何用来解释现在”的历史人类方法进行探析。

张荫棠(?―1935),字憩伯,广东南海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纳资为内阁中书,次年考取海军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荫棠随伍廷芳赴美出任驻美国使领馆三等参赞,次年改任旧金山领事,寻调任西班牙代办。光绪三十年(1904),任直隶补用道,三十一年(1905),奉命以参赞身份随外务部侍郎唐绍仪赴印度与英印谈判续订藏约事宜,始与藏事结缘。次年,为维持统治的清廷派对藏事有深刻见解的张进藏“查办事件”。张受命后由印度入藏,于同年十月十二日抵达拉萨。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张在大刀阔斧地全面藏事革新期间,向民间撰译颁发《藏俗改良》《训俗浅言》两本小册子,标志着其“藏俗改良”的开始。

1.历时性因素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包括居住、饮食、服饰、婚娶、生育、丧葬、节日、信仰、娱乐等在内的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深深地受到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浓郁的宗教文化、长期政教合一的政治经济制度等诸多地理、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呈现出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一位藏族学者指出:“藏族传统文化是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产物,其高峰也正是其开放性释放的结果:12至18世纪分封割据给百花齐放,标新立异,兼容并蓄创造了宽松环境,刺激了藏族文化丰富和拓展的需求。但18世纪后期,由于格鲁派的‘政教合一’在大清王朝的支持下形成后,藏族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自我封闭和经院教条体制,诠释代替了注入,排斥代替了包容,教育脱离了民众,形成一种维古而是的文化风尚。……正是这种唯古唯佛,封闭排外的妄自尊大,导致藏族传统文化因陋就简循规守旧,近乎于死水一潭。当代藏族史家恰白-次旦平措也认为:‘正是固步自封的社会风尚,才使西藏在数百年的漫长时间里停滞不前,甚至变得更加衰微和落后。’”

长期的政教合一 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不仅严重束缚了西藏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使西藏传统文化包括文物古迹、道场胜迹处于自我封闭和萎缩的状态。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则更是一片空白。原英国《每日邮报》驻印度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在1905年出版的《拉萨真面目》中写道:旧西藏“具有中世纪的性质”,“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喇嘛是太上皇,农奴是他们的奴隶。”“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在他们的严厉惩罚、巫术、灵童转世以及要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是如此,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藏人如牛似马地劳累,而赢来的却是为数甚微的生活必需品。”拉萨“这座城市脏得无法形容,没有下水道,路面也没有铺砌石块。没有一栋房子看上去清洁干净或经常有人打扫”。如上,清末西藏社会风俗面临的困境,敦勉具有维新思想的张荫棠致思藏俗改良。

2.共时性因素 清末,“西俗东渐”之风日盛,中国传统风俗受到强烈冲击。清政府新政上谕指出:“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法积则弊,法弊则更,要归于强国利民而已。”“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细条议以闻。”此时,中国社会经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思想的洗礼,加之新政的推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旧风俗处于剧烈的革新之中。

此外,张在藏事革新之前,西藏遭受了英军骨鲁大屠杀、江孜保卫战失利以及英军开进拉萨、迫签“拉萨条约”的历史厄运,人心浮动。《新民丛报》《时报》《中外日报》《东方杂志》《外交报》《蜀学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刊发呼吁改革藏事的文章。能否革新藏事,巩固中央在藏主权,不仅是清廷维护其统治面临的一大严峻考验,更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面临的一次严峻的历史考验。面对岌岌可危的现实场景和改革藏事的强烈呼声,改良西藏风俗“冀荡涤其龌龊窳惰之积习,而振其日新自强之气”,以为全面藏事革新开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清末治藏面临的新情况是张荫棠运思劝导藏俗改良的现实场景。 具体而言,张的藏俗改良思想包括其倡言革新、筹划新政的整体运思之中,是其全面藏事革新中的重要一环。他通过与西藏地方僧俗上层多次筹议,并借西藏地方僧俗官员会议的机会,亲自宣讲《天演论》,为藏俗改良做舆论宣传,这说明其藏俗改良方案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互动的结果,既有外部先进文化的引导,又有自省后自愿改良的意愿。张在酝酿藏俗改良方案期间曾遭人攻击,被清廷训诫,促使其对改良方案的思考更加谨慎、合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在藏工作的切身体悟,藏俗改良方案逐渐酝酿成熟,最终形成了《藏俗改良》《训俗浅言》两个文本。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因素言,张的“藏俗改良”具有必然性。

张荫棠撰写的“藏俗改良”的汉文文本完整地收录于其自著的《使藏纪事》中,据汉文文本撰译并刊发民间的藏文文本至今尚未见到。《藏俗改良》《训俗浅言》刊发民间之后,西藏群众“传抄颇为踊跃”,应当有广泛的流传。笔者曾在对藏族群众的访谈调查中得知,有人家里曾存有藏文文本,可惜后来遗失了。

1.《藏俗改良》全篇34条,共计2369字,涉及生活常识、忠孝、礼仪、诚信、信仰、工商、经济、军事、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婚姻、丧葬、家庭主要劝导一夫一妻制、男女有别的人伦关系和家庭里的孝道等,涉及第

1、

2、

3、

4、

5、

10、

1

2、

2

6、27等条。张的主要根据是:“乾隆间,全藏丁口百七十万。以西国生理学公例推之,三十年丁口当增一倍,藏民应有一千万之数。现据商上册报,只存一百万,百余年间丁口反减七十万。……查全藏喇嘛十居其七,例禁嫁娶,生齿因以不繁。欲救其弊,必宽喇嘛嫁娶之禁,任民自便,商上不为厉禁,庶足以广生育”,所以他倡导婚姻、家庭伦理新风。诚然,从文化多样性角度言,其中第20条中的“男子不宜戴耳环”,确显苛刻。

(2)个人和公共卫生、医疗 主要劝导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小孩周岁种牛痘等,涉及第

6、

1

9、

20、25等条。张看到的是:“藏人素不明医药洁净卫生之理,不知种痘育婴之法,是以疵疬疾病短折者众,生齿日绌,亦由于此”。他在《传谕藏众善后问题二十四条》中说:“洁净为卫生之要义,身体头发宜常洗浴,居室宜多开窗户,饮水宜求清洁,屋旁宜留空地,多种树木,以吸空气。楼下不宜蓄养牛马,粪溺郁蒸,有碍卫生。治病宜精究医药。以上诸事,藏人皆素未讲究。应如何设卫生局医院,以保护民命。”按照当时流行的进化论,革新这些陋习势在必行。对“洁净洗浴”商上三大寺筹议后,明确表示“即当遵行”。

(3)服饰 张明确劝导“衣服宜改短窄”,“以便做事”,涉及第7条等。“鸦片战争之后,在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服式暴露出了自身的劣势。传统的褒衣博带和长裙雅步对应的是节奏缓慢的生活,这种服式适应不了近代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和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传统的等级分明的服式,既繁琐,又与近代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伦理道德观念相抵牾。所以,中国传统服式不可避免地在近代发生了变革。”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强烈要求易服。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主张借鉴中外古今经验,改穿西服,无疑张受此思想影响。尽管服饰是体现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张劝导改穿短窄衣服的理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4)教育、军事防御 主要劝导适龄儿童就学、青年男子尚武备战,涉及第

8、

9、

2

3、24等条。倡办汉文学校的原因是:“藏民……既系中国百姓,又不识汉文,不懂汉语”,“西藏内属二百余年,语言不相通,办事致形隔膜”。对此商上三大寺表示:“谨当催饬大众,应如何设所教读,俟奉训诲,陆续遵照办理”。劝导青年男子尚武备战原因是:“西藏向用民兵之制,按亩征兵,散布各处,未经训练,乌合之众,殆同儿戏”,而西藏面临“英俄逼处”的严峻形势,“巩固边防”刻不容缓。

(5)天文、地理、历法、宗教 劝导掌握天文地理常识、喇嘛兼做农工商业、使用黄历等,涉及第

1

1、3l、

3

2、

3

3、34等条。张看到:“喇嘛多则生齿寡,不知佛教真诠”,“毋惑于鬼神风水之谬说,而闭塞山川之瑰宝”,张认为“喇嘛仍可充农工商兵诸业,唪经只能在密室中,子时功课,盖佛教三昧”,并以“日本原系佛教,自僧空海离鸾发明本愿真诠,遂成富强之业”为例进行劝导。

(6)诚信、礼仪 主要劝导说话、经商要诚实守信和大众化的见面礼节等,涉及第

1

4、

1

5、18条等。比如当时人们见面行“竖指吐舌”的礼节,西藏宗教文化中,“顶礼曲躬者系表身密;伸舌者系表口密”;但是,宗教生活不能代表全部,西藏当然有世俗生活,在当时行握手之礼是世俗生活的发展趋势。张认为“吐舌竖指头”之见面礼“贻笑各国”,劝导各人“可因时择宜”行中国“作揖”或外国“握手”之礼。后来“握手”之礼逐步取代传统的“作揖”之礼,这里张为什么还要劝导“作揖”,是他对文明进步发展的趋势把握不够?我们有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作揖”作为中国传统的见面礼,在20世纪初尚占主流,张劝导藏俗改良是以构建伦理文化认同巩固国家认同,着眼于政治上的“挽回主权”,所以,他必须劝导有利于国家认同的礼俗文化。另一方面,张已经见识到西方的握手之礼,也可能已经意识到握手之礼不久会取代作揖,但握手之礼尚未被中国人普遍习用,特别是在西藏抵御英国渗透的情况下,仅劝导握手就有可能被西藏群众误解为崇洋媚外,引起反感。这或许是张明知作揖之礼行将被握手取代,还劝导作揖的原因,但他紧接着说各人“可因时择宜”的选择。

(7)经济 主要劝导种植、开矿、贸易、务工等,涉及第

10、第13―

1

7、第

2

2、

2

8、

2

9、30等条。兴办实业是张倡言革新的一大方面,他在劝导发展经济中列举了充足的理由。“藏矿丰富,西人以为冠绝全球”,但“藏官素惑于鬼神风水之说,封禁不准开采”。“西藏土货以药材、羊毛、牛皮及皮货为大宗”,但“藏官素持闭关主义,禁阻互市”。“藏中牛皮极贱,惜所用皆生皮,不晓制熟皮之法,致多废弃。白狐、猞猁诸皮货亦多霉坏。氆氇、毡毯纯用羊毛所织,织工颇粗,仅销于内外蒙古等处,不能得重价”。他筹拟“江孜设工艺局,学制熟皮,并购机器,以织氆氇”;张认为:“藏卫沃野千里,果使地无不辟,田无不治,树艺兴、财赋瞻,他日以藏治藏,力可自给,不烦协拨,蔚为雄番”;并颇费口舌地宣讲如何做“印茶”、“炉茶”的贸易,而且拟“以炉茶茶种输藏,教藏民自种”。西藏各种土特产、矿产、农牧产品等资源丰富,张在“九局草章”中,就如何开采矿产,如何对土特产、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如何贸易等拟定了具体方案。

(8)环境主要劝导广植树木、保护水资源等,涉及第

1

9、29等条。面对“西藏每患雨水少,而荒地荒山极多”的实情,张宣讲道:“树根入地,引泉水上升,接天气下降也”,“多种树木,则雨水必多”,“数年后雨水加多,可种青稞麦稻矣”。张还指出“屋旁宜留空地,多种树木,以吸空气”。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劝导,一是生活用水要洁净,指出“饮水宜求清洁”,“秽水有毒”,“河水宜澄洁,乃可引用”;二是通过掘井开渠的方式保障农业用水,指出“山坡各地宜多掘土坑沟渠,以贮水”,“每园须开三两个井,以备灌溉,或掘水沟池以贮水”,他宣讲开井以备灌溉后,进一步就购买开井机器、学习开井技术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拟定了“园丁数名,司理掘地种植灌溉之事”这样的长效机制。

(9)国家观 主要劝导西藏僧俗百姓对清朝国家的认同,再申西藏主权归属,涉及第2l条。张不厌其烦地宣讲:“西藏内属二百余年,康乾间缕烦兵力,为平定内乱,设驻藏大臣,以镇抚其地,迥非越南、高丽藩属可比。但我朝政尚宽厚,向不干涉其政教”,“至今日而时移势易,强邻窥伺,封豕长蛇,势不可遏”,之后训示商上三大寺在英国两次侵略中的“种种吃亏受制”,进而深刻揭示英国挑唆、煽动达赖喇嘛与班禅,加紧图藏的狼子野心。西藏地方在给张的《藏众答词》中,多次以“仰蒙大皇帝逾格恩施”,“仰蒙大皇帝认真维持西藏事务,实属感激”等相称,表示“藏人实无违背朝廷,恳请施恩”。在当时情势下,张以“西藏系大皇帝土地,……唐古特系大皇帝百姓,依托大清国庇荫,故能安居乐业,黄教昌盛。切勿受人愚骗,劝尔独立为自主之国”来加强国家观教育,再申西藏的主权归属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2.《训俗浅言》开宗明义地提出:“西藏人皆是大清国百姓,当遵奉大皇帝政教,忠心事主,心如铁石,至死不变。大清皇帝为黄教之主国,教之紧要有数件,今为尔等申明之”。张把“教之紧要有数件”之“教”分为“中国古学”和“中国新学”两大部分。

“中国古学”的核心内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审问”、“慎思”、“明办(辨)”、“笃行”、“智”、“勇”、“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张所提的这21条是儒家的传统伦理观。其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是儒家称之为“五伦”的基本思想。“博学’’、“审问”、“慎思”、“明办(辨)”、“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智”、“勇”、“仁”,是孔子所讲的“三达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在继续发展儒学中,提出的“八德”标准。“中国古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纲,但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儒家传统的伦理观,而是赋予了与时代进步相吻合的新内容,特别讲求与西藏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出以下特点:

(1)跳出儒家传统伦理观的局限性阐释人伦关系 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撇开儒家“三纲”说所片面强调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义务,把“父子有亲”解释为“父爱其子,子爱其父,互相亲爱。子受父母鞠养教诲之恩,当终身孝养其父母。勿以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衣食之养”。把“君臣有义”解释为“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众,各尽其义。君有过则臣当谏,勿阿谀取容。做官者以爱民为本,勿苟图富贵而刻剥百姓”。把“夫妇有别”解释为“夫在外谋生计,妇在内理家事,各有分别。男女同姓,不得为婚。兄弟不得同娶一妇。男子成丁,与姊妹姑嫂不得同床而睡”。

(2)甩开儒家伦理中的阶级意义代以根本的普遍意义。比如:“仁”解释为“仁者爱人,施舍衣食,以活穷民。教人读书,使明道理。己所不欲勿以施诸人,即佛法之慈悲,普救终生”;“义”解释为“义所应为之事,勇往去做,不顾身家性命,忠臣义士死后登天堂”;“礼”解释为“待人谦虚恭敬,言动无粗暴,揖让必循礼”;“智”解释为“智者知人,凡人之善恶、事之是非,皆知之明”;“信”解释为“做事不欺人,出言不诳语”。

(3)以儒家“追求精神”劝导发展士农工商各业 比如:“博学”避虚就实的解释为“士农工商,各有学问,件件都要考究。凡天文、地理、机器、工艺、商业、农业、算学、兵刑、钱谷、水利、矿务、一切经典史书,皆要学习。至于声光电化医诸学,皆有益于民生日用,并宜设学堂,分门肄习”,显然是用儒家关于“博学”学说的“追求精神”劝导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发展经济。

(4)注意结合西藏现实 比如:旧西藏时有兄弟因分家发生相争的事情,在解释“长幼有序”时,他特意提到“兄勿欺凌其弟弟,当推让其兄,勿因分家产而相争”。当时西藏遭受了两次英军侵略的战火之灾,仍然面临严峻地防御形势,所以在解释“勇”的时候,他特意以打仗为例,说“譬如打仗,临阵独当前敌,收队独居人后,是谓勇于公战”。他在整肃吏治、惩治腐败过程中深知对西藏僧俗官员的贪腐需常抓不懈,所以在解释“廉”时说“不受昧心之财。做官者昧良心贪利,不过为子孙积资财,作牛马,自己却落得臭名万载,却何苦来。万一败露,首领不保,即不败露,死后作骡马猪狗还债,殊为不值”等。

(5)联系宗教以劝导“忠义”、“善行”宗教在西藏长期与政治结合,宗教上层等悖逆佛法“向善”的实质,对广大百姓残酷压榨的一面不容忽视。“这座居住着佛教领袖、菩萨化身的宫殿比起欧洲血债最多 的中世纪城堡来说,它目睹的杀人场面和怂恿人去犯罪的情景更多。”所以在解释“仁”时,张特意提到“佛法之慈悲,普救终生”;在解释“义”时说“忠臣义士死后登天堂”等。

“中国新学”的核心内容:“合群”、“公益”、“尚武”、“实业”4个方面。关于“新学”,20世纪初,中国的仁人志士不仅已经开始以“实业救国”为核心的“新学”的种种实践,而且从理论上进行着探讨,以为实践作舆论宣传。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系列文章,包括《论合群》《论义务思想》《论尚武》和《论生利分利》等篇,《新民说》当时影响极大,震动了当时及后来许多人的固有观念。作为同时代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张难免不受其影响。张劝导“合群”、“公益”、“尚武”、“实业”,完全符合当时亟待改良自强的西藏现实需要。 在外国侵略势力挑拨离间致使达赖喇嘛、班禅关系失和的情况下,张以“合群”主要劝导“前后藏番汉官商军民万众一心,以充内力,抵御侵略”,是出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目的。以“公益”是引导藏众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高看得远,勿徒与同室争利,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以“尚武”联系实际做具体的国防教育,并为编练新军做招募新勇思想动员。“实业”开导人们重视发展社会经济的用意不言自明。

《训俗浅言》不仅结合西藏实际实事求是地对“中国古学”加以创新,而且有维新思想所广泛倡导的“中国新学”,这对促进西藏社会文明进步有切实的现实可行性。

《藏俗改良》《训俗浅言》是两个重点解决社会风俗问题的通俗易懂的宣讲教育读本,其内容具有西藏文化与内地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融合、中国与外国融合等特点,体现出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俗发展的脉搏,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置身于20世纪初的西藏,在异文化圈中,作为他者,张荫棠眼中是一个文明程度远为滞后的历史场域。《藏俗改良》的内容从反面折射出旧西藏社会风俗和经济文化的滞后,张以在藏亲身感受和亲眼目睹的事实对当时西藏风俗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他7次用“不可”,4次用“且不可”,8次用“不得”,7次用“不宜”,具体指出所存在的“龌龊窳惰之积习”;12次用“可”,26次用“宜”,指明具体的改良措施。从劝导的内容看,《藏俗改良》大都体现出20世纪初社会风俗的时代潮流,着眼于促进西藏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其良苦用心在于革新陋俗,倡导社会新风。

藏族风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文化和宗教因素紧密相关。抑或张为了其藏俗改良的全面性,没有回避诸如一妻多夫、天葬和竖指吐舌礼节等容易引起文化抗拒、排斥的藏族社会显眼的风俗,以藏族传统的价值体系、价值标准来衡量,这些似无可厚非。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风俗文化,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处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态变迁中,不能认为西藏的一妻多夫制、天葬和竖指吐舌礼节一定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比如葬俗,藏族最早的葬俗是“野葬”,后来土葬取代“野葬”成为主流。“野葬习俗被土葬代替是藏族社会进步的必然。”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天葬逐步盛行。除天葬之外,西藏的葬俗还有水葬、土葬、野葬、崖葬、火葬、塔葬等。张见于天葬、水葬“因秽气四扬,水染户毒,于他人卫生有碍”,所以劝导改为土葬或火葬。关于一妻多夫制学界多有论及,此不赘。以上这些是在西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西藏文明的继续向前发展,必将催促着这些风俗随时代进步而变迁。20世纪初,进化论盛行,张难免不受其影响,他是顺历史发展趋势进行劝导的。今之学者对这几点的评价见仁见智,对此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张因为藏俗改良所受的一些指责,在于文化变迁中产生的文化抗拒、文化排斥。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演进中,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未间断,长期受国家主流文化的浸润,饱含中华文化的因子,为张劝导藏俗改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张有意识地对西藏风俗文化的某些要素或文化结构整体进行改良,意在锻铸国家同质化的风俗文化。“有意识的民族文化变迁可以分为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指导性变迁“是个人或群体主动地和有目的地介入另一个民族的技术、社会和思想的习俗”。张以“劝导”这一文化变迁机制,拟通过具体风俗文化的改良为西藏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张荫棠的改良是在帝国理念的驱使下进行的。其改良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但张的改良透射出“文教治边”的边疆治理理念,对西藏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洗礼作用,有力地冲击了根深蒂固的西藏封建农奴制度。西藏风俗中因政治、宗教观念的束缚产生的习俗是相当多的,比如,对铁匠、屠夫等从业者的歧视,择偶时看其“骨系”是否干净等等。张对藏俗改良是其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全面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其以20世纪初的中国主流文化为纽带改良藏俗,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文化进而巩固国家认同的意义显而易见。

清末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风俗文化变革,旨在以20世纪初中国普遍性的文化为导向推动西藏风俗文化的变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毕竟为今天的变革奠定了某种基础,提供了许多借鉴。一部中国近代社会风俗演变史深刻地告诉人们:只有对外坚持开放,对内坚持改革,建设起现代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才能不断地沿着四个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西藏后来的社会风俗大都朝张所劝导的方向发展,清末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初开近代西藏社会风气,对现当代有重要的关联性,其经验值得深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4)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0
在公元8世纪的律令时代,日本参照中国唐朝的法律制定了有关债务人处罚的法律。对于不履行债务的,在判处刑罚的同时,还可以对债务人及其家族并处劳役,并且允许债权人私自扣押压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其中《养老杂律》规定:"负债违契不偿、......
1952~1954年湖北省农村私人借贷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31
" [关键词]借贷率 借贷形式 借贷用途 影响因素 (一)土地改革一两年后湖北省农村私人借贷的状况 1.土地改革后遗留的私人借贷关系 在旧中国,农村广大贫苦农民债务负担异常沉重。据研究,20世纪30~40年......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5)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7
六、结论 在古代文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债务奴隶制度。在破产法诞生以前和在破产立法的长期实践中,对于债务人的处罚主要采取了刑罚、监禁和私力救济的方式。从宗教的立场看,基督教、婆罗门教、儒教和佛教都曾支持过债务人监禁制度。......
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生态功能的作用时间的偏见有关。本文从教育的生态功能对主体的人以及客体的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以期唤醒教育......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6)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S. Riesenfeld, Creditors Remedies and Debtors Protection, 1967, pp.386. [12] Levinthal, The Early History of Bankruptcy Law, 66 U. PA. L. Rev. , 1918, pp.223. [13] 5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1972, pp.......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随着破产法的诞生,债务监禁和债务人迫害的情况有了缓和。破产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诉讼程序 missio in bona 和 bonorumcessio 。按照前者的诉讼程序,虽然在一年以内不能逮捕债务人,但却不能免除债务人的债务监禁和免除剥夺公民......
令人震惊的细节?藏在历史深处
发布时间:2023-03-01
对于人类近代史而言,2015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70年前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大半个世界都被裹挟进来,给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是人类文明社会一道绕不过的伤痛。由是,世界不少国家都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透过那些仪式感极强的热热闹闹的纪念,我们似乎忽略了那些还未曾失却温度的细枝末节:大事件背后的小事件、大战役背后的小巷战、大场面背后的小场面、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那些“小”的命运走向.........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发布时间:2023-04-13
河北涿州三义宫桃园三结义碑。三义宫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三义宫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建。FOTOE 蜀汉名将张飞与刘备、关羽情同手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后世对张飞的了解,多半是从演......
拟《古题陌上桑》现象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要:乐府诗作为诗歌的一个大类,自汉以降,流响甚远。《陌上桑》作为汉乐府诗歌的名篇,百余年来文人拟作层出不穷,其或依古乐,或依古题,或自出机杼,通过题目或主题与古辞维系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其姿态良莠不齐,妍媸各异。整......
民主党派参与立法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1
一、民主党派参与立法的必要性 (一)民主立法的需要 民主立法是指在立法中坚持民主原则,在立法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在立法程序上最大程度地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在立法中体现人民的意志,遵循民主原则,一方面是实现人......
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5-08-17
内容提要在唐代诗人笔下,“绝域”意象通常指漠北、西域、岭南、辽东等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边远地带。作为唐代诗人以中原地理、 经济、文化背景为参照体系观照并重构唐代边塞地理环境的必然产物,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是唐代中原诗......
我军强军方略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5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原第十三集团军时强调指出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7年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探究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重大战略布局,确保人民军队坚实迈向强军兴.........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17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为根本的是文化的复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本质和灵魂,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去考察、反思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从中找出核心价值观发展变化的顺逆之......
科学的人类学——考察科学活动的无缝之网
发布时间:2013-12-19
科学的人类学——考察科学活动的无缝之网 科学的人类学——考察科学活动的无缝之网 科学的人类学——考察科学活动的无缝之网 一、引言 库恩之后,科学研究的视角发生转换:“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
明清扬州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2-10-08
1扬州古琴音乐文化的生成背景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区别于另一个群体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这种共同思维方式是在特定环境(包括地理和人文)里形成的,乃历史发展的积淀。扬州......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
1949―1957年间农民进城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建国以后,政府对农民进城的限制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农民并非从一开始就被阻挡在城市之外,1949―1957年是影响农民进城历程的关键时期。1949―1952年,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和保证城市治理的前提下,政府对......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团体诉讼在20世纪的发展Ⅱ:通过《一般商业条款法》的发展 (一)一般商业条款的兴起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 所谓一般商业条款,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针对不确定买家事先拟定并且反复使用的合同条款。就其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而言,一般......
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喻示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 要】历月余读毕熊召政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随着主人公张居正逐步施展政治才华,在匡扶社稷、富国强兵的改革之路上踽踽前行的历程,自己仿佛亲历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心情也随着小说起伏不平,不吐不快。 【关键词......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发布时间:2022-10-18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人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与丰富,对人权的保障也是在历史的进步中发生、发展和逐步......
“官员行为法”的历史考察:从身份到契约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建立了强大的官僚系统,拥有庞大的官员队伍,与此同时,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官员的行为,文章称其为“官员行为法”。民国时期法律法规中也有这样的规定,......
关于宗教长期性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宗教 长期性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宗教的长期性原因既有宗教产生根源的长期性,也有宗教历史的长期性。本文通过对宗教发展、演化的历史进行分析论证,证明了宗教不但过去的发展历史具有长期性,而且将来的发展也具有长......
汉留侯张良的人格魅力
发布时间:2023-04-29
在中华民族浩繁的史册上,记载着无数俊杰的英明。他们可歌可颂的伟绩,尤其是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指挥才能,为后世树立了光照人寰的榜样,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上进,奋然前行。期间,汉留侯张良就是光辉典范,无论从“旧道德”和“新......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7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不仅就中国与大清的关系表达了引人注目的意见,还乐于谈论清帝国主义,对大清的国家特性提出新的解说。他们虽然早已习惯并坚执大清帝国的称谓,但有的却因重新思考与维护新清史部分观点的缘故,近年来颇不满意于......
沙地人的另类习俗――叫火
发布时间:2023-06-22
“叫火”是几十年前长江入海口北侧沙地人的习俗,直到现在,有人还在信奉着。所谓“叫火”,就是把某个人眼睛里被吓走了的火,重新呼唤回来。这种“叫火”的样式很多,有搭高台的,有用扫帚招的,有用银圆、纸人泡汤的,有用手指甲、裤带头泡汤的,也有扣米的,还有将唾沫唾在碗里让受惊吓了的人喝的。民间判断这个症状的依据是受惊后出现不安宁、幻觉、说胡话、半开眼睛难以入睡等。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合上双眼,用拇指、食指掐鼻.........
西安事变周恩来与张学良的合影考
发布时间:2022-11-06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了由中共东军党史组编著的《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其中有一张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颇为罕见,其说明是肤施(延安)会谈中周恩来与张学良一起进餐。 一、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
从历史人物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6-11-02
摘 要: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习历史,首先要研究创造历史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抓住他们的内心活动、所处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尊重史料,理性地、科学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才能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历史,培养充满正能......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从筹备、会址的选择到正式召开历时17年之久,在组织上、思想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长期的酝酿。最终,于1945年4月正式召开,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8
的背景和内容,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一、教学大纲修改的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迅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竞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在新世......
浅析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发布时间:2023-03-12
马克思对于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现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尺度:一是历史尺度,二是道德尺度。所谓历史尺度,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发展为标准。所谓道德尺度,是指运用一定的道......
浅谈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消费主义的基本思想 很多年前,一个人如果难受,不知如何是好,他也许会去教堂,也许会去闹革命,诸如此类。今天,如果你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在消费主义的视野中,人就是消费者,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财富的创造和挥霍......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3-12-17
"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配置。发生这种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
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
发布时间:2014-01-10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的公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浅析“人类之网”:编织世界历史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3-05-09
在世界史或全球史写作颇为风行的当下,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鼎鼎大名似乎已没有被刻意突出或强调的必要。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麦克尼尔撰写了多部影响巨大的作品,奠定了世界史学科在美国学界的地位,被誉为新世界历史运动的领军人物和世界历史的现代开创者。(近年来中文世界对麦克尼尔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已有很多研究,主要参见郭方:《评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钱乘旦:《评麦.........
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史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3-12-17
" 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资产阶级伪科学“的重压下,被禁锢了将及三十年。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发展,政治学的重建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提了出来。任何科学部门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与客观需要相适应,......
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5
由于三峡工程的上马,长江三峡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的人地关系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的大峡谷很多,但像长江三峡这样绵延千里、两岸沉淀着五六千年人类文明的大峡谷却不多见。从204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从“......
“严打”刑事政策及其实践的历史考察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5
“严打”是在中共党中央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中共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级公、检、法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的一场全国性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严打”突出两个“严”字,一是打击重点是严重犯罪活动;一是对严......
新课改下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11-18
在实行新课程之后,高中的学习越来越有效率,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出现更是让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大大提高。 一、新课改的主要目标 1.强调......
历史故事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7
1.历史故事的含义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它往往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逼真的细节等手段,艺术地再现历史风俗和社会概况。它不同于历史著作,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实方面不能杜撰、篡改、违背。可以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集中描绘一个历史事件。它要求立足于现实去回顾历史,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描写,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
气候改变历史
发布时间:2017-07-17
气候改变历史 从公元800年开始,地球上出现了连续几百年的温暖期。北大西洋上少见浮冰,嚼着鳕鱼干的维京人一路驾船跟随鳕鱼群,由此发现格陵兰。好景不长,1200年,格陵兰和北极出现了小冰期极寒天气,西部的探险路线随之关闭。1350年,格陵兰殖民地被放弃了,但这只是欧洲人倒霉的开始。在《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一书中,美国人布莱恩费根描述了中世纪欧洲如何迎来严酷的气候。对欧洲历.........
AI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2022-12-20
AI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许多人已经发现,人工智能是李开复的老本行!他建立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曾被《商业周刊》授予科学创新奖,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得过世界团体比赛冠军的选手。李开復提出了五秒钟准则,以此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保安、销售、交易、会计、司机等工作的人,10年内有约90%被AI全部或部分取代。很多工作将变成服务业,比如医生。人类的理智逻辑判断不堪一击,人的.........
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与监管效果考察
发布时间:2023-03-10
金融危机暴露出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不足,顺周期性应对无力等缺陷,促使国际银行监管机构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2008年夏,全球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
善念改变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6
西汉开国元勋韩信墓前的祠堂里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是萧何;两妇人,一是害他的吕后,二是救他的漂母。史载,韩信早年贫寒,常饿肚子。有个洗衣服的妇人可怜他,经常把自己的饭给韩信吃。韩信感激地说:“吾......
中央国术馆摔跤活动历史考察与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20
中央国术馆的创办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值得浓墨重彩记述的一件大事,它掀起了一场以民族传统体育强健国民体格、振奋民族精神的国术发展热潮。在其二十多年的国术推广历程中,除传统武术项目开展盛况空前外,传承千年的中国摔跤也融入到国术体系之中,在民国年间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繁荣态势。然而,在当前传统武术与中国摔跤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实背景下,中央国术馆倡导的摔跤活动的历史鲜有研究关注。本文试图立足中央国术馆摔跤.........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现状思考和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17-08-24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高低对学校的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最为关心的事情。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其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及其他相关概念只有对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我们才能够对研究对象和内容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够对其研究的精准度有所提高。(一)课堂课堂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教学的活动场所。.........
关于历史教学改革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9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革命推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开始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近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世纪之交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迅速展开,一场......
关于美国技术教育课程百年变革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25
" 论文摘要:通过追溯美国制度化技术教育的演进历程,初步厘清美国技术教育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技术教育孕育期、探索期、转变期、发展期。每一阶段均呈现为不同的技术教育范式,即手工训练、手工艺教育、美工教育、工艺教育以及当代......
导向正确的历史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3
平时的历史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却多不能产生正确的分析,形成不了历史学习的理想效果。一些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是在真学着,但体现不出实质意义上的效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们没有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致使历史教学在学生自主的前提下学生们自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得出相关结论:导向正确的历史教学是学生学习有效甚至高效的理想途径。一、.........
浅论历史人物教育范式教学实践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03
" [论文摘要]历史人物教育是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与价值显而易见;研究探讨历史人物教育范式的类型,借用教育范式的独特教育方式,尝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的改革,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23-01-10
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是顺利通过高考,因此,每门课程在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历史的灿烂文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创新能力。如今,新课标的发布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从知识到实践、从素质到能力进行全方面的提升,并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1.转变师生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
“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哲学”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7
" 引论 在黑格尔对形而上学与科学进行综合的企图失败之后,欧洲哲学开始为纯粹理性寻找其他的出路。这种寻找构成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过渡,或者也可以说,构成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开端并且成为它所包含的一个贯穿要素,从而使十九世......
针对艺术类学生历史教学的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 要: 针对我校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大多为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着重从艺术类考生在历史科目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对应得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艺术生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艺术类学生普遍具有这样的特......
浅谈关于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2
" 论文关键词:高校历史学专业 教育目标 教学方式 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
我国永佃权融资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永佃权 融资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 内容提要: 永佃权融资制度发端于北宋时期,明清两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至清末始出现衰败的迹象。永佃权融资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永佃权典卖、抵押等契约、习惯与国家法。永佃权融资制度的产......
教师职业内涵历史考察与教师地位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师 职业内涵 地位 发展 论文摘要:在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河中,因为历史的积淀,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形成了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职业角色内涵。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教育的组织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教育的组......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意识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4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多是针对当时社会存在问题进行的思考,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历史背景学习马克思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能力要求
发布时间:2022-11-04
"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
论20世纪前期新历史考证学的史学建树
发布时间:2022-08-11
[摘 要]20世纪初,在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过程中,新历史考证学继新史学思潮后异军突起,成为百年史学思潮递嬗中的重要一环。其中,以王国维、胡适、陈寅恪为代表的史学家,对史学研究进行领域开拓和方法总结,并在研究范式上展开......
于凤至:为张学良而活
发布时间:2023-01-30
提起于凤至,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她是张学良的结发妻子。于凤至生于富商之家,是富商于文斗的爱女,在张学良那坎坷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的日子里,身患癌症的于凤至,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中,凭着坚......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2-12-31
作者:陈进国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各派“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
道教在青海土族地区传播演变历史的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道教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后,就与当地宗教文化民俗等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道教文化。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实地考察为依据,对道教在河湟土族地区的传播历史进行梳理,并对道教对土族地区的民间信仰、风俗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判断经历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这几个概念的演进。2013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作出的最新科学论断。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社会.........
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加之,自己的从教时间的逐年增长,对历史教材和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当然困惑也就随之而来,历史教学与教材的整合以及讲授等暴露一些问题,下面提出本人的粗浅认识,仅供参考。一、历史教材图片的选择要科学(一)历史图片可以更具故事性和趣味性在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在教材上对着图片进行乱涂乱画的现象,生气之余也为他们的创作表示些许赞叹。不是给林则徐加上了眼睛,就是给陈独秀画上了.........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历史考察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0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刑事政策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治斗争策略(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又经历了镇压与宽大两个政策到镇压与宽大相结合一个政策的过程)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过......
益阳民间礼俗仪式音乐的考察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8
毕业论文 摘 要 益阳境内山区众多,交通的不便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民间礼俗活动仍活跃于相对贫穷的县。不同的礼俗活动使用的音乐各不相同,益阳民间礼俗仪......
西安事变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最新考证
发布时间:2022-12-10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由中共东北军党史组编著的《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其中有一张周恩来与张学良的合影颇为罕见,其说明是“肤施(延安)会谈中周恩来与张学良一起进餐”。但经过考证,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 ......
西藏历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25
一、西藏历史课教学现状 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很少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尤其在西藏历史课作为一门副科,并没有列入中考科目里,甚至在一些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学校唯有在师资充足的情况下才开设历史课。虽然伴随着新......
谈历史学科的考试评价标准
发布时间:2023-06-27
" 考试的评价就是对考试的质量进行检测。通常,人们是以对试卷、试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 检测。定性分析主要是以定量分析的数据为依据,对试卷、试题的整体面貌进行描述,它最终应回答:“考试 结果反映命题意图实现的程度”......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1
[内容提要]:本文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尝试把历史故事化,在故事中追问,引发学生思维的做法。 三国的历史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
触摸历史,在别人的亲历中
发布时间:2022-08-06
我爱藏书,尤爱收藏关于中国的书。站在书架前,外国人――主要为西方人――所写的中国亲历记,排列成行,穿过百年云烟,与我面对。岁月沧桑,一代又一代西方人走进中国。旅行家、传教士、探险家、考古学家、商人、外交官、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他们伴随中国历史前行,甚至参与中国历史的创造。种种不同的体验与叙说,让曾经神秘的中国,渐渐变得清晰,变得具体,变得不再陌生,不再遥远。.........
张学良和胡蝶,缘悭一面
发布时间:2023-03-13
张学良和胡蝶,最传奇的“英雄与美人”,无论是在台北、在上海,还是在北平,他们都没有见过面。2007年12月7日,台湾浸信会周联华牧师应我们的邀请,专程从台北飞来上海,用“少帅与我”题目,讲述了他与张学良40年的交往。监禁中的张......
浅谈几类历史选择题的做法
发布时间:2015-09-15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固定的题型之一,它可以综合考查历史概念、历史基本事实、历史结论、阶段性特征等内容,是一种设题手段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泛的多功能题型。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要稳固地牢记基本知识,全面综合地调动多重因素......
基于中考试题分析的历史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1
基于中考试题分析的历史教学思考一、反映了河北省2015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制的特征石家庄市2015年参加中考的统计人数是76780人。(下同)这一人数与河北省中考历史抽样统计人数比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河北省历史中考与思想品德学科实行综合考试,与思想品德综合部分的30分没有统计在内,单独的历史部分分数是45分。(下同)1.下表(石家庄市中考历史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北省201.........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9
反思性教学迄今为止有很多种定义,其中经验性与科学性给出的两种定义得到了普遍认可。经验性反思强调批判性,但这种定义缺少实践验证,且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因此并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而科学性反思则不仅包括批判性,还包括实验性及群......
避孕:人类成长史
发布时间:2023-06-21
生育意愿与生育观是紧密相联的。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后,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是这项政策的结果,也是中国30多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社会初步现代化的标志事件之一。 在世界上,即......
历史上藏族社会的经济法律(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0
历史上藏族社会经济法律的内容十分丰富,并表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藏族习惯法、藏区成文法和国家制定法三个层面上。本文首先从盟会习惯法、自然与生态保护习惯法、经济责任习惯法、以罚代刑习惯法四个方面考察了藏族习惯法中的经......
寻找张良后裔
发布时间:2023-07-26
第一代天师张道陵 张良是我国古时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也是一位被尊奉为神仙一样的圣人。关于他的事迹,除见之于《史记・留侯世家》外,其他的经典著述不胜枚举。今中华张氏的大多数宗谱均以留侯张良为开基祖。其实,......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的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 要】随着21世纪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要越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教育理念也随之改变。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教学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完善,还需要广大教师以及学者不断深入探究和实践。 【关键......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28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学习历史就是学习过往事件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中总结经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学习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历史地图的帮助,所以,本文就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一、使用历史地图的优点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目前世界的样子与古代世界的样子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由于学生自身缺乏对古代地理的认识,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历史.........
历史素养下高中历史“探究性课堂”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6
随着课程标准中历史素养的引用以及高考对历史素养提出了考查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历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实现历史素养是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作为一个启......
西藏那曲“千年无树”历史或将终结
发布时间:2017-05-25
西藏那曲千年无树历史或将终结为了在不长树的高原种活树,那曲军分区官兵挖深坑、筛羊粪、铺地膜、裹被子想尽一切办法,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份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的坚韧与不屈一直在延续2009年,西藏那曲地区悬赏10万元号召种活一棵树,但至今无人领奖。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内蒙古库布其大型植树活动中向媒体介绍。去年11月,在悬赏英雄榜出台7年后,亿利资源揭了榜,挑战那曲高寒植树世界级难题。那.........
疾病改变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1
赤壁之战击败曹操的,不是火攻是血吸虫 首先,历史中的曹操确实在赤壁之战中被烧了舰队,但这不是让他决心撤退的真正原因。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来自北方的曹操军队一到赤壁就开始生病。面对疾病造成的严重减员,曹操只能撤兵。 史......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10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11
笔者在长期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尝试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高中历史改革与创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推动历史教学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创新 高中历史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人类命运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的创建
发布时间:2023-04-0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也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以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侧重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的指导意义等,但缺乏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特性、基本问题及意义、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总结和对比,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涵义赋予新的解释,并在研究二者关系的过.........
王卓然与张学良的生死交谊
发布时间:2023-05-20
1914年,王卓然在奉天读书时,加入基督教青年会,与梅佛光、吴竹村、阎宝航、杜重远、卢广绩、王化一等人相投契。他们倡导新文化,成为沈阳地区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同样是在青年会,王卓然初识了小他8岁的张学良。王卓然在一篇文章中谈到那时的印象:如用近代心理学的智慧测验来测验他,他的智慧系数一定很高,因为了解迅速,记忆坚强,常识异常丰富,是非善恶之心,特别清楚,人生观更非常豁达。但是不拘小节,青年时代很多.........
社会史文化史的视角考察传统刺绣
发布时间:2016-08-31
刺绣历经数千年不衰折射出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关注和玉石文化的影子,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探究刺绣材质的精神文化内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近些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带动下,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又成为了热......
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育 重要地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 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
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关键词] 创新 改革 教学 [论文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