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路径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3 00:59:0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3-08-23 00:59:02     小编:

[摘 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客观要求。 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一种软权力,既不能硬性强加,也不能自然而生。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根本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由此体现出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内在逻辑生成方式。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遵循利益逻辑保证人民有更多获得感,需要遵循认知逻辑促进人民有更深理论认同感,需要遵循表达逻辑体现出更强责任感。 更多获得感、更深认同感、更强责任感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更多获得感生成更多认同感,更深认同感产生更强责任感,更强责任感又夯实了更多获得感和更深认同感,三者环环相扣,共同构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逻辑理路。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意识形态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改道、制度不变质的客观要求。 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一种引领人们想什么和怎么想的软权力,既不会自然产生,也不能硬性强加。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既要充分利用制度的或技术的手段做好宣传引导,也要重视话语的表达方式,但根本上还要遵循人的意识或理念生成规律,进言之,只有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生成规律,才能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应从三个逻辑上依次着力。

一、 更多获得感: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利益逻辑。

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起点。 只有立足于现实的人的获得,着眼于现实的物的满足和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而为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利益基础。

(一)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立足于现实的人的获得。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旧哲学的理论分野。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现实的人 也就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具体说是人民群众中的每个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要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增强,必须考虑客观的确切事实,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人们在不断增强获得感的同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要求。将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结合起来, 首先就要抓住人民群众的真需求。 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变得更加多元多样,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的程度,进而制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增强。为此,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一方面,要让人民群众有总体获得感。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利益的追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落实新发展理念,协调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持续将蛋糕做大做好,从总体上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增强每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获得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 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 普通个体或者弱势群体获得感的增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只有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都能平等地享有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得到更广泛更彻底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群众基础。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着眼于现实的物的满足。

现实的物的满足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要条件。 现实的物是指真实存在、能够为人民群众所共享的各种资源。 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有充足的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之间是由物质联系的, 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 它的历史和人们的历史一样长久。可见,人的需要的发展性,决定了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会永无止境。 而物质利益的满足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保证,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生成的决定力量。因为,每一种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这个阶级在实践中制造的社会现实。 只有致力于现实的物的满足,才能为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物质基础。

致力于现实的物的满足,在实践中,一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是创造社会财富和实现群众利益的保障。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因此,稳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夯实我国综合实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财富的增长客观上也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度。 二是追求质量和效益型发展。 以质量和效益作为发展追求,是新时代解决我国面临的新的主要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正迈向富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人民渴望有高质量的产品、更健康的服务、更优美的环境、更优质的教育等。 为此,针对新时代新矛盾,只有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现实的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 三是要贯彻公平正义的理念。 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的保障。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理顺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安全阀。贯彻和落实公平正义的理念,使广大人民都能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增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问题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 现实问题是指现实发生且绕不开的问题,既包括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包括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的问题。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忘初心,就要直面问题,敢于碰硬,以钉钉子的精神,锐意进取,扎扎实实,这是人民群众获得感生成的保障。进言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群众中不断筑牢的过程。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然会大量涌现,比如,如何解决利益固化与共享共富的问题、如何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不变的问题、 如何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时保持战略定力的问题等。诸多问题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但任何问题都具有两面性,在严峻挑战面前也孕育着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机遇。 为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就要从态度上重视群众、关心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群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抓好大问题,不忽视小问题,才能帮助群众获得更大的成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善于解决问题。要善于把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解决现实问题,这既是对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检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科学与否的试金石。 只有让群众受益,群众才能满意,进而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现实基础。

二、更深认同感: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知逻辑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

如果说更多获得感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外化,那么更深认同感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化。 要有更深认同感,需要遵循实践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认知逻辑。

(一)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要做到实践认同。

意识形态根源于实践,实践认同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首要基础。 实践认同,是指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成就的认可和称赞,包括民生福祉改善、社会治理方式、民主法治建设、文化事业发展等。 实践认同建立在获得感的基础上,是实现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 实践认同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利益实现的认同,它是个人层面的实践认同。 个人利益的实现意味着个人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在此基础上,个人会以自身的实践认知对党执政和国家发展作出积极的认知、判断;但这时的认知、判断仍处于一般意识形式阶段,是个体出于自身利益和认知作出的判断,尚不全面科学,需要进行引导和深化。二是对发展成就的认同。对发展成就的认同意味着实践认同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这时个人会对社会实践成就产生积极的价值判断,但这时的价值判断已经具有明显的整体性或共性,这为众人形成共同的愿望和取向(或者说是共同的利益取向)创造了条件;同时,社会成员逐渐形成认识自觉,在精神上开始凝聚起来。 三是对发展道路的认同。 发展道路的认同意味着实践认同进入国家层面,开始从国家层面认识国家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等,并将实践成就归因于当前发展道路的正确。 基于维护现实利益的需要,社会大多数成员逐渐形成国家认同感。 这时的意识形态已经具有上层建筑的色彩,这为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实践认同, 一是要进行共享的实践。 共享的实践是获得真实利益的实践,将社会实践与社会成员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保证社会成员在实践中共享实践成果,这是增强实践认同的基本要求。 通过共建共享,既能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将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统一起来,这有助于形成思想共识和建立共同话语。 二是要进行创新的实践。 创新的实践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实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实践能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能在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满足社会成员的发展需要。这客观上有助于增强道路自信和话语自信。 三是进行高质量的实践。 高质量的实践是创造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实践。是指通过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量的提升的实践转化为质的提高的实践。这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追求的实践,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需要。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关键要做到理论认同。

理论认同是指对某一理论成果的认可和赞同。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视角思考,这里的理论认同是指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 理论认同建立在实践认同的基础上,是对实践过程的归纳和概括,意味着人们经过逻辑抽象形成了对实践发展的理性认知,开始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推动实践发展的理论动因。 换言之,在增强人民获得感的同时,要及时引导人民思考获得感产生的因由,引导人民认识到获得感的产生。 这一引导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开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就将人民对获得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是实现理论认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环节。

从认知逻辑上看,要实现理论认同,一是要结合实践归纳总结。理论根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实践经验分析,探究思考推动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因,这是实践认同向理论认同迈进的关键一步。二是要加强理论的宣传引导。经由个人自发探究所形成的实践经验仍是浅层面且不系统的,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同理,要推动人民群众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及时的系统化的理论宣传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这是保证认同理论科学化的需要。 三是要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要永无止境,只有坚持理论创新不断认识规律,才能以更加彻底的理论成果增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 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潮的侵袭。 这是夯实理论认同根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质要实现价值认同。

任何理论都以一定的价值为指向,意识形态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说,经由理论认同并实现价值认同是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要求。价值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在多元语境中的价值判断,是比较、批判、审视和明辨,以及自主选择、自觉接受、真诚遵守的结果。 从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视角, 价值认同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价值的认同和理论价值的认同。实践价值的认同是指,社会成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巨大价值。理论价值的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在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无论是实践价值认同还是理论价值认同,集中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进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更深层次、更高层面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这种实践和为什么要坚持这种理论的问题。价值认同的实现,意味着人们达成了利益上的自觉、思想上的共识、情感上的凝聚。只有实现价值认同,才能众志成城追求共同价值目标,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要实现价值认同,一是要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是价值认同的最基本要求,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 思想上的统一,意味着不同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协调达成了一定的价值共识,具有了共同的信念,并为拥有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取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要目标一致。 目标一致是思想统一的结果,是指不同成员之间拥有了共同的愿景和价值取向,这为协调各方利益、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奠定了目标基础。只有目标一致,才易于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进而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三是要行动协调。 行动协调是指各方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追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这是思想统一和目标一致的必然结果。行动协调意味着人们之间已经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会始终以全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意味着人们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了共同的意识形态话语,实现了意识形态自觉。

三、更强责任感: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逻辑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作为话语表达者,只有拥有更强的责任感,主动提升自身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明晰谁来表达、表达什么、如何表达,才能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生力。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要增强权威力作为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是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强弱的主导性因素。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要增强权威力解决的是谁来表达的问题。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就要提升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话语被接受性, 而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话语被接受性又集中体现在其权威力上。 换句话说,话语主体权威力直接决定话语的被接受性。 恩格斯指出: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 权威表现为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自觉自愿的服从关系,从哲学的高度看,对权威的价值认同就是对于客观规律的认同,就是对于所认识与掌握的真理的认同。  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权威力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直接相关。 打铁必须自身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权威力的增强,离不开主体责任感和人格魅力的加强。责任感重在内强素质,人格魅力重在外塑形象,二者合力构建出话语主体的权威力。为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责任感要着力提升。 责任感是指个人和群体对其所承担的相应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自律,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备素质。 话语主体的话语生产能力和传播水平将直接决定话语的被接受性。 进言之,是否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否意识到自身肩负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以及是否主动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这既是衡量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责任感的主要标准,也是生成主体权威力的必要条件。 只有以强烈的责任感对待意识形态工作,才能永葆理论的生机活力,并增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体的权威力。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人格魅力要着力塑造。能否赢得并保持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权,还要看坚持和传播这种意识形态的政党及其成员是否身体力行地践行之。 比如,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多元社会思潮盛行的中国脱颖而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真心信赖,首先不在于工农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在于从共产党员身上看到了可能的美好前景,所以工农群众接受了共产党人及其信仰。只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时刻保持和增进党的权威力。因此,增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人格魅力也是生成主体权威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可或缺的内生力。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体现引领力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引领力是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体现引领力解决的是表达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引领力,是指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体现先进性和前瞻性,具有引导个人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正向作用。 诚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利益,是科学和革命的意识形态;但是意识形态必须借助话语才能得以表达,即一种意识形态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和术语来叙述自己的。

如果话语主体不能因事因时因势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常用的基本术语, 那么他的话语就无法全面精确地表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也会被掩蔽,话语权也就无法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体现出引领力, 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要在三结合上下功夫,一是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结合事。 事即事情、事物,基本等同于问题。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结合现实事情、事物或问题,解答人们思想的困惑、现实的境遇、发展的困境等,尤其要直面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用鲜活的话语、透彻的说理解答现实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二是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结合时。 时即时代、时机。 时代在不停的变化,时机稍纵即逝,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因时而进,结合时代特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创新, 用富有针对性和彻底性的话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解释力和理论感召力。三是形态话语内容要结合势。势即形势、趋势,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结合个人及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话语内容, 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发挥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方式要富有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要富有亲和力解决的是如何表达的问题。 它是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方式要富有亲和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富有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感染力、吸引力和人文力量。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从空洞的理论说教转变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是克服当前意识形态宣教过程中存在的有理不会说说了没人听或听了传不开等话语困境的迫切要求。 只有运用富有亲和力的话语表达,用带着热度的话语与群众对话,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信任,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要富有亲和力,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亲和力。 话语表达方式的亲和力根本依赖于理论本身的亲和力。 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 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可以说,寓深刻于朴实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所在。 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优秀思想观念和美德,都饱含亲和力。为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体现出亲和力,就要求话语主体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本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结合时代形势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更加契合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话语表达,才能增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要增强亲和力。 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只有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在话语表达过程中展现出亲和力。 为此,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同时,坚持群众观点和贯彻群众路线,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掌握话语表达的艺术,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学术话语、政策话语转化为大众易理解、接地气的大众话语,用生动的文字、鲜活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逐渐内化为人们的观念、意识和素养,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1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陈先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9]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詹小美.中国梦价值认同的当代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4(4).

[12]恩格斯.论权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3]隋学礼.马克思恩格斯论权威本质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

[1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5-11-25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给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 要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适应社会发展必然需求,相对于中国化、大众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始终不够深入,对此,本文列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内容,并从时代背景、基本国情、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
西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遭受到国内国外各种势力的齐力冲击,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动摇、影响范围被削减、指导作用被减弱的“边缘化”局面。我国属于多民族特征明显的国家,而各民族的宗......
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29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誉为“时代精神的净化”以及“现代文明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旧辩证法的继承和完善,具有唯物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变化而来的重......
探究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想要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就要求具有与之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但是因为发展程度不够,所以如今马克思主义法学与现阶段法治建设的需求并不完全符合,在既有条件之下,我们首先应该确定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形......
论掌控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7-2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正呈现出与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主战场。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掌控策略,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制高点,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话语权的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是话语权利,即法律层次上法律所赋予的说话的资格,这是拥有话语权的必要前提;二是话语权力,即政治层.........
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起源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西欧国家。在它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衍生出许多分支,如对存在主义的研究的分支、对实证主义研究的分支、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分支等。1970年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新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强化“四种意识”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时代意识,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解答时代课题,在价值理念上要顺应时代趋向,话语体系要吸收时代内容,理论视野要有世界眼光;二是问题意识,要始终处于“发问”状态,以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形态的多样化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05
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学术性的关系问题,就要从两方面来考虑的: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是现实的,二是,它作为学术的探究对象又是相对比较独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可以被适当地和相对地区分为政治......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 本文在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据此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的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新加坡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反思
发布时间:2016-09-29
〔摘要〕 发展主义意识形态主张经济增长是一切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先导。发展主义深刻地塑造了新加坡的社会,造就了新加坡人的精神状态,当人们处于贫困时期,这种意识形态有其务实的一面,但是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要]面对多元化思潮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必须给予理论上的关注与回答。为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问题的沟通与对话。马克思著作中有着丰富的文化理论,认真解读这一理论,尤其是开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网络国防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话语权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新的斗争样式。建设强大网络国防,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网络空间安全,必须高度关注日益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16
1、首页2、建设精神文明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路径探析”,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随......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发布时间:2019-11-01
摘要: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落后腐朽的意识形态在网上传播,西方国家加紧意识形态扩张,全媒体渗透成为新形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面临严峻挑战。直面现实,必须强化意识形态主阵地,建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努力做到:强基固本,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积极转型,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方式转换;主动出击,拓展意识形态话语国际影响力。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生态挑战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要:瑞尼尔?格伦德曼是当代德国著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他的思想,国内学术界虽有涉及,但多数只是简单把他归为“人类中心主义”,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实际上,他的思想非常丰富,他对目前许多人仍然崇拜的自然主义以及倡导的生态平衡等流行观点的深刻批判,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气候变暖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问题,仍然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在他看来,生态问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马克思主义理论.........
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比较
发布时间:2022-12-16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比较”,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都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社......
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幸福是什么?怎样看待幸福?如何实现幸福,是人类一直以来思考和追求的问题。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劳动学说作为依据形成了马克思幸福观。本文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进一步......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 要: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掌握,因此,我们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路径进行研究,制定出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合理可行的路径,通过丰富农民的物质资料、拓宽传播渠道、建......
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应对危机的重要理论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环境道德建设不容忽视,调动公共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深刻的现......
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重视起了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的科技朝着更快的方向迈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实力提升。本文主要是基于此问题来探究在马克思主义法学视角之下,企业开展若干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知识产权;经济发展;保护措施马克思主义法学对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提出以及实施具有.........
试析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16-04-27
广大朋友们,关于“试析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指导意义”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涵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
文化软实力提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7
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参数。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更为重要的是,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越来越深刻地与国家意识形态状况联系起来。因此,在国际竞......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9-11-14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党内理想信念动摇、党内意识形态多元化、党员质量有待提高,以及后意识形态化、社会思潮混乱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这些现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难题。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69-0220.........
浅论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如何正确运用权力是当代国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这是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出了许多关于权力制约思想独特深刻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权力学说,为无产阶级国家树立正确的权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要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凝聚力,促进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主旨明确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具有愈加明显的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及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通过教育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现代教育不仅具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和塑造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础,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而大众化是时代化和中国化的落脚点。为了使其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要求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于......
内容与路径:《向导》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摘 要:《向导》周报自创办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工作之一。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问题,《向导》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呈现出多样化和切合实......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7-20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本质的揭露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宗教划归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对其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消极作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将宗教、哲学和艺术等......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 本文认为,当前增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实践路径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增强理论吸引力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消除制约理论吸引力的现实症候;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筑牢增强理论吸引力的政治堡垒。 【关键词......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现代社会,媒体与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当前自媒体领域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自媒体领域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域。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包括......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1
1、首页2、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希望可以助朋友......
试析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18
"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主导性意识形态与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建......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三个意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提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部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当前,部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旗帜”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化阵地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培养人;强化“效益......
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与和谐社会构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9
1 前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克思法律意识观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一个重要产业。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理论体系里,所包含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伴随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思想起到了指导......
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方式建构的三重维度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强弱与其话语方式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同的程度息息相关。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不断扩张使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面临新的挑战,为此,要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使之契合民众的认知结构、话语结构。当前,应注重从三个维度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方式,即主体维度,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客体维度,创新契合现时代需.........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维路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0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历了一定的阶段和时期,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时开始的,经历了李大钊等知识分子的初步领悟,李达、翟秋白等人的理论解说,到了毛泽东哲学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弘扬与重塑
发布时间:2023-06-13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思想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理念中发展而来,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传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与......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观点、新途径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视点 新途径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势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给人们带来更为直接的冲击和影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严重挑战。针对这......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30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要求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也必须同步更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浅析高校办学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状况调查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05
" 论文摘要:高校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面对新时期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挑战,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
浅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社会范围内持续发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形成了很大挑战。深入剖析这股思潮,对于普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思......
探究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16
当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以系统性思维和眼光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早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系统知识、系统思想的逐渐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就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系统思想,使得以整体眼光和联系观念为特征的系统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独立形态的关于系统思想的专门著作.........
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6
摘 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4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这个相结合的过程其实包括两个重要层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前者,即把马克思主义基......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 现代性财富问题在当代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亟需一种科学的财富观作为先导。基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马克思的财富观蕴含着十分丰富而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正是在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
关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各高校开设以来,获得了显著发展,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这方面的人才,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该专业学生......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
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分析探讨
发布时间:2014-01-09
1、首页2、科学的思想方法3、人与社会的关系 广大朋友们,关于“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分析探讨”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马克......
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19
内容提要 马克思最初构想的共产主义是一个不同于市民社会的共同体世界。马克思这一社会理想的形成来自于对黑格尔“虚幻的共同体”和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的批判,具有哲学人道主义色彩。后来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逐渐把对未来......
浅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17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完整而严谨的科学思想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从整体性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克服传统三分法的弊端,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整体性研究的强烈召唤。(一)克服传统三分法历史局限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传统三分法习.........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契合性视角下探讨了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任用具有高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任教思想政治课程;灵活......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逻辑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革命的道路上硕果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只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取舍才能有效利......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提升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 要:通过对唐山市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现状的梳理,认为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需从科学立法、加强法治教育、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唐山;基层党政领导干部......
浅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发布时间:2016-07-04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也应该深入到改变世界的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就此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念研究和思想宣传的问题,更是一个反映现实矛盾和破解......
知识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对其在20世纪初期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知识社会学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也有了多样化的理论形态与丰富的内涵。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当代发展进程中,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框架之中,意味着从知识生成及其社会功能等角度来考察当代的艺术生产与文学理论。这一研究理路对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有.........
时政话语中隐喻英译的意识形态操控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没有隐喻的政治就像没有水的鱼,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研究框架,对近年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概念隐喻在两种语料中各自的使用情况和主要概念隐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发布时间:2022-11-2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文章来自 【内容提要】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的今天,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大环境都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又一......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条件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深入理解和研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于新时期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以及时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条件 邓小......
浅析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国化的多重意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意识形态上的、实践或方法论上的和社会发展理论上的三重意义。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三种意义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功能主要在于说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5
1、首页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民办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2-24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学情,在民办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也呈现特殊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民办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研究,以希望民办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通过对民办高校......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i近年来,大学生(包括部队院校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厌学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教学模式陈旧,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用”、“对谁有用”等问题上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模糊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23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与我国当前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形势所需,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依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长期呈现一副枯燥、乏味的面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深刻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马.........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民族主义研究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民族主义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把民族主义纳入研究的重点对象,并加以引导。从马克思同共体思想视角对民族主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廓清民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见......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的当代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1
引言: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是关于群众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灵魂所在。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发展到中国.........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
简析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01
" 论文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指导,社会上各种模糊认识需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来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辨析当代各种社......
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5-12-04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固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实质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只.........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一些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对马克思主义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这种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对其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可以对这种思潮有所应对,使其......
关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0-27
" 论文摘要:如何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叙述方式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教学内容上,实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组织保证上,重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04
1、首页2、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存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
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呼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走进《原理》教学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蕴着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批判,但由于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是否存在生态学思想仍存有争议,导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缺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该课程作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应......
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与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具备优势,就必须拥有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认真总结,积极探索......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人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成果的记载,在历史上是有其不容否认的进步意义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资产阶级人权本质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对此做了深刻分析: (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权就是特权。资产阶级革命的结......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9)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正因为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起点和归宿,而在阶级社会中人的解放主要是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因此,民族的人权、国家的主权显得至关重要。在民族不独立,国家无主权的情况下,人民的人权是得不到真正实现的。但是,一旦......
童话中的社会伦理与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23-05-07
关键词:视觉空间;类型人物;镜像;社会伦理;意识形态摘要:几乎所有童话故事都在某种程度上再现社会伦理与意识形态。《白雪公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但在拉康与福柯的视觉空间里,这则童话对上述二者的再现又超越刻意否定与丑化王后的传统叙事空间。通过一面会说话的镜子奇妙地成为“谁是最美丽的人”的判断主体,身为继母的王后对“美丽”镜像的偏执实质上得到祛魔,从而将缺席在场的国王及其欲望暴露出来。国王的隐晦现身使童.........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之所以在革命过程中提出人权要求并在革命以后把这种人权要求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思想解放的需要。资产阶级为了把自己从封建等级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首先发起了以解放思......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三)人权的阶级观 在国内法的实然领域,人权往往表现为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国家的阶级性和法律的阶级性不可避免地通过公民权利体现出来。人权的阶级性使"资本在它认为必要的时候,就通过强制的法律来实现对自由工人的所有权......
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06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对人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从不同维度进行了不懈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由久远的历史映照进鲜活的现实,正在变成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充满无限生机......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10)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324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47-648页。 [20] 《列宁选集》第3卷,第712页。 [21] 参见【英】R. J. 文森特著,凌地、黄列、朱晓青译:《人权与国际关系》,知识出版社199......
研究马克思主义惩罚理论的批判进路
发布时间:2017-05-27
一、马克思对功利主义惩罚理论、报应主义惩罚理论的批判通说认为,马克思没有一个呈体系化的惩罚理论。譬如,格兰德曾说:马克思主义没有为惩罚制度提供概念或者对惩罚进行分析,没有一个关于惩罚的理论,但他又接着指出,马克思主义对刑罚与刑罚的阶级结构及其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对此,可以说,马克思为分析和认识惩罚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视角。1853年2月18日,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了《死刑》一.........
浅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理论的价值不在于理论本身,而是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也要通过其对个人发展、社会建设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体现出来。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前提是理论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解决这一问......
浅析借助国家审计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04
国家审计是国家民主政治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方面,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审计制度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力量;另一方面,审计制度的发展也会制约民主政治的进步。为了提升国家审计的效率效果,需要民主政治的支撑,而审计现代化的实现也会反过来......
浅析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权威的二重属性: 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事实正是如此,当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建立国家之时,因社会权力的存在而产生的社会权威已经......
浅析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哈贝马斯如何论述科学和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以及科学和技术成为意识形态后与原先旧的意识形态的区别。指出,科学技术是隐形的意识形态,其威力较以往旧的意识形态更大;新的意识形态较以往旧的意识形态统治力更......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及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伴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界说不一。概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本世......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8)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6
不能否认,中国在改善和保障人权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在中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国人权发展的历程,将肯定要比某些西方国家所花的时间少,其普遍和彻底程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