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范文网 >>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用13篇)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1 20:41:02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用13篇)
时间:2024-03-21 20:41:02     小编:灵魂曲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更好地成长。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要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一

(2)密度很大,很烧脑,很少反应时间;。

(3)只强调某些关键细节;。

(4)后期让你主动输出。

常见而实用的教育手段有哪些。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7、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犯的错误。

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杜绝学生“犯错误”,而在于如何针对“错误”进行有效的教育。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因为幼小和不成熟,“犯错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实在,正如一个学步的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一定会摔跤一样。

然而,将杜绝“错误”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以至采取各种严厉的惩戒手段,试图使每个孩子成为守规矩的乖孩子,这种超越现实和成长规律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果真的能实现学生不犯“错误”的愿望,一群严守纪律、循规蹈矩的孩子在校园内出现,其结果不仅不使人惊喜,相反,会因为失去了孩子的真实和真实的教育而令人感到可怕。

只靠近乎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杜绝学生“犯错误”,其实是学校教育缺乏自信的表现。犯错的事与犯错的人要分别对待,对事要严厉,对人要尊重,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

宽容是纠正学生各种错误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开放的视野中超出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狭隘视界,要以热爱待之,以宽容教之。与学生个体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以达到“视界融合”,这样才能在“错误”中实施正确的教育。

以“完人”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或者,犯了错就给予惩罚,这本身是教育的“错误”。从目前中小学管理的现实来看,“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教师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事实上,接纳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而不是将差异和个性当成错误,这才是与时代相契合的、真实的学校,“一个学校,多种声音”,才能营造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学校生活。

世界著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会注意什么。

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布莱恩(美国优秀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硕士)。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作为教师,我深知“一诺千金”的重要性,因此,我一定要爬着去上班。

——路克(美国优秀小学教师、校长)。

时间就是生命,作为教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更是在为很多人“节约生命”。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志之一。时间管理对于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凡意义。

——班杰明(美国优秀教师、著名教育家)。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多伦斯.斯莱顿(美国优秀教师,在一所小学教英语)。

无论在哪些方面,教师都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以肯定。“优点单”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一定能行。

——海伦.康尔斯拉(美国优秀的数学教师)。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二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由上可见,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反思一实施教学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得到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每天重复性进行常规教学工作的机器,而是具有发展能力的个体。教师通过反思,不断从工作中发现和学到新的东西、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并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三

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还停留在过去首先对“字”、“词”、“句”“意”的理解,接着进一步教学生简单地划分段落层次,最后理解文章中心大意的话,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片段。

案例一:

师:小蝌蚪为什么认错了妈妈?

生:小蝌蚪误把鲤鱼认作妈妈了。

师:好,请一位同学来读小蝌蚪误认鲤鱼做妈妈的这一段,然后全班齐读。

师:小蝌蚪又为何把乌龟当做了妈妈呢?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然后全班齐读。

之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和上面一样。

最后:老师讲解小蝌蚪变为青蛙的生长过程,概括本文的中心大意,复习生字、生词,很轻松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案例二: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教学ppt,结合ppt课件,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强烈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紧接着,教师带领同学们复述故事,再现童话形象。在复述故事的故事中,让同学们认读生字、生词,辨析字形、揣摩字的意义。

接着,老师让同学们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动物的头饰,进行角色表演,不知不觉地在表演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大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虽然两位老师都完成了教学任务,案例一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从字、词、意出发,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最后概括文章的中心大意。生硬的说教达不到文学审美的效果。相对案例二更为精彩,教师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讲述技巧,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还利用了童话中的“游戏”精神,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满足学生的游戏的天性,让学生和文本更接近,和文本正面交流,令同学们终身难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案例我们应该反思,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抓住文学作品本身的体裁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儿童诗时,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关键,讲解儿童故事时,需要一定的.讲述技巧,把握好语音语调、节奏、表情、动作等是核心。对于童话故事,我们要利用它独有的幻想性和游戏性来进行教学,更多地采用分角色表演。

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的话,还需要做到以下二点:

教师要想教好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儿童文学这门课,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系统地学习《儿童文学》这门课程。如果以前讀师范时,没有学习过这门课程,现在应该通过网络或继续教育专门学习这门课程。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儿童文学是独立的文学门类,有自己的文学创作理论和审美特征。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儿童文学发展史和现状研究为指导,广泛阅读各个时期国内和国外优秀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常走访有特色的儿童书店和儿童图书馆。

儿童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一种精神活动,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对象所产生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美的鉴赏力。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原著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感受原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原著作者那里挖掘作品的价值。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儿童文学批判家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看到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对学生感兴趣,还要看到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对学生有益处,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正确地评价作品的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素养。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能力,弥补儿童文学作品存在的缺陷。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阅读优秀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了解儿童文学批判的标准,以此来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和指导儿童阅读文学作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1]王青.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选文研究--以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吴振尘.论小蝌蚪找妈妈及其改编[j].影视评论,2013(04).

[3]朱少先.论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化[m].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1.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四

导致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反思不见成效。因此,学校应帮助教师从微观问题入手进行反思,并配以行为跟进,让教师能及时见到实效,从而。

教学反思是增进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反思可以将经验提升为理论,通过在反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生成知识。但是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教学反思倦怠,具体表现为反思心理疲倦、不愿反思、对待学校的反思要求持消极应付态度等。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那么刚刚建立起的这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将会变得越走越窄,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教师反思倦怠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使教学反思真正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1.教师时间紧、工作压力大是其中重要因素教师一天正常的工作包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做学生思想工作等,这些工作让教师感到非常疲倦,坐下来也就不愿再思考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了。

新课程改革以来,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被学校制度化,多数学校要求教师“天天有反思,周周有札记,月月有案例,期期有论文”。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工作一天后,即使没有遗憾,没有亮点,一般也就没有反思,但是还得写,于是,就出现了应付、敷衍了事现象,反思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简单回顾而已,成了应景式的反思。这种情况日复一日,最终导致反思形式化、表面化,内容平凡重复,反思无新意、空洞无物。这样的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反思也就成了没有效果的行为,教师对反思的认同感和新鲜感也就日益减退,对反思感到厌倦。让反思制度化的出发点虽好,但要求过度,容易使教师疲于应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反思的形式化、表面化、无效化,从而导致教师对反思丧失兴趣。

大多数学校的考评制度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要指标,成绩上升教师就很少去反思,成绩下滑才引起教师反思,这种关于成绩下滑的反思往往又归因不当,教师常常归因于作业布置得少了,对学生要求得不严了,而很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不当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当的.反思让教师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不足,而这给教师反馈的信号就是反思无成效,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师的反思情绪。

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反思是很难形成的,是相当深奥的要求,他们认为反思对于他们掌握那些一般认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没有什么作用。而一些老教师也认为反思对教学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学上的重复了。另外,反思一般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但只进行问题的反思而不关注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即便是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反思后缺乏行动跟进,同样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难以改变现状和显现实效,教师自然就没有积极性,感到厌倦。

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思维,可以简单地将教学反思理解为对过去的教学过程或教学经验的再思考,所以,通常意义下教学反思不是当下发生的,也不是即时作出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行为作出之后,对行为过程及其结果或经验的再审视和再思考。也就是说,教学行为发生之前,教师通过备课活动这类的教学思维对采取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思考,并认为如此教学是可行的,教学之后,教师根据实际反应,又回头审视当时做出如此行动的想法的不足或英明。它不是与教学实践同时发生的,而是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显然这种理解更具有实践意义。

在这种理解意义下,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觉的自我行为反思,这种反思属于基于教师自觉性的一种反思;另一种是学校要求的反思,属于学校行为,有学校督促检查,这种反思属于基于学校要求的反思。这两种反思,一种出于自我,一种出于制度。反思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也就是说,后一种反思必须转化为前一种反思,才能产生实效,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高压下的反思多数是应付的反思,是没有功效的反思。所以,学校应重新考虑对教师反思的具体要求,改强制为鼓励。同时,教师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适当的反思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反思可能是虚伪的。

首先要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反思作用观,那就是反思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常期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炼,使之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形成理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教师如果仅仅对经验进行反思,那就更难以感受到反思的实效性。其次,引导教师的反思方向。事实上,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可以说反思产生于以往教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或“无知境界”。所以,要将反思引导到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上。当然,问题的内涵应该扩大化,凡是能引起自我信念的疑难或心理上的不适都应该看作是问题。如果教师没有遇到现实问题,而经验也没有明显增加,也就难以反思。“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即使“好”教师也难做无反思对象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从微观层面和局部视角去分析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反思。这类反思容易见到实效,容易激发教师反思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不是为回顾而回顾,而是要在回顾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修正行动方案,进入新的行动尝试。只有反思后进行行动跟进,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改变和成长。许多教师感觉不到反思的效能,就是因为反思后缺少行动跟进。所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二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行动跟进”构成教师专业成长一个小周期,如下图。

每天都要求写反思日记可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教学行为技能需要巩固、熟练。意识到问题了,要认真反思;发现问题了,要深度反思。每次反思,都要调整改变教学行为,要有行动跟进。

在对教师反思的目标要求上,往往是要求教师指向更新教学观念,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但一开始就把教学反思定位在改变和重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要求有点高。刚开始应该把反思目标定位在改变教学行为上,这样就更直接具体一些,更容易见到实效。因此,对教学反思应适度要求,让教师慢慢养成习惯。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教学后的反思活动,而不是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是反思成果外化的一种形式。要区分反思和写反思的不同,只要反思之后认识提高了,行动跟进了,也未必要写出来。写反思日记、叙事写作,会产生关于被评价的日记或叙事的真实性和伦理问题,而目前学校可能还没有这样一个呈现真实反思的环境,所以,反思日记一般都是写些空泛的话,难以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学校要创造真正有利于教师反思活动的机制和环境,促成教师经常反思的习惯,让他们主动进行思想交流,而并不一定仅仅是每周都提交一份反思日记。

反思需要方法的引导。当前,在教师心目中,好像反思就是写反思日记。其实,反思的方法有许多,如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反思形式。同样,反思的内容点也很多,可以对经验进行反思,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每次反思不一定面面俱到。对经验的反思应该呈现阶段性,即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而更多的是鼓励教师对具体某堂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如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实际存在多少差距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智慧的火花’护迸发以及处理是否得当,等等。刚开始时,反思可能只是点滴的,但慢慢地会逐渐深刻和丰富起来。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五

我是一名幼师毕业的老师,工作十一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尽心尽责的工作”为宗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认真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及《幼儿园管理规程》,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我们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儿童的兴趣。

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作用。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教师、幼儿共同的责任。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活动特征为幼儿设计活动区域,如语言角、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等,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让幼儿成为环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幼儿在平时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等,他们的作品得了老师和同伴的肯定。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生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体。因此幼儿园生活必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智能训练、英语表演等,不仅开发了儿童的智力,还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二、家园联系方面。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做到经常性和简洁性。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园小报,为彼此更容易交流。班主任教师将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家长,以便家长更方便快捷地与老师进行联络,更好地关心孩子的成长。

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开放园内半日活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使他们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并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园内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三、其他方面。

在珍惜幼儿园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努力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识,浏览幼儿教育网站,翻阅幼儿教育杂志,看提升个人品味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学习、电脑专业学习,让自己永远处于一湾活水、碧水之中。我还是一个教研组长,我进步了还要带动全园的姐妹们共同进步,我把外出看到的回来讲给他们听,找些资料和她们一起学习,碰到问题和她们一起讨论,让她们永远跟着时代的大潮一起前进。

幼儿园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无穷:孩子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出我们的美好童心,使我们能用这颗心去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又呼唤和保护了他们可贵的童心,使他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让我们与孩子们心相通,心相连,让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充满童心世界的真、善、美吧!

2.机关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3.2015幼儿园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4.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会大班怎么讲。

5.2016最新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6.2014年春季学期幼儿园班级工作总结。

7.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8.2016年度教师个人总结。

9.幼儿园教师课件专题小结。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六

摘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以供参考。

幼儿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会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的。经过研究分析,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从而开拓思维,提高反思能力,掌握反思方法。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反思的契机,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反思的水平。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二、营造轻松的探讨氛围。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与理解,都需要有同伴与之真诚交流。然而在大部分幼儿园,管理层习惯对教师进行命令式的指导,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教师情绪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在与教师研讨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幼儿园相关部门应当学会尊重并聆听教师的心声,引导教师说出自身的想法,鼓励其挖掘自身潜能。指导者应当学会转变观念与角色,努力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探讨氛围,帮助教师缓解情绪,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重视教育记录工作。

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是反思的全过程。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达成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有助于教师快速地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若记录不详细,反思就没有事实依据,无法指导实践。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记录工作。在幼儿园中,应当让教师定期做教育记录,使其对幼儿的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日后研究。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认识程度也不一致。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的教师愿意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幼儿园可以成立教学小组,定期进行研讨,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并及时付诸行动。这种方式能够对教师的内部动机形成冲击,激发其自我成长的意愿,帮助其认识到反思对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反思。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教师逐步完成对一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探讨。这些内容可以让教师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当教师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时,就能够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深入的分析。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当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时,幼儿园应当加大对教师的指导力度,协助教师解决难题。在日常指导工作中,幼儿园应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对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另外,应当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成果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幼儿的日常状况与发展水平相结合,提高工作实效。

六、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幼儿园管理层应当创建合作式的情境,为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搭建平台。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鼓励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作为教学研讨及反思的主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教师都可以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充分阐述,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获得新的收获。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的研究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取决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而教育技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思与实践的开展情况。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带领教师学会反思,使其不断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成为研究型及反思型的教师,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运颜.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xx(10):170-171.[2]蔡秋美.幼儿园备课审阅工作的调研与优化[j].新校园(理论版),20xx(4).[3]郭秋容.“城乡师徒结对”模式下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xx,2(14):34-35.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七

预习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力,又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进入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图形关系与自然界数量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更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语文的写作训练自是不用说。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经常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孩子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热情地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不能包办,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让孩子在家长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尝到胜利的喜悦,孩子便会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挑战。

书写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练习本、试卷上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题汇编、错别字举例的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阅读,广泛吸收课外知识。家长可以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记得让孩子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勤于写作,写写。

读书笔记。

读后感。

观后感和。

日记。

之类。这个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同理,如果做作业时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肯定就高不了。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八

1、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法规: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到自然数、小数和分数,这三类数都要进行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每一类数的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各类。

2、注意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其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数学计算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力。

3、切实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课堂中,一般采取下列步骤进行口算训练:先让学生先口算出结果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对良好的'口算方法及时给予肯定,有时对同一题目,还可问学生有无别的口算方法。

4、善于采取简便算法:有些数学计算试题具有明显的形式和数构造特征,这些特征正是施展简便算法的大好机会,通过一定数量的简算练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逐步强化了学生数学计算的技巧和快捷性。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九

现在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越老越多的父母更加重视教育,而为了跟上父母的教育标准,老师也应该革新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带来的相关内容。

(1)短时间接触大量东西,不求精,只求广;。

(2)密度很大,很烧脑,很少反应时间;。

(3)只强调某些关键细节;。

(4)后期让你主动输出。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7、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杜绝学生“犯错误”,而在于如何针对“错误”进行有效的教育。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因为幼小和不成熟,“犯错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实在,正如一个学步的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一定会摔跤一样。

然而,将杜绝“错误”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以至采取各种严厉的惩戒手段,试图使每个孩子成为守规矩的乖孩子,这种超越现实和成长规律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果真的能实现学生不犯“错误”的愿望,一群严守纪律、循规蹈矩的孩子在校园内出现,其结果不仅不使人惊喜,相反,会因为失去了孩子的真实和真实的教育而令人感到可怕。

只靠近乎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杜绝学生“犯错误”,其实是学校教育缺乏自信的表现。犯错的事与犯错的人要分别对待,对事要严厉,对人要尊重,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

宽容是纠正学生各种错误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开放的视野中超出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狭隘视界,要以热爱待之,以宽容教之。与学生个体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以达到“视界融合”,这样才能在“错误”中实施正确的教育。

以“完人”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或者,犯了错就给予惩罚,这本身是教育的“错误”。从目前中小学管理的现实来看,“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教师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事实上,接纳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而不是将差异和个性当成错误,这才是与时代相契合的、真实的学校,“一个学校,多种声音”,才能营造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学校生活。

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布莱恩(美国优秀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硕士)。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作为教师,我深知“一诺千金”的重要性,因此,我一定要爬着去上班。

——路克(美国优秀小学教师、校长)。

时间就是生命,作为教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更是在为很多人“节约生命”。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志之一。时间管理对于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凡意义。

——班杰明(美国优秀教师、著名教育家)。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多伦斯.斯莱顿(美国优秀教师,在一所小学教英语)。

无论在哪些方面,教师都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以肯定。“优点单”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一定能行。

——海伦.康尔斯拉(美国优秀的数学教师)。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十

学校要整合条线管理和块面管理的优势,强化年级组在组织、协调、互动、研究等方面的功能,各年级分别建立年级管理领导小组,各小组均有一名校级领导、一名政教处领导、一名教务处领导、一名作为教师代表的年级组长。“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减少了管理层次,有利于上下级之间和政教、教务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沟通,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令畅通,从而极大提高了管理效能。

在评价标准上,不能仅以平时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数字作为单一的标准来衡量,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评价的内容。在评价的'方式上,要加强学生评教的环节,通过师生双方的评价,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要客观公正看待、动态发展观察,并把它置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从而促使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常规要求,也有各自的教学环节,只有在遵循常规要求、抓住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智慧,才能使教学要求得到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新授课,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复习课要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做好典型案例的分析,最后的落脚点是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体系。试卷讲评课要统计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设计讲评思路。讲评过程中要注意归类讲评、重点讲评、过程评析和变式讲评,要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然后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要注意跟踪补偿,确保二次过关。

课堂教学“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应该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师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确立学生意识,关注学生成长。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管理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它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克难求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十一

教师的教育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凭一腔热情可做到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观察和发现新问题,越能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教育创新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需要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一般的教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系统的方法-论知识。同时要注意不断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育创新服务。因此,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特征,教师本身要学会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扩展教育视野,以满足教育创新的要求。

二、教师要加强教育科研,用教育科研带动教育创新

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又超越和升华于教育实践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首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反思和探究,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论;其次,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待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及时研究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再次,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把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用实践的结果再去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研究。通过“课堂”这所“实验室”,能及时把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付诸实践,并能及时反馈信息,检验研究成果;最后,及时总结研究中的得失,归纳出符合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推广运用。这种教育科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创新的过程,是一种用教育科研带动教育创新的过程。

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案,从整体思路上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法,积极尝试新的方法,因材施教。绝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照本宣科。对教育内容的安排更需要进行创新,要把教材内容创新性地进行“拆分”,然后再根据需要重新“组合”,使“课”真正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的艺术。使“上课”成为孩子们的“享受”。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点拨、讲授、讨论等多种形式,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进程中来。由此可见,设计一个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不仅能使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得到综合运用,更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善于从整体设计教育教学方案中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上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五、教师要创新问题情境,从问题情境中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为此,教师先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运用提问、操作、演示或实验等方法来创新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完成,整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这样,通过创新问题情境,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十二

本部分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访谈文本资料和录音资料的整理两个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问卷统计的结论与访谈情况整理的结论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

1、学生最看重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课程信息量。

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调查时,“与大学学习期间遇到的所有其他教师相比较,你对该教师的总体评价”是调查的因变量。调查采用的解释变量有:教师对所讲授课程的知识基础、课堂准备、激发并保持学生兴趣、清晰解释课堂内容、对教学的热情、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激发思考、教学组织、信息整合能力、学科考试内容的涵盖程度。

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对影响用百分比表示如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79%的教师评价与四项因素有关:热情24%,激发思考12%,学科知识23%,信息整合20%。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具有稳定性,他们倾向于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教师的教学。调查结果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学生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91%的解释变量与知识相关。新知识获取量35%,信息整合31%,课程信息呈现量25%。学生对所有课程的评价标准具有稳定性。

2、教师教学知识不能满足需要。

调查显示高职教师在教学知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条件性知识不足。高职教师从事教学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条件性知识匮乏,从知识结构上影响了他们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一方面,教师先天缺乏教育学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后天供给不足。从高职教师的毕业院校情况可以看出:高职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很少受到教育学理论的熏陶。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接受教育学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达不到帮助老师补充教育学知识的目的。(2)专业性知识不足。调查中发现没有系统学习过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的老师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达到了20%左右;另外还有13%左右的教师只进修过所教专业的部分课程。

1、制度层面。

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对教师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职称与老师的身份地位、收入待遇直接相关,与老师们的核心利益密切相连,是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领域。科研做得好的老师,收入高于教学做得好的老师。因此,老师们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了影响。

2、文化层面。

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多数只采用出卷考试这样单一的形式,归结出来的原因是这样是应对评估最安全的方式。可见,组织环境设置了何种指挥棒,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师思维。教学能力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兼具普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要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要求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必须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给教师发挥的空间,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专业背景,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形式。

3、个体层面。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专业课教师为维护和发展高职院校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些专业课教师学术心态浮躁,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敬业意识淡薄,注重自身利益。

1、个人角度。

从喜欢学生入手,确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采用课堂快乐教学法,寓教于乐,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学习意志的同时,激发自己的教学兴趣。快乐教学法不仅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更能使教师从对着教案照本宣科转到深入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在收获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和热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未来的工作之中。

2、学校角度。

组织培训可以由学校人事部门发起,但是培训人员必须要选择专业教师,而不是由教学经验不足,甚至是没有从教经历的行政人员来负责,应聘请一些学校的资深教学名师和本领域的教学专家来担任岗前培训的教师,这样也从源头上避免了培训过程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应将“传、帮、带”导师制和教师教学竞赛合二为一。在教师数量和教学量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实行一对一式的组合,一对一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且可以避免一对多导师制产生的精力分散和关系淡漠。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给予担任导师工作的老教师一定的经费支持,开展校内教师教学竞赛,对于评选优秀的教师公开表彰和给予奖励,对获奖教师的导师发放一定份额的奖金。导师制的双向资助和奖励,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还促进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教师的帮扶工作中,极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其教学能力的高低代表着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学质量存在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只有切实培养出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1]连榕主编。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篇十三

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教师的观念更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观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的评价。作为创新型教师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推出的教育改革新时期,需树立正确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改“以老师为中心”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改“以成绩论英雄”为“多方面全面评估”。总之,创新型教师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确立学生中心观、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同时要重视实践活动。

二、教育内容要有新意

我们教授给学生的内容,老师要大胆创新,力求“老瓶盛新酒”推陈出新。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来教育孩子。如孩子们着迷的奥特曼,奥特曼是正义的,是好人,他总是帮助别人,而且他们在训练的时候很认真。教育学生学习他的优点,在班级中争当助人为乐的奥特曼,这样会使学生愿意成为奥特曼那样的“英雄”,使班级的秩序良性发展。

三、教学方法要出“新招”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方法运用适当、灵活,总是能为学生创造提供充分的空间。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将自己束缚在固定的教学模式当中,而是不断更新,不断的出“新招”。老师在看到学生有收获时,其内心的喜悦更甚于自己有收获。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让难题也变易了。还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学生抗拒的仅仅是你教学的方法,而不是你教学的内容”。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出新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育途径要有新路

开心的笑容,动听的声音,精彩的瞬间随时记录。这些电子产品都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添一份力。路宽了,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就更多了。

五、加强合作,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首先,要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比如前文已述的.集体备课。其次,要加强与局教研室和学区教研员的联系,通过它们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我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着眼于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取得更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结语:教师教学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全起到率先示范的“身教”效果,而且这种“以创新教创新”的方式比“言传”效果要好。当一名创新型教师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和加强修养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研究、实践,才能逐渐脱离传统的教师形象,向一名创新型教师发展。

一、教师要学会学习,不断追求新知识

教师的教育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凭一腔热情可做到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观察和发现新问题,越能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教育创新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需要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一般的教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系统的方法-论知识。同时要注意不断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育创新服务。因此,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特征,教师本身要学会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扩展教育视野,以满足教育创新的要求。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