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李唐山水画的成就及影响

论李唐山水画的成就及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1:24:55
论李唐山水画的成就及影响
时间:2023-08-04 21:24:55     小编:柏静

一、政治社会背景对李唐的影响

自公元960 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王朝以来,皇家一直都在竭力削弱地方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实行高度集权的中央制。北宋王朝的军事管理,带有明显的对内严防和集权性。朝廷把各地的精兵都调往京师守卫都城,地方上只剩下老弱残兵,对守边戌兵又多方牵制,立更戍法,以期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些措施严重制约了王朝的对外力量,以致王朝对外战役屡屡失败。在外族的侵害下,政府只能用割地、纳币作为补偿。所以后人从宋王朝留下的诗词书画中很少能看到汉盛唐那种沉雄开阔的气象。

整体来说,宋代虽然对外力量不够,但社会人文生活却有着极高的成就。朝廷采取轻徭薄赋的方针,加之技术本身的进步,使得物资的创造力量空前。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 序中记载:京师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正是这种活歌舞升平的繁荣气象,给绘画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当然,书画的兴盛还跟王朝崇文抑武,以及历朝皇帝的个人爱好分不开。

二、李唐的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李唐是一位全能的画家,人物、山水、花鸟,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如存世的《采薇图》,可称得上是一件非常杰出的作品,但李唐在画史上的影响,主要还是集中在山水画方面。李唐的山水画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指南渡前,画风偏向崇古,后期指南渡,此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图式。从现存的作品看,《江山小景图》《万壑松风图》《奇峰万木图》等都属于前期作品,《采薇图》《清溪鱼隐图》《濠梁秋水图》等则属于后期作品。

《万壑松风图》是一副绢本作品,墨色浓重,色彩清淡,作于宣和六年(1124 年),是李唐60 岁左右的作品。从画面看,这幅作品明显是五代北宋早期的山水画作品特点,画面中间山峰醒目,主峰雄壮,山势浑厚,石质坚硬,轮廓分明,线条刚劲有力。皴法浓密,多用钉头皴、雨点皴、小斧劈皴等。山顶作密林,中间山势雄伟浑厚,山脚松林茂密,道路崎岖,山泉奔涌。动静结合,整幅作品墨色凝重,笔质硬朗,与荆浩、范宽的山顶作密林,自此趋枯老;水际作突兀的大石,自此趋劲硬的图示和画风极为相似。因此,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应该是南渡前的代表性作品,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也是一件优秀的艺术精品。不过相关史籍文献很少谈到李唐与范宽、荆浩的直接联系,倒是由于宋高宗曾题李唐可比李思训,其后变化,愈觉清新。明王世贞将李唐画派与李思训斧子并列为五变中的二变。

李唐进入南宋后,可能由于杭州自然风光,以及心情的变化,他的画风也随之有了改变,终成为独创性的山水画一代宗师。他的独创性风格体现在:

(一)构图方面一改北宋大山大水、饱满雄伟的构图模式,而是截取山水景致的一个局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视觉的审美习惯,激活了画家构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标准和文化底蕴,之后的所谓残山剩水就是这种审美意蕴的延伸和发展。

(二)在皴法和用笔方面,从之前的密匝厚实、短紧丰富和小斧劈皴等笔法,转变为大刀阔斧、简约奔放、刚劲有力的用笔,及以大斧劈皴为主的皴法,从而形成了李唐简约、干净、利落的新画风。

这些特点在李唐南渡后的代表作《濠梁秋水图卷》《采薇图》中可明显看出。

三、李唐山水画对后世画坛的影响

随着战火的不断蔓延,除了李唐逃到南方外,其余的知名画家几乎全成了金人的俘虏,以至于南宋高宗画院重建时,由于缺少画师和经典作品、范本,在发现了待诏的李唐后而惊呼。高宗也万分高兴,命其官复原职,并授予成忠郎与金带,这是画院画家的最高荣誉。在此情况下,李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楷模,他的威望和画风一直都影响着南宋画院。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画,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李唐的影子。元人宋祀在《李唐(伯夷叔齐采蔽图)跋》 里提到:余总角时,见乡里七八十老人犹能道古语,谓:唐初至杭⋯⋯等,可知李唐的声望不光是在画坛上,在江浙一带也是家喻户晓。

对于南宋画坛来讲,李唐影响力实在很大,南宋四大家中有三家受其影响颇深,而其他萧照、张训礼、闫次平、闫次于等,也都与他有较密切的联系,所以李唐堪称南宋山水画的一代宗师!影响至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