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4 01:06:48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
时间:2023-02-04 01:06:48     小编:

我国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目前,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作为一种趋势,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还是会计实务界,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会计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国际趋同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特别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在趋同和正在趋同的道路上不断地努力着并且不断地取得可喜的成绩。另外,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之下,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有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更是加速快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步伐。因为就经济利益而言,它是会计国际协调的一个推动力,会计国际化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协调。借助于会计的国际协调这个过程,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会计差异慢慢地减少甚至于消除,于是国际资本市场的效率才能够得以提高,这样对降低资本成本也很有好处,另外还能够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以使得本国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国会计国际化,甚至说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特点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所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一种稳健的方式,以渐进的方式来进行的。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化的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循序渐进着,从局部开始扩展到全局的一种情况。

一、强制性的变迁是主要的改革特点,诱致性变迁是辅助的改革特点。我国会计国际化,它在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而何谓诱致性变迁呢?它的意思就是,如果要发生诱致性变迁那么就要有某些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但是,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初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形式的不断发展,使得外商投资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势。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已经很难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了,所以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资来中国投资,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个成为了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开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后两个阶段中,表现出更多的是强制性变迁这个特点,比如说,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之下,之后的国际协调化的会计改革都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强制性变迁的特征。

二、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这也就决定了我过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比如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化最先是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接着是适用于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然后才是后来的企业会计制度。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变迁,更能够减少整体变迁的风险和改革的社会阻力,能够分散改革的成本,进而可以降低制度执行的摩擦成本。我国会计国际化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的这种进程,能够把成本最小化。

三、与其他经济制度改革相协调发展。我国的国情和会计的反应性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国际化要与其他经济制度改革相协调。从深的层次上来看,会计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发展,会计制度的改革要和其他经济制度相依存。我国会计国际化,始终要把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联系起来。会计制度作为资源配置中的一种信息传递机制,必须要和整个社会中的其他经济制度协调起来。

四、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会计准则的方向、形式以及它的进程,都是政府在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我国国有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决定了会计准则由政府来制定。在中国,相关的会计规范是以财政部为主体制定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利用政府的权威来推动会计准则的实行,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的实质协调。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原因

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合中国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几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出了要求。新的市场经济需要新的会计规范,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化也是我国不断改革的结果,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体系的同时,还要与国际惯例进行接轨,这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海外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日趋渐长。海外直接投资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的速度很大,中国吸引外资在2002年就已经达到了530亿美元,成为了跨国投资的第一大东道国。我国不断吸收海外的直接投资,外企企业如雨后春笋,一片蓬勃发展的局面,这些企业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些外企的出现和发展,就会使得传统的会计核算体制不能适应其要求,需要进行改革,所以加强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成为了必然。

三、在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会计国际协调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使得我国的会计规范向国际会计惯例迈了一大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必然要求我国会计向国际化发展,使得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越来越明显。

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要努力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水平。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还有待改进,但是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角度上看,最重要的一点是制定出的中国会计准则能够最大化中国的国际利益,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要不断地对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进行完善,努力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变得更加程序化和公开化。但是从我国现行的制度状况下来看,我国的企业对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定而给予的建议很少,企业是最直接的使用者,但是他们不能做到提前反馈,而是在事后发现有问题。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扩大征求意见稿的范围,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

二、我国要努力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主动权。目前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尽管仍然还是非政府间的民间机构,但是在获得ISOCO的实质性支持之后,众多国家的政府或政府间组织的支持和介入,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都日益提高。为了这个,各个国家都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展开博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的代表,积极参与和妥善把握时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要努力完善会计人员的培训制度。我国会计工作者很多,但是高层次的人员比如注册会计证师却缺少,我们要努力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考试的相关制度,选拔一些具有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出来。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要使得会计人员全面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提高其的外语水平,提高综合的业务素质。另外,同时要重视对会计现职人员进行有关的后续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吸收最新知识,要不断向国际的水平发展。

我国会计国际化是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我国会计准则发展来说,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准的国际协调乃至趋同是一条既充满光明又有艰辛的漫长道路,我国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主动地向国际惯例不断地靠拢,也就是说我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对比分析,充分使得我国会计国际化进行不断加快。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作为一种趋势,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还是会计实务界,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对于中国而言,会计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结合本国自身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不断向着会计国际协调化发展。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