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加强新媒体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加强新媒体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10 04:14:54
加强新媒体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时间:2022-09-10 04:14:54     小编:

摘 要:新媒体、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发展和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利用、做强和优化高校新媒体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成效。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75-02

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经济体制变革巨大、社会结构出现较大变动、利益格局出现重大调整,这些无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移动技术渐趋成熟,移动互联成为新常态。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渗入,借助于移动互联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等,面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广泛传播,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青年理念、信念丧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堪忧,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缺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利用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1.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意识

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经济、教育和文化,产业形态、经济形态也同样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文化也深深地印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处于青春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对互联网等各类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是这一时代的生力军,据零点调查公司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有97.9%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使用移动互联网大学生比例达到69.5%[2],这一数据并且还在急剧增长。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同样是如此。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接起来,但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海量信息和极大的便利,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状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互联网时代给学生工作带来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如果不能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如果不能占领新媒体平台的制高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工作对象,就会缺少有效抓手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将大大降低。对此,高校要有清新的认识,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尽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有效方式,在实践中仍然是重要的工作模式之一。然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紧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求,不能顺应互联网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最终也将失去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一个迫切而严肃的重要任务。

2.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其一,互联网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互联网犹如一扇门,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当他们打开这扇门时,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其中的负面信息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并逐步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相反,正面的信息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少之又少,离大学生渐行渐远,这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挑战;其二,网络成瘾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互联网社会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所不能,对于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可以在互联网社区任意冲浪、高谈阔论,流连忘返。借助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沉浸在论坛、微博、大型网络游戏中,部分学生沉溺于互联网而不能自拔,网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其三,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落差引起的心理障碍。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由于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存在着明显的反差,网络世界可以任意表达,不受束缚,而到了现实世界,则是另一番景象。网络世界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甚至是实现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而现实世界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巨大的反差,使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严重者从心理到身体都会产生病变。由于长期上网而引起的大学生猝死现象频见报道,由网瘾引起的大学生心理病变更是呈现多发状态。

3.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在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带来挑战的同时,同样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如果能有效抓住互联网这个机遇,互联网时代就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其一,互联网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方式,如校园广播、校园报纸和杂志等等,毋庸置疑,这些传统的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体形式的重大变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这一变化,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二,互联网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由于互联网技术自身的特点,具有即时性、开放性和动态性,高校学生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比如通过学生的微博、微信状态签名可以洞察出其思想变化,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其三,互联网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有面对面地个别谈话、班会课等,并有效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至今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但传统的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个性内向的学生不善于言谈,个别谈话往往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个人的独角戏。班会课上,信息传输也主要是单向的,人数众多,无法关注到个体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也得以进一步拓展。比如,在大学生自己的qq群中,高校学生工作者或者学生干部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的话题,可以担任意见领袖,有针对性地参与讨论和引导,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不足。 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同时也孕育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机遇,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活力,也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升级。当前,对于新媒体、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无论是在学界、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高校领导,对此都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手段、途径等方面的革命。在对新媒体和自媒体深化认识的背景下,高校对于新媒体、自媒体的建设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大学生的客观需求相比,高校的新媒体、自媒体建设还有不足,应对由新媒体、自媒体所带来的网络问题甚至是网络群体事件呈现出能力不足、被动应付的状况。

二、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1.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在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人人都拥有话语权,新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新闻发布的技术门槛和新闻审核门槛。比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广受大学生群体欢迎,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申请一个账号,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分享个人感悟。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同样拥有同样对等的机会和平台。高校学生工作者通过微博的“关注”功能关注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建立“朋友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成长感悟,并通过@、点赞等多种的方式与学生形成互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信息源,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的随时互动,不仅密切了与大学生的联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情感,而且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高校学生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在实践层面也已广泛应用,不断探索,取得初步成效。高校学生工作者利用个人微信平台或者微博账号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法上,进行了类似传统的“一对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是虚拟的,但通过@、点赞这种方式,效果同样是非常积极的,因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而言,在互联网开放平台中,被点赞的同学的朋友圈同样可以看到,客观上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正面激励的效果,从而形成正面示范的激励效应。

2.做强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高校重视在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建设富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公众新媒体平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个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所开展的工作,整体上其积极的、正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但不可否认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因为这与高校学生工作者个体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密切相关,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主体――辅导员,一般都面对几百个学生,其工作的对象面广、量大,又承担大量的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高度重视建设校园公众新媒体平台,努力发挥公众平台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当前校园公众新媒体平台建设还明显不足,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服务上都与学生内在需求存在着显著差异。当前的校园新媒体平台繁多、杂乱、小众,院系、部门的新媒体平台各自为政,相互割据,缺乏权威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媒体平台,从而使一些的校园新媒体平台成为“僵尸平台”。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新媒体平台的资源,要从学生内心的需求着手,从服务于学生发展和成功的角度着手,建设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一个大学生喜爱并广泛关注和使用的新媒体平台。

3.优化新媒体、自媒体平台,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氛围

新的时代孕育新的希望。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也孕育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希望。根据移动互联和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特点,针对高校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紧抓时代脉搏,进一步优化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从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十分重要而迫切。如前所述,当前高校还缺乏具有重大影响力、具有权威性的校园公众微信平台,传播的形式上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在做强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建设的同时,在内容上应不断加以优化和完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新的空间。长期以来,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介绍还停留在传统的文字形式上,缺乏生动性,缺乏吸引力。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发布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信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作用才能更好显现。在此问题上,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经验。举例而言,我国很多高校的招生宣传片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相比,尽管都是视频形式,但其切入点和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宣传片活泼生动,表现手法真实,值得借鉴。而国内很多高校的招生宣传片,从学校历史、学科现状、名师及校友等,无所不包,信息量大,但是否关注到了学生最想了解到的信息呢?面向客户的材料,应该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才能吸引更好的客户关注和参与。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梳理阐释的同时,创新传播形式,以大学生广为接受的方式来传播。苏州大学文学院对此进行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探索、线上将普及传统文化与学生事务管理统一整合到微信平台,在内容上由点到面,逐步深入,形成系列;线下,建立了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并成功入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榜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移动互联技术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这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无一例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成长的大学生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高校必须要主动顺应时代的需求,主动掌握和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DB/OL].[2014-09-24].

[2]调查显示:互联网成为9成以上大学生和白领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DB/OL].[2015-03-2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