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跨越: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

跨越: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5 00:29:01
跨越: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
时间:2023-02-25 00:29:01     小编: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Computer),如果以1946年做为“计算机元年”,那么之前出现的计算设备,不论是电力带动的机械计算机,还是电子管计算机,都只能称为电动计算器。直到1945年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后,才确定了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通过特定语言的编程,完成数字运算、逻辑判断、再现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记忆存储的设备。

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一般公认,世界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是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代表。

1943年,二战硝烟密布,为尽快结束战争,美国陆军着手研发新式火炮,宾夕法尼亚大学受命研制电子化通用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来计算炮弹及火箭、导弹武器的弹道轨迹。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946年2月14日,“埃尼阿克”终于在费城问世--这个耗资约50万美元制造的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它的体内有17468个电子三极管、7200个电子二极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

“埃尼阿克”每秒钟可做5000次加法、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比人工计算快20万倍。它一天完成的计算量,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手摇计算机操作40年。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但与高速相对应的,是高耗电量。埃尼阿克的耗电高达150千瓦,据说它每次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而且它在运行时,几乎每15分钟就会烧掉一个电子管,因此在使用上极不方便。

此外,埃尼阿克还有两大缺点:没有内存储器;运算时需要由人工将大量运算部件搭建起来,每算一题就要重搭一次。有的题计算只要1秒钟,准备工作却要花几十分钟。

为解决这些问题,埃尼阿克的理论设计人之一、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著名的“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和输入设备5个部分组成,这一结构至今仍为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他还明确提出计算机的二大设计思想--二进制和存储程序,为计算机的发展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冯・诺依曼,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计算机之父”。

埃尼阿克问世后不久,1953年4月7日,IBM公司正式对外发布自己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IBM701。同年8月,又发布了应用于会计行业的IBM702计算机。IBM还推出了IBM650,以低廉的价格和优异性能在市场中获得极大成功,至此,IBM确立了其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晶体管计算机问世

以埃尼阿克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巨大、能耗高、故障率高、制造成本高昂,这些都制约着其应用和普及。直到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布拉顿和巴丁使用一些金箔、半导体材料和一个弯曲的别针发明出晶体管,才开辟了电子时代新纪元。肖克利、布拉顿和巴丁也因此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TRADIC(催迪克)。它的问世,标志着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晶体管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是磁芯存储器,使用磁盘作为辅助存储器。与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重量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体积与功耗减少到原来的三百分之一。晶体管计算机的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即以过程为中心,完成最终处理结果的编程思路。当时,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算法语言、公式翻译等编程语言。

“克雷机”与超级计算机

1960年,仅仅31岁的西蒙・克雷被CDC公司任命为总设计师,受命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研发超级计算机。经过3年的潜心开发,1963年,CDC6600问世。这台安装了35万只晶体管的超级计算机成为当时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1972年,克雷从CDC公司辞职,创立“克雷研究公司”。3年后,“克雷1号”诞生,这台重达5吨、安装了35万块集成电路的超级计算机,第一次实现了每秒一亿次的运算速度,继CDC6600之后成为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之王”。

超级计算机能执行个人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主要用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的大型计算及数据处理,如天气预报、卫星照片处理、原子核物的探索、洲际导弹和航天技能研究等。发展到今天,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一太(Trillion,万亿)次以上,其计算速度成为世界各国在计算机领域技术发展对比的参数之一,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程度。

电子器件微型化新纪元

说到计算机的体积,如果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是三间房的话,那么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就成了二张桌,但人们希望的却是一台抽屉大小的计算机。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采用小型化思路,将晶体管体积缩小到米粒一样大小,然而这种小型化的做法不是无限的,当它到达一定程度后,晶体管功能就会逐渐消失。计算机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瓶颈。

而与此同时,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商业的个人化,对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提出了更高需求,由此催生了新兴电子元件--集成电路。 1952年,英国雷达体制改革的科学家达默提出将电子线路中的分立元器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这是集成电路的最初构想。

1958年9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杰克・基尔比以锗材料制作了一个集成5个元器件的相移振荡器集成电路,并于1959年2月申请小型化电子电路专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块锗集成电路。

一年后,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研究出一种适用商业化生产的硅平面工艺集成电路,这种集成电路很快进入商业规模化生产,由此开创电子器件微型化新纪元,引领人们走进信息时代。诺伊斯也因此成为“集成电路之父”。

此后,基于集成电路制作的电子产品开始转向商业化、个人化发展。集成电路计算机也逐渐走进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再仅仅是军方弹道计算、实验室科学研究计算的独享工具,而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同时,计算机最初的设计理念也被颠覆,从这时开始,计算机交互式和智能化开始得到发展,另一个更能描述它的功能的词开始出现--电脑(意为“用电的大脑”)。

1964年4月7日,IBM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IBM360,它具有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二个方面的应用,开创了计算机民用化的先例。

IBM360的问世,代表着世界上的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它们都共用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它为IBM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领航计算机行业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成为集成电路计算机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此后,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计算机得到空前发展。先后出现了使用功能、计算规模、速度不同的各种计算机。

计算机越变越小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无法接受大型计算机的高昂价格,但却需要处理大量的企业事务、财务数据等,由此推动了大型机的小型化。

美国DEC公司首先看到了这一商机并迅速推出PDP-11系列、VAX-11系统等小型机。但小型计算机也无法摆脱“自然选择”的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受网络与PC机的冲击,小型计算机厂商大量停产,而新一代宠儿--微型计算机开始大规模占领市场。

1974年,“PC之父”爱德华・罗伯茨推出最早基于英特尔微处理器的个人电脑Altair 8800(牛郎星),虽然,Altair在历史上只是一闪而过,却从此点燃了PC创新之火,并激发了乔布斯、盖茨等无数爱好者的创造热情。

两年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设计出AppleⅠ,它装在一个木盒子里,有一块较大的电路板,装配8KB存储器,能发出声音,可显示高分辨率图形。

1977年,沃兹尼克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个人计算机--AppleⅡ,它同时也是计算机史上第一台带有彩色图形的个人微型计算机。1978年初,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又为AppleⅡ增加了磁盘驱动器,由此确定了苹果帝国在电子产品方面的领军地位。

“人机交互大师”恩格尔巴特

“人机交互大师”道格・恩格尔巴特是计算机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位奇才,他因在人机交互方面做出的许多开创性贡献而名垂青史。

早在20世纪60年代,恩格尔巴特就发明了视窗、文字处理系统、在线呼叫集成系统、共享屏幕的远程会议、超媒体、新的电脑交互输入设备、群件、鼠标等,这些发明后来成为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

但由于恩格尔巴特的发明太超前了,直到1984年,苹果Mac推出后才让鼠标流行起来;直到1995年,Windows 95大获成功后,才证明了恩格尔巴特原始视窗的概念是多么英明。

恩格尔巴特的另一个头衔是“鼠标之父”。1963年,他在斯坦福大学研究所里创造出机械鼠标的原型。鼠标的出现,代替了键盘烦琐的指令,使计算机的操作变得简单快捷起来,为未来电脑的普及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1971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与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签署了一份使用协议,允许施乐公司使用该项鼠标技术。1972年, 施乐公司推出世界上首款机械滚轮鼠标Alto Mouse。现今的机械滚轮技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贡献。

1985年,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推出首款光学鼠标,但它需要在特殊的有栅格的鼠标垫上才能正常使用,因此它只能说是光学鼠标的雏形。

直到1999年,安捷伦公司才推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光学鼠标,其原理是通过鼠标在移动过程中对接触界面不断“拍照”,对比前后图像,从而得出鼠标的具体位移和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它可在绝大多数的物体表面上运作,因此很快得到普及。

PC机的迅猛发展

1981年8月12日,IBM正式推出IBM 5150,它的CPU是Intel 8088,主频为4.77MHz,主机板上配置64KB存储器,另有5个插槽供增加内存或连接其他外部设备用。它还装备着显示器、键盘和两个软磁盘驱动器,而操作系统是微软的DOS 1.0。

IBM将5150称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不久,“个人计算机”的缩写“PC”成为所有个人计算机的代名词。

此后,CPU技能的革新不断推动着个人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第一代微机以IBM公司的1981年的IBM PC/XT机为代表,CPU是8088。后来出现了许多向IBM PC兼容性能的微机,统称兼容机。

之后,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微机相继问世。直到2003年9月,AMD公司发布了面向台式机的64位处理器:Athlon 64和Athlon 64 FX,标志着第七代微机的诞生。 与此同时,工作站和服务器也开始出现。

工作站是一种高端的通用微型计算机,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为满足工程设计、动画制作、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金融管理、信息服务、模拟仿真等专业领域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计算机,如戴尔PRECESION T系列工作站。

而随着网络的日益推广普及,一种用于集中处理文件、数据及应用程序并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的特殊计算机--服务器也应运而生。

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

服务器是网络的大脑与心脏,打开网站必要的载体,没有服务器也就没有网站存放的载体,页面就无法浏览。我们常说的WEB服务器也称www服务器,上网录入网址时常有www.XXX.com、www.XXX. cn。由于有了WWW工具,才使得近年来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

改变世界的力量

计算机的发展史,是一部新兴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史,也是美国年轻人白手起家、逐梦成功的创业史--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一大批年轻的计算机爱好者在硅谷掀起了一场计算机技术革命,目的是要打破专业技术人员对封闭在空调机房中的大型计算机的垄断使用权,让普通人能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

正如迈克尔・斯韦因在《硅谷之火》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人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充满幻想的人们发现他们获得了他们曾梦寐以求的力量,并且可以利用这个力量来改造世界……在这个时代里,计算机奇才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胸怀大志者成了富有理想的人,而富有理想的人则成了亿万富翁。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它促使人们变得伟大,变得富有而充满理想,自豪而富于爱心,努力实现前人从未达到的目标,乘风破浪去夺取这场计算机革命的胜利。

硅谷人常说,我们在这里是要给世界留下一个印记,否则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冯・诺依曼留下了第一台计算机的构造思想、二进制和存储程序,开启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肖克利、布拉顿和巴丁留下了晶体管,带领人们进入数字化革命时代;罗伯特・诺伊斯留下了集成电路,引领人们走进信息时代;爱德华・罗伯茨留下了PC机,计算机开始走向平民化,每人都可以组装一台自己的计算机;恩格尔巴特留下了“人机交互”,计算机开始与人“对话”;蒂姆・帕特森留下了SCP-DOS(MS-DOS的前身),个人机操作系统开始出现;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

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个全新的理念,集聚起个人的力量并改写了计算机的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历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