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某区土地整治综合成效评估报告

某区土地整治综合成效评估报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30 00:24:17
某区土地整治综合成效评估报告
时间:2023-04-30 00:24:17     小编:

摘 要: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重点主要放在单个整治项目区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对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评价则停留在指标的数量比较上,在理论研究、评价内容和评价技术体系方面,均未达到应有水平。

关键词:土地整治;综合成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8-0231-02

1 区土地整治情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落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截2015年12月31日,某区共安排25个补充耕地项目,建设规模1.4957万亩,新增耕地0.549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0.9199万亩,实际可用于占补衡面积0.5414万亩,总投资0.1535亿元。

2 综合成效分析

2.1 促进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全区项目于2009年、2012年、2014年、2015年通过市国土资源局验收,项目总规模共计1.4957万亩,新增耕地0.5491万亩,主要分布在塔山乡、大兴乡等15乡镇,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在12-13等之间,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13等,新增标准粮产能总计313万公斤。通过在项目区实施水利设施配套、田间路修缮等工程,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高效农田,实现农田的高产稳产。

2.2 优化资源利用结构

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各项工程的实施,未利用土地开发成耕地,有效增加新增耕地面积,稳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农业产业化调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介于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增耕地率相对较低,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相对较小,评估中主要针对土地开发项目进行分析。全区主要实施24个土地开发项目,项目规模0.5758万亩,新增耕地0.5414万亩,新增其他农用地0.0344万亩,土地利用率提高100%,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2.2.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开发项目经土地平整工程将现状地类为荒草地,且土地多年来无人开垦,通过土地翻耕→土地平整→耕地翻耕等施工工序,对项目区未开垦的土地进行翻耕,开发成耕地。针对已实施的24个土地开发项目,项目规模0.5758万亩,新增耕地0.5414万亩,新增其他农用地0.0344万亩,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

2.2.2 田间道路工程

针对项目区均为荒草地的现状,既有道路路面大部分为土路面,土壤为粘性土壤,逢雨季和汛期,路面和路基泥泞,尤其是春天反浆期和汛期更为严重的特性,对整修田间道均需填高路基。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科学合理确定田间道路面宽、铺设厚度、铺设材料等设计要素,保证路面积水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干。

2.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3.1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项目实施共建设田间路27条,宽度3-5米;生产路8条,宽度2m,路面现状坑洼不平。

2.3.2 整修田间灌排设施

项目区布设机井作为灌溉水源,新打机电井19眼,每眼机电井配输水软管,外挂控制柜1台,电力设施主要为潜水泵1500QJ15-50和10KW柴油发电机。漫水桥共3座,上游基础前端设浆砌石防冲,下游末端设浆砌石防冲,河道中间根据长流水的宽度确定布设过水涵管,满足枯水期流量的承泄要求,混凝土路面,采用铁链连接。

2.3.3 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设施

为保证项目区排水沟排水顺畅且不冲毁两侧耕地,设计对排水沟两岸进行护坡,现有沟断面不规则时宽时窄,设计按现有沟断面进行规范,确保不占用耕地的原则进行护坡。护坡采用钢筋石笼结构,笼网采用三层,基础一层,地面上两层,阶梯形式。浆砌石护坡采用既有护坡形式,采用直立挡墙形式。

2.4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项目实施后,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农民稳定增收和生活宽裕创造了条件;同时为产业结构调整准备好了前期平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后,建立高产农业,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使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得到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2.5 改善生态环境

(1)保护土地,提高耕地质量。项目区实施后,通过田间基础工程的配套,遏制水肥流失和土壤退化现象。同时使原来的荒地变成耕地,土地荒芜面积也大为减少,改变了昔日“高低不平、杂乱无序”的荒草地。(2)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区周围的农田防护林工程较为完善,项目实施后管理好既有林带,即可涵养水分、改善地区小气候,又可起到保护渠、沟、路的稳定性;生态环境将逐渐形成良性循h。(3)提高水利设施后,可抵御自然灾害。该项目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耕地质量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土壤改良等工程措施,达到增加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问题

3.1.1 耕地保护意识仍需加强

由于农民耕地保护意识薄弱,部分群众对土地整治认识不到位,意愿诉求与整治要求不一致,项目施工有阻力。各乡镇均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虽然按照相关规定,都与项目所在乡镇街、村社签订了工程后期管护合同,但所在镇村无专人、无管护资金,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沟、渠、路等后期管护不到位,整治效益不明显。

3.1.2 部门统筹协调不够 农村土地利用、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部门对规划实施、项目管理、资金安排各有规定,相互间衔接不够,标准不一,导致工程建设时序紊乱,功能不匹配,投资综合成效不显著。部门资金整合不力,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投入标准相对较低,每亩1000至1500元,农业、水利、林业、扶贫、农综等涉农资金分散,未能形成合力的叠加效应。

3.1.3 整治项目分布不平衡,覆盖率有待提高

全区土地整治项目2009-2015年共实施25个补充耕地项目,涉及15各乡镇,尚有2乡镇没有任何土地整治项目,涉及15个乡镇中,多数乡镇仅实施1个项目,涉及土地面积较小,项目覆盖有待提高。

3.2 提出建议

3.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耕地保护意识

加大对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为土地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拆除破坏耕地,违法占地行为,加大对违法用地反面典型事例报道,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将管护工作纳入耕地保护范畴,作为绩效考核内容。加强管护制度建设,制定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建立管护队伍,确保整治后期管护实施到位。

3.2.2 加强规划统筹,有效整合涉农资金

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成片、分块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土地整治整体规划,做好与农业发展、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加强各项涉农资金的整合,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成效”的总体要求,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建设、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向项目区,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综合效益和叠加效应。

3.2.3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项目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工作机制,规范土地整治立项、项目监督管理、工程验收、工程管护、新增耕地流转等问题,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服务、协调职责。严格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对项目资金实行专帐、专户、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使用全程跟踪检查,建立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参与的风险防控共同责任机制,_保资金安全。

4 结语

总之,把综合效益作为衡量一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可以直观、准确地判定项目方案是否可以促进土地综合整治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35-2013《县级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S].北京:标准出版社,201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