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机理与对策探讨

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机理与对策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15 01:39:49
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机理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2-08-15 01:39:49     小编:

摘要: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技术效率密切相关。以服务业技术效率为核心,加快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关键。文章从技术效率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和对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照分析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而对实现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效率;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8-0085-04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2013JK0112);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协同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2014KRM25);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生产性服务贸易对陕西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14JZ017);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2015C053);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协同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2013ZXSK24);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区域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空变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BS14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铁山(1974-),男,河北唐山人,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经济师,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服务经济与创新。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从1978年到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39%增加到482%,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服务业还存在进入门槛高、行政管制多、垄断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竞争力。加快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从以要素投入为中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向以效率提高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方式。本文拟从技术效率的视角探讨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机理,并结合相关实践对服务业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对策建议。

一、技术效率与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机理

技术效率属于生产率的范畴,是衡量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指标。Farrell(1957)首次从投入的角度提出技术效率的概念,他把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部分,其中的技术效率是指在既定技术水平和投入水平下获得最大产出水平的能力,即在给定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的实际产出和假设同样投入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之比,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技术非效率。[1]Fuchs(1968)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表的研究发现,服务业各主要领域作为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占全部产值的百分比都有所提高,其中金融服务、商业性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提高最为迅速。后来的事实证明,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和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2]反之,整体经济的技术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并影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技术效率提高直接促进服务业发展。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技术效率越高,服务业发展就越快。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服务业发展:第一,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供求矛盾,保障各生产要素功能的完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而积累的增加会促使对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大,这可以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同时,服务业中那些技术效率不高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被淘汰,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第二,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使服务业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服务业结构转换和资源转化能力,使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与服务业结合,加快服务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3]同时,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以为服务业从业人员提供更优厚的劳动报酬,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业发展就像双螺旋结构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升级,使服务业逐渐向高级化发展。第三,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技术效率的提高会促使服务业以更低的成本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反之,制造业的发展扩大了对服务业的需求,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4]

2技术效率提高间接促进服务业发展。技术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而间接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是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阶段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发展而来的。现代服务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由信息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产生的新型服务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类是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从传统服务业改进和衍生而来的服务形态,如现代金融、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业。[5]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改造使服务业发生以下变化:一是技术进步促进了专业分工和服务外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深化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催生了对服务业的新需求和新型服务企业,促进了服务外包的兴起和效率的提高。新兴服务业反过来对信息技术进步有了更大的需求,这种循环使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化,两者的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分工深化完善了服务业产业链。专业分工的深化和高新技术的支撑增强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和融合,使服务业的形态更加丰富,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服务作为生产的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生产价值和技术效率,成为盈利的主要源泉。同时,产业链的完善过程也是服务业的集群化过程,大量服务企业通过空间集聚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三是分工国际化提升国际服务业结构。服务业分工的国际化使服务业产业链延伸到世界范围,世界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使国际服务外包的产品结构也有明显提高,从低附加值领域转向高附加值领域。[6]总之,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了服务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和转型。 3技术效率影响服务业发展趋势。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升级后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赢利、高增长等特点。这些特点本质上都以高技术效率为基础,并且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服务业的知识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兴起表明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转向知识化,知识和技术成为提高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基础要素。[7]第二,服务业的生态化。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使人们将关注的重点从服务业的产量转向了生态和环境,把服务过程清洁化和生态化作为服务改进的目标,环保法规的完善和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促使服务企业不断创新出绿色服务产品。第三,服务业的社会化。信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效率改善提高了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扩大了服务企业的服务半径,激发了人们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迫使服务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的区域、层次、功能显著分化,服务业也逐渐实现了社会化。第四,服务业和制造业界限模糊。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深入的互动和融合使制造业转向了服务化,服务引导了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另一方面,改进后的制造业进一步改变服务业,服务产品可以像制造业一样进行批量生产。第五,服务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服务业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进而推动服务业的产品、经营方式不断创新,服务业的服务方式呈现网络化、连锁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第六,公共服务更公平。服务业效率的提高促使公共服务机构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也会提高社会力量对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效率,从两方面更好地保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分配。

二、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1我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等发展程度国家的水平。然而,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状况相似,只是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较低。这说明,引起中外服务业差距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的低下。由于我国工业化早期企业“小而全”的发展方式以及粗放的经营方式,服务业技术效率长期不能得到充分发展。[5]服务业生产率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特征:国际服务业生产率呈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虽然各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初始水平差异巨大,但在生产率发展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我国服务业生产率起点较低,尽管近年来有所增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劣势,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服务业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工资、劳动者素质、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等对我国服务业生产率没有起到太大的影响。[8]可见,服务业发展不是单纯的要素投入问题。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服务业技术效率比较高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其服务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因此,要注重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和生产率。[9]当前,我国服务业刚进入结构升级和转型的起步阶段,尽快提高服务业技术效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从国内范围来看,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较低,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未能充分挖掘出现有资源和技术的潜力。而且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区域服务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并在不断扩大,这加剧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其关键原因在于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因此,为推动服务业发展向集约型转变、缩小服务业的区域差距,必须推动各地区的市场化改革,加强社会基础和制度建设,激励各种服务业主体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保持行政环境透明、行业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从而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效率。[10]

2我国服务业及主要部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检索,可以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市场化程度、资本密集度,以及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工业化水平。[10]进一步,对我国服务业下属主要部门的技术效率进行文献检索,可以总结出各领域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一,旅游业。旅游业整体技术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下,而地区间效率差异的原因在于区位因素、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劳动力素质的影响。此外,企业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持股比例、旅游业市场集中度、旅游基础设施效率、服务业整体效率、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影响旅游业的效率。第二,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的总体效率低下,其规模过大导致了规模不经济;我国航空企业的技术效率远低于全球运营收入前100强外企的技术效率,我国航空企业在经营管理机制、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国际竞争力。第三,保险业。保险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保险企业的低水平恶性竞争、创新能力不足等微观因素,以及保险产业政策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均衡、市场化程度低等宏观因素。此外,企业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管理水平、经营集约化程度、产品多元化程度等也影响了保险业的技术效率。第四,银行业。企业的资产、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结构等微观因素,以及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企业整体效益状况、市场结构等宏观因素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有影响。商业银行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与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生产资源配置渐趋合理、市场竞争不断提高、信息化投入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有关。第五,电信业。由于电信业的规模无效率,近年来政府的规制改革对电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确实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增加竞争是提高电信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服务业及其主要部门技术效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干预和政策、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创新。

三、技术效率与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言

当前我国服务业及下属部门的发展方式仍然属于效率低下的粗放型。要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就要从以要素投入为中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向以效率提高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方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服务业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也应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步。[11]为此,本文结合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以及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对策。 1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提高市场化和开放程度。首先,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应明确职能,强化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政策措施构建起整个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为推进服务业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体制,提高市场化程度。行政垄断的体制性障碍是我国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壁垒和行政管制程度;引入竞争者和竞争机制,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即使对于重要行业和敏感领域的管制,也应减少使用行政手段,以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第三,鼓励服务开放,给予优惠政策。传统上服务业的发展普遍受到轻视,因此,需要在政策上消除对服务业的歧视性待遇,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服务业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与国际服务市场接轨。[12]实践表明,没有服务业支撑的制造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也难以形成竞争力。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以及给予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推动服务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2做好服务业规划和协调,整合服务业产业链。首先,在政府主导下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区域规划和协调。既要促进区域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又要明确和优化不同城市和区域发展服务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选择基础好、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其次,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通过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和发展拓展空间,以服务业为纽带整合各种资源,完善和拓展服务业产业链。第三,加强服务业产业集群,完善服务业产业链。针对当前我国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和缺乏核心企业的现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在服务业产业集群内部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集群的优势和竞争力。为了提高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水平,应鼓励中小服务企业通过市场和资本手段在技术扩散、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重组,促进产业间的互动与渗透,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幅提高服务业的技术效率。[6]第四,扩大服务业规模。目前,我国服务业只能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还没有达到最优规模。为了提高生产技术的利用效率,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还有必要鼓励企业发展规模,重点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但要尽量避免过多依赖数量扩张来推动,坚持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共同发展,在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要素的生产率,以规模效率的改善促进技术效率的提高,通过坚持集约型发展方式使服务业真正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3]

3提高服务业劳动力素质,多渠道引进高级人才。劳动力素质对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高级知识型和创新型人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进入了服务业,但是受过适当培训的劳动力短缺仍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国首先需要下大力气提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为产业升级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以高职院校为基地,同时鼓励民办培训机构,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打破封闭办学方式,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实行对口、适用的“订单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又具有熟练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服务人才。其次,建立和完善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专门培训和资格认证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同时,鼓励各企业开展内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培训和资格考试应给予补贴。第三,在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采取多种渠道,鼓励高校和专门培训机构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拓宽引智途径,通过海内外高级人才引进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服务业高级人才;[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学有专长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尤其是金融、会计、法律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才,应打破以往人才引进体制的束缚,放宽户籍等方面的限制,提供一站式的手续服务。

4完善服务创新体系,推进区域服务创新。首先,加快完善服务业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化服务业的要素配置,支持区域产学研联合,实现创新的集成和互动。第二,推动都市圈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服务创新。以现代通讯技术和快捷交通运输为基础的“都市圈”是区域创新的成功方式,它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市场推动下产生的。要素集聚与扩散是其地域空间组织形式转变的控制阀,交通建设是其空间结构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发展的关键动力。都市圈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提供了有利的文化、金融、通讯、贸易环境和政策,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互转换和融合。掌握着主导创新的知识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逐渐成为创新的主体,开始成为引领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在都市圈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服务业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又带动着制造业升级和都市圈产业结构优化。[13]第三,引导中小服务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整合服务业产业链的资源,使企业的营销渠道、客户资源有机结合,提高服务产品的创新水平,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竞争力。

四、结语

技术效率与我国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实现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关键是以服务业技术效率为核心,从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发展方式。通过提高技术效率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促进服务业发展,还能对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有积极影响,最终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为了顺利实现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应当注重从政府、产业链、人力资源、创新体系四个方面考虑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蒂莫西・J・科埃利.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傅京燕.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8,(3).

[3]魏世红,谭开明.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7).

[4]韩德超,张建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08,(6).

[5]刘英华,何庆明.中国服务业发展趋势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6]蓝庆新,范忠伟.世界服务业发展新特征、新趋势及我国战略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8,(3).

[7]张耀谋,李力.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8]任英华,王耀中.国际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9).

[9]郭显光,敫宝林.江浙沪服务业发展技术效率的实证比较[J].统计教育,2007,(2).

[10]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4).

[11]关晓光,汪毅霖.效率改善、发展转型与转轨效益[J].南方论丛,2006,(2).

[12]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13]陈莞,谢富纪.基于大都市圈创新体系视角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功能研究[J].技术经济,2009,(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