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不同烤烟品种在正安生态烟区的产量和品质表现研究

不同烤烟品种在正安生态烟区的产量和品质表现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0:04:20
不同烤烟品种在正安生态烟区的产量和品质表现研究
时间:2023-08-07 00:04:20     小编: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3个烤烟品种遵烟6号、K326、云烟97在正安生态烟区的产量和质量表现。结果表明:K326产量、质量综合表现优于遵烟6号、云烟97,烟叶风格特色更加符合“真龙”品牌配方的原料需求;遵烟6号作为具有高产量、高香气成分含量的潜力品种,值得进一步探索利用。

关键词:烤烟品种;正安生态烟区;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2.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8-0049-04

Abstract Th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Zheng’an ecological region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ree tobacco varieties, Zunyan 6, K326 and Yunyan 9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K326 was the best in the three varieties, whose style characteristics we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raw material demand of Zhenlong Brand formula. Zunyan 6 possessed high yield and high content of aroma components, so it was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as a potential variety.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Zheng’an ecological tobacco region; Yield;Quality

品种是影响优质特色烟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烟叶产质量形成的贡献率占25%~35%[1,2]。不同烤烟品种都有其特有的生态和栽培条件适应性[3]。选用最合适的品种才能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及品种本身的优良遗传特性,生产出优质特色烟叶[4,5]。优质特色烟叶是烤烟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中式卷烟的核心原料[6]。生态烟以其无农药和化学肥料残留的品质特色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近年来,广西中烟围绕“真龙”品牌卷烟风格定位,在正安基地烟区开展生态烟叶研究与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彰显品种特色,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生态烟的种植表现,筛选出了适合正安烟区生态烟种植的适宜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在贵州省正安县班竹乡万家山村广西中烟生态烟基地进行。土壤为新开垦地,pH 5.16,有机质30.0 g/kg,碱解氮191.6 mg/kg,有效磷9.38 mg/kg,效速钾 104.87 mg/kg。

666.7m2基施有机肥600 kg。有机肥(风干样, 含水率约10%)含有机质56.60%,N 3.97%,P2O5 2.32%,K2O 2.41%,pH(H2O)7.29。栽后30天,666.7m2施硫酸钾15 kg。

1.2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其中K326、云烟97、遵烟6号分别种植5.20、5.13、2.13 hm2。移栽密度为每666.7m2 1 333株,行株距100 cm×50 cm。移栽时和栽后20天左右分别用2%有机肥对水浇施,每株0.5 kg。单株留叶18~19片。

1.3 取样与处理

按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烟株20株,用不同颜色毛线标记,统计烟叶产量和等级,按部位取烤后烟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评吸。烟叶样品在50℃温度下烘干,粉碎,作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检测。对中部叶进行香气成分测定。

1.4 香气成分的测定

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分离烟叶香味物质;采用GC法测定其酸性成分,通过GC-MS测定中性成分。

1.4.1 GC条件 Perkin Elmer Auto-System GC色谱仪(配置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进样口温度:250℃;毛细管柱:HP-FFAP(50 m ×0.32 mm i.d.×0.53 μm d.f.);载气:N2;柱头压:100 kPa;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270℃;检测器氢气流量:35 mL/min,空气流量:350 mL/min;进样方式:不分流和1 min后分流;分流比:20∶1;进样量:2 μL;采用与标准物质对照保留时间的方法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内标:乙酸苯乙酯。程序升温: 70℃ 1 min,然后4℃/min升至210℃,保持20 min。

1.4.2 GC-MS条件 色谱柱:DB-5(30 m×0.25 mm i.d.×0.25 μm d.f.);程序升温:40℃ 2 min,然后4℃/min升至250℃,保持10 min;进样口:250℃;载气:He;柱头压:100 kPa;分流比:30∶1;进样量:1.0 μL。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170℃;EI能量:70 eV,扫描范围:35~350 uam;内标:芳樟醇;对采集到的质谱图利用NIST和WILEY两个谱库进行串联检索;采用面积归一法定量。其余色谱条件同GC。

1.5 烟样化学成分和有机肥、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1.5.1 烟叶样品 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和pH值采用美国产热电AntarisⅡ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钾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氯采用莫尔法测定。

1.5.2 有机肥样品 总氮采用德国产元素分析仪测定。P2O5采用硫酸-过氧化氢消解,钒钼黄比色法测定。K2O采用硫酸-过氧化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5.3 土壤样品 水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6 烟叶评吸

广西中烟技术中心评吸专家采用九分制评吸标准进行评吸打分,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态烟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三个品种相比较而言,最大叶叶长和叶宽均为云烟97>K326>遵烟6号,打顶后株高云烟97>遵烟6号>K326,单株留叶数遵烟6号>K326>云烟97。可见,云烟97和遵烟6号长势优于K326。

2.4 不同品种生态烟中部叶香气成分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三个品种在检出的35种香气成分中,K326糠醛、糠醇、巨豆三烯酮3、2-环戊烯-1,4-二酮、5-甲基糠醛、苯甲醇、愈创木酚、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甲基丙酸、异戊酸、2-甲基戊酸、3-甲基戊酸、庚酸13种香气成分最高;云烟97苯甲醛、6-甲基-5-庚烯-2-酮、苯乙醛、苯乙醇、二氢大马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新植二烯、香叶基香叶醇、棕榈酸甲酯、丙酸、丁酸、戊酸、4-甲基戊酸、己酸、壬酸、辛酸、苯甲酸20种香气成分最高;遵烟6号以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2种香气成分最高。

李章海等[11]研究表明,香气成分总量并不能完全反映烟叶香气质量的好坏,而香气指数B值是反映烤烟香味底韵(基香)和吸味的重要指标,一般香气指数B值高,香味底韵(基香)和吸味就好。三个品种相比较来看,中部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为云烟97>K326>遵烟6号,酸性香气成分总量为 K326>云烟97>遵烟6号,香气B值为 K326>云烟97>遵烟6号。

2.5 不同品种生态烟评吸质量比较

由表5可见,从评吸品质指标分值来看,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总分均为K326>云烟97>遵烟6号。K326各部位烟叶香气质、香气量较好,烟气透发、细腻,烟叶杂气和刺激性最小,甜度和余味较舒适,总体评吸质量较好,云烟97次之,遵烟6号相对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3.1 三个品种比较而言,遵烟6号虽然产量、产值、经济效益最好,但香气物质含量、评吸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最差;K326香气物质含量较高,评吸质量最好,产量、产值、经济效益不如遵烟6号;云烟97评吸质量比K326差,但比遵烟6号好,且产量产值较低。这就是烟叶生产上存在的产量与品质的矛盾。K326品种烟叶具有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性好,香气量足,浓度中等,余味尚舒适等特点,烟叶风格特色更加符合广西中烟“真龙”品牌配方的原料需求。因此,建议生态烟种植应当选择K326。

3.2 遵烟6号作为一个具有高产量、高产值、且香气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潜力品种,应进一步探索高产优质的生产技术,使烟叶风格特色充分彰显。

参 考 文 献:

[1]王字超,朱列书,胡日生,等.新引烤烟品种适应性研究[J].作物研究,2009,23(4):261-264.

[2] 杨隆飞,占朝琳,郑聪,等.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l,23(6):46-48.

[3] 周金仙.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量、品质变化研究初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1):97-102.

[4] 陈前锋,田明慧,彭芳芳,等.7个烤烟品种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的比较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8):14-17.

[5] 刘齐元,刘小林,张德元,等.品种与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185-190.

[6] 陈晓燕,刘燕,付修廷,等.云南昭通植烟区烤烟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9):22-25.

[7] 张鲁民,刘彦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66-68.

[8] 李章海, 冯勇刚, 刘登乾,等.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Q型聚类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26):8256-8258.

[9]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3-141.

[10]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1]李章海,王能如,徐增汉,等.烤烟香气指数的建立及其与烟叶质量特征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55-1056, 107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