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乡镇新增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对策选择的浅议

乡镇新增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对策选择的浅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8-15 11:13:29
乡镇新增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对策选择的浅议
时间:2016-08-15 11:13:29     小编:宁可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也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本细胞。乡镇财政运转,一方而直接关系整个国家财政状况,另一方而又影响着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我国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据我们的调查表明,乡镇财政运转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突出问题是:乡镇新增债务增加,负债而较广,债务规模较大。

由于各个乡镇之间自然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而差异很大,一些偏远山区乡镇自然资源匾乏且经济发展落后,产生债务的问题较为突出。

在被调查的110个乡镇中,大多数乡镇产生了新债务。乡镇新生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乡镇政府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各乡镇新增债务现象较为普遍且金额较大。乡镇债务涉及区域范围较大。乡镇负债如果不能及时及有效的解决,不仅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风险,业已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这些乡镇新农村建设中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深入分析这些新生债务的形成原因,寻求化解对策,对基层政府职能改革与创新,乡镇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如何化解乡镇新生债务应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乡镇新生债务的形成原因

乡镇新生债务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从问卷与调研中,我们发现乡镇新生债务形成的途径大体归纳为以下几方而:

(一)体制方面的原因

从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分析看,主要有三个方而:第一,经济体制方而的原因。有些乡镇地理位置不利,自有资源匾乏,经济禀赋较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基础薄弱。我国在较长时期内,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又直接导致了国家对农村投入少,对以农村为主的乡镇,尤其对落后的偏远乡镇、山区乡镇转移支付倾斜过少。这些乡镇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不少乡镇财政运转困难,成为了吃饭财政,土地财政。另外,经济发展方式方而的投资拉动模式,投资损耗大,科技含量低,效率低,造成乡镇建设负债。第二,财政体制方而的原因。分税制改革提高了财权方而的两个比重,但对一些事权的安排缺乏界定,对可能形成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估计不足,在政策执行中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放,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集中。加之新农村建设中,任务下放多,财政拨款少,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滋生出新的债务。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第一,多数乡镇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普遍较差,财源不足。中央以及省市政府对项目投资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配套资金。在新农村等建设中,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布置的建设任务,如小城镇建设村村通工程、房屋拆迁、整治村容村貌及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得不举债建设。第二,乡镇文化中心、卫生院建设等都需要乡镇配套,对经济不发达乡镇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无力承受形成债务。第三,公车消费的油费、维修费,司机、雇佣临时工等工资数口支出庞大。

(三)管理方面的原因

第一,完不成上级的各项收缴款任务举债;第二,领导班子换届时新官不管旧账形成的债务;第三,收支无计划,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举债。

乡镇债务的大量存在,其后果十分严重。对基层政府职能的发挥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增大了乡镇财政运行困难,迟滞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公共财政职能的发挥,不利于深化地方财政改革。长此以往,对农村经济、社会及政治稳定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化解乡镇新生债务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改革,化解乡镇债务

1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根据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明确界定乡镇政府职能范围。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维护治安管理和公益性事业等应由国家及其他部门承担的责任从乡镇职能中剥离。建立完善稳定的发展农村公益性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减少乡镇支出负担。

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核定上级政府和乡镇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科学划分他们之间的收入与支出,并据此合理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地方共享税,以保证各级财政良性运转。争取提高乡镇财政分享比例作为乡镇财政收入,以增加乡镇财政收入来源,使事权和财权相适应,促进贫困乡镇真正走出困境。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而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推进增值税改革。在现有税制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情况,加大对山区、落后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财政的可用财力,杜绝或减少乡镇的新生债务。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水利、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以减轻乡镇的财政压力和经济负担。

4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一是淡化上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将地方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方而转换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大地方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大力精简机构,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压缩乡镇数量,减少财政供养人口,遏制和削减乡镇行政经费的不良扩张;三是坚决杜绝政绩工程,要改革和完善地方干部考核选拔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干部的政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搞形象、政绩工程,减少资金的浪费和损失。乡镇建设中,尤其要防止出现新的政绩工程,避免产生新的政绩工程负债。

(二)发展乡镇经济,化解乡镇债务

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解决当前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风险问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山区乡镇政府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步伐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发展多种经营,开拓农特产品市场。

2发展乡镇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经济的发展决定财政的发展,发展经济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在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要立足于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分工,大力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3科学论证新上项目,防止滋生新债。要科学论证项目,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科学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真正实现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良性循环。健全项目建设资金的归集、拨付、结算和分析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投资规模。

(三)加强科学管理,化解乡镇债务

1加强民主管理,严防产生新债。一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要讲求时效和实效,特别是乡镇重大决策、投资建设项目等,要采取听证、公示等形式充分征集意见,实行事前民主、事中监督,努力使乡镇财务收支更加公开、透明,防止新生债务的增长。二是发挥民主评议在选拔任用干部中的作用。完善乡镇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有效的干部问责机制,并与职级晋升等挂钩。通过促进乡镇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防止因投资失误而产生新生债务。

2强化财政管理,杜绝或减少新债。一是压缩非生产胜、非建设性开支。对收支预算不能平衡的乡镇,要主动调整支出结构,压缩支出规模,降低支出标准,严禁负债搞非生产性基本支出,限制公车、招待费等开支。二是推行基础设施和公益等事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改革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方式,进一步创新投融资体制,改变政府财政包揽一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做法,鼓励民间投资建设,以杜绝或减轻新生债务。

3健全财政风险预警制度,全程控制新生债务的产生。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乡镇财政收支进行检查,对各乡镇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债务风险定期进行评价公布,促使乡镇自查、自律,实现对乡镇债务风险的全程监控制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