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危旧房改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调查研究

基于危旧房改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调查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8-30 10:40:04
基于危旧房改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调查研究
时间:2016-08-30 10:40:04     小编:柯蓉

摘 要: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性老化和结构性、功能性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保护与更新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及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实施难点,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项目为列借鉴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危旧房改善的创新做法,找出适合温州地区的具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危旧房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模式

1 调研背景

当前我省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已得到显著改善,但早期开发建设的一些城镇住宅房屋由于技术标准偏低、设计施工水平不高、业主使用安全意识不强、历经自然灾害侵蚀等原因,使用寿命有所缩短,一批城镇老旧住宅房屋由于年久失修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一些尚未整治改善的历史文化街区尤为明显,亟待解决。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和杜绝危旧楼房事故的发生,根据建办电7号和温政办发明电〔2014〕116号文件要求,鹿城区政府已组织开展全县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据了解,2015年初,其中单单庆年坊、来福门社区以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主就有丙类房屋390处、C级危房6处、D级危房有7处;五马街道丙类有1800处、C级58处、D级120处(已解危15处,未解危105处)。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危旧房改善,走出一条推进“民生改善”与“名城保护”有机结合的路子,对促进社会和谐、保护历史文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温州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

2.1 区位性过时

历史街区或因周边自然景观或因散布的名人故居、古刹名寺而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但随着街区依附历史要素的消失承载历史信息的减少,街区特色也在消失,街区的区位性过时,造成了街区对于资金及人气的吸引力下降。

2.2 功能性过时

功能性过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街区内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与现代生活相冲突,有些街区至今仍没有解决下水问题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其次,街区内缺少公共设施。对居民生活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点过时是传统建筑的功能过时,原本由一家居住的院落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挤进了几家甚至十几家人,造成院内人均居住面积过小。同时,传统住宅功能不配套,缺少现代生活需要的厨房、独立卫生间等功能要素。

2.3 物质、结构性过时

此种过时多是因为建筑的物质或结构性退化而产生。房屋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街区衰败、居住品质下降的重要症结。传统居住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长期未得到定期的维护与修缮。街区内居住人口的增加更加快了建筑衰败的速度。进入20世纪90代,房地产开发的浪潮被引入到旧城居住区改造之中,对传统居住建筑更加疏于管理。目前,在历史文化街区中部分危房已经对居民的居住安全造成影响。(2006年墨池坊杨柳巷一处房屋因年久失修倒塌、2014年解放路部分建筑外墙脱落,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3 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定义

根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根据《温州市城镇危旧住宅房屋治理改造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危旧房屋是指根据《浙江省既有城镇住宅房屋结构安全排查技术导则》标准,在全面排查全市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建立城镇住宅房屋使用安全“一楼一档”的基础上,对存在重大结构安全隐患的丙类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对经鉴定为C、D级的危旧住宅房屋。

本文所提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是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除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和历史建筑以外,对存在重大结构安全隐患的丙类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且经鉴定为C、D级的危旧住宅房屋。

4 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实施的难点

4.1 保护改善兼顾难。现存的老房子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求,不能按现代住宅设计标准推到重建,但受建筑格局和功能设施的局限,常规维修缮又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品质需求。如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危旧房改善找到切入点,有效实现文脉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共赢成为首要课题。

4.2 民意不一实施难。“家门里的工程”是危旧房改善的最大特点,住户间因产权性质、居住面积、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利益诉求五花八门、错综复杂、极难统一,同时住房结构、各类管线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往往一个住户的不同意见都能使工程搁浅。如何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统一住户意见成为改善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4.3 政策缺乏启动难。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组织协调工作涉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相关部门,如仅项目审批一个环节就涉及发改委、住建委、规划等多个部门。如何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是改善工程面临的基础课题。

5 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项目分析

改造前的小河直街地区居住条件差: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大量搭建破坏了原有建筑格局,影响了通风采光;住房缺乏基础设施,居民生活不便;环境脏乱,街道地势低,遇大雨严重积涝。同时,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差:街区立面历史元素不断流失,历史构筑物散落无人管理。

通过整治,街区建筑得到了改善,住房安全得到了保证,提高了防洪涝灾害的能力;居民住房面积显著增加,各类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得到了完善。街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发掘和保护,传统风貌获得延续。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文化效应,2007年获得了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其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5.1 杭州市危旧房改善工程分类

危旧房改善工程分成“两大类+三小类”。首先针对危旧房改善项目不同的资金来源,将工程分为“非项目带动类”和“项目带动类”两大类,“非项目带动类”指以危旧房改善立项,以市、区财政资金为改善资金来源,由各区危改办牵头组织实施的项目。“项目带动类”指以公建或房地产开发等其他城市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筹集,通过项目实施一并改善危旧房居住条件的项目,如杭州市运河集团实施的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工程一期、二期和三期。其次,在区分“非项目带动类”和“项目带动类”的基础上,再根据危旧房的建筑结构特征、规划条件及改善需求,将改善形式分为“维修改善”、“拼接改善”、“重建改善”三小类。 5.2 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

本着“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保护方针,根据不同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存状况的差异,采取三种保护模式区别对待:

(1)原模原样-选择极具代表性的结构尚为完好的房屋,将其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对其中受损的构件进行加固及调换,对室内的卫生、隔音隔热、通风等设施进行适当改善。

(2)原汁原味型-对结构不再完好、存在防洪排涝问题的建筑,提高原房屋地坪后,利用尚能利用的原构件在原址复原,并改善室内环境。

(3)似曾相识型-拆除街区内解放后修建的砖混结构的房屋,将其恢复清末民初的风格。其上述三类保护模式与杭州市危旧房“维修改善”、“拼接改善”、“重建改善”三种改善形式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点。

5.3 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工程创新做法

一是因地制宜、因房而异。对每幢房屋建筑进行现场测绘和危房鉴定作为设计依据,实行“因地制宜,一幢一方案”,保障改善工程的可行性和改善成效的最优化。根据实际适当参照危旧房的改造,对于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尽量予以调换,布置好厨卫、水电等生活设施,建设共同沟、实施管线上改下等配套基础设施,大大方便了小河直街原住民的生活。同时,考虑到保护范围内现状房屋的历史特殊性,对有关日照间距、消防、建筑节能等指标进行优化。

二是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允许住户自行选择不同安置方式,对选择货币安置和外迁安置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选择回迁安置的可实行同一搬迁范围内等面积安置(保底和优惠扩面政策),允许产权人按保护规划要求自行保护修缮等。以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为列,该项做法直街促成285户原住民在短短2个月内完成自主安置选择,类似经验还体现在桥西、大兜路等历史文化街区。

三是创新项目审批管理机制。出台《关于危旧房改善项目相关事项审批的意见》,实行“联合会审和委托管理”相结合制度,且对危旧房改善不同方式分别明确了项目立项、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等各个手续办理路径,且极大优化了危改项目审批流程。

6 关于温州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改善实施意见

考虑到温州实际情况,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在土地资源缺乏且安置成本高的情况下,无法像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搬迁、成片改造,而应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规划设计引导、政策引导、有机更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为居民自行保护改善提供良好条件。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

(1)成立以属地政府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环境、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的日常维护、巡查和管理工作,对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组织抢救性修缮;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停车、供水、排水、排污、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条件。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危旧房改善为主制定年度保护整治计划,指导、督促相关保护责任人履行义务。

(2)成立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住建委,市住建(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危旧房屋改善的组织、协调、监督等管理工作,市相关部门出台危旧房改善配套政策,规范指导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设计、审批、改善、施工、验收等实施工作,并将相关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有关部门行使。

二是规划设计引导。

(1)街区保护与更新定位:保留其传统的风貌文化、保护现有的和谐空间和街巷肌理,体现街区厚重的文化内涵。对于各个单个建筑主要是改善其外观立面,室内空间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和居住安全,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及妥善考虑相邻关系人利益的前提下,可结合实际适当放宽容积率指标。同时,对于街区内违章建筑要予以拆除,与风貌不协调建筑可予以重建改善,为停车、管线上改下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供空间。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三年保护整治实施方案、设计导则以及旅游、产业布局等有关专项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设立有效公共参与机制,以便更好的服务与指导居民自行保护改善。尤其是设计导则要深入挖掘街区建筑文化内涵,通过现场测绘和建筑评估,细化各建筑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梳理不同类型建筑各个细部做法。

三是政策引导。

(1)确立责任主体。确立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中非国有建筑的所有权人和国有建筑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承担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负责建筑的维护与改善,并承担相应的改善费用。

(2)优化审批流程。对列入年入保护整治计划,其改善方案符合保护规划等要求的项目,可按危旧房改善有关审批程序办理。

(3)奖励机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历史建筑(以危旧房为主)保护改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督促保护责任人加强保护措施。对达到保护改善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和列入年度整治计划危旧房改善的项目,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四是有机更新。正确引导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各方力量,规范街区危旧房改善的建设行为,引导部分居民人口外迁、房屋自主更新、产业升级转型等。如:严格控制街区外来出租人员,疏散原文化低的外来务工出租人员,引进与产业相关的文创、非遗等人员,以便形成下店上居、前店后居的传统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发展;通过控制“高地”(如: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和收购自愿外迁住户,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和服务设施,提升街区生活环境。

五是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1)历史街区内有部分居民自身存在外迁意愿,但手头缺乏足够购买商品房的资金,只能等待街区整体改造的唯一机会获取拆迁费购买安置房。通过搭建街区房产交易平台,私房买卖渠道与政府的房屋回收渠道并存,引导和规范二手房市场,给有意愿外迁的居民提供获取补偿金、进行自主疏散的可能。

(2)通过搭建服务和销售等平台、减免租金或税费等,在政府统筹引导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工作,发掘文化内涵,展示价值,合理开发与植入历史风貌相协调的旅游、休闲、文化等特色产业,如传统非遗、文化创意(IP资源)、互联网+等,确保进驻街区的业态能够得到良性发展,实现保护和更新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静,邵一鸣.剖析城市旧村改造的创新典范-杭州市区危旧房改善工程[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沈宇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