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电力体制改革:困难虽在征途难挡-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电力体制改革:困难虽在征途难挡-综合新能源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22:33:05
电力体制改革:困难虽在征途难挡-综合新能源论文(1)
时间:2013-12-18 22:33:05     小编: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能源部”虽未设立,但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改革所倡导的“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等核心价值均已得到广泛认同。当前以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监会为主体的国家层面的电力行业决策、管理、监督架构,势必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电力体制改革提速的引擎。

然而,电力体制改革宏大而复杂,虽前景光明,却也难免遭遇漩涡。今年“大部制”、“双防”、“从紧”等宏观环境,对电力体制改革进程有无影响?改革的突破点和难点何在?改革将剑指何方?诸多问题,记者通过有关专家、学者一一求解。

改革大潮汹涌目标不会动摇 “经过5年多的求索,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电力市场在改革者不断叩问和实证中开拓了新的领域,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发电侧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电源企业活力纷呈。

”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的开场白,概括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成效。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吴敬儒认为,厂网分离从实践上看是成功的,取得了很好效果。

如果没有这场改革,至少有四个现在已经实现的目标是不可能完成的。第一,电源建设不可能每年投产1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第二,电力技术进步不可能这么快;第三,发电厂的成本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减少这么多;第四,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提升。

改革的触动不是一时的、局部的,而是长久、全面的。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湖的看法是,“国务院5号文”已经表明,电力体制改革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改革的大局、趋势不可更改。

改革进程中,需要探讨的是,怎样做更符合电力发展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国情,怎样去体现中国特色,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电力体制改革已是客观存在,勿庸置疑,而且大潮正在推进。

” “大部制”方案为电改提速 今年3月初,“两会”召开。“大部制”方案最终通过,给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契机。

“新组建的能源管理机构,不是简单的组织机构名称的转换。”“两会”期间,来自能源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戎光道告诉记者,由于能源领域多年来“九龙治水”积疴沉重,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改革,可谓几经波澜。

机构名 称改变本身并不新鲜,让人欣慰的是,“必须要改”、“怎样改”、“方向在哪”等这些关系我国能源机构变革的核心问题在国家层面达成了共识,为今后继续改革奠定了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主任高世楫认为,电力行业由于其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而成为政府干预最多的领域。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参与电力行业竞争的各类主体数量更多、利益诉求更显性化。不但供电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电力产业不同环节的各企业之间也有利益冲突,在同一个市场竞争的企业更是如此。

这就需要有公平合理的规则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约束,需要专业的机构负责规则的实施。 “国家能源局的设立,体现了此次大部制改革决策、执行、监督的”三权分立“思想。

可以预见,这样的管制格局,对今后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制订、执行、监督行业规则较以往是有优势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说。

“作为第一个网络产业领域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国家电监会设立的初衷同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高世楫说,既然同样都是政府在新形势下调整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尝试,那么能源管理机构改革,就对电力监管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按照现代监管体系运行原则所做的任何有益探索,都将为中国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 困难尤在亟待突破 既然管理架构已定,那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重点和突破点何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说,我国电力企业当前主要以做大为目标,一流电厂大量使用先进的新设备是煤耗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非管理效率的反映。

未来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空间很大。所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有二:一是电价问题;二是电力市场准入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