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2009:油品销售别样生态-综合新能源论文(1)

2009:油品销售别样生态-综合新能源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22:33:16
2009:油品销售别样生态-综合新能源论文(1)
时间:2013-12-18 22:33:16     小编:

与往年相比,以“迥异”二字来形容2009年的成品油市场可谓恰如其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油市大掉头变成买方市场,销售企业改革区外公司管理体制,非油业务实现大跨越,这一切都让2009年显得格外有“特色”。

对于销售板块来说,200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成品油市场一改往年资源紧缺、“油荒”频现的状况,急转直下,变成买方市场,劳动竞赛、促销上量成为销售企业贯穿全年的重头工作。

2009年,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始实施,油价调整成为常态,调价幅度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每次调整所带来的争议却总是不绝于耳。为了精简管理层次,提升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两大公司先后对区外销售企业大动“手术”,以期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这一年,在油品销售不畅、利润大幅缩减的情况下,两大公司的非油业务却赚得盆满钵满,真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年终岁末,我们回首成品油市场和销售企业所走过的历程,并希望把这不平凡的经历记录下来,而企业用心地去分析其中的成败得失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前行。

价格改革关键性突破2009年是中国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成品油价格改革迈出突破性的一步,《成品油税费改革方案》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是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十年以来的最大成果,让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开始有章可循。

市场化、与国际接轨是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的基调。今年以来,发改委共8次调整成品油价格,5次上调3次下调,汽柴油每吨累计上涨1520元和1390元。

纵观历次调价,特别是在油价上调之际,几乎走过了相同的轨迹:国际油价攀升、调价预期高涨、两大稳价推价、投机交易火爆、发改委公布调价通知、市场再回平淡。这条“路线图”正是中国成品油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但是,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方案,自身存在着天然缺陷,这一点在历次调价的过程中尽有表现。以今年5月底为例,在国际原油价格直逼70美元/桶的消息刺激下,国内调价预期高涨,因金融危机而平淡的市场上出现了难得的火热,一些市场人士甚至称“市场已经回暖”。

而事实上,国内终端消费并没有实质性回暖,在强烈的调价预期下大量成品油只不过转移到中间商手中,市场回暖其实是假象。6月1日,发改委下发通知,上调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400元,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调整。

在等待这一次价格调整的过程中,投机需求被提前释放出来,国内市场出现较为激烈的波动,市场交易者已经无法准确判断市场供需的形势。新的定价机制让投机的诱惑被放大,企业和消费者很难把握市场所发生的变化,极易对市场需求情况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果发改委放慢调价节奏,社会交易商要么囤油不放,要么大规模抛售。在投机心理作用下,中石油、中石化往往会借机联手推价,营造市场供需两旺的市场氛围,以更好的完成销售任务。

但是,一旦国际油价下跌,调价预期则会瞬间削弱,市场价格将出现大幅下降,两大公司联手推价的策略不攻自破,推价成果将不复存在,中间商不得不低价出货,承受巨大亏损。如果完全参照定价机制调整油价,问题同样非常突出。

6月30日,距6月1日价格调整恰恰22个工作日,发改委一个月内第二次上调汽柴油价格每吨600元。这是一次颇有争议的调价,发改委被指责逆势调价。

原因在于国内平淡的市场已经不能支撑高油价,市场尚未从前一阶段的调价预期中平静下来。就在调价的三天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由于国内成品油需求严重不足,高油价缺乏基本支撑面,成都、昆明、南昌、合肥、浙江、福州等地均出现每吨200元~500元的跌幅,重庆、成都地区下跌幅度全国最大。重庆柴油下跌 100多元/吨,汽油价最多降了500元/吨,几乎抵消了600元/吨的涨幅。

在2009年8次价格调整过程中,上述两次调价极具代表性,清晰地反映出当前成品油价格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尴尬”。其实,在成品油价格改革问题上,发改委是积极的倡导者。

对其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寻找油价调整的平衡点,即油价既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在社会承受范围之内,又能够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促进社会节约能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