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四)-综合新能源论文(1)

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四)-综合新能源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22:36:33
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四)-综合新能源论文(1)
时间:2013-12-18 22:36:33     小编: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将陆续整理以下回顾性的材料,供关心以小水电(中小水电或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事业改革发展的同志参考。【5】考察归来的思考李其道(1991年6月)(上)我们是带着如何搞好跨县区域性地方电网的建设、管理和体制问题去湘、桂、滇3省(区)考察的,重点是体制问题。

管理体制是管理经济的一种模式或方式。它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和处理好纵横向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不仅是利益关系,还包括职权关系,完整的提法是责、权、利关系。首先应该是任务、责任和相应的职能、权力,而后是利益关系。

简称权益关系。管理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要适应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滞后,要阻碍生产力发展;超前,也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穷过渡”。

处理好经济权益关系还要坚持服从于国家的生产力布局、经济区划、社会效益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能随意地扩大不属于自身的权益。对跨县区域性地方电网来讲,纵向的经济关系包括行业归口(归工口或农口,这应按照地方电业的性质、任务、服务方向和生产经营目标确定);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实行完全的政企分开,或政企合一如国家电网的网局、省局、电业局、供电局,或部分的政企合一);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协调好地、县电网之间的权益关系,等等。

横向的经济关系最主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好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即通常所说的大小电网之间的关系。还有为处理好纵横向经济权益关系所必须改善的外部环境(如保持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调整和改革电价等等),以及所必须改善的内部条件(如属于“硬件”的电源电网建设,属于“软件”的企业领导体制、承包经营和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等等)。

总之,通过管理体制的调整、改革、理顺,使以中小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业能更好地把握“两面向、三服务、一促进”的服务方向、具有不断扩大“以电养电”、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当地的电力供应从限制型的低谷中走出来,并促进整个电力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较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就是主要带着这些问题去3省(区)考察的。

历时21天,行程万公里,实地考察了3个跨县区域性电网、5个发电厂(站)、7个变电站(所)、3个调度室,与怀化、梧州、大理、楚雄4个地(州)级电力公司及主管局和龙江、黔阳、贺县3个县进行了座谈,收获很大。现归纳为:①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②政策与实力;③建设和管理;④地方积极性和企业及职工积极性;⑤地方为主与县为实体;⑥“两权分离”和“三权分离”;⑦原则性和灵活性等7个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作为考察归来的思考,供关心地方电业的领导和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研究跨县区域性地方电网的前提。湖南怀化、广西梧州、云南大理跨县电网的产生、形成,同四川的涪陵、西昌、雅安、达县、万县等老地区电网一样,都有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孤立运行到联网运行、由一县(市)联网到跨县联网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以及进一步巩固、发展的必要性,同时用实例证明在一些条件类似的地方新建跨县电网(如四川新建阿坝、乐山、南充、宜宾、成都、绵阳、遂宁等跨县电网)也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由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我国国情所决定。具体讲来,大体有以下4点:(-)建国以来,我国电力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但全国性长期严重缺电,却一直困扰着经济发展的进程。据能源部有关资料,目前仅用户缺电已超过一年1000万千瓦时,至少缺装机2000万千瓦,电业内部缺备用和更新机组高达4000万千瓦,共计6000万千瓦,占全国现有电源总装机近50%。

据四川电力工业局有关资料,1989年全省枯期缺电力170万千瓦,丰期缺电力90万千瓦,年缺电量90亿千瓦时。以四川为例,1990~1993年虽是大电投产高峰,丰期电力供应可能有所缓和,但枯期缺电仍不可避免。

特别是自“八五”中后期起,由于大电投产量少,要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规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任务,必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