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简述国有公路施工企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简述国有公路施工企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1 01:12:17
简述国有公路施工企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3-07-11 01:12:17     小编:

论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 企业 价格竞争 成因分析

论文摘要:当前国有公路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高收入低效益现 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有公路施工企业之间存在恶性价格竞争。而恶性价格竞争的形成主要与过剩的行业施工能力、投资回报率提高、公路建设市场交易准入、行业保护、地方保护等有关。 随着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国家把施工企业全部投放到建设市场中,意在贯彻“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优胜劣汰”原则,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竞争局面。但是,国有企业在内、外双重压力下,不是想办法积极地应对,而是拿起了最原始的价格武器展开了残酷竞争。究其成因,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一、 历史 原因造成的庞大施工群体、过剩施工能力为价格竞争创造了基础 二 项目业主逐渐提高投资回报率是各企业开展价格竞争的一项重要原因

2004年 7月 25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出台前,各级公路项 目业主对建设资金筹集实行的是“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机制。随着决定的出台,国家投资占整个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比重在逐渐下降(甚至完全退出)。民问资本和国内外联合资本等投资主体的进入,以及大量向 金融 机构借款、发行公司债券、联营合作等筹资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资本结构实现合理化。项目业主因投资主体、融资渠道的变化,对建设项目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必然提高,而低价招标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近年来 ,我国建筑市场没有脱离低价和微利的竞争境况,不少工程根本不执行国家预算定额,而是按建筑面积包干的办法。其承包价格与国家定额 计算 的价格有相当的出入,有的甚至下浮幅度超过了20,严重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可见,项目业主有低价招标的要求和想法。而施工企业为了顺应形势而展开价格竞争,结果 自然 是工程越做越多,利润却一降再降。

三 公路建设市场交易准入制与资质等级标准为企业间价格竞争提供了条件

公路建设市场一直实行交易准人制度。2002年,交通部规定进入交易场所的施工企业应按照 2001年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中规定的承包工程范围承包工程。新标准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 、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其 中总承包特级企业和一级企业均可承担高速公路及其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企业为通过施工总承包特级或一级资质的审核,就必须在财务能力、经营业绩 、人员资质、机械设备等四个方面满足新标准的具体要求。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为例,在经营业绩方面有两条硬性规定,即“企业近 3年年平均公路工程结算收入 15亿元以上”和“企业近 10年累计修建一级 以上公路路基 100公里以上,累计修建高级路面 400万平方米以上,累计修建单座桥长≥500米或单跨跨度≥100米的公路特大桥 6座以上,完成过单项合同额 1亿元以上的公路工程3个以上”。恰恰也就是这两条规定,迫使企业为了通过资质审核不惜采取低价竞标的办法来承揽工程。新标准意在贯彻优胜劣汰原则的制度,却同时为企业间的无序价格竞争提供了“制度条件”。

四 行业保护进一步加剧公路建设市场的价格竞争

五 地方保护是产生恶性价格竞争的重要源头

在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由此造成的,诸如招投标暗箱操作、建设成本超支、工程质量隐患、行贿受贿等问题也屡见不鲜。以 5家上市公司为例,年报显示龙建路桥、四川路桥、浦东路桥三家地方 企业 在本省(市)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竟超过其总额的 5O%。2005年路桥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取得地域分布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看出,地方公路施工企业在收入取得的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即地域倾斜性明显。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其它地方企业的情况可想而知。地方保护直接导致各企业普遍采取动用一切“资源”稳守本地市场、并伺机向外地市场 发展 的经营战略。更有甚者,为了打击对手进入新市场,往往不计成本地压低报价,形成恶性竟标。在你来我往的残酷价格竞争中,市场平均利润一降再降,结果 自然 是“几败俱伤”。

六 各种障碍使企业难以实现行业退出,价格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较高资质等级的公路施工企业一般具有经营地域较小、业务范围较窄、资产规模较大、施工能力较强、职工人数较多、人员素质较低等特点。 历史 原因造成行业低障碍准入的同时也导致高资质等级企业很难从行业中退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建筑业在国民 经济 中属于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效应,某地区一旦有企业退出,原已形成的产业链将受到一定的损害(如劳动力市场就业),地方政府存在干预的可能,退出的 政治 障碍大;其次,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资产规模和年施工能力以及大批专用设备,退出将导致设备和施工周转材料的大量闲置,因此退出的经济障碍大;最后,企业职工人数多且素质偏低,大量人员下岗、待岗或转岗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社会压力,造成退出的社会障碍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庞大的施工群体、过剩的施工能力、提高的项 目投资回报率、建设市场的交易准入制度、企业资质等级的管理、行业与地方的双重保护等都是造成恶性价格竞争的重要原因。而政治、经济、社会等障碍,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行业退出。公路建设市场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各企业自身实力越打越弱,却陷入不得不打的恶性循环 ,形成“硬撑是唯一出路”的局面。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只讲合同收入,不讲经济效益”的奇怪现象,这种情况在地方国有公路施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

参考 文献 : [2]金好.建筑市场低于成本价投标的成因分析与治理[J].绍兴文 理学 院学报,2006,

(3).

[3]张宝元.浅谈建筑业低价格竞争的危害及应对策略[J].经营与管理,2002,

(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