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审计风险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审计风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1:14:32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审计风险
时间:2023-01-10 01:14:32     小编:

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与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性服务项目,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建设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又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普遍性特点,再加上近些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逐步市场化,如何通过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监管,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政府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水利工程的各异性、复杂性、长周期等内外部因素导致一般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变得复杂和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尽可能地规避水利工程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客观、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降低水利工程造价的同时维护好各

参建方利益变得尤为重要。

1 水利工程建设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按照水利建设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将水利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分为项目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以及审计过程风险。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的话,水利工程项目审计风险也可以表述为三者之乘积。

1.1 项目固有风险

项目固有风险是指在没有任何审计管控的情

况下,水利工程项目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一个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其自身复杂性及长周期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社会人文、技术标准、工作环境,以及工程项目各方参与管理的人员道德品行、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上述项目普适性风险外,水利工程还有其独有风险,譬如地质水文条件、库区容量、地质环境以及外在社会因素等,都是不可预见性的风险。项目固有风险的形成本身是与审计单位以及审计人员的管控没有关联的,想要规避项目的固有风险需要在前期项目准备方面做足功课,提前对项目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做出预判,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1.2 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未能及时纠偏和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各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水利工程单位对于内部控制不够重视,造成管理无序或是浮于表面。由于控制过程忽视的原因,工程隐患逐渐显现出来,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质量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控制环节的失误,监理职能未能有效发挥。监理单位是工程业主单位的项目委托方,需要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费用、进度、质量进行控制与监督,是避免造成内部风险的重要环节。在当下浮躁的工程建设大环境,监理市场尚不规范,尤其是监理团队的业务水平缺陷和职能责任意识不高,导致监理职能缺失。尤其是相对于质量和进度控制,在投资控制方面更显薄弱,受监理人员数量、素质以及业主方不放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容易导致一些监理签证不实,因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1.3 审计过程风险

由于建设项目偏差致使外审人员未及时发现问题是导致审计过程风险的内部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是导致水利工程项目审计检查风险的另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不足以及审计技术以及审计方法上。首先,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经验、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都难以与审计工作完全匹配。其次,水利工程建设审计理论研究不足,尚未形成理论研究体系。相较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水利工程审计理论研究不足也会导致审计实践不足,审计务实没有指导性方向和操作对标案例。审计技术、方法与水利工程的发展不匹配也是导致审计过程风险的原因之一,工程项目审计严重滞后于水利项目发展,从而导致审计风险。

2 水利过程建设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水利工程建设的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以及审计过程风险产生原因分类多样,本文从主、客观因素进行建设审计风险分析。

2.1 主观原因

2.1.1 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及能力不匹配

对于工程项目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审计特点决定了审计的技术性和综合性,这就对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人员素质、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有财税、金融知识要求,还需要有法律知识、工程技术全面的了解,再结合自身的审计判断能力、务实工程经验和国家政策知识学习,多方面融合贯通才可以胜任复杂的审计工作内容。一旦审计人员知识有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审计结果不合理,轻则影响到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与广度,重则直接影响结果的不正确,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1.2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职业操守欠缺

对于审计工作而言,要想有效防范执业风险,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素质等要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因此,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也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人员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会极大地降低审计风险。纵观不积极的水利建设审计问题,都或多或少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有关,在工作中不按照规程规范办事,擅自删减审计程序、降低审计范围。虽然方便了自己,但是最终导致财产、资源浪费,审计问题频发,纵容了水利工程腐败、人民利益受损的事件发生。

2.1.4 审计技术与方法存在缺陷

对于一个水利工程项目审计而言,审计员无法对其所有过程进行充分审计,他们往往采用概率样本审计,采样方式或样本容量不科学,都会导致审计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项目建设审计方法都是以抽样审计为主,抽样审计以有限资源实现高预期效益的突出优点,在水利工程审计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会根据一小部分的样本资料,便得出审计结论。该种做法极大地增加了项目审计的风险。

2.2 客观原因

2.2.1 审计结果重视程度提高

审计参与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受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广泛采纳。审计结论作为决策和监督的重要依据,政府通过审计结果,对税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参与调控金融、证券、资本市场的优化配置,企业或个人结合相关审计结果,对投资、理财行为进行调整,所以社会组织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审计结果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公众都依赖于审计意见指导决策行为。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委托审计人员对其项目进展、质量、投资等维度进行审计,审计的重要性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程序越来越细分,期望值越高。

2.2.2 审计环境复杂化

随着社会公众及政府对于审计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环境却也日趋复杂。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参与到更多的全球化事务中,国内国际经济金融环境趋于复杂,导致审计对象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审计范畴不再局限于管理咨询和财务报表验证,也延伸到项目风险评估、质量管理等,范围的进一步充实,随之带了更大的职业风险和压力。审计风险还表现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不确定性的经济、法律环境也给审计带来不确定性,还有审计对象的资料失真或风险回避都是导致审计风险的主要根源。

3 水利工程建设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计至关重要,只有从内外两个维度共同着手,针对不同的审计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3.1 正确评估项目建设风险

水利工程建设审计需对不同工程阶段的质量控制予以关注,正确运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分析影响项目质量的潜在风险源因素,从而准确评估检查风险,判断出项目固有风险及内部控制的风险,从而确定有效的审计方法,编制实施计划,从内部预防审计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合理使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计划,以增强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确保审计判断的准确性。

3.2 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水利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要从影响工程质量和潜藏风险的各个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方法,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层层控制和定期考核。审计风险的出现,很多时候是由于审计人员无法准确把握审计的要点,因此在组建审计队伍时,要选择那些兼顾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有利于遏制风险的产生。与此同时,还要编制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

3.3 适应外部审计环境的变化趋势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审计结果的准确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应当充分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和审计需求、内部人员变动以及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各方面情况, 翻阅以往内部审计的工作底稿,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并对当下的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保持敏感性,以采取恰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从而有效地发现和规避风险。

3.4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对于项目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无法从根源控制,但通过其对工程项目及工程单位的了解,可以对项目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做出有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以降低审计风险。这其中审计人员素质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业务素质、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专业审计人员,才能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及时纠偏,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3.5 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即便是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悟尽职守,严格按照审计标准去执行,也有了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也很难绝对地避免风险。因此,要通过购买责任保险、提取风险基金等方式来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及法律诉讼所将带来的损害。一旦在审计未能及时发现和规避风险的情况下,便可以适当补偿当期重大损失。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