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春:偶然萌生的幻想

春:偶然萌生的幻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4 02:21:20
春:偶然萌生的幻想
时间:2022-12-14 02:21:20     小编:

“那时候,我对绘画的技术与画面的控制力并不成熟,但有的是一往情深,这一往情深似乎标志着自己是超凡脱俗的。”

偶然的一张擦笔画,偶然的一张杨子荣剧照,偶然一张画坏的椅子,偶然选择了工笔花鸟……这些个命中注定的偶然,共同组成了江宏伟今天的必然。回忆起最初画画的日子,江宏伟感慨:“那时真是单纯得幼稚,然而却是甜蜜的。以至于以后的岁月里,我常告诫自己,要用一颗纯真的心感受自然,保持朴素的一面,不要让阅历使心灵蒙上世故的色彩。”

还好知道得少

江宏伟十二岁那年,他在苏北当知青的堂哥返城闲居,开始画擦笔画,这是江宏伟第一次接触画画。江宏伟看了觉得新鲜,就将积攒的几元压岁钱买了一块九宫格、两支毛笔、一管炭精粉,按打上方格的画片,照着画报擦出明暗,居然能成型,不免有些欣喜若狂。就是这样一个偶然,对没有绘画背景的江宏伟而言,显得格外神秘,才露出的一点兴趣,被无限放大。在那天性放任的年代,或者说有点贫乏单调的社会,这点偶然,便在那幼小的心灵中生出了近乎信仰般的虔诚。

如今,信息纷至沓来,物质无穷变换,感观层出不穷,多元社会下产生的多种判断很难让人沉下心来感受身边的人和事。然而江宏伟在那个“沉得下心”的时代,正是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反而多了份稀奇和迷恋。看到一个罐子能由平面画成立体、一个石膏像可以用黑色画出白色的感觉,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他躲在屋里看《怎样画铅笔画》、《怎样画水彩画》,就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切都令他着迷。所以他有时感叹:“现在的教育让小孩知道得太多了。”

江宏伟并不是纯正画中国画出身的,直到开始学花鸟,他仍认为油画第一、色彩第二、中国画次之,并因没能学成油画而惋惜。所以,他最初并不十分欣赏传统的工笔画,觉得先勾线、再染色画出来的工笔画如流水线制出来的年画般呆板缺少生气。也正是因为最初的“不喜欢”,才有勇气打破教条和程序,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才坚持了自己原先的绘画理想,然后将这绘画理想移植到工笔画中。江宏伟庆幸自己进入绘画领域时不是中国画专业出身,特别是对“八五新潮”带来的信息的逆反,也庆幸在成长过程中适逢开放的时期,让自己能更为自由地追逐画画这件事儿。

被一把椅子嘲笑

1971年,无锡市成立了革命文艺学习班,类似于现在的艺术学校,当时的试题是临摹一幅《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剧照,江宏伟通过考试被录取了,开始跟着文艺创作组的老师学素描、水彩。

在那积满灰尘的阁楼内,江宏伟并没有显露出多么耀眼的才华,相反经常受到冷遇。有一次,老师布置其他同学画人物,江宏伟被安排练习画椅子。“那是一张漆着黑色,方整呆板的课椅,直直的背靠,右边伸出一块扶手板,底部驾着踩脚的横档,全无生气。望着这把似在嘲笑我的椅子,我悲哀极了。”一年以后,一些早露才华或有背景的同学继续留在创作组学画,江宏伟则被逐出了画画的队伍,分配到一家棉纺厂,十五岁就当了一名电工。

当电工的日子在清晨六时骑车上班,夜色初降下班回家中循环往复。对江宏伟来说,要时刻准备拎着电工包钻线、排线,得能上得了屋顶,爬得了电线杆,八小时工作之外,还要参加无休止的大小会议,只能下班后抓紧时间画画。每天从工厂回家的路上,江宏伟都会路过几条河流,望着夕阳将远岸迷蒙成一片紫灰,把水面揉杂成无数碎金,在命运掌握在“组织”的岁月里,画画之于江宏伟,就像夕阳将远岸迷蒙成的一片紫灰,闪动却无法捉摸,只能在心中默默祈求。

心灵手笨

两年后,在无锡市文化馆的一个画展上,江宏伟遇到了在无锡招生的南京艺术学院染织教研室主任金士钦,并鼓足勇气将自己的画作带到其下榻的饭店。或许是少年的那份虔诚感动了金先生,为了不让某要员的女儿代替江宏伟进南艺,他为江宏伟多次到无锡与当地招生办公室争执不休。1974年10月,江宏伟终于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班里年龄最小,最刻苦的学生。

“当时的感觉如入天堂,什么都新鲜,院内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校舍,礼堂,山坡,林荫道……对一个虽经历不多,但也尝过一些人生滋味的心灵,无疑更添了一份珍惜。”

与当工人时的辛苦不同,此时的江宏伟总是陶醉在充实的疲倦中。他经常利用午休到秦淮河畔的运沙场、修船厂画速写,在寒风里对着枯荷衰草深情地描绘,或者在图书馆里戴着白手套翻阅几本“莫奈”、“雷诺阿”等进口图书,周日则背上画具跑遍南京市郊画水粉。“那个时候,我对绘画的技术与画面的控制力是十分不成熟的,但有的是一往情深,这一往情深似乎标志着自己是超凡脱俗的。”

江宏伟总说自己愚钝、手笨,或许因着他职业和画种的原因,使得他作画必须面对实在的对象细细观察,慢慢描摹。“如果离开了对象,我几乎就无处下笔,心中总是十分的不踏实。”然而他有时也会庆幸这种手笨,使自己因祸得福,始终亲近着自然。不管这“笨”是谦虚也好,事实也罢,反正倘若没有他细腻的心灵,定不会有那一往深情的执念。

喜忧交织的“包办婚姻”

江宏伟在南艺学的是工艺染织设计专业,而工笔花鸟是染织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对于画惯速写和色彩的江宏伟来说,总觉得工笔花鸟婆婆妈妈的缺少绘画感,所以常常在花卉写生课中溜到一旁偷偷画色彩画。这种伎俩很快被老师察觉,在花鸟画老师的婉言相劝下,他只好认真待之,时间久了,居然也能安下心来,识得几分滋味,最终成了自己一生相伴的画种了。

毕业后,江宏伟没有像其他“工农兵学员”那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幸运地留校任教,教研室安排他任工笔花鸟画课的教师。这不免让他喜忧交织,能以画画为职业,了却了他的一番心愿;但心目中的理想,是“列宾”、“苏里柯夫”式的绘画,又有些许落寞。

江宏伟进修时的老师李长白评价江宏伟画花鸟是“包办婚姻”,属于先结婚,然后再谈恋爱。江宏伟培养感情的方式就是到自然中写生花草,他每天夹着画板,在花底叶下十多小时,老老实实地分析着花瓣的转折透视,枝叶的聚散疏密。随着时序的更替,节气的转换,笔底花开花落,叶绿叶黄,还真就这样培养出了感情,逐渐关心起那些翻转的叶,伸展的枝,飘零的瓣。 “包办婚姻”这事就算是成了,但每当白昼过后,江宏伟回忆起这先上车后补票的爱情果,咀嚼着“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花色、绿荫和光斑,又开始满脑子的“想入非非”,不知面对着丰富的自然世界,自己能用这素淡的线条,画出什么样的画?

偶然的一张擦笔画,偶然的一张杨子荣剧照,偶然一张画坏的椅子,偶然选择了工笔花鸟……这些个命中注定的偶然,共同组成了江宏伟今天的必然。回忆起最初画画的日子,江宏伟感慨:“那时真是单纯得幼稚,然而却是甜蜜的。以至于以后的岁月里,我常告诫自己,要用一颗纯真的心感受自然,保持朴素的一面,不要让阅历使心灵蒙上世故的色彩。”

还好知道得少

江宏伟十二岁那年,他在苏北当知青的堂哥返城闲居,开始画擦笔画,这是江宏伟第一次接触画画。江宏伟看了觉得新鲜,就将积攒的几元压岁钱买了一块九宫格、两支毛笔、一管炭精粉,按打上方格的画片,照着画报擦出明暗,居然能成型,不免有些欣喜若狂。就是这样一个偶然,对没有绘画背景的江宏伟而言,显得格外神秘,才露出的一点兴趣,被无限放大。在那天性放任的年代,或者说有点贫乏单调的社会,这点偶然,便在那幼小的心灵中生出了近乎信仰般的虔诚。

如今,信息纷至沓来,物质无穷变换,感观层出不穷,多元社会下产生的多种判断很难让人沉下心来感受身边的人和事。然而江宏伟在那个“沉得下心”的时代,正是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反而多了份稀奇和迷恋。看到一个罐子能由平面画成立体、一个石膏像可以用黑色画出白色的感觉,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他躲在屋里看《怎样画铅笔画》、《怎样画水彩画》,就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切都令他着迷。所以他有时感叹:“现在的教育让小孩知道得太多了。”

江宏伟并不是纯正画中国画出身的,直到开始学花鸟,他仍认为油画第一、色彩第二、中国画次之,并因没能学成油画而惋惜。所以,他最初并不十分欣赏传统的工笔画,觉得先勾线、再染色画出来的工笔画如流水线制出来的年画般呆板缺少生气。也正是因为最初的“不喜欢”,才有勇气打破教条和程序,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才坚持了自己原先的绘画理想,然后将这绘画理想移植到工笔画中。江宏伟庆幸自己进入绘画领域时不是中国画专业出身,特别是对“八五新潮”带来的信息的逆反,也庆幸在成长过程中适逢开放的时期,让自己能更为自由地追逐画画这件事儿。

被一把椅子嘲笑

1971年,无锡市成立了革命文艺学习班,类似于现在的艺术学校,当时的试题是临摹一幅《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剧照,江宏伟通过考试被录取了,开始跟着文艺创作组的老师学素描、水彩。

在那积满灰尘的阁楼内,江宏伟并没有显露出多么耀眼的才华,相反经常受到冷遇。有一次,老师布置其他同学画人物,江宏伟被安排练习画椅子。“那是一张漆着黑色,方整呆板的课椅,直直的背靠,右边伸出一块扶手板,底部驾着踩脚的横档,全无生气。望着这把似在嘲笑我的椅子,我悲哀极了。”一年以后,一些早露才华或有背景的同学继续留在创作组学画,江宏伟则被逐出了画画的队伍,分配到一家棉纺厂,十五岁就当了一名电工。

当电工的日子在清晨六时骑车上班,夜色初降下班回家中循环往复。对江宏伟来说,要时刻准备拎着电工包钻线、排线,得能上得了屋顶,爬得了电线杆,八小时工作之外,还要参加无休止的大小会议,只能下班后抓紧时间画画。每天从工厂回家的路上,江宏伟都会路过几条河流,望着夕阳将远岸迷蒙成一片紫灰,把水面揉杂成无数碎金,在命运掌握在“组织”的岁月里,画画之于江宏伟,就像夕阳将远岸迷蒙成的一片紫灰,闪动却无法捉摸,只能在心中默默祈求。

心灵手笨

两年后,在无锡市文化馆的一个画展上,江宏伟遇到了在无锡招生的南京艺术学院染织教研室主任金士钦,并鼓足勇气将自己的画作带到其下榻的饭店。或许是少年的那份虔诚感动了金先生,为了不让某要员的女儿代替江宏伟进南艺,他为江宏伟多次到无锡与当地招生办公室争执不休。1974年10月,江宏伟终于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班里年龄最小,最刻苦的学生。

“当时的感觉如入天堂,什么都新鲜,院内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校舍,礼堂,山坡,林荫道……对一个虽经历不多,但也尝过一些人生滋味的心灵,无疑更添了一份珍惜。”

与当工人时的辛苦不同,此时的江宏伟总是陶醉在充实的疲倦中。他经常利用午休到秦淮河畔的运沙场、修船厂画速写,在寒风里对着枯荷衰草深情地描绘,或者在图书馆里戴着白手套翻阅几本“莫奈”、“雷诺阿”等进口图书,周日则背上画具跑遍南京市郊画水粉。“那个时候,我对绘画的技术与画面的控制力是十分不成熟的,但有的是一往情深,这一往情深似乎标志着自己是超凡脱俗的。”

江宏伟总说自己愚钝、手笨,或许因着他职业和画种的原因,使得他作画必须面对实在的对象细细观察,慢慢描摹。“如果离开了对象,我几乎就无处下笔,心中总是十分的不踏实。”然而他有时也会庆幸这种手笨,使自己因祸得福,始终亲近着自然。不管这“笨”是谦虚也好,事实也罢,反正倘若没有他细腻的心灵,定不会有那一往深情的执念。

喜忧交织的“包办婚姻”

江宏伟在南艺学的是工艺染织设计专业,而工笔花鸟是染织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对于画惯速写和色彩的江宏伟来说,总觉得工笔花鸟婆婆妈妈的缺少绘画感,所以常常在花卉写生课中溜到一旁偷偷画色彩画。这种伎俩很快被老师察觉,在花鸟画老师的婉言相劝下,他只好认真待之,时间久了,居然也能安下心来,识得几分滋味,最终成了自己一生相伴的画种了。

毕业后,江宏伟没有像其他“工农兵学员”那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幸运地留校任教,教研室安排他任工笔花鸟画课的教师。这不免让他喜忧交织,能以画画为职业,了却了他的一番心愿;但心目中的理想,是“列宾”、“苏里柯夫”式的绘画,又有些许落寞。

江宏伟进修时的老师李长白评价江宏伟画花鸟是“包办婚姻”,属于先结婚,然后再谈恋爱。江宏伟培养感情的方式就是到自然中写生花草,他每天夹着画板,在花底叶下十多小时,老老实实地分析着花瓣的转折透视,枝叶的聚散疏密。随着时序的更替,节气的转换,笔底花开花落,叶绿叶黄,还真就这样培养出了感情,逐渐关心起那些翻转的叶,伸展的枝,飘零的瓣。

“包办婚姻”这事就算是成了,但每当白昼过后,江宏伟回忆起这先上车后补票的爱情果,咀嚼着“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花色、绿荫和光斑,又开始满脑子的“想入非非”,不知面对着丰富的自然世界,自己能用这素淡的线条,画出什么样的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