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期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分析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期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6 01:45:07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期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分析
时间:2023-03-26 01:45:07     小编:

作者简介:田德刚(1987-),男,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职业教育。

周`(1979-),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职业教育。

摘要:人文知识素养抽象、空洞、无力且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与当前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功利主义”产生矛盾。西部在“承接产业转”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有过硬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强人文素养。本文就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尝试将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融合,探索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关键词:市场需求;人文素养;职业能力;职业人文素养

一、“承接产业转”对西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出了必要性

1.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主动做好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促进产业聚集,增强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作为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有序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产业,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技能本位”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局限性

当前,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事实上被异化成了“技能”本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能力中的情感因素。体现出了重眼前、轻长远,重显性、轻隐形,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偏差、职业理想缺失、职业道德淡薄。高职学生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被工具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被商品化。

二、高职大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提出

有的学者将“职业素养”的内涵界定为:是指特定的人群为成为一定的职业的合格劳动者,在一定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活动的领悟力、生产报务流程、工艺原理、行业规范、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所进行的学习、涵养与锻炼的工夫,以及所有这些方面已达到的水平。其基本内涵应该包括:职业通识、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几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身心素质是载体,人文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内核。

结合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的相关论述,我认为可以将高职职业人文素养定义为“高职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运用人文方法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取得满意的职业生涯的过程”。

三、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

1.职业人文知识和技能要素

随着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劳动者既掌握专业技能和技术,还有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既有全面的综合知识,又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有沟通交流的能力,又有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核心技能。核心技能不针对某一特定职业特定岗位,这些技能一般包括岗位适应与耐挫能力、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创造思维与判断能力、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问题解决与执行能力、信息处理与学习能力。

2.职业人文价值观素养

职业价值观又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即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职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高职学校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体现人的发展、既体现平衡的生活方式,又体现文明的工作行为。职业人文教育是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它要求学生在身心、智力、情感、审美、责任感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同时,正确认识本职业的社会价值,尊重职业、精通职业,在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将职业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认知和感悟,学会在个人幸福和工作满意之间进行协调,实现个人与职业的统

一、完整与和谐。

3.职业人文人格素养

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应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道德文化、价值取向、精神素养、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的综合体。它既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又是人的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荣誉和职业伦理。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期,要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这都离不开高尚的职业人格。

4.职业人文意识素养

职业人文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主要包括主题责任意识、自律自强意识、质量效益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主动服务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竞争创业意识、环保安全意识、服从大局意识。在新形势下,作者认为高职学生还应该树立全球化意识和网络意识,只有这样西部地区经济才能更好地把握“西部大开发战略”、“承接产业转移”期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