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当科学步入禅境

当科学步入禅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2:10:07
当科学步入禅境
时间:2023-08-05 12:10:07     小编: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企业战略与文化专家。英国雷丁大学博士。曾任联想集团技术发展部总经理等职。著有《我在联想的七年》《死去还是活来》等书。在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有10年深入的研究与管理咨询实战经验。

每逢春节假期静下来时总要看些东西,今年看了一篇文章彻底震到了,为了搞清楚原委,又追踪看了一系列文章以及有关视频,算是基本上弄清楚了。这篇文章就是《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是介绍著名科学家朱清时院士演讲的报道。实际上朱清时院士的演讲是在几年前,但不知是何原因,主流媒体均未加以报道宣传,而是在几年后由于互联网的发达,这些东西在网民中慢慢流传开的。

朱院士是中国物理学界泰斗级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过很多创造性研究,后来长期从事教育管理,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对佛学亦有极其深入的研究,曾经师从南怀瑾大师。他最大成就是在对世界近代物理学研究成果与中国佛学精髓的融会贯通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全新的观点。这些观点确实是颠覆性的,今天看来依然令人震惊不已。

朱院士提出“物质并非像人们一直认识的那样是实的,而是虚的。就像佛学所说是空的”。这是以大量近代物理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的结论。在传统物理学里,人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着,它们又可以细分成分子,原子,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科学家研究到原子里面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子里面有原子核与电子,原子核里又有质子与中子,再往下还可以追溯到“最基本”的粒子夸克等等。令全世界优秀科学家们困惑了20多年的是:他们能证明夸克的存在,但始终不能分离出夸克单体实物!最终科学家们不得不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弦理论”。指出像夸克等基本粒子是以“振动的弦”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实体”。这样就为我们推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世间万物(包括人)细分到最后,都是以“振动的弦”的形式存在着,或者换句话说,是空的!这与佛学的精髓“五蕴皆空”竟然是同一结论。与此相关的有两个衍生的概念:一是物质不仅是“空”的,且可以转化成更“空”的能量。爱因斯坦的重要方程式:E=M*C∧2就是描述了这个转化关系。原子弹就是这个转化关系的实例;二是物质本身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链接关系”。打个比方:交响乐团是由乐手与乐器组成的,这些是典型的实体物质。如果这些拿着乐器的乐手就散坐在一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以佛学的观点就是“虚空”的。可是当他们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演奏出绚丽的交响乐,这个乐曲的“振动”形态就变得极其有意义了。

朱院士对唯物主义者提出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统治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主流哲学观点提出了强烈的挑战,提出“主观意识和客观是不可分离的”。大家知道像铜丝电线都是有电阻的,因为里面的原子、分子在不断振动,一振动就增加了电流的阻力,即电阻。你一旦把导体冷却以后,就会发生突变,一下子电阻全都没有了,这时候电流极其强大、能量场极其强大。佛学的禅定也是这样的,教人怎么样安静下来,安静之后入定,一点杂念、一点噪音都没有,这时候你的智慧最高。把意识比作电流,人脑就像导体。如果修持到深入禅定,人脑可以进入高度有序化的超导状态,意识可以畅行无阻,意识场可能极其强大,可以感知到常人无法获得的宇宙真谛。这些都实实在在地证明: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是不可分离的,甚至主观意识在这里起到更多的主导作用。这一点在下一段文字里会更细展开。

朱院士以佛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心物一元”来深化他的观点。他举例说:假设手机没在身上,可能在办公室,也可能在家里。按照传统“科学”观点,手机要么在办公室,要么在家里,必然是其中一种;可是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手机既在办公室里又在家里。两种状态同时存在。这个宏观世界现象可能不太好理解,而在微观世界里面,这是确实得到验证的。与手机现象类似的事件可以比作微观世界里的电子。这个电子如果既在A点又在B点,就相当于手机既在办公室里又在家里。20世纪最著名的一个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恰恰就验证了:电子既在A点又在B点。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月亮是因为你看它,它才存在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看它,月亮并不存在。量子力学对此的解释为:万物都是原子组成的,如果不观察,原子都是处于不确定的叠加状态。月亮也是原子组成的,你不去看,一个确定的月亮也是不存在的;只要你一看,那一大堆不确定的粒子就从不确定状态变成了确定状态,你就看到它了。近年出版的科学巨著《平行宇宙》,也在说同样的观点:整个宇宙在没人观测前,百亿年都处于混沌状态,每个粒子都以波函数形式存在。在人类有意识观测时,万物才从不确定坍塌到确定状态。就看到了清晰的宇宙图像。

朱院士的总结与发现对我们现实世界有重大意义。正应了朱院士的一句名言:“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些重要观点与结论除了对主流科学、哲学形成巨大冲击外,对管理学也有重大意义。传统管理学与传统科学是同步发展的,一直强调科学性、可验证性等,而对于一时还不能得到“科学验证”的方法不能予以认可。比如,对于能量是如何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或者企业家能量是如何影响一个企业的兴衰?再比如,如何通过提升企业家心智水平来改变企业?而不是简单地以管理工具的运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往这些问题尽管从实施效果已经证明确定无疑了,可是没有人能从理论上说明它的科学性,从而不能得到主流学派的认可。甚至在出书或者发表文章时受到打压。我想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朱院士的文章与演讲始终未在主流媒体上得到宣传与传播。

延伸阅读

管理者向佛学什么

◎ 慧曼

为什么世界上有历经千年而不朽的道场,却没有延续五百年的企业?

也许,我们关注以下事实,就能更好地知道上述差距是如何形成的了:

一、尽管很多投资者为了聘请、挽留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不惜重金,甚至还赠予大量股份,但关于高级职业经理人“叛逃”的案例还是屡见不鲜,而且还有不少企业被“挖墙脚”。

二、一家年利润10亿美元的公司创始人这样表述他对理想团队的期望:“如果你能够让一个组织中所有的成员齐心协力,那么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市场情况下、任何行业中纵横驰骋,战胜挑战。”

对于这句话,每一位企业的领导者都会表示十二分的赞同。但是,只要具体到自己的企业,就有很多人感到非常无奈。就连《天下无贼》里的黎叔也一方面感叹:“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另一方面又叹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因为,进入的员工常常是“有组织,无纪律”。 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员工与上层管理者离心离德,管理层之间相互倾轧;领导者夜以继日地工作却没有业绩;管理者竭尽全力,员工却仍然拂袖而去。

三、我们有可供模仿的科学管理理念,也有可供移植的科学管理框架,甚至规范的企业战略都可以制定得很好,但是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四、对于任何一位胸怀天下的企业家来说,战略在自己的心里,或许早已成竹在胸。然而,当既定的战略付诸实践时,却突然发现事实与自己的想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统计,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即使是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也有20%的人员流动。而首要原因是,外部公司能提供更高的薪酬待遇。

既然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面临诸多难题,那么寺院管理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这些居住在寺院里的僧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个人的禀性、好恶、生活习惯、教育背景各不相同。而且,在主观上,这些僧人确实已经是“舍亲割爱、抛却世间享乐”的人。

按照现代管理的常例,面对这样一个“没有物质利益的牵挂和约束的群体”,物质的奖惩是很乏力的;精神的鼓励、社会荣誉感、成就感对他们而言同样是苍白的。但是,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

佛教有句老话“打不走,骂不走,是佛家的好弟子”,很好地诠释了佛教僧人对于寺院的忠诚。看到这句话,大多数管理者肯定会想:如果我的员工都像佛门弟子一样忠诚,那该多好。 而且,在寺院里,每个僧人都在心平气和地恪尽职守,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一丝不苟地完成。寺院的发展目标一旦确定,整个寺院的住众都能被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围绕既定目标而运行。如果有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犯了错,也会主动地通过正常而有效的程序,规范地进行忏悔,如实地检讨并彻底改正,而不会掩盖问题的真相。同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经过忏悔的人在获得寺院的准予忏悔之后就不再被人歧视,自己也把因犯错而带来的精神负担抛在一边――放下包袱,重新努力地投入日常的工作和事务之中。

佛教寺庙无论大小(大致上千人的丛林,小到五六个人的小庙),我们都能见到这样的情形:明确的目标管理和有效的执行力度。 而且,在中国佛教丛林建制中,十方丛林的方丈都来自外部寺院的聘任,经过寺庙内部议会选举产生。但是,他们无一不对自己所住持的寺庙忠诚。即使任期不超过六年(方丈最多任两届,每届三年),他们仍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才能倾注于寺庙管理中。而寺院方丈入住任职寺院的首要任务就是组建管理团队,制订严密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以保证寺院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何有效地保障寺院生活的神圣与纯洁、保障寺院的兴盛与健康,是寺院管理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值得现代企业管理者借鉴的地方。因为,寺院住众的组成和来源特点,在客观上决定了寺院管理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殊性。

但是,不论特殊的程度如何,也不论佛教寺院与现代企业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差异,只要是一个社会组织,就必然要面对“人的管理”。只不过,寺院管理首先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因为,寺院的住众来自不同的地方,其个人的禀性、好恶、生活习惯、教育背景各不相同,而且还是一群摆脱了物质利益牵挂的人,要想领导这样一群本该是“一盘散沙”人,实在是一件难事。然而,寺院做到了!

这就是现代的企业管理者要向佛学管理的地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